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縣曆史悠久,曆史文化遺存十分豐富,境內古墓眾多。溫縣的不少村子,村名就得名於附近的古墓葬。
東虢與西虢:位於溫縣城西北12公裏處,屬於黃莊鎮。村名來源於“假途伐虢”故事。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假途伐虢”滅了虢國,末代國君虢公醜逃至溫縣,死後葬在此處。墓塚今已無存,其墓塚東邊的村子取名東虢,墓西的村子取名西虢。
方頭:位於溫縣城西南3公裏處,溫孟公路從村中穿過,屬於嶽村鄉。此村的得名與曆史上的“趙氏孤兒”有關。春秋時期溫縣是趙氏的封地,晉國上卿、輔佐晉文公稱霸的元勳趙盾,卒後葬於此處,塚為方形,占地數畝,其上建有廟宇,稱為方陵,守墓人漸成村落,得名方陵村,清代稱為方陵頭,簡稱為方頭。趙盾墓現已夷平,其墓前有金章宗時期溫縣縣丞所樹石碑,殘碑尚存於某村民家裏。《左傳·昭公元年》記載,趙氏孤兒趙孟於公元前541年農曆臘月初一在此祭祀祖宗,不幸於農曆臘月初七卒於溫,也葬於趙盾墓不遠處,人稱“孤兒塚”。此外,方頭村附近還有春秋時期晉國上卿韓獻子墓,和北宋著名畫家郭熙墓。趙盾墓和郭熙墓現為溫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嶽村:位於溫縣城西2公裏處,溫孟公路南側。此村名的得來與村邊地裏的古塚有關。此古塚的主人就是趙氏孤兒故事中的刺客鉏麂,鉏麂是春秋時期晉國力士,奸臣屠岸賈的門客,受命刺殺趙盾,麂見趙盾忠心為國,不忍殺之,便大呼提醒趙盾要注意防護,隨後觸槐自殺身亡,葬於溫縣,此故事在史書及舊縣誌均有記載。鉏麂墓現為溫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塚已無存。據《溫縣地名考》一書記載,明朝此村名叫嶽村,清朝初年人口繁衍增多,分為東西兩個自然村,東嶽村人少,西嶽村人多,兩村為爭奪“大嶽村”的名稱而鬧到縣衙,縣官根據古墓裏埋的是忠義英雄,推崇東方為大,從而判東邊的嶽村為大嶽村。新中國建立後兩村合為西嶽村行政村,成為嶽村鄉政府機關駐地。
段村:位於溫縣城西北20公裏處,屬於番田鎮。此村地處溫縣、孟州、沁陽三縣市交界處,東南臨三陵村。據《溫縣地名考》記載,此村東邊田地裏原有一座古塚,現已不存在。據民間傳說,古塚叫段青塚,裏麵埋的是西漢將軍段青,後來人們在古塚西邊定居形成村落,就以古塚取村名曰段村。
北賈與南賈:位於溫縣城西南5.5公裏處的清風嶺上,屬於祥雲鎮管轄。據《後漢書》、《溫縣地名考》和《中國人名大辭典》等資料記載,此村得名於東漢開國元勳賈複墓。賈複(公元9年~55年)字君文,南陽郡冠軍縣(今河南鄧縣西北)人,出身儒生,少好習《尚書》。新莽末年,聚眾加入綠林軍,後歸劉秀,任都護將軍,作戰勇猛,戰功卓著。劉秀即位,任執金吾,封冠軍侯,位列雲台二十八將之一。賈複為人剛毅謹慎,從不自誇功勞。光武帝封功勞最大的100多人為列侯,但解除實權而不用,唯留膠東侯賈複和高密侯鄧禹、固始侯李通3人參與軍國大事。建武三十一年病死,諡剛侯。葬於北邙溫縣南賈、北賈村之間,兩村村名因此而起。
三陵:位於溫縣城西22公裏處番田鎮境內,村邊田地裏有三座高大的陵墓,為司馬氏祖塋,該村因此為名。陵區長寬各為100米,外觀均呈方形。三座陵墓分據南、北、東三麵,布局成“品”字形。南塚長寬各32米,高7.5米;北塚長寬各25.7米,高6米;東塚長寬各20.6米,高3米有餘。各塚封土完好,四周圍有土牆,此陵園屬於風水寶地,名曰“鳳凰單展翅”。三塚為鳳頭,村莊占鳳身,村南有土堤為左翅,墓西古沇水(今豬龍河)西北而來,折而向南,謂之“豬龍朝鳳”。《晉書·帝紀第四》記載,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八月,八王之亂中,晉惠帝司馬衷討伐成都王司馬穎兵敗湯陰,難逃途中,經過故鄉溫縣,拜謁祖陵,痛哭流涕。所謁之陵,就是此司馬祖塋三陵。司馬祖塋三陵現為溫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張羌與北張羌:位於溫縣城東4公路處,溫(縣)武(陟)公路穿村而過,南張羌鎮政府駐於此村。據《溫縣地名考》一書記載,此村在晉朝以前,由王莊、喬街、湯家溝、李遠溝四個小村融合而成,並無正式村名。晉朝司馬氏手下有位將軍叫張羌,死後葬在此地,此村在墓南,因此就叫“南張羌”村了。清朝人口繁衍,往墓北又派生一個村,取名“北張羌”村。(□張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