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山陽民俗 > 推薦頭條 > 正文

經典山陽

焦作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抬火轎
更新時間:2015-3-16 15:07:56    來源:環球網

  焦作沁陽市山王莊鎮萬南村的大型民間集體舞蹈藝術“高抬火轎”起源於宋代,明末清初得到發展。當地居民自古以來就有踩高蹺、抬花轎鬧新春的習俗。明萬曆年間,大科學家和藝術家、明鄭藩王子朱載堉把踩高蹺和抬花轎兩種民間表演藝術結合在一起,設計出了踩著高蹺抬花轎的表演形式。隨後,朱載堉不斷對其進行改進,將白天表演改為夜間表演,將花轎改為火轎,把原來的布轎改為紗轎,轎的周圍插上蠟燭,轎頂鑲嵌著能噴射彩色火焰的龍頭,寓意火旺、財旺,象征著一年裏百姓生活紅紅火火。

  經過朱載堉改進的“高抬火轎”是一種獨特的民間集體舞蹈藝術,整個表演隊伍一百多人,表演起來行如流水,每年從農曆正月初一表演到元宵佳節,南到洛陽、鞏義,北至山西澤州,方圓百裏的群眾結伴前來觀看,盛況空前。

  由於種種原因,上個世紀末期,“高抬火轎”這種獨特的民間藝術表演中斷了幾十年,許多精彩的節目及絕技隨著老藝人的相繼謝世而幾近失傳。

  2005年,在沁陽市文化部門的努力下,瀕臨失傳的“高抬火轎”重新登上了農村文化的大舞台,並於2007年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章編輯: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焦作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抬火轎
    2015-3-16 15:07:56    來源:環球網

      焦作沁陽市山王莊鎮萬南村的大型民間集體舞蹈藝術“高抬火轎”起源於宋代,明末清初得到發展。當地居民自古以來就有踩高蹺、抬花轎鬧新春的習俗。明萬曆年間,大科學家和藝術家、明鄭藩王子朱載堉把踩高蹺和抬花轎兩種民間表演藝術結合在一起,設計出了踩著高蹺抬花轎的表演形式。隨後,朱載堉不斷對其進行改進,將白天表演改為夜間表演,將花轎改為火轎,把原來的布轎改為紗轎,轎的周圍插上蠟燭,轎頂鑲嵌著能噴射彩色火焰的龍頭,寓意火旺、財旺,象征著一年裏百姓生活紅紅火火。

      經過朱載堉改進的“高抬火轎”是一種獨特的民間集體舞蹈藝術,整個表演隊伍一百多人,表演起來行如流水,每年從農曆正月初一表演到元宵佳節,南到洛陽、鞏義,北至山西澤州,方圓百裏的群眾結伴前來觀看,盛況空前。

      由於種種原因,上個世紀末期,“高抬火轎”這種獨特的民間藝術表演中斷了幾十年,許多精彩的節目及絕技隨著老藝人的相繼謝世而幾近失傳。

      2005年,在沁陽市文化部門的努力下,瀕臨失傳的“高抬火轎”重新登上了農村文化的大舞台,並於2007年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章編輯:wxj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