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許衡傳》載:“帝久欲開太學,會衡請罷益力,乃從其請。八年,以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親為擇蒙古弟子俾教之。衡聞命,喜曰:‘此吾事也。國人子大樸未散,視聽專一,若置之善類中涵養數年,將必為國用。’乃請征其弟子王梓、劉季偉、韓思永、耶律有尚、呂端善、姚燧、高凝、白棟、蘇鬱、姚燉、孫安、劉安中十二人為伴讀。詔驛召之來京師,分處各齋,以為齋長。”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設立太學,命許衡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主持國家的最高學府國子監,許衡親自選擇蒙古子弟來太學受教育。許衡高興地對忽必烈說:“辦教育才是我喜愛的事。蒙古子弟雖出身遊牧,但他們質樸的秉性還在,若讓他們和優秀的人才一起學習,他們一定進步很快,將來一定會成為國家的棟梁。”忽必烈欣然同意,於是許衡便把他過去曾經教過的十二個優秀學生招來京城作為伴讀,分別把他們分在十二個齋裏,並命為“齋長”(類似班長或室長),就是讓他們以身作則輔導蒙古子弟認真學習先進的華夏文化。
這十二個“齋長”在《宋元學案·魯齋學案》一書中均有記載。現筆者根據《魯齋學案》及其他史料簡單介紹十二“齋長”如下。
一、王梓,又名王遵禮,字安卿。許衡為他的名字曾這樣說:“王氏子,昔嚐從予遊,曾未閱歲,乃遷居燕然,於今蓋八數年矣。頃來複過吾門,狀貌加偉,而其禮節恭謹,無異平昔。予嘉其處心近厚也,思有以教之,因其求更前名,遂為說以命之。”以上史料在《許文正公遺書·雜著》裏也有相同記載:“謹訓其名曰遵禮,字之曰安卿。”原來是許衡把王梓的名字改成了王遵禮。
二、劉季偉,秦人,號存齋,官任四川憲副(監察史的副手)。
三、韓思永,大名人,事跡不詳。
四、耶律有尚,字伯強,東平(元朝時期東平路曾統治半個山東半島)人。受業許魯齋之門,號稱高第弟子。至元八年,召為太學齋長。魯齋歸,以先生為助教,嗣領其學事。自先生既去,而國學事頗廢,廷議為非先生無足以繼魯齋者,遂除國子司業,升國子祭酒。前後五居國學,為師表者數十年,海內宗之,一如魯齋。年八十五卒,諡文正。《元史》有耶律有尚傳記,他是繼許衡之後國子監教育的主要主持者,《元史》對耶律有尚的德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五、《元史·呂域傳》載:“呂域字伯充,河內人。廉希憲宣撫京兆,聘許衡教授生徒,域從衡學。衡為國子祭酒,舉域為伴讀,輔成教養,域之功為多。”元憲宗五年(1255年),由廉希憲(時任陝西宣撫使)推薦,許衡為京兆(今陝西西安)教授,呂域跟從許衡學習。許衡任國子監祭酒時,推舉呂域為伴讀。呂域曾任四川行樞密院都事、翰林學士等職。年七十八卒,追封為東平郡公,諡文穆。今博愛縣月山鎮西莊村有呂域後裔及呂域祠堂。
六、姚燧,字端甫,柳城人(後遷洛陽),樞(姚樞,元大儒)之從子(即侄兒)也。年十三,見許魯齋於蘇門,十八,始受學於長安。魯齋累為國子祭酒,召弟子十二人,先生自太原驛致館下。累官翰林學士。年七十六卒,諡曰文。自號牧庵,著有《牧庵文集》,《元史》有傳。
七、高凝,字道凝,河內(今沁陽)人。官至翰林侍讀學士。《許文正公遺書·雜著》裏有“高凝字說”一文:“尊君以古自立,又以古道教生,其命生之名,取《易》卦《鼎》象‘凝命’之凝,欲生之以厚自成也,以正自守也,猶鼎之峙焉。”高凝的名字也有可能是許衡給起的。
八、白棟,字顏隆,太原人。許文正教國子時伴讀也,官至按察副使。
九、蘇鬱,大名人,事跡不詳。
十、姚燉,也是姚樞的從子(也就是兄弟的兒子),曾任江西湖東道提刑按察司事等職。
十一、孫安,河內人,事跡不詳。
十二、劉安中,秦人,事跡不詳。
□ 許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