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人文山陽 > 正文

經典山陽

白龍澗廟的始末與傳說
更新時間:2015-1-15 9:27:33    來源:焦作網-焦作晚報

    白龍澗廟位於焦輝路邊的廟河村,坐北向南,占地十餘畝(清修武縣誌己亥版有載),鼎盛於明清兩朝及民國前期,當時附近十裏八村的人們逢節遇旱,祭祀祈雨,焚香還願,唱戲耍笑,熱鬧非凡。

    據廟河村王鐵圈老人講述,此廟頗具規模,宮殿巍峨,飛簷走獸,雕梁畫棟,金龍纏楹,宮內神像皆金身彩塑。正殿為天、地、人三官位,左殿為白龍位,右殿為廣生位,前殿為玄武位;廟門上有戲樓,正殿後有僧房、夥房等,並存有碑刻數十通。世事滄桑,多數被人為損毀,現僅存三通和部分楹柱石,其中有兩通保存完好,內容均為記載重修廟宇事件,一通為光緒元年祖師大殿碑,碑陰詳細記載了馮莊、馮河、牛莊、張河、廟河、秦莊、李河、桶張河八村村民的捐款情況,另一通為民國三年廣生殿建舞樓、造僧舍重修碑,碑陰同上。需要說明的是清末民初,廟河至寺河的山腳下到處打井采煤,為求神庇佑,在廟的左側增建了老君廟和戲樓,此碑上詳細記載了靳法慧等20多家商號的捐資情況,這對我市采煤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證據。

    此廟初建於何時,已無考證,據推測不晚於明朝初期。為此筆者走訪了附近村的多位老人,結論是它還有前身。一在牛莊的山上,馮莊90多歲的馮欽江提供的信息最有推理依據,老人講了一個“三龍戲鳳”的傳說:話說盛唐時期,牛莊的山上,棲居著一隻鳳凰(現有鳳凰台),整天鳴唱在這片翠山層林中。附近有修煉多年的青、黃二龍聞聽後,相爭前來求歡,於是在山前打得天昏地暗。恰好此時,東海龍王的三太子小白龍去西方布雨回來,路經此地便按落雲頭,得知兩個為爭鳳而鏖戰,便好心勸解他們,二龍斥責白龍多管閑事,並合力激戰白龍,二龍哪是“科班出身”的對手,幾個回合下來,勝負便見分曉,白龍奮力追打,二龍落荒而逃,匿於現青龍峽的青龍洞、黃龍洞中,再也不敢出來。為防再來侵擾,白龍住了數日,其間的恩恩愛愛自不必說,確保安全後,兩情依依,揮淚惜別。這一揮淚不要緊,倒使得方圓幾十裏普降甘霖,秋後莊稼十分收成。人們哀歎他們的淒美,感激恩惠普灑,於是在山上建了一座白龍廟(現山上有遺址)與鳳凰台前後呼應。

    農耕時代,期盼的是風調雨順,每逢旱情,人們結夥上山祈雨,時有靈驗,於是四季香火不斷,有求必應。在唐代,佛教盛行,廟裏有了僧人,他們晚上住在桐樹溝附近(廟河村的前身),早上上山誦經種地。現廟河村北有地名為“和尚溝”,為僧人的必經之路,廟前屹凹有地10餘畝,據說是他們的廟產。

    一轉眼數百年過去了,到了明洪武年間,牛莊出了個舉人叫牛鬥(清乾隆五十四年版《懷慶府誌》有載),在朝中為官。由於看不慣皇室內部的傾軋,憤而棄官歸田。在家期間,他多次目睹了白龍廟的祭祀盛況,高興之餘不免感歎,青年人爬山倒不覺得累,可那些虔誠的老人拄著拐杖一步一顫跋涉著,看了令人心痛。暗思何不把廟遷到平地,這樣既解決了老人的爬山之苦,也免去了僧人們上下山的折騰。於是便帶頭捐募,並發動附近村民集資鳩工備材,在桐樹溝和尚們的居地建造了一座宏偉壯觀的宮殿式廟宇。人們拍手稱快之時,並沒有忘記山上的白龍廟。至今牛莊村張全有、馬銀等幾位老人還記憶猶新:每逢祭祀活動,附近村民先到白龍澗廟集中,排著長隊,前麵抬著供品,中間穿插著武故事、旱船、背樁等各種耍笑,敲鑼打鼓、浩浩蕩蕩,先拐到馮莊,再西去牛王廟、北穿牛莊村上山,在廟前祭台上擺放供品,聽由祭主的安排,焚香許願,磕頭燃鞭,有條不紊。結束後下山過張河,順溝走馮河到達白龍澗廟,重複著山上的程序,不同的是廟內有舞樓,要大唱三天戲,是時各種風味小吃、冰糖葫蘆、狗皮膏藥、抽簽算卦和各種雜耍也來湊熱鬧,那場麵體現的是一種民俗,洋溢的是一種風情。

    可惜的是,昔日的繁華壯觀景象已不複存在了。1927年,馮玉祥執政於河南,其部下推倒廟中神像,建立學校,上世紀50年代末毀了兩座戲樓,上世紀60年代拆了左右配殿和僧房,上世紀90年代正殿也被拆除。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石碑、石器等文物被人為損壞,還有幾通碑被當井蓋用了,日久脫落於井中,這些珍貴的實物見證就此被曆史所淹沒。

    □ 李清海

 

文章編輯:wxj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