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姓是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覃姓得姓較早,曆史滄桑,七次遷徙,幾易其姓,經曆了特殊的演變過程。”(《中華姓氏尋根·覃》)《尚書·禹貢》所載的“覃懷底績”,地屬今日之河南省沁陽市全部與武陟之一部分。明清時期即有以其古地名而創建的“覃懷書院”、“覃懷會館”、“覃懷中學堂”等建築。今天,在沁陽市區仍有以4000多年前古部落名命名的“覃懷路”、“覃懷賓館”、“覃懷飯店”等;在市域有與覃懷氏、覃部落活動時期相對應的十多處仰韶、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以覃部落首領命名的義莊村(原益莊)等。覃芝馨先生在《覃姓源於河南沁陽》一文中指出:“覃懷地因覃部落而得名,覃氏因覃部落和覃懷地而得姓。始祖伯益。伯益又叫伯翳,也叫大費,他能馴服鳥獸成為家畜、家禽,開辟了人類飼養家禽的曆史;他還協助大禹治水,把古代九州的洪水疏通流入大海,所以他深得舜帝的信任,被賜給嬴姓。伯益,成為嬴姓部落的酋長,也是夏部落聯盟最有威望的領袖,被禹任命為執政官,總理輔政,推薦做接班人,伯益為覃姓先祖。”覃先生還論證:“伯益是黃帝孫女女華的孫子,俗叫外昆孫,是黃帝的旁係親屬;而伯益又是炎帝的昆孫,是炎帝的直係親屬。是炎黃雙重的皇族身份,所以他的血緣譜係冠以‘皇’字,將皇字冠以覃氏之首,稱‘皇覃氏’,這表明覃姓起源可追溯到炎黃二帝,有其譜係的血緣根據。”
關於“覃”姓源於沁陽的史籍有《覃懷誌》、《覃懷書院碑記》、《懷慶府誌》、《河內縣誌》、《武陟縣誌》、《尚書》、《史記》、《覃氏家史》、《廣西邕寧縣覃氏源流》等。史籍所載無須重述,但因為夏代前後正處於由陶文符號或岩文符號向商代甲骨文的演變時期,尚未發現彼時的文字記載,在此想就有關覃姓先祖的地名、傳說與考古調查材料相對應,為史籍的記述補些佐證。
史學家們把上古時期分為十三紀,因提紀為其第三紀,即神農氏與軒轅氏的原始文明時期。神農氏南出太行後向東、向南、向西方擴展農業耕作,其一支留居在被太行山和黃河所懷抱的牛角狀川原屬地,地形與族群遷徙相結合稱之為“懷川”。他們在這裏製造鋒利的石質耒耜和大形石鏟、石犁等農具,又會造酒,製作酒壇。如《詩·小雅·大由》:“以我覃耜,俶我南畝。”古代,“壇”與“罎”相通,作為一種口小肚大的陶器又與“覃”同意,故又稱其地為“覃懷”,其部落因業、因地而名曰“覃懷部落”;部落裏的人即因地、因部落名而命名“覃懷氏”。這支部落係三皇之一的農皇或做地皇、人皇、皇君——神農氏的後裔,為別於非嫡係支屬,又以人命氏稱“皇覃氏”。
皇覃氏的首領是伯益,相傳是少昊的後裔、秦之先祖。在今沁陽西向鎮有個村莊叫義莊。義莊本名益莊,傳為伯益所居之地,因以為村莊名。義莊村東邊有龍山時期的文化遺址,曰益(義)莊遺址,與之傳說年代夏初相對應。伯益善於馴養家畜家禽,為舜掌理山川,協助大禹治水平土,率民向東治理黃河。在義莊東北3公裏,傳說有大禹頒布《夏時令》的禹邰,為有邰文化遺址,今和益莊遺址一起,同屬市文物保護單位。“益莊”在何時改為“義莊”呢?這是由一則掌故而來,相傳伯益的後裔隨大禹治水,落居到了太行山之東的河北,夏王禹死後,伯益本可繼位,可他避讓禹的兒子啟繼位。伯益後裔因其先祖燒製酒具是黑陶,其首領就稱為“墨胎氏”。墨胎氏以弧竹之地成為商的侯國,當了弧竹國的國君。啇末墨胎氏死後,按其遺囑二兒子叔齊應嗣國君,可叔齊認為長兄伯夷禮應繼承君位。兄弟二人推讓不下,就先後來到了周國。周國國君西伯侯姬昌(文王)去世,其兒子姬發不顧葬父,就自立為武王,還急於向東征伐殷商。伯夷和叔齊再三勸諫,周武王就是不聽。無奈,伯夷、叔齊二人不再要周的俸祿,也不再吃周的食糧,隻以野菜延息,最終還是餓死在了首陽山(在今山西永濟縣西南)。周武王東征滅掉鄂國又滅了殷商,建立西周王朝後,把次子邘叔封在了鄂國故地稱邘國。伯夷和叔齊遜讓君位,勸諫武王停止征戰的故事也很快在邘國傳開。到了漢代,司馬遷把這個故事寫入了《史記》,受到世人的讚揚。作為皇覃氏之根的故鄉崇儒之士,更為伯益及其兒子伯夷、叔齊兄弟的禮義之舉所感動,於是就把村名“益莊”改為“義莊”,以作永久紀念傳頌。
孤竹氏之後為有竹氏,稱覃氏、覃懷氏。周代以後,由於征戰或避亂、服役、逃荒、遷民等原因,覃氏又向外播遷。秦漢時期,已分為覃氏和懷氏。由於征戰,一支落居湖南永定和石門,一支到廣西荔浦、容縣後又到雲南、貴州,還有一支安家落戶在四川巴縣。明、清時期覃姓有在台灣紮地生根的。時至今日,覃姓已遍布全國,還播遷到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作為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都不忘“落葉歸根”這句話。所謂“歸根”重在“歸心”,心中永遠牢牢記著祖根所在之地。
“覃姓”祖根族本在哪裏?曆史文獻、考古發現和曆史傳說,都作出了明確的答案:覃懷即今日之河南省沁陽市皇覃氏之族本——覃姓之根。
□ 夢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