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沁陽市區北20公裏常平鄉天池嶺村北1.5公裏處,有一段戰國時期的趙長城。
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年~前22l年),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禦,在各自邊境修築高大的城牆。由於各諸侯國的國土麵積大小有別,故各國的長城也互有短長。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分別在其南部和北部邊境修築了長城,即人們所說的趙國南長城、北長城。
趙國南長城的修築要早於北長城,南長城築自趙肅侯時期,北長城築自趙武靈王時期。南長城的修築,見於《史記·趙世家》記載:“肅侯十七年圍魏黃(今河南內黃縣西),不克,築長城,秦王堤……南接河內(即今沁陽市),為石造……秦趙分界堤。”肅侯十七年為公元前333年,是年趙國因對魏、齊兩國聯合互尊為王一事不滿,派軍攻魏,包圍魏北部軍事重鎮黃城(河南內黃西),久攻不下,被迫撤軍。趙國南境在今河北、河南兩省交界之地,從趙敬侯四年到肅侯十七年這51年間,趙、魏之間大小戰爭達13次之多,趙敗了9次。為防魏、齊兩國的報複,趙在此處修築長城。
該長城由漳水、滏水的堤防連接而成,大體從今武安西南起,向東南延伸至今磁縣西南,折而東北行,沿漳水到今肥鄉西南,形成一個向南凸起的弓形。這道長城至今在河北臨漳、磁縣一帶尚有遺跡可尋,全長約200公裏。位於沁陽市境內的有1.5公裏,為東西走向,至天池嶺蜿蜒北向至斷崖。它中間的大口村,古為天井關一關口。天井關是太行八陘之一——“太行陘”的重要關隘,此長城是關隘防禦設施的組成部分,也是控厄晉豫交通之要衝,山勢險峻,為曆代兵家必爭之地。從天井關向南通過古羊腸阪可達伊洛。
那是一個群雄蜂起、戰亂頻仍的年代。韓、趙、魏三家分晉,各霸一方。趙國以邯鄲為都,占去了晉北和太行山以東的廣闊平原;韓國以新鄭為都,經沁陽北上太行,占去了上黨(今長治)地區;魏國則占去了晉中,又經輝縣市、林州市這個咽喉南下太行,將國都遷到大梁(今開封西)。三個國家北有燕國,南有楚國,東有齊國,西有秦國。各國都是廣攬人才,勵精圖治,爭當霸主。魏國派西門豹治鄴,興修水利,拓展百泉,又起用衛河邊上的衛國人吳起,鎮守西河,使魏國很快強盛起來。但後來卻以魏人龐涓為軍師,為曆史抹上了幾筆滑稽的色彩。
龐涓和孫臏是同學。他設計陷害孫臏,孫臏致殘後,逃往齊國。公元前353年,魏惠王派龐涓進攻趙國,趙成侯向齊國求救,孫臏“圍魏救趙”,在桂陵道上擊敗了魏軍。公元前343年,趙國要報邯鄲之仇,與韓國約定一塊兒攻打魏國,魏國卻先發兵去打韓國,韓國又向齊國求救,孫臏又采取“圍魏救趙”的計策,侵入魏國,他“增兵減灶”,麻痹龐涓,馬陵道上,一舉殲滅魏軍,龐涓也死於此役。趙國趁機向南擴張,公元前333年,趙肅侯依仗漳水、滏水之險,從河北涉縣,經林州市、輝縣市、沁陽市、晉城市修築了這道長城。修造時,因地製宜,就地取材,青石幹擺壘砌,現殘高1米~4米,寬1.5米~4米。部分城牆上層用青石坐灰土漿分層砌築,後代曾維修過。城牆雖經2300多年的滄桑巨變,其遺跡仍清晰可辨。其殘留處,烽火台的牆基仍有二三米高,牆基旁坍塌的累累青石,經風吹雨淋,變得圓潤剔透,每一塊兒都記載著一段曆史故事。
公元前261年,秦進攻韓國,占領了沁陽,使上黨成為孤城。上黨孤軍投奔了趙國。這時趙惠文王已死,兒子趙孝成王即位,藺相如告退養老,平原君趙勝當了相國。老將廉頗越過長城,來到長平關,堅壁高壘,堅守不戰。秦國使用反間計,趙王將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換掉廉頗,結果40萬趙軍被秦軍擊潰,並全部坑埋,成為戰國時期最殘酷的大屠殺,長城以西的17座城池被秦軍占去。秦國滅掉六國後,將北疆的燕趙長城相連,而位於中原地帶的趙長城便被廢棄了。沁陽趙長城是我國早期長城之一,它在曆代戰爭中起到了重要的軍事防禦作用,對研究軍事史和建築史有重要價值。該長城北與林州長城相連,西和羊腸阪相交,在《林縣誌·古跡》也有和《史記·趙世家》同樣的記載。
如今,沿趙長城遺址,經常可以發現戰國時代的陶片等遺物,還可采集到“半兩”錢、板瓦、陶罐、四月複碗、銅鏈等標本。
□ 李慶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