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山陽
《許文正公世家譜》記載:“(許)通,其先河內人,避地河南,隱德弗耀,贈銀青榮祿大夫,大司徒,追封魏國公,諡惠和,配李氏,追封魏國夫人,葬李封村正東修武界內。子二:衡長,衎次。”《元史·許衡傳》也記載:“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世為農。父通,避地河南,以泰和九年(金章宗泰和隻有八年,元史誤作泰和九年,即金大安元年,就是公曆1209年)九月生衡於新鄭縣。”
許通,許衡之父,祖籍河內,以農耕為業。金末為避戰亂渡黃河南下,居新鄭縣陽緩裏(今新鄭市辛店鎮許崗村)。許通“行義修整,治家有方”“閉戶潛修,隱德弗耀”。被鄉鄰讚譽為“善人”。1209年農曆九月二十九,許衡出生。
《許文正公遺書·考歲略》記載:“許衡決意求學,然遭世亂,且貧無書……公聞人有書即往求觀,其父危之,每與俱往。”許衡從小就喜歡學習,然而身逢亂世,家中貧窮無錢買書。許衡隻要聽說誰家有書,就會前去祈求人家借讀。許衡父親擔心許衡路上有危險,每次都會陪他一塊兒去。許衡家雖然貧窮,但父母也會節衣縮食省下銀兩為許衡請師傅求學,於是便有了許衡“三易其師”的故事。《元史·許衡傳》記載:“許衡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之,師謂其父母曰:‘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遂辭去,父母強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師。”正是因為父母對許衡的關心,再加上許衡的刻苦學習,這為他日後成長為著名學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許通逝世後,葬在新鄭縣陽緩裏。至元十年(1273年)四月,許衡將父母墓從新鄭遷至河內。許通被元廷贈以銀青榮祿大夫,大司徒,追封魏國公,諡惠和,其妻李氏被追封為魏國夫人。《許衡神道碑》記載:“今贈銀青榮祿大夫,大司徒,追封魏國公,諡惠和,妣李氏,追封魏國公夫人。”《許文正公世家譜》記載:“塋地坐落懷慶府河內縣東北清上(清,清化;上,上期城)鄉李封村正東修武縣界內,去城七十裏,塋地五十三畝,元贈榮祿大夫諡惠和公墓在焉。”許通墓坐落在今日的中站區許衡街道李封三村。因許通葬在此,所以此地被許氏族人稱為“老塋窪”。許通墓“文革”中遭到破壞,1998年春,許氏後裔集資重修了許通墓。許通墓高約2米,墓周10米有餘,用青石砌成;墓前碑石高1.96米,寬0.86米,是許衡的曾孫、時任“南諸道行禦史台監察禦史”的許紹祖,於至正甲申已巳戊寅日(1344年4月22日)所立;碑石的正麵碑文是:“有元贈銀青榮祿大夫大司徒魏國惠和公許公之墓”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係許紹祖手書刻成。墓前有享堂三間,按照元代建築風格用原建築材料修複。享堂內的石頭供桌寬0.82米,長2.86米,是元代遺物。修複後的許通墓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曆史價值,對研究許衡及元代社會文化提供了珍貴的曆史資料。
(許保金)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許文正公世家譜》記載:“(許)通,其先河內人,避地河南,隱德弗耀,贈銀青榮祿大夫,大司徒,追封魏國公,諡惠和,配李氏,追封魏國夫人,葬李封村正東修武界內。子二:衡長,衎次。”《元史·許衡傳》也記載:“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世為農。父通,避地河南,以泰和九年(金章宗泰和隻有八年,元史誤作泰和九年,即金大安元年,就是公曆1209年)九月生衡於新鄭縣。”
許通,許衡之父,祖籍河內,以農耕為業。金末為避戰亂渡黃河南下,居新鄭縣陽緩裏(今新鄭市辛店鎮許崗村)。許通“行義修整,治家有方”“閉戶潛修,隱德弗耀”。被鄉鄰讚譽為“善人”。1209年農曆九月二十九,許衡出生。
《許文正公遺書·考歲略》記載:“許衡決意求學,然遭世亂,且貧無書……公聞人有書即往求觀,其父危之,每與俱往。”許衡從小就喜歡學習,然而身逢亂世,家中貧窮無錢買書。許衡隻要聽說誰家有書,就會前去祈求人家借讀。許衡父親擔心許衡路上有危險,每次都會陪他一塊兒去。許衡家雖然貧窮,但父母也會節衣縮食省下銀兩為許衡請師傅求學,於是便有了許衡“三易其師”的故事。《元史·許衡傳》記載:“許衡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之,師謂其父母曰:‘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遂辭去,父母強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師。”正是因為父母對許衡的關心,再加上許衡的刻苦學習,這為他日後成長為著名學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許通逝世後,葬在新鄭縣陽緩裏。至元十年(1273年)四月,許衡將父母墓從新鄭遷至河內。許通被元廷贈以銀青榮祿大夫,大司徒,追封魏國公,諡惠和,其妻李氏被追封為魏國夫人。《許衡神道碑》記載:“今贈銀青榮祿大夫,大司徒,追封魏國公,諡惠和,妣李氏,追封魏國公夫人。”《許文正公世家譜》記載:“塋地坐落懷慶府河內縣東北清上(清,清化;上,上期城)鄉李封村正東修武縣界內,去城七十裏,塋地五十三畝,元贈榮祿大夫諡惠和公墓在焉。”許通墓坐落在今日的中站區許衡街道李封三村。因許通葬在此,所以此地被許氏族人稱為“老塋窪”。許通墓“文革”中遭到破壞,1998年春,許氏後裔集資重修了許通墓。許通墓高約2米,墓周10米有餘,用青石砌成;墓前碑石高1.96米,寬0.86米,是許衡的曾孫、時任“南諸道行禦史台監察禦史”的許紹祖,於至正甲申已巳戊寅日(1344年4月22日)所立;碑石的正麵碑文是:“有元贈銀青榮祿大夫大司徒魏國惠和公許公之墓”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係許紹祖手書刻成。墓前有享堂三間,按照元代建築風格用原建築材料修複。享堂內的石頭供桌寬0.82米,長2.86米,是元代遺物。修複後的許通墓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曆史價值,對研究許衡及元代社會文化提供了珍貴的曆史資料。
(許保金)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