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時光悠悠,十年春秋,大運河的更多往事被打撈出來;京杭大運河的一些河段,舟船來往,貨運暢通,“至今千裏賴其波”。在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到來之際,大河網聯合河南省文物局推出“運河千年‘豫’新生”主題策劃,讓我們一起搭乘曆史之船,追尋這條漫漫長河上的河南故事。
大河網訊 “開通濟梁,自西苑引穀水、洛水達於黃河。”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作為“總設計師”,下令開鑿一條以洛陽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餘杭的大運河。
南來北往,蜿蜒千年。隋唐大運河作為中國大運河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是世界上開鑿最早的運河之一,也是世界上裏程最長、航運能力最大的通航運河。2024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今天,不妨一起登上這艘駛向1400年前的“大船”,在洛陽、在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從流水湯湯裏,看中國大運河如何流向更遠的未來。
【修建】從一粒米的漕運之旅看一條“運糧河”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
盛夏時節,駐足洛河(大運河洛陽段)之畔,能望見別致的金色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好似連綿起伏的風吹船帆。這裏,正是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
含嘉倉出土的碳化粟米
裝潢、布景,走進博物館內,每一處陳列都能讓人想到,船隻與河流是這裏的主題。但,一件文物卻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這些黑色粟米和大運河有什麼關係呢?”
“受當時技術條件限製,能同時保證貨物運量、行船安全和運輸速度的方式一直都是水運。隋唐時期,糧食會‘乘船’沿著大運河的航道,從其他地區抵達洛陽,而後進行儲藏。除去洛陽城內眾多人口的食用外,這些糧食還可以進行調度,或者作為賑災儲備。”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館長曹嶽森告訴記者,大運河的主要功能是漕運,而漕運的主要物資正是糧食。隋唐時期,糧倉大多沿河而建,糧食主要通過大運河運來。
含嘉倉160號倉窖遺址。
回洛倉遺址。
“在展廳裏看到的這些黑色的碳化粟米就曾被儲藏在當時的含嘉倉裏。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全國的大型糧倉共儲糧約1200萬石,而含嘉倉儲糧約580萬石,可想而知,這個規模有多麼龐大。”曹嶽森說,大運河在河南省境內共有通濟渠、永濟渠兩個河段的七處世界文化遺產點段,其中位於洛陽的回洛倉遺址與含嘉倉遺址都曾是隋唐時期名副其實的“國家糧倉”。
依靠大運河的南北運輸,國家糧倉日益充盈。唐王朝就曾規定,東都洛陽以東的租米(舊時繳納的田賦)都先集中在含嘉倉,再由含嘉倉通過陸路運至陝州。當時的洛陽也可謂“帑藏積累,積年充實,淮海漕運,日夕流衍”。
“兩個糧倉的發現,佐證了隋唐大運河的漕運是溝通南北交通經濟的紐帶,也證明了開通大運河的作用和意義。可以說,糧倉的充實是運河繁榮的表現。”曹嶽森認為,之所以將含嘉倉和回洛倉作為大運河申遺項目,是因為隋唐大運河曆經幾次黃河改道等原因,很多流段的河道、河床、河堤、橋梁均已湮滅,埋在地底下的糧倉剛好能成為當時隋唐大運河航道繁忙的“見證者”。
【興盛】從一個會“堵船”的碼頭看一條“商貿河”
“運河作為古老的漕糧運輸體係和商貿的運輸通道,通過申遺,能讓我們重新去挖掘、闡述當時的大運河對沿線經濟、文化的發展有著何等重要的意義。”曹嶽森認為,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把大運河故事講“活”、講“火”,讓更多人領略到隋唐大運河的波瀾壯闊和生生不息。
洛邑古城的“出圈”,恰好為講述大運河故事提供了新的切口。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複刻出的繁忙的新潭碼頭。
“今天洛邑古城所在的地方是武則天時期盛極一時的新潭碼頭。”洛陽師範學院社會學者、洛陽市隋唐史學會書記安鋒笑稱,現在,這裏漢服愛好者“紮堆”;過去,場景應該更火熱,每天都上演著“堵船”的場麵。
大運河的靈魂,在於“運”。安鋒介紹道,“不隻是糧食運輸,從西域運來的馬匹、玉器、玻璃製品等商品,也從洛陽源源不斷地流向東南腹地和東北邊塞,甚至日本等地;從各地轉運而來的綢緞絹帛茶葉等物資,又從洛陽販往西域”。
“隋唐時期,大運河洛陽段堪稱交通樞紐中心,有時來往洛陽的船隻,一天能達上萬艘,漕運壓力也逐漸增大,為疏通河道,容納更多船舶停靠,武則天在洛陽立德坊南營建新潭碼頭。”安鋒說,“新潭碼頭的建立,為往來舟船提供了一個停靠、裝卸、交易的港灣,也讓大運河的運力得到有效增強,使得大運河在中國經濟運輸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大運河承載和運送的又豈止糧和物,還有文化。”安鋒認為,隨著連綿不絕的水路,南北通過不斷交流融合,在經濟、文化、科技等各方麵呈現出的是中華文明包容性、統一性的特質。
【傳承】從一碗運河符號的“不翻湯”看一條“文化河”
作為隋唐大運河的中樞,在隋唐五代很長一段曆史時期內,洛陽一度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大運河、萬裏茶道等四條走廊交彙的重要節點城市。由此應運而生的,是當時的洛陽有許多從事漕運工作的船工。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內浮雕作品《國脈》。
想象如下場景:南來北往的船工們在洛陽靠岸、歇腳,忙碌過後聚在一起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不翻湯”,用不同的鄉音分享著今天的航情如何,講述著各色的大事小情。
“洛陽特色小吃‘不翻湯’的名字也是大運河文化繁榮、傳承的一種體現。”安鋒介紹,“據傳說,船工希望行船時能平安,所以出發前都要喝上一碗‘不翻湯’,祈求一帆風順,遇浪不翻,平穩到達。”
足以見得,發達的漕運和貿易造就了大運河沿線的座座名城,也“潤物細無聲”地塑造著當地的人文環境。被水運來的,不僅是糧食、貨物,也是各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在洛陽,一碗“不翻湯”恰是見證。
“大運河的水早已把洛陽滋養為一個古老而靈動、實用且包容、溝通並發展的城市。”安鋒說,僅僅是從這樣一碗“不翻湯”的傳承就能看到洛陽在保護大運河文化上所作出的努力。現在,為了發揮運河的生態調節作用,洛陽也在大運河河段修建了洛浦公園,同時,天津橋的恢複工作也在繼續。
對於大運河的保護是為了更好地講述大運河文化。
“大運河作為人工河流,它的開鑿打破了地理空間與文化空間的壁障,促進了運河係統內部各要素的相互運動以及與外部空間的密切聯係。”在安鋒看來,大運河之所以在當今時代煥發出巨大的生機,是因為其底色所展示的重視交流、重視融通,“多元文化背景下,講好中國大運河的故事,可以使我們做好整個‘地球村’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借鑒”。
水容萬物。大運河文化連接著中華民族的過去和當下,形成了民族國家的認同空間。而大運河文化所代表的東方文明,也正在通過自身的生生不息,連接世界、溝通世界。(董蕾 範弘燁/文 馮佳寧/視頻 楊佳欣/編譯 韓雨鬆/海報)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時光悠悠,十年春秋,大運河的更多往事被打撈出來;京杭大運河的一些河段,舟船來往,貨運暢通,“至今千裏賴其波”。在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到來之際,大河網聯合河南省文物局推出“運河千年‘豫’新生”主題策劃,讓我們一起搭乘曆史之船,追尋這條漫漫長河上的河南故事。
大河網訊 “開通濟梁,自西苑引穀水、洛水達於黃河。”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作為“總設計師”,下令開鑿一條以洛陽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餘杭的大運河。
南來北往,蜿蜒千年。隋唐大運河作為中國大運河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是世界上開鑿最早的運河之一,也是世界上裏程最長、航運能力最大的通航運河。2024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今天,不妨一起登上這艘駛向1400年前的“大船”,在洛陽、在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從流水湯湯裏,看中國大運河如何流向更遠的未來。
【修建】從一粒米的漕運之旅看一條“運糧河”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
盛夏時節,駐足洛河(大運河洛陽段)之畔,能望見別致的金色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好似連綿起伏的風吹船帆。這裏,正是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
含嘉倉出土的碳化粟米
裝潢、布景,走進博物館內,每一處陳列都能讓人想到,船隻與河流是這裏的主題。但,一件文物卻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這些黑色粟米和大運河有什麼關係呢?”
“受當時技術條件限製,能同時保證貨物運量、行船安全和運輸速度的方式一直都是水運。隋唐時期,糧食會‘乘船’沿著大運河的航道,從其他地區抵達洛陽,而後進行儲藏。除去洛陽城內眾多人口的食用外,這些糧食還可以進行調度,或者作為賑災儲備。”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館長曹嶽森告訴記者,大運河的主要功能是漕運,而漕運的主要物資正是糧食。隋唐時期,糧倉大多沿河而建,糧食主要通過大運河運來。
含嘉倉160號倉窖遺址。
回洛倉遺址。
“在展廳裏看到的這些黑色的碳化粟米就曾被儲藏在當時的含嘉倉裏。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全國的大型糧倉共儲糧約1200萬石,而含嘉倉儲糧約580萬石,可想而知,這個規模有多麼龐大。”曹嶽森說,大運河在河南省境內共有通濟渠、永濟渠兩個河段的七處世界文化遺產點段,其中位於洛陽的回洛倉遺址與含嘉倉遺址都曾是隋唐時期名副其實的“國家糧倉”。
依靠大運河的南北運輸,國家糧倉日益充盈。唐王朝就曾規定,東都洛陽以東的租米(舊時繳納的田賦)都先集中在含嘉倉,再由含嘉倉通過陸路運至陝州。當時的洛陽也可謂“帑藏積累,積年充實,淮海漕運,日夕流衍”。
“兩個糧倉的發現,佐證了隋唐大運河的漕運是溝通南北交通經濟的紐帶,也證明了開通大運河的作用和意義。可以說,糧倉的充實是運河繁榮的表現。”曹嶽森認為,之所以將含嘉倉和回洛倉作為大運河申遺項目,是因為隋唐大運河曆經幾次黃河改道等原因,很多流段的河道、河床、河堤、橋梁均已湮滅,埋在地底下的糧倉剛好能成為當時隋唐大運河航道繁忙的“見證者”。
【興盛】從一個會“堵船”的碼頭看一條“商貿河”
“運河作為古老的漕糧運輸體係和商貿的運輸通道,通過申遺,能讓我們重新去挖掘、闡述當時的大運河對沿線經濟、文化的發展有著何等重要的意義。”曹嶽森認為,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把大運河故事講“活”、講“火”,讓更多人領略到隋唐大運河的波瀾壯闊和生生不息。
洛邑古城的“出圈”,恰好為講述大運河故事提供了新的切口。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複刻出的繁忙的新潭碼頭。
“今天洛邑古城所在的地方是武則天時期盛極一時的新潭碼頭。”洛陽師範學院社會學者、洛陽市隋唐史學會書記安鋒笑稱,現在,這裏漢服愛好者“紮堆”;過去,場景應該更火熱,每天都上演著“堵船”的場麵。
大運河的靈魂,在於“運”。安鋒介紹道,“不隻是糧食運輸,從西域運來的馬匹、玉器、玻璃製品等商品,也從洛陽源源不斷地流向東南腹地和東北邊塞,甚至日本等地;從各地轉運而來的綢緞絹帛茶葉等物資,又從洛陽販往西域”。
“隋唐時期,大運河洛陽段堪稱交通樞紐中心,有時來往洛陽的船隻,一天能達上萬艘,漕運壓力也逐漸增大,為疏通河道,容納更多船舶停靠,武則天在洛陽立德坊南營建新潭碼頭。”安鋒說,“新潭碼頭的建立,為往來舟船提供了一個停靠、裝卸、交易的港灣,也讓大運河的運力得到有效增強,使得大運河在中國經濟運輸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大運河承載和運送的又豈止糧和物,還有文化。”安鋒認為,隨著連綿不絕的水路,南北通過不斷交流融合,在經濟、文化、科技等各方麵呈現出的是中華文明包容性、統一性的特質。
【傳承】從一碗運河符號的“不翻湯”看一條“文化河”
作為隋唐大運河的中樞,在隋唐五代很長一段曆史時期內,洛陽一度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大運河、萬裏茶道等四條走廊交彙的重要節點城市。由此應運而生的,是當時的洛陽有許多從事漕運工作的船工。
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內浮雕作品《國脈》。
想象如下場景:南來北往的船工們在洛陽靠岸、歇腳,忙碌過後聚在一起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不翻湯”,用不同的鄉音分享著今天的航情如何,講述著各色的大事小情。
“洛陽特色小吃‘不翻湯’的名字也是大運河文化繁榮、傳承的一種體現。”安鋒介紹,“據傳說,船工希望行船時能平安,所以出發前都要喝上一碗‘不翻湯’,祈求一帆風順,遇浪不翻,平穩到達。”
足以見得,發達的漕運和貿易造就了大運河沿線的座座名城,也“潤物細無聲”地塑造著當地的人文環境。被水運來的,不僅是糧食、貨物,也是各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在洛陽,一碗“不翻湯”恰是見證。
“大運河的水早已把洛陽滋養為一個古老而靈動、實用且包容、溝通並發展的城市。”安鋒說,僅僅是從這樣一碗“不翻湯”的傳承就能看到洛陽在保護大運河文化上所作出的努力。現在,為了發揮運河的生態調節作用,洛陽也在大運河河段修建了洛浦公園,同時,天津橋的恢複工作也在繼續。
對於大運河的保護是為了更好地講述大運河文化。
“大運河作為人工河流,它的開鑿打破了地理空間與文化空間的壁障,促進了運河係統內部各要素的相互運動以及與外部空間的密切聯係。”在安鋒看來,大運河之所以在當今時代煥發出巨大的生機,是因為其底色所展示的重視交流、重視融通,“多元文化背景下,講好中國大運河的故事,可以使我們做好整個‘地球村’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借鑒”。
水容萬物。大運河文化連接著中華民族的過去和當下,形成了民族國家的認同空間。而大運河文化所代表的東方文明,也正在通過自身的生生不息,連接世界、溝通世界。(董蕾 範弘燁/文 馮佳寧/視頻 楊佳欣/編譯 韓雨鬆/海報)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