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人文山陽 > 正文

經典山陽

崔鴻達編著《音韻六書指南》
更新時間:2015-1-14 8:48:07    來源:參考消息

    溫縣博物館收藏有一本清代道光年間印刷的字典《音韻六書指南》,線裝紙本,藍色封麵,長17.2厘米,寬12.7厘米。這本字典的作者是清代乾隆道光年間溫縣人崔鴻達。

    崔鴻達(1767年~1841年),字儒英,清代溫縣西高肇村人,廩生,一生以教書為業,家貧誌堅,勤奮好學,精通音韻之要。他在長期教學過程中,深知民間學子讀音不準,筆畫多有錯訛,甚為擔憂,認為如果學子連字也不會正確讀寫,何以研究經籍?因而立誌著書立說,以求有益於後世。晚年他會聚平生心血,編撰《音韻六書指南》一書,書成未及時刻版印刷,於1841年去世。其生前好友、文藝俱佳的張模,受崔鴻達之子崔錫命、崔錫爵的懇請,幫助校正書稿,傳授雕版技藝,並為此書寫序。崔錫命帶領弟弟和子侄們一起刻版印刷,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6月將此書梓行於世。崔家子弟遵從崔鴻達遺命“旨在助學識字,不索高價,但可贈送”,相鄰學童有求必應,書籍行銷懷府地區及黃河南岸鞏縣等地,直到抗日戰爭爆發才停止印刷,為當地的文化教育作出了極大貢獻。目前,崔錫命雕刻的書籍木刻底版仍完好無損,收藏在崔鴻達後人崔世貴家裏。

    這部《音韻六書指南》,是一部以四聲七音為基礎,以口呼發音方法查閱,來傳授字形、筆畫和基本字義的工具書。裝幀為24開本,全書250頁,共收單字約1.2萬個,比現在廣泛使用的《新華字典》還要多。經專家鑒定,此字典注音準確,釋義精當簡練,而且使用方便,確為初學和深造者的良師益友。

    所謂“六書”,是指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裏給“六書”下定義是:“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偽,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許慎的解說是曆史上首次對六書定義的正式記載。所謂四聲,是中古漢語聲調的四種分類,以表示音節的高低變化,包括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所謂七音,它是以音節表為主要方式對漢語字音進行分析的一門學科,是漢語音韻學的一個分支。古代音韻學家依據漢字發音,在唇、舌、齒、牙、喉五音之外,又增加半舌和半齒音兩類,合稱七音。其中,齒音又分齒頭、正齒,舌音又分舌頭、舌上,唇音又分重唇、輕唇。這些分類,經多數韻書沿用,已約定俗成。

    這部《音韻六書指南》字典為木版整體刻製印刷,豎排線裝,內為七行頁,除封麵、扉頁用隸體,序言、凡例用楷體鐫雕,全字典的單字及注釋所用的小字均為端莊俊逸的仿宋字。整個版麵字體清晰,排列整齊,單字與注釋所用的字體大小得當,錯落有致,十分醒目,為一部初學者有益的工具書。崔鴻達生前好友張模為《音韻六書指南》作序,高度評價了此書的重要作用和曆史意義。序言裏說:“古聖人製律呂,所以導耳之聰,製文字,所以擴目之明,耳目根於心,聰明發於外,而愚智以分。然有文字則有音韻,音韻不明則不識文字之真,此沈約四聲之所由起也。厥後七音之韻起自西域而流入中夏。三十六字母其傳已久,第以教幼學往往苦其難諳,又不如括於簡便者之為功易,而取效捷也……所著音韻六書指南一冊,細為翻閱,知其口呼分為四門,平側添為五聲。韻以直行葉以橫列,有經有緯,條分縷晰,不唯素習之字點畫偶忘者可考而知,即未識之字亦能隨音而得,益知先生韻學之深,非唯足以教一時,實足惠來茲也。”

    崔鴻達編著《六書音韻指南》,子孫自費刊印,行銷於世,對當地的教育促進功莫大焉。作詩《崔鴻達》讚曰:“一生課徒育傑英,深曉音字訛誤情。半世心血凝《音韻》,一書濟世慰平生。”

    □ 張保民 王文娟

 

文章編輯: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崔鴻達編著《音韻六書指南》
    2015-1-14 8:48:07    來源:參考消息

        溫縣博物館收藏有一本清代道光年間印刷的字典《音韻六書指南》,線裝紙本,藍色封麵,長17.2厘米,寬12.7厘米。這本字典的作者是清代乾隆道光年間溫縣人崔鴻達。

        崔鴻達(1767年~1841年),字儒英,清代溫縣西高肇村人,廩生,一生以教書為業,家貧誌堅,勤奮好學,精通音韻之要。他在長期教學過程中,深知民間學子讀音不準,筆畫多有錯訛,甚為擔憂,認為如果學子連字也不會正確讀寫,何以研究經籍?因而立誌著書立說,以求有益於後世。晚年他會聚平生心血,編撰《音韻六書指南》一書,書成未及時刻版印刷,於1841年去世。其生前好友、文藝俱佳的張模,受崔鴻達之子崔錫命、崔錫爵的懇請,幫助校正書稿,傳授雕版技藝,並為此書寫序。崔錫命帶領弟弟和子侄們一起刻版印刷,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6月將此書梓行於世。崔家子弟遵從崔鴻達遺命“旨在助學識字,不索高價,但可贈送”,相鄰學童有求必應,書籍行銷懷府地區及黃河南岸鞏縣等地,直到抗日戰爭爆發才停止印刷,為當地的文化教育作出了極大貢獻。目前,崔錫命雕刻的書籍木刻底版仍完好無損,收藏在崔鴻達後人崔世貴家裏。

        這部《音韻六書指南》,是一部以四聲七音為基礎,以口呼發音方法查閱,來傳授字形、筆畫和基本字義的工具書。裝幀為24開本,全書250頁,共收單字約1.2萬個,比現在廣泛使用的《新華字典》還要多。經專家鑒定,此字典注音準確,釋義精當簡練,而且使用方便,確為初學和深造者的良師益友。

        所謂“六書”,是指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裏給“六書”下定義是:“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偽,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許慎的解說是曆史上首次對六書定義的正式記載。所謂四聲,是中古漢語聲調的四種分類,以表示音節的高低變化,包括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所謂七音,它是以音節表為主要方式對漢語字音進行分析的一門學科,是漢語音韻學的一個分支。古代音韻學家依據漢字發音,在唇、舌、齒、牙、喉五音之外,又增加半舌和半齒音兩類,合稱七音。其中,齒音又分齒頭、正齒,舌音又分舌頭、舌上,唇音又分重唇、輕唇。這些分類,經多數韻書沿用,已約定俗成。

        這部《音韻六書指南》字典為木版整體刻製印刷,豎排線裝,內為七行頁,除封麵、扉頁用隸體,序言、凡例用楷體鐫雕,全字典的單字及注釋所用的小字均為端莊俊逸的仿宋字。整個版麵字體清晰,排列整齊,單字與注釋所用的字體大小得當,錯落有致,十分醒目,為一部初學者有益的工具書。崔鴻達生前好友張模為《音韻六書指南》作序,高度評價了此書的重要作用和曆史意義。序言裏說:“古聖人製律呂,所以導耳之聰,製文字,所以擴目之明,耳目根於心,聰明發於外,而愚智以分。然有文字則有音韻,音韻不明則不識文字之真,此沈約四聲之所由起也。厥後七音之韻起自西域而流入中夏。三十六字母其傳已久,第以教幼學往往苦其難諳,又不如括於簡便者之為功易,而取效捷也……所著音韻六書指南一冊,細為翻閱,知其口呼分為四門,平側添為五聲。韻以直行葉以橫列,有經有緯,條分縷晰,不唯素習之字點畫偶忘者可考而知,即未識之字亦能隨音而得,益知先生韻學之深,非唯足以教一時,實足惠來茲也。”

        崔鴻達編著《六書音韻指南》,子孫自費刊印,行銷於世,對當地的教育促進功莫大焉。作詩《崔鴻達》讚曰:“一生課徒育傑英,深曉音字訛誤情。半世心血凝《音韻》,一書濟世慰平生。”

        □ 張保民 王文娟

     

    文章編輯:wxj 
     
    相關信息:
    小村莊耍起美學變“網紅”
    抗疫文創產品受歡迎
    西陶武獅申報焦作“非遺”
    看看家鄉的 文物“寶貝”
    弘揚焦作黃河文化正當時
    書海之中“靈魂衝浪”
    一個向陽而生的農民豫劇團
    市圖書館大力推進“書香焦作”建設
    去年我市爭取4306萬元文物保護資金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