沁陽口語中的“饢”字
更新時間:2015-4-16 16:36:35 來源:焦作日報
在沁陽時間久了,你會感到有些沁陽人口語中多使用“饢”字,相當於“好”、“漂亮”的意思,形成了懷慶方言中獨有的特點。
當你穿著一件時尚的衣服、當你寫得一手好字、當你做了一件出色的事情,沁陽當地人不管老少男女會很自然地說:“真饢哩(即真好哩)!”讚美喜歡之情溢於言表。
這個口語的產生大致源於沁陽古老的曆史環境,沁陽在元、明、清時期稱懷或懷慶,元末明初,元軍和明朝軍隊在懷川大地你爭我殺,朱元璋曾“三洗懷慶府”,戰亂使這裏人跡罕見。明朝建立以後,從山西洪洞開始大規模、多次地移民,百姓經懷慶府走向各地,也有許多人留在了懷慶,加上元代就有波斯人將伊斯蘭教傳到這裏、加上懷商的興起,懷慶府成了多民族交融的聚集地。
焦作地區方言屬於懷慶方言,其中沁陽人使用的“饢”字是波斯語音譯,即“麵包”的意思;清朝時,人們把它譯成“餑餑”(說某人、物或什麼東西好,就說某是“香餑餑”)。饢是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族人的主要食物之一,用小麥麵、玉米麵或高粱麵做成餅,通常是貼在燒熱的烘爐中烤熟,便於儲存或攜帶。動亂時代,有饢吃就是最好的事情。人們逐漸將“饢”與“好”聯係起來。
如今,仍屹立在沁陽市老城區、由伊斯蘭傳教士主持修建的規模宏大的“北大寺”清真寺(創建於元代)和街頭的烤餅攤兒還在印證著一些風俗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