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食品產業是漯河市的主導產業,總規模超2000億元,占全省的1/5、全國的1/50。“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關鍵是要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這一點,已經成為漯河和當地食品企業的共識和努力方向。
立足新發展階段,漯河如何因地製宜推進傳統食品產業改造提升?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漯河怎樣以創新之鑰打開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大門?仲夏時節,本報調研組深入企業車間、科研院所,探尋食品產業向“新”的密碼。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萬川明 闕愛民 李宗寬 通訊員 王濤
尋路徑——
打好“特色牌” 走好“轉型路”
在河南,漯河市域麵積不大,卻手握“中國食品名城”“中國食品裝備名城”“中國生態食材食品示範城市”三張食品領域國家級“王牌”。
漯河市食品產業的獨特優勢源於食品文化的長期滋養。從曆史淵源來看,沙河水運是宋元時期溝通江淮與中原的便捷通道,螺灣渡、北舞渡是明清時期豫中貨物集散地,京漢鐵路漯河站是京漢鐵路、沙河水運的交叉“樞紐”……千百年來,食品文化在這裏交相輝映。
近年來,漯河市委、市政府保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堅持食品工業、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四篇文章”一起做,推動食品產業規模、結構、層次全麵升級,讓食品名城更顯風采神韻、更具發展勝勢。
食品產業總規模跨過2000億元的關口,漯河迎來更大挑戰:“大而不強”“全而不精”的問題依然存在。如何用新質生產力來改造傳統產業,是擺在漯河和7000餘家食品企業麵前的一道必答題。
中國雙彙總部新大樓。
雙彙第三工業園預製菜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每天100噸預製菜下線後運往全國各地,這裏產出的“八大碗”中華菜肴已經成為市場上的爆品。該項目不僅是雙彙換道領跑的大手筆之作,也是全省食品產業發展的新標杆、新典範。
雙彙是全球肉類服務商的領軍者,更是漯河食品企業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今年5月底,由雙彙牽頭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肉製品智能製造與信息化無人工廠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示範”項目全麵啟動,將引領肉類行業高質量發展。
傳統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基礎,經過轉型升級,傳統產業也可以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調研組發現,漯河結合資源稟賦條件、現有產業基礎,積極引導傳統食品企業走好“轉型路”。
三劍客奶業和中原食品實驗室建立了協同創新中心,推出中原食品實驗室首個科研成果轉化產品“快樂酸奶”;南街村集團開發的鮮拌麵、鮮濕麵、烏冬麵等新產品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衛龍製定了全國首個調味麵製品團體標準,依靠先進技術推出多個新品牌……一個個老牌骨幹食品企業在創新路上“老樹發新芽”。
企業“乘風破浪”,政府“保駕護航”。漯河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實施政企聯動、創新驅動、鏈群帶動、服務推動,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向優。
明方向——
搶占新賽道 再造新優勢
讓美味的食品更健康、讓健康的食品更美味,已成當下趨勢。對於漯河這座食品名城來說,發展食品產業的主題更加鮮明、方向更加精準,那就是圍繞健康做文章,扛起“舌尖上的健康責任”。
“雖然還在試生產階段,訂單已經排到年底。”在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阿洛酮糖車間,該公司生產主管介紹,D-阿洛酮糖是新一代高端功能性甜味劑,具有高甜度、易溶解、低熱量特性,是健康食品大宗原料的“新星”。
中大恒源是綠色營養健康食品的領跑者,也是漯河市加速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食品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係的一個縮影。
中大恒源研發中心。 焦海洋 攝
發酵車間、離心車間、乳化車間、乳酸菌調配區……在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萬平方米的益生菌生產車間,基本看不到工人,唱主角的是高速運轉的智能化設備。
作為未來食品的探索者,漯河微康生物憑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技術創新,已建立超過3萬株具有知識產權的、全國最大的益生菌菌種資源庫,並與當地食品產業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益生菌+”的新路子。
營養健康是食品產業的永恒主題。漯河推出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三減三健”營養健康食品,引導食品向保健食品、有機食品、低碳食品、優質蛋白等方麵發展。
調研組發現,漯河市因地製宜把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大健康觀理念融合貫穿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全過程,聚焦營養健康、食藥同源和未來食品三大主攻方向,加快推動食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生態配套聚鏈成群、發展動能蓄力突破。
在追“高”求“新”中,現代食品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前不久,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3年河南省先進製造業十大集群名單,漯河市現代食品產業集群入選,一個優勢再造、形神兼備的現代化食品名城正在加速形成。
建機製——
搭建高能級平台 打通轉化“高速路”
對於任何城市來說,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上搶灘布局,都意味著集聚了未來發展的先手優勢。正是看到了這點,漯河舉全市之力打造了“一號創新工程”——中原食品實驗室,構建起“頂天立地”創新體係,以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何為“頂天立地”?中原食品實驗室科研團隊創新推行“省外+省內”雙首席科學家機製,省外首席科學家緊盯行業前沿,引領團隊攀登科研高峰;省內科學家對接溝通企業,帶領團隊全力攻克關鍵技術。
中原食品實驗室。
“我們采取‘企業下單、科學家接單’模式,為企業精準‘把脈’、解決技術‘痛點’。”中原食品實驗室成果轉化處趙紫薇介紹,實驗室先後與16家企業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和31家企業共建了協同創新中心,為280多家食品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離中原食品實驗室不遠,就是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試基地。“基地已建成25條食品加工中試生產線,擁有116台(套)國際先進儀器設備。”中試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產品從實驗室到企業生產車間,隻需要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據了解,漯河市累計幫助各類企業搭建國家級、省級研發平台132家,食品企業每年研發新產品300個以上;企業建設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1個、博士後工作站5個、院士工作站1個。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依靠科技創新,也依賴於製度創新。
漯河市打破體製機製等政策壁壘,探索出了實驗室與企業合作進行成果轉化的新路子;圍繞高層次人才引進,持續拓展“六可選”政策和“人才新政35條”,打造國內食品產業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和食品科技創新高地;大力發展科創金融,暢通產業創新和金融服務的連接通道……
在漯河,創新的步伐還在提速。“我們正在大力建設河南食品科創園項目,加速構建‘實驗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試基地+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的全鏈條科研轉化體係。”漯河市市長黃鈁說。
在新一輪的競爭賽道上,漯河提出了“聚焦高質量、奮勇爭第一”的目標,以集成優勢資源推動創新,厚植發展新質生產力“沃土”,食品名城能否借此奮力一跳,實現大躍升,答案或許不遠了。
中原食品實驗室。 焦海洋 攝
主政者說
以食品產業新質生產力 聚漯河高質量發展之勢
□漯河市委書記 秦保強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指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定要因地製宜,各有千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讓我們進一步提升了認識、堅定了信心。我們發揮食品產業特色優勢,因地製宜把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大健康觀融合貫穿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全過程,食品工業、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四篇文章”一起做,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以食品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係。我們堅定不移以創新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彙聚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三方合力,支持企業心無旁騖做強主業,在提質傳統食品、培育新興食品、布局未來食品上提速競跑,在“老樹發新芽”“新芽紮深根”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推動食品工業鏈群發展。牢牢抓住食品主導產業,以一批百億級、50億級項目創新引領,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核心建設全國食品創新人才高地,突出營養健康、食藥同源、未來食品“三大主攻方向”推動食品產業優勢再造,在縱向完善生態、橫向開放賦能、深度創新驅動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係。
以食品文化浸潤產業。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食品產業融合,從“食之源”中汲取養分,讓漯河食品“有故事”;從“食之品”中凝練精華,讓漯河食品“有傳承”;從“食之悅”中升華體驗,讓漯河食品“有價值”;從“食之創”中引領消費,讓漯河食品“有創新”,在農食文旅融合中讓漯河味道、中華美食更加神采飛揚。
加快形成食品品牌矩陣。做靚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河南漯河食品國際合作產業園、中國食品名城品牌館“一會、一園、一館”三個品牌,在請進來、走出去中提升“食全食美漯在其中”的美譽度。
全麵提速美食名城建設。建好美食“一條鏈”,以升值促升級;打造美食“一桌飯”,以特色占市場;建設美食“一座城”,以消費強支撐,統籌當前和長遠,打造食娛交融的消費場、世界美食之都,在食品產業賦能城市發展中引領美食消費新時尚。
當前,創新發展已成為現代化漯河的主旋律、最強音,漯河正在“聚焦高質量、奮勇爭第一”,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麵推動“二次創業”,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中走前列、作貢獻。
記者手記
用創新拚出發展新氣象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不忽視、不放棄”強調傳統產業的重要性,“改造提升”則指明了傳統產業的發展路徑。
食品產業是全省主營業務收入超萬億元的兩大產業之一,也是漯河市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對漯河而言,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從主導產業發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把食品產業培育成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打造食品產業創新高地。由漯河市主導建設的中原食品實驗室,先後吸納了12名院士,組建了23支科創團隊,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提供澎湃動能,推動更多“漯河製造”邁向更高端、成為關鍵環,讓食品產業優勢真優、優勢更優、優勢長優。
護航民營企業成創新主角。發展方向不明、轉型路徑不清,是不少民營企業遇到的難題,漯河市積極探索“頂層設計+專班推進+貼身服務”的政企聯動謀劃推動項目方法,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在此背景下,漯河湧現出了全球肉類服務商的領軍者雙彙、綠色營養健康食品的領跑者中大恒源、未來食品的探索者微康生物等一批代表性企業。
創新體製機製為發展賦能。漯河認真貫徹大食物觀、大健康觀、創新驅動發展和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要要求,建立起以企業為主導、需求為牽引、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科技成果轉化機製,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在創造性落實中掌握主動權。
既謀一域,也謀全局,漯河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2023年,漯河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居全省第1位,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今年一季度,漯河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增速居全省第1位。
新時代新征程上,漯河用創新拚出發展新氣象,一幅向“新”求“質”的畫卷在沙澧大地徐徐鋪開。
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試基地 (內景)
漯河:新質生產力先鋒圖譜
產業家底
培育現代食品、新材料、先進製造三大產業集群“11+8”產業鏈,其中食品企業超7000家,總規模超2000億元,占全省的1/5、全國的1/50,成為全省萬億級食品產業重要支撐。
創新天團
依托中原食品實驗室,構建起“實驗室+研究生院+中試基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的全鏈條科研轉化體係,現有國家級、省級研發平台132家,食品企業每年研發新產品300個以上。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食品產業是漯河市的主導產業,總規模超2000億元,占全省的1/5、全國的1/50。“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關鍵是要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這一點,已經成為漯河和當地食品企業的共識和努力方向。
立足新發展階段,漯河如何因地製宜推進傳統食品產業改造提升?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漯河怎樣以創新之鑰打開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大門?仲夏時節,本報調研組深入企業車間、科研院所,探尋食品產業向“新”的密碼。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萬川明 闕愛民 李宗寬 通訊員 王濤
尋路徑——
打好“特色牌” 走好“轉型路”
在河南,漯河市域麵積不大,卻手握“中國食品名城”“中國食品裝備名城”“中國生態食材食品示範城市”三張食品領域國家級“王牌”。
漯河市食品產業的獨特優勢源於食品文化的長期滋養。從曆史淵源來看,沙河水運是宋元時期溝通江淮與中原的便捷通道,螺灣渡、北舞渡是明清時期豫中貨物集散地,京漢鐵路漯河站是京漢鐵路、沙河水運的交叉“樞紐”……千百年來,食品文化在這裏交相輝映。
近年來,漯河市委、市政府保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堅持食品工業、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四篇文章”一起做,推動食品產業規模、結構、層次全麵升級,讓食品名城更顯風采神韻、更具發展勝勢。
食品產業總規模跨過2000億元的關口,漯河迎來更大挑戰:“大而不強”“全而不精”的問題依然存在。如何用新質生產力來改造傳統產業,是擺在漯河和7000餘家食品企業麵前的一道必答題。
中國雙彙總部新大樓。
雙彙第三工業園預製菜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每天100噸預製菜下線後運往全國各地,這裏產出的“八大碗”中華菜肴已經成為市場上的爆品。該項目不僅是雙彙換道領跑的大手筆之作,也是全省食品產業發展的新標杆、新典範。
雙彙是全球肉類服務商的領軍者,更是漯河食品企業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今年5月底,由雙彙牽頭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肉製品智能製造與信息化無人工廠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示範”項目全麵啟動,將引領肉類行業高質量發展。
傳統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基礎,經過轉型升級,傳統產業也可以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調研組發現,漯河結合資源稟賦條件、現有產業基礎,積極引導傳統食品企業走好“轉型路”。
三劍客奶業和中原食品實驗室建立了協同創新中心,推出中原食品實驗室首個科研成果轉化產品“快樂酸奶”;南街村集團開發的鮮拌麵、鮮濕麵、烏冬麵等新產品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衛龍製定了全國首個調味麵製品團體標準,依靠先進技術推出多個新品牌……一個個老牌骨幹食品企業在創新路上“老樹發新芽”。
企業“乘風破浪”,政府“保駕護航”。漯河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實施政企聯動、創新驅動、鏈群帶動、服務推動,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向優。
明方向——
搶占新賽道 再造新優勢
讓美味的食品更健康、讓健康的食品更美味,已成當下趨勢。對於漯河這座食品名城來說,發展食品產業的主題更加鮮明、方向更加精準,那就是圍繞健康做文章,扛起“舌尖上的健康責任”。
“雖然還在試生產階段,訂單已經排到年底。”在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阿洛酮糖車間,該公司生產主管介紹,D-阿洛酮糖是新一代高端功能性甜味劑,具有高甜度、易溶解、低熱量特性,是健康食品大宗原料的“新星”。
中大恒源是綠色營養健康食品的領跑者,也是漯河市加速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食品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係的一個縮影。
中大恒源研發中心。 焦海洋 攝
發酵車間、離心車間、乳化車間、乳酸菌調配區……在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萬平方米的益生菌生產車間,基本看不到工人,唱主角的是高速運轉的智能化設備。
作為未來食品的探索者,漯河微康生物憑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技術創新,已建立超過3萬株具有知識產權的、全國最大的益生菌菌種資源庫,並與當地食品產業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益生菌+”的新路子。
營養健康是食品產業的永恒主題。漯河推出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三減三健”營養健康食品,引導食品向保健食品、有機食品、低碳食品、優質蛋白等方麵發展。
調研組發現,漯河市因地製宜把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大健康觀理念融合貫穿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全過程,聚焦營養健康、食藥同源和未來食品三大主攻方向,加快推動食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生態配套聚鏈成群、發展動能蓄力突破。
在追“高”求“新”中,現代食品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前不久,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3年河南省先進製造業十大集群名單,漯河市現代食品產業集群入選,一個優勢再造、形神兼備的現代化食品名城正在加速形成。
建機製——
搭建高能級平台 打通轉化“高速路”
對於任何城市來說,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上搶灘布局,都意味著集聚了未來發展的先手優勢。正是看到了這點,漯河舉全市之力打造了“一號創新工程”——中原食品實驗室,構建起“頂天立地”創新體係,以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何為“頂天立地”?中原食品實驗室科研團隊創新推行“省外+省內”雙首席科學家機製,省外首席科學家緊盯行業前沿,引領團隊攀登科研高峰;省內科學家對接溝通企業,帶領團隊全力攻克關鍵技術。
中原食品實驗室。
“我們采取‘企業下單、科學家接單’模式,為企業精準‘把脈’、解決技術‘痛點’。”中原食品實驗室成果轉化處趙紫薇介紹,實驗室先後與16家企業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和31家企業共建了協同創新中心,為280多家食品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離中原食品實驗室不遠,就是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試基地。“基地已建成25條食品加工中試生產線,擁有116台(套)國際先進儀器設備。”中試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產品從實驗室到企業生產車間,隻需要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據了解,漯河市累計幫助各類企業搭建國家級、省級研發平台132家,食品企業每年研發新產品300個以上;企業建設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1個、博士後工作站5個、院士工作站1個。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依靠科技創新,也依賴於製度創新。
漯河市打破體製機製等政策壁壘,探索出了實驗室與企業合作進行成果轉化的新路子;圍繞高層次人才引進,持續拓展“六可選”政策和“人才新政35條”,打造國內食品產業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和食品科技創新高地;大力發展科創金融,暢通產業創新和金融服務的連接通道……
在漯河,創新的步伐還在提速。“我們正在大力建設河南食品科創園項目,加速構建‘實驗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試基地+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的全鏈條科研轉化體係。”漯河市市長黃鈁說。
在新一輪的競爭賽道上,漯河提出了“聚焦高質量、奮勇爭第一”的目標,以集成優勢資源推動創新,厚植發展新質生產力“沃土”,食品名城能否借此奮力一跳,實現大躍升,答案或許不遠了。
中原食品實驗室。 焦海洋 攝
主政者說
以食品產業新質生產力 聚漯河高質量發展之勢
□漯河市委書記 秦保強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指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定要因地製宜,各有千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讓我們進一步提升了認識、堅定了信心。我們發揮食品產業特色優勢,因地製宜把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大健康觀融合貫穿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全過程,食品工業、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四篇文章”一起做,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以食品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係。我們堅定不移以創新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彙聚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三方合力,支持企業心無旁騖做強主業,在提質傳統食品、培育新興食品、布局未來食品上提速競跑,在“老樹發新芽”“新芽紮深根”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推動食品工業鏈群發展。牢牢抓住食品主導產業,以一批百億級、50億級項目創新引領,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核心建設全國食品創新人才高地,突出營養健康、食藥同源、未來食品“三大主攻方向”推動食品產業優勢再造,在縱向完善生態、橫向開放賦能、深度創新驅動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係。
以食品文化浸潤產業。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食品產業融合,從“食之源”中汲取養分,讓漯河食品“有故事”;從“食之品”中凝練精華,讓漯河食品“有傳承”;從“食之悅”中升華體驗,讓漯河食品“有價值”;從“食之創”中引領消費,讓漯河食品“有創新”,在農食文旅融合中讓漯河味道、中華美食更加神采飛揚。
加快形成食品品牌矩陣。做靚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河南漯河食品國際合作產業園、中國食品名城品牌館“一會、一園、一館”三個品牌,在請進來、走出去中提升“食全食美漯在其中”的美譽度。
全麵提速美食名城建設。建好美食“一條鏈”,以升值促升級;打造美食“一桌飯”,以特色占市場;建設美食“一座城”,以消費強支撐,統籌當前和長遠,打造食娛交融的消費場、世界美食之都,在食品產業賦能城市發展中引領美食消費新時尚。
當前,創新發展已成為現代化漯河的主旋律、最強音,漯河正在“聚焦高質量、奮勇爭第一”,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麵推動“二次創業”,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中走前列、作貢獻。
記者手記
用創新拚出發展新氣象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不忽視、不放棄”強調傳統產業的重要性,“改造提升”則指明了傳統產業的發展路徑。
食品產業是全省主營業務收入超萬億元的兩大產業之一,也是漯河市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對漯河而言,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從主導產業發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把食品產業培育成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打造食品產業創新高地。由漯河市主導建設的中原食品實驗室,先後吸納了12名院士,組建了23支科創團隊,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提供澎湃動能,推動更多“漯河製造”邁向更高端、成為關鍵環,讓食品產業優勢真優、優勢更優、優勢長優。
護航民營企業成創新主角。發展方向不明、轉型路徑不清,是不少民營企業遇到的難題,漯河市積極探索“頂層設計+專班推進+貼身服務”的政企聯動謀劃推動項目方法,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在此背景下,漯河湧現出了全球肉類服務商的領軍者雙彙、綠色營養健康食品的領跑者中大恒源、未來食品的探索者微康生物等一批代表性企業。
創新體製機製為發展賦能。漯河認真貫徹大食物觀、大健康觀、創新驅動發展和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要要求,建立起以企業為主導、需求為牽引、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科技成果轉化機製,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在創造性落實中掌握主動權。
既謀一域,也謀全局,漯河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2023年,漯河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居全省第1位,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今年一季度,漯河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增速居全省第1位。
新時代新征程上,漯河用創新拚出發展新氣象,一幅向“新”求“質”的畫卷在沙澧大地徐徐鋪開。
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試基地 (內景)
漯河:新質生產力先鋒圖譜
產業家底
培育現代食品、新材料、先進製造三大產業集群“11+8”產業鏈,其中食品企業超7000家,總規模超2000億元,占全省的1/5、全國的1/50,成為全省萬億級食品產業重要支撐。
創新天團
依托中原食品實驗室,構建起“實驗室+研究生院+中試基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的全鏈條科研轉化體係,現有國家級、省級研發平台132家,食品企業每年研發新產品300個以上。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