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是保管夏商王族宗譜地
更新時間:2015-4-14 16:48:34 來源:焦作晚報
修武在夏時為冀州覃懷之地,商始築寧邑,周武王伐付在此修兵練武,改名為修武。甲骨文研究表明,殷商時的寧邑曾為商王朝的重要關隘,也是商王在此打獵向西北諸方炫耀武力的地方。周時為畿內地,春秋時周襄王把修武賜給了匡正周室的晉文公。但在此前,這裏還是保管夏商王族世係宗譜的地方。
據道光本《修武縣誌》卷二“故城考”:“春秋樊城,在縣西南三十裏(府誌)。”之後引《國語》為證,說明此城的存在:“《國語》:晉文公二年春,以二軍下句,次於陽樊,左師迎王於焉。”又倉葛曰:“陽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師旅,樊仲之官守焉。’”倉葛是陽樊的守臣,他對陽樊自是十分了解,當晉人前來武力接受陽樊之地時,倉葛為了保存陽樊城和民眾,才對晉人說了這番話,其大意是,陽樊這裏保管有夏商的嗣典,周室的軍隊在此駐紮保護,並派有守官,這裏自古就是王家重地。
那麼嗣典是什麼意思呢?國學大師王國維在自評他的《殷周製度論》中說:“王君之《殷周製度論》,從殷之嗣典世係,以證嫡庶之製始於周之初葉,由是對周之宗法,喪服,及封子弟,尊王室之製,為有係統之說明。”因此,嗣典就是記錄世係的典冊,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宗譜。
由此來看,2600多年前的春秋爭霸時期,修武曾是保管夏商王族世係宗譜的地方,而且在這裏建有專門檔案庫房保管前朝皇室檔案的傳統,可能由來已久。這個檔案庫房就設在當時的陽樊城,而此城在修武縣西南30裏,即今天的李萬高新區和高村鄉一帶。
此外,從《國語》中有夏商嗣典的記載可以推知,早在夏代已經有了典籍,至於文字的使用,就不必多論了。
□王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