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雲:“先有雪林,後有少林。”雪林寺位於沁陽市白鬆嶺自然保護區雲台村雲峰頂上,始建於南北朝,比少林寺還早。原名“煙雲寺”,後改名為“雪林寺”。據說,現存寺廟匾額“雪林”二字還是康熙皇帝的禦筆親書。
相傳很久以前,在沁陽雲峰頂上有一座寺廟叫煙雲寺,寺裏住著100多名和尚。不知什麼時候,煙雲寺來了一個妙善和尚,他會呼風喚雨,飛簷走壁。自從妙善和尚來到煙雲寺後,看見誰家有漂亮美麗的少女他就垂涎三尺,在夜間施展神功,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少女擄掠到寺裏奸汙,天明後再送其回去。人們深受其害,但懾於妙善淫威,敢怒不敢言。家有美女或少婦的人家都偷偷地躲到外地去了。
更有甚者,妙善手下豢養了十幾名徒弟充當打手,寺內如有哪個和尚不服管教,他就指使爪牙將其治死。不久隻剩下妙善和他的十幾名徒弟了。
有一年,皇帝帶著文武大臣巡視江南,走到山西大口村附近時,天色已晚,便住了下來。遠在幾十裏外的煙雲寺妙善得知隨同皇上一起出行的公主長得美若天仙,頓起歹意。他在夜裏將公主擄到寺內,玷汙了玉身,天不明又將公主送回了大口行宮。公主醒來後自知已失身,痛哭流涕,立即稟報父皇。皇上龍顏大怒,責令立即查清是何人所為。大家忙活了半天也沒有理出頭緒。有一老臣獻了一計:估計賊人有了第一次還會來第二次,命人做了一個香囊係在公主身上。這個香囊裝滿了香料,底部剪了一個小口子。
再說妙善得手後得意忘形,在眾弟子麵前炫耀。那十幾個弟子聽了商量道:師傅能享受的咱們照樣也能,何不今晚將公主再接來共享?大家一拍即合,於是當天深夜趁公主熟睡之機,惡僧們同樣施展妙善傳教的法術將公主抱到了寺裏。可是他們隻學會了“接來”,師傅並沒有教他們“送回”,眼看天色已亮,幾個惡僧幹瞪眼沒轍。正在這時,禦前侍衛循著香味包圍了煙雲寺。一番打鬥,惡僧被製服。妙善和尚倉皇間頂起寺內大鍾落荒而逃。憑這口500公斤重的大鍾護身,官兵們奈何不得,任他衝出重圍,向西山逃去。當妙善飛到神農山附近一個山頭時已精疲力竭,官兵們擊碎大鍾,生擒了妙善。
皇上下旨將妙善及其弟子處死在雲峰頂上,一把火燒了這個罪惡的寺廟,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光陰荏苒,鬥轉星移。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康熙皇帝率領眾臣來到雲台村。百姓請求重建煙雲寺,康熙帝欣然準奏。因煙雲寺給人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玷汙了佛門聖地,此名已不可再用,應洗去昔日的陳怨,還佛門一方淨土。眾人懇求康熙帝禦賜寺名,康熙略一思索,揮筆寫下“雪林”二字,於是“雪林寺”便產生了。可是當時康熙帝為何沒有寫“寺”字,至今不得而知。
雪林寺建成後香火旺盛,曾經輝煌一時。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鬼子焚毀,現僅存一間兩層廟宇,聳立於雲峰腳下。那“雪林”二字仍保存完好,鑲嵌在這間廟宇的門額之上。
□李成傑 都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