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新區李萬街道南張村有一座觀音堂,又稱觀音寺,占地約10畝,坐南麵北,寺院內各處文字均稱“觀音堂”,遠近居民也稱其為“觀音堂”,大致是“寺”比“堂”規模大,人們想讓觀音寺有大發展、大氣象。據傳,觀音堂始建於北朝時期,唐代以後均有重修,有碑記載清乾隆四年(1739年)觀音堂已具規模。1995年,經修武縣文管部門批準(李萬街道原為李萬鄉,原來屬修武縣管轄,後劃歸山陽區管轄,現屬新區管理)重修觀音堂,在南張村兩委會大力支持下,全村父老鄉親踴躍捐資,有關單位無私支援,於同年臘月重修告竣。
觀音堂院內東側有一個長方形大水池,長留池水,名鳳泉池。傳說古時候有鳳凰棲息於此而得名;又名冰花池,據記載,清乾隆四年(1739)十一月二十七日柳樹上冰淩結花,呈冠狀,經月方融,方圓觀賞者絡繹不絕。當時適逢河南巡撫孟文禮路過此地,見此景觀,讚歎不已,遂捐資建東廂房關帝殿三間,塑像一堂。
鳳泉池西側有一株樹齡約150年以上的柳樹,根枝沿池水麵斜生,轉而向上、向前生長,老根柔枝。說起這株古柳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張村張旺財娶了媳婦,一年多未見有孕,張旺財和老婆賈氏來南張觀音堂祈子。觀音堂門邊有個算卦先生,賈氏到裏麵燒香,張旺財留下來算卦。
算卦先生看來人一臉憂愁,肥頭大耳,兩手肥厚油光,約摸是個財主,又問清是看子嗣,就說:“你還沒有兒子。”張旺財小聲說:“是。”算卦先生說:“你不但沒有兒子,到了十月,還有大災難。又念念有詞:“命裏原有又沒有,要有還要舍所有。”算卦先生解釋完,等張旺財拿了錢,便說受孕懷胎是化生自然之妙,兩精相搏,翕合而成。不先不後,兩精並至,才可如意。隨後講出破法,又收了許多錢。
賈氏在觀音堂上香,女尼在旁邊看香,不語。她知道張旺財是村裏的財主,一門心思掙錢,愛財如命,卻為富不仁。她靠自己蠻橫,又靠四姨夫的三弟在縣衙當差,村裏人不敢惹她,挖掉村邊楊樹林裏的楊樹,騰出場地,雇民工做加工石材生意,大塊石材做景觀石、石獅、門墩等房屋建築用品,小塊石材研磨成石粉出售,日夜不停地生產。累死的驢、騾子就近填埋,幹活兒受傷、餓死的人,他也不管。惡事幹得多、黑心錢撈得不少,有人去告狀,衙門官吏愛理不理,因為他們嘴裏、口袋裏被張旺財用錢填滿了……這時,賈氏說:“請師父明示一下吧。”女尼說:“香黑煙咕嘟,神靈不助,積德行善,才能呈祥。”賈氏說:“俺家老爺老是夢見有人趕牛馬撞門,牲口都跑到屋院。”女尼答:“冤魂索債,陰鬼求食,還債許願,自然安穩。”賈氏又燒了一路香,隨後求破法。女尼寫下求子所需的物品,讓她回去準備,又寫下婦女服用的四子湯(女貞子12克、枸杞子12克、桑椹子12克,菟絲子12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棗仁15克、當歸10克、蒺藜10克、川芎6克、遠誌6克、牡蠣18克、甘草3克)藥方,還教以每天空服建蓮子(未去種皮的蓮子稱紅蓮子,擦去種皮的稱白蓮子,因主產於福建,故稱建蓮子)10粒;男人服用的四物湯(熟地15克、當歸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並寫下四大懷藥以及服用方法。
張旺財和賈氏自覺事情不好辦,趕緊回家按女尼說的準備東西。
過幾天到了初一,張旺財和賈氏帶著東西來到觀音寺。女尼見折來的柳條太長又枝節太多,便讓他再去折一枝米把長的柳條來。女尼把不能用的柳條插在鳳泉池邊。後來,這枝柳條竟然成活,長成小樹。因池邊泥土坍塌,柳樹便彎了腰,繼續長。
半年後張旺財得子,也是張旺財良心發現,逐漸散財做修橋、鋪路等善事,並請人用石料修葺了水池邊沿、加固了柳樹根部,柳樹便又向上直長。村裏人便傳說觀音菩薩顯靈送子,說柳樹是觀音菩薩玉淨瓶內柳枝長成。
2004年,這棵大柳樹被列為市級古樹名木。如今,釋妙樹和民眾正在努力擴建複修觀音寺。願這裏清水長流、古柳樹更加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