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人文山陽 > 正文

經典山陽

司馬承禎與李白的忘年交
更新時間:2015-1-14 8:53:51    來源:焦作網-焦作晚報

    司馬承禎(647年~735年),字子微,法號道隱,自號白雲子,唐代河內溫縣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唐玄宗開元年間,司馬承禎身為道士卻是帝王師,年高德劭,名望達到了高峰。而李白這位大唐詩仙,正值青春年華,剛剛開始他的仗劍出蜀、進京求仕之途。兩位傑出的人物,不經意間的一次相遇,結下了深厚的忘年之交。

    公元725年,25歲的李白離家遠行,經巴渝、出三峽,抵達江陵,慕名拜訪了著名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於開元九年(721年)第三次奉詔晉京,被唐玄宗留於內宮,受其“法籙”,問以養生延年之事。翌年,玄宗臨幸洛陽,命司馬承禎隨駕東行,開元十一年三月,年近八旬的司馬承禎厭倦都市囂煩,鄙視利祿,堅請回轉浙江天台山。開元十三年路過江陵,恰好李白也到達此地,聞訊專程拜訪宗師。司馬承禎不僅道行深厚,而且文采飛揚,出口成章,詩文飄逸如仙,李白與之一交談,頓生敬慕,即把自己的詩文呈上請其批閱。司馬承禎見李白器宇軒昂,舉止不凡,已十分欣賞,看了他的詩文,更是驚歎不已,稱讚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誇李白有“仙根”。李白得到宗師讚譽十分興奮,當即寫就《大鵬遇稀有鳥賦》一詩,序雲:“餘昔於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餘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著《大鵬遇稀有鳥賦》以自廣。”賦中寫道:“偉哉鵬乎!此之樂也。吾右翼掩乎西極,左翼蔽於東荒,跨躡地絡,周旋天網;以恍惚為巢,以虛無為揚。我呼爾遊,爾同我翔!”以“大鵬”自比,以“稀有鳥”比司馬承禎,抒發自己大鵬展翅的宏大誌向。這是李白的第一篇成名大作。此次會麵對李白影響很大,李白表示要跟隨司馬承禎神遊八極,“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從此兩個人結為忘年交,互有詩賦往來,司馬承禎把李白列為他所結識的詩歌圈子“仙宗十友”之一。在司馬承禎的這個文學圈子裏,李白認識了“四明狂客”賀知章,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詩仙李白之名隨之傳遍天下,成就了一段曆史佳話。

    江陵一別後,兩個人未再見過。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唐玄宗召司馬承禎到京都問道,深感天台山路途遙遠不便,命他在濟源王屋山建陽台觀,讓其住持修煉,並讓其妹玉真公主跟隨宗師學道。李白聞之,寫下一首《送司馬煉師歸天壇》:“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暉,白發見生涯。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願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詩見焦作市地方史誌編纂委員會《譚懷誌·卷十七》)。公元735年,司馬承禎在陽台觀去世,葬於王屋山鬆台。司馬承禎仙化以後,李白沒有忘記司馬承禎,沒有忘記天台山,也沒有忘記恩師最後修道至羽化的王屋山陽台觀。他於天寶年間多次登天台山,瞻仰司馬承禎修道遺跡,寫下了許多歌頌天台山的好詩。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與杜甫、高適等人同遊司馬承禎最後的修道處王屋山陽台觀,李白瞻仰了道觀內牆上司馬承禎親手所畫的巨幅山水壁畫,畫中山形巍峨,雲氣升騰,仙鶴飛舞,澗壑蒼鬆,而老師司馬承禎已經仙逝,無緣再見,遂有感而作《上陽台》四言詩,並親筆書寫成帖,以此來紀念這位老師和忘年交。

    這幅李白唯一的傳世書法真跡《上陽台帖》,目前珍藏在故宮博物館。《上陽台帖》紙本,草書,內容為:“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上陽台帖》用筆縱放自如,快健流暢,於蒼勁中見挺秀,意態萬千。結體亦參差跌宕,顧盼有情,飄逸之態躍然紙上。《上陽台帖》引首有清乾隆皇帝楷書題“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簽:“唐李太白上陽台。”後紙有宋徽宗趙佶、清乾隆皇帝題跋和曆代名人印款。《上陽台帖》清末流出宮外,民國時入張伯駒手,新中國成立後獻給中央國務院,1958年轉交故宮博物院收藏,可謂是國家頂級珍寶。

    □ 張保民

 

文章編輯:wxj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