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人文山陽 > 正文

經典山陽

武陟縣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
更新時間:2015-1-20 15:33:00    來源:本站原創

 

    董永是武陟縣小董村人。其祖籍湖北孝感一帶,生於西漢末年,自幼喪母,隨父逃荒到武陟。董永事父至孝,父子倆相依為命,至親至愛,日子倒也過得和美。


    天有不測風雲,突然間老父親一病不起。盡管董永竭盡家資救父,但仍無力回天,老父還是盍然逝去。董永傷心萬分哭得死去活來。更難辦的事情還在後頭,為了醫治父親的病,家裏已經一貧如洗,買棺材安葬父親的錢從何而來?如何盡人之孝?後來,他實在無法,便向鄰村傅員外借債葬父,立約以雇工三年抵債。


    董永埋葬了父親便去傅員外家做工,途中遇一年輕美貌女子,言稱是逃難之人,無家可歸。該女子名叫張七鮮,因她出生後豔麗異常,光彩照人,前麵已有6個姐姐,故得此名。張七鮮出生在下封村(今武陟縣三陽鄉下凡村落仙台)。父親張老田,耕種20畝薄地,農閑時教人習武。母親王婉容,采桑養蠶,抽絲織絹,一家九口人四季忙碌,難得溫飽。一年秋後,張老田抱打不平,打傷了橫征暴斂,牽牛燒屋,逼死人命的四個衙役。為躲避官府捉拿,帶領全家連夜北上天門山(今雲台山)山寨聚義。張七鮮在天門山上還是想念老家平川上的日子,更是對人們傳說的孝子董永久慕生情。有一天終於等到了機會,瞞過了父母,半夜裏私自一人下山,決心要尋到董永,和董永相會成親。


    張七鮮經過山陽城從北向南一路走來,到了萬裏村,感歎路途遙遠,好像萬裏一樣,恨不得一步就跨到小董。其實,當時的村名牌是橫寫,從右向左念,應念“萬裏”,近代人改為橫寫從左向右念,就念成“裏萬”了。後來又改寫成“李萬村”了。張七鮮從萬裏村走到下凡村落仙台,住了一晚。下凡村有個媳婦,娘家是小董村,她告訴張七鮮說:“董永明天要從小董經大凡村大槐樹下路過,到傅村傅員外家打工頂債”。因此,張七鮮決定第二天就近趕到大槐樹下去截住董永。張七鮮對董永傾慕已久,提出願與董永結為夫妻,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傅員外的錢,死活不肯答應。張七鮮左說右勸,說她不愛錢財,隻愛他人品好。於是,倆人就以路旁槐樹為媒,拜了天地,夫妻倆同去員外家抵債。後來人們把雲台山——山陽城——萬裏村——下凡村——落仙台——大凡村——大槐樹——傅村——小董這條線路稱為仙女路,把小董——大凡——大槐樹——傅樹稱為董永路。


    董永和張七鮮在傅員外家打工多日還清債務後,剛回到了大凡村的大槐樹下,就被張老田派來的人把夫妻拆散,將張七鮮強押回雲台山上。張七鮮思念董永,頑強不屈,待生下兒子琢兒後,母親王婉容差懷縣(今武陟)人齊林送琢兒給董永撫養。“齊林送子”隨後演變為“麒麟送子”。
齊林送子三年之後,董永不堪養兒之苦、思妻之痛,毅然背著兒子北上雲台山去尋張七鮮。傳說過了三道門,一是過了太凡村大槐樹北麵的“情門”,二是過了修武縣西二十裏的“義門”,最後闖過了雲台山的“天門”,百般爭取,終於見到了張七鮮。經過董永和張七鮮的共同鬥爭,最終取得了勝利,夫妻雙雙把家還。


    夫妻二人背著兒子又過了“情門”,跪拜了大槐樹這個“媒人”,回到了小董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過起了團圓日子。“情門”、“義門”因是百姓自發捐修,沒人知道用了多少錢,眾人的心意無可估價,所以稱得起“情門、義門無價”,後來簡稱為“情義無價”了。


    董永和張七鮮真實的愛情故事,後來逐漸被人們演變成美麗的神話傳說。張七鮮姐妹七人,個個長得光彩照人,一個個像仙女一樣,張七鮮排行老七,故稱七仙女。雲台山過去也叫天門山,簡稱天山。張七鮮在雲台山上住過,因此也稱天仙。董永,張七鮮的姻緣也被傳說為“天仙配”。

 

文章編輯:wxj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武陟縣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
2015-1-20 15:33:00    來源:本站原創

 

    董永是武陟縣小董村人。其祖籍湖北孝感一帶,生於西漢末年,自幼喪母,隨父逃荒到武陟。董永事父至孝,父子倆相依為命,至親至愛,日子倒也過得和美。


    天有不測風雲,突然間老父親一病不起。盡管董永竭盡家資救父,但仍無力回天,老父還是盍然逝去。董永傷心萬分哭得死去活來。更難辦的事情還在後頭,為了醫治父親的病,家裏已經一貧如洗,買棺材安葬父親的錢從何而來?如何盡人之孝?後來,他實在無法,便向鄰村傅員外借債葬父,立約以雇工三年抵債。


    董永埋葬了父親便去傅員外家做工,途中遇一年輕美貌女子,言稱是逃難之人,無家可歸。該女子名叫張七鮮,因她出生後豔麗異常,光彩照人,前麵已有6個姐姐,故得此名。張七鮮出生在下封村(今武陟縣三陽鄉下凡村落仙台)。父親張老田,耕種20畝薄地,農閑時教人習武。母親王婉容,采桑養蠶,抽絲織絹,一家九口人四季忙碌,難得溫飽。一年秋後,張老田抱打不平,打傷了橫征暴斂,牽牛燒屋,逼死人命的四個衙役。為躲避官府捉拿,帶領全家連夜北上天門山(今雲台山)山寨聚義。張七鮮在天門山上還是想念老家平川上的日子,更是對人們傳說的孝子董永久慕生情。有一天終於等到了機會,瞞過了父母,半夜裏私自一人下山,決心要尋到董永,和董永相會成親。


    張七鮮經過山陽城從北向南一路走來,到了萬裏村,感歎路途遙遠,好像萬裏一樣,恨不得一步就跨到小董。其實,當時的村名牌是橫寫,從右向左念,應念“萬裏”,近代人改為橫寫從左向右念,就念成“裏萬”了。後來又改寫成“李萬村”了。張七鮮從萬裏村走到下凡村落仙台,住了一晚。下凡村有個媳婦,娘家是小董村,她告訴張七鮮說:“董永明天要從小董經大凡村大槐樹下路過,到傅村傅員外家打工頂債”。因此,張七鮮決定第二天就近趕到大槐樹下去截住董永。張七鮮對董永傾慕已久,提出願與董永結為夫妻,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傅員外的錢,死活不肯答應。張七鮮左說右勸,說她不愛錢財,隻愛他人品好。於是,倆人就以路旁槐樹為媒,拜了天地,夫妻倆同去員外家抵債。後來人們把雲台山——山陽城——萬裏村——下凡村——落仙台——大凡村——大槐樹——傅村——小董這條線路稱為仙女路,把小董——大凡——大槐樹——傅樹稱為董永路。


    董永和張七鮮在傅員外家打工多日還清債務後,剛回到了大凡村的大槐樹下,就被張老田派來的人把夫妻拆散,將張七鮮強押回雲台山上。張七鮮思念董永,頑強不屈,待生下兒子琢兒後,母親王婉容差懷縣(今武陟)人齊林送琢兒給董永撫養。“齊林送子”隨後演變為“麒麟送子”。
齊林送子三年之後,董永不堪養兒之苦、思妻之痛,毅然背著兒子北上雲台山去尋張七鮮。傳說過了三道門,一是過了太凡村大槐樹北麵的“情門”,二是過了修武縣西二十裏的“義門”,最後闖過了雲台山的“天門”,百般爭取,終於見到了張七鮮。經過董永和張七鮮的共同鬥爭,最終取得了勝利,夫妻雙雙把家還。


    夫妻二人背著兒子又過了“情門”,跪拜了大槐樹這個“媒人”,回到了小董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過起了團圓日子。“情門”、“義門”因是百姓自發捐修,沒人知道用了多少錢,眾人的心意無可估價,所以稱得起“情門、義門無價”,後來簡稱為“情義無價”了。


    董永和張七鮮真實的愛情故事,後來逐漸被人們演變成美麗的神話傳說。張七鮮姐妹七人,個個長得光彩照人,一個個像仙女一樣,張七鮮排行老七,故稱七仙女。雲台山過去也叫天門山,簡稱天山。張七鮮在雲台山上住過,因此也稱天仙。董永,張七鮮的姻緣也被傳說為“天仙配”。

 

文章編輯:wxj 
 
相關信息:
刻在枝頭上的甜蜜
執著於藝術的“多麵手”
讓鄉村文化舞台亮起來
一部弘揚主旋律的佳作
李曾伯名垂《襄樊銘》
布好一顆“子” 走活“全盤棋”
我國現代國防雷達事業的奠基人劉永福
清高宗(乾隆)巡幸明月山
恩村北地蟒圪嶺星星石傳說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