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何言:遠方不遠 河南很近
更新時間:2024/6/17 9:27:48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著力完善現代旅遊業體係,加快建設旅遊強國,讓旅遊業更好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構築精神家園、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

  ——全國旅遊發展大會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旅遊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何言

  很多到過龍門石窟的遊客,都會對兩尊佛像印象深刻——盧舍那大佛的微笑溫和而神秘,賓陽三洞北洞佛像的“剪刀手”呆萌有喜感。

 

  它們的姿態共同傳遞了旅遊的真諦——歡樂。

  翻開《周易》,第16卦為豫卦,上震下坤,意指萬物合樂。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以“豫”為名,就包含著愉悅之意。

  來河南旅遊,恰是與歡樂撞個滿懷。

  文旅頻頻出圈,拿什麼延續熱度?

  感受一個城市的靈魂,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莫過於走進真切的生活,細細探索獨特的曆史和人文內核。

  鄭州記憶·油化廠創意園、二砂文化創意園、磨街文創園……在優秀文旅創意加持下,鄭州豐富的工業遺留涅槃重生,成為一個個風頭正勁的網紅打卡地。

 

  佟麗婭在洛陽拍攝漢服大片,董宇輝在洛陽現場開播,董明珠攜朋友圈“10朵金花”暢遊洛邑古城……漢服,承載著“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展現出“錦繡中華”的東方審美。以漢服為媒,洛陽著力打造全國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新中式”旅遊持續升溫,以“古”聞名的開封,不斷打造新場景、解鎖新玩法。古城中,傳統街巷和曆史建築錯落有致;移步換景間,四處都有待開的“盲盒”;河道上,畫舫交彙、燈火輝映,波光粼粼的水麵蕩漾著唐風宋韻。

  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後,會出現旅遊業的火爆。

  作為典型的引擎經濟、流量型經濟,文化和旅遊正在成為擴內需的主力軍、促消費的主陣地、拚經濟的主戰場。個性化、高互動、強社交,精神滿足、服務至微、體驗獨特……正成為文旅消費新趨勢的關鍵詞。

  從提出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省,到把“文化強省”列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目標之一,再到提出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從印發《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到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體係,再到大力推進興文化工程……河南政策“組合拳”有力有效,文旅融合發展走向縱深。

  千年文脈與現代經濟相融互促,河南正努力走出文化大省以文化人、以文興業的新路子。

  進入2024年,河南文旅市場格外火爆。

 

  連續多日門票售罄、省外遊客近七成、免費停車場“滿員”……省文化和旅遊廳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省共接待國內遊客6168.1萬人次,旅遊收入354.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長11.8%,旅遊收入增長14.2%。市場火爆,彰顯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也給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河南的文旅市場,文化密度有點高。

 

  “感覺一口‘吃’下了三千年的文化。”在安陽殷墟博物館一樓的子饗餐廳,麵對一碗熱氣騰騰的“甲骨文牛肉麵”,來自石家莊的劉女士先拍了張照片在朋友圈分享,“將甲骨文印在每根麵條上,這個想法太有創意了!”

 

  今年2月26日,隨著清脆的龍紋石磬聲響起,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題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向世人揭開了“大邑商”的真實麵貌。

  博“骨”穿今,“字”敬中華。“了不起的甲骨文”主題策劃帶領世人領略古文字魅力,目前海內外閱讀量累計已超60億次。

  從河洛文化、中原文化到黃河文化、中華文化,厚重的黃土地上,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得以最直觀展現。

  坐擁五千年文明史,河南從來不缺文化資源、人文底蘊和自然風光,更不缺潛力巨大的市場,但不少地方有文化卻缺故事,名人多而名牌少,如何才能實現“流量”變“留量”、“網紅”變“長紅”?

  文旅是一篇關於“人”的文章,誰能抓住遊客的心,誰能讓遊客留下一句“好玩”,誰就贏了。發展文旅業如何避免陷入拚流量、博眼球的窠臼,用綿綿之力、下久久之功,以“繡花功夫”提供良好體驗?

  河南文旅資源豐富,但有些仍“養在深閨人未識”。那些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文化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怎樣才能活起來、火起來?

  燦若繁星的藏品和獨具匠心的展品,如何轉化為膾炙人口的作品和喜聞樂見的產品?

  行走河南何以讀懂中國?

 

  畫架一支、畫筆一舉,太行大峽穀的美麗很快定格在畫布上。

  春天伊始,全國各大美術學院的師生踏青而來,溪流邊、平湖畔、山崖上、村落裏,他們用獨特的視角和筆觸,捕捉這裏的美麗瞬間。

  河南地處南北自然過渡帶,秀美山水滋潤了大地,溫柔了時光。山水之秀,秀在開合自如、渾然天成;人文之美,美在底蘊深厚、意味悠長。

  文脈悠長,河南的確有文化。“這個是咱河南的康侯簋,1931年從咱鶴壁挖出來的;看咱洛陽的門柱,這是一件漢代畫像磚柱……”在大英博物館,河南小夥兒劉文超用方言介紹文物,視頻收獲無數點讚。

  隻有河南最中國。這裏點亮了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是中華民族的孕育之地,是炎黃子孫的根源之地,是眾多王朝建都之地,是元典文化誕生之地,是文學藝術昌盛之地……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承載。行走河南,你可以在應天門前想象萬國來朝的盛唐氣象,去杜甫故裏趕赴一場詩人對家國的盛大告白,還可以漫步淇河畔,蕩起“淇水滺滺,檜楫鬆舟”的悠遠思緒,或徜徉安陽老城區,傾聽文峰塔上的銅鈴呢喃低語……

  旅遊,是一場精神與物質的雙向奔赴。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是一次“詩和遠方”的奇妙牽手。

  “老家河南”正致力於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

  人潮澎湃,市場委實很可觀。一身華美漢服,配上精致古裝,三五好友閑庭信步於古街小巷之間,自成一道風景。這樣的場景在洛邑古城隨處可見。

  旅遊就是這樣:幾個人,是小眾;一群人,叫潮流。

  去年以來,300餘家漢服體驗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洛邑古城周邊。製衣、妝造、攝影、後期……“鏈”動人力資源、激發產業動能,洛陽漢服產業這“一條龍”,動能澎湃、活力十足。

  端午假期,有的縣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次,有的旅遊度假區接待遊客20多萬人次,有的景區營業收入5500多萬元,河南文旅熱力全開。

  十省通衢,河南真的很方便。在鄭州,交通能有多便利?早上在香港用茶點,下午到鄭州吃燴麵?這並不是一句玩笑。如今,鄭州東站至香港西九龍站的高鐵,運行時長最短6小時露頭。

  旅遊,少不了走走看看。“走”的時間多了,“看”的時間就少了,變“流量”為“留量”便無從談起。

  “米”字形高鐵網全麵落成,拉近了鄭州與各大城市的時空距離。以鄭州為中心,4小時即可覆蓋1000公裏交通圈,鄭州東站單日最高開行列車700多趟,相當於每2分鍾,就有一趟高鐵列車從這裏發出。

  政策頻出,河南向來很“給力”。近年來,河南把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確定為“十大戰略”之一,一大波政策“紅利包”紛至遝來。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塑造實施方案出台,精心策劃文明起源、姓氏尋根等16條主題文化旅遊線路,建設中華文明探源地、實證地和體驗地;編製完成《河南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打造國際級黃河文化旅遊帶。高標準編製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大力推動交旅融合,並在全國率先出台鄉村康養旅遊地方標準,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河南樣本”在全國推廣……

  《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年底,全省旅遊業綜合貢獻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2%,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文旅文創成為全省戰略性支柱產業……

  來到河南,“詩和遠方”觸手可及。

  河南怎麼才能當好“詩和遠方”?

  悠長與靈動輝映,賈湖骨笛為太極拳配樂;古老與現代碰撞,編鍾演奏流行金曲《孤勇者》……5月23日,在深圳第二十屆文博會河南展館,一場場創意節目吸引觀展遊客駐足欣賞、打卡拍照。

  亙古亙今,亦舊亦新。追求顛覆性創意、注重沉浸式體驗、擁抱年輕化消費、奔向移動端傳播,河南文旅正在演繹新精彩。

  玩出新體驗。

 

  入夜時分,閉館後的博物館裏突然傳來青銅碰撞之音,館中碎影遊離……你想不想知道後續情節如何?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夏都奇譚”主題遊戲為你揭曉謎底。

  打著手電探墓、拿著鐵鏟挖寶,與“杜甫”對詩、和“李白”對酒,偶遇“墓主人”、夜談“老專家”,玩家們玩得過癮,直呼精彩刺激。

  當NPC(非玩家角色)遇上劇本殺,把文物背後的曆史文化掰開、揉碎,融進沉浸式體驗的故事裏,博物館找到新的打開方式,“考古熱”“文博潮”持續升溫。

  旅遊是一種全方位體驗,滿足人們“求新、求奇、求知、求樂”的願望,唯有“上新”不斷,才能“熱度”不減。

  借助裸眼3D,遊客“一眼越千年”;運用AIGC,飛禽走獸跳出畫卷,活靈活現;進入元宇宙,漫步老君山金頂渺萬裏層雲……

  創意驅動、美學引領、藝術點亮、科技賦能、跨界融合,新玩法、新場景、新體驗,新潮多變的文化產品就是河南文旅的顏值和氣質。

  人們願意為一件心儀的商品花錢,更願意為一段愉快的旅程買單,真誠、善意、品質是旅遊業長盛不衰的密碼。

  逐浪新藍海。

  修武縣大南坡村的一天,從雞鳴犬吠中醒來,也在一杯咖啡中開始。

  大南坡村登上今年高考試卷,小村的“美學故事”傳遍全國。一邊是瓜果累累的農家菜地,一邊是樂聲嫋嫋的藝術中心。村中老屋“修舊如舊”變身展覽館、書店、民宿、茶吧,懷梆劇團和搖滾樂隊同台獻唱,知名畫家和詩人常年在村中開設美育課,昔日古村生機勃勃。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火了,信陽“阿勒泰”也火了。郭家河濕地公園,十裏楓楊披綠掛翠,百畝草坪四季如茵。在信陽,沿紅色大別一號旅遊公路,茶園、景區穿珠成鏈,采茶品茗、體驗非遺製茶工藝、享受寧靜鄉村時光,一片“綠葉子”擦亮“金名片”。

  旅遊,既可以是快節奏的“特種兵”,打卡一眾寶藏小店,也可以是慢節奏的Citywalk,“別趕路,去感受”,還可以為了音樂節、漫展、球賽,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又或者開啟一段收獲滿滿的“研學遊”……

  一次又一次的奔赴、一茬接一茬的熱門,科技、教育、交通、體育、戲劇,更多領域與旅遊相加相融,不斷延伸產業鏈、創造新價值、催生新業態,“一切皆文旅”的產業發展態勢愈發明顯,文旅熱力值與產業含金量相輔相成。

  散發新氣質。

  “鼎字為何這麼萌?”“龍從何而來?”“中國二字最初的樣子是什麼?”從商王也得靠“請客吃飯”與人聯絡感情,到“三千年前的一場車禍”……作為科普視頻博主,“95後”女孩李右溪用靈動有趣的講解向觀眾展示了每個漢字背後的生命軌跡和故事,讓一個個文字閃閃發光。

  外地人來到河南、推廣河南,抖音博主“小楊不孬”,用摻著河南話的英語介紹河南美食;鄭州“豎店”批量製造“爆款”微短劇,“微短劇創作之都”的名號悄然興起。

  一座城能有多少故事?古都越千年,歸來仍少年。映照觀星台的那抹月光,見證著“複興號”的風馳電掣。掠過鄭韓故城的風,依舊吹拂著崛起於中部的活力新城。

  一段曆史能煥發什麼新顏?時間的積澱給歲月以文明。廟底溝先民繪就的“文明之花”,印成了今天年輕人喜歡的文創圖案。州橋遺址出土的海馬瑞獸圖案,雕刻在考古盲盒上,開售即“秒光”。

  正如厚重河南,以銳意創新、開放進取的嶄新麵貌走向世界。

 

  鄭州東大街車水馬龍,商都遺址博物院靜倚時光。步入複原展廳,400平方米的大型實景沙盤令人震撼,3600年曆史撲麵而來。

  “年輕鄭、文化鄭、國際鄭、科技鄭”,已經做好準備讓更多遊客“行走鄭州、了解河南、讀懂中國”。

  今天,2024全省旅遊發展大會拉開帷幕,向全世界發出“老家河南”的真誠邀約!

  精彩之旅等你開啟,“詩與遠方”就在眼前。

  曆史或許很遠,河南一定很近。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何言:遠方不遠 河南很近
2024/6/17 9:27:48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著力完善現代旅遊業體係,加快建設旅遊強國,讓旅遊業更好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構築精神家園、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

  ——全國旅遊發展大會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旅遊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何言

  很多到過龍門石窟的遊客,都會對兩尊佛像印象深刻——盧舍那大佛的微笑溫和而神秘,賓陽三洞北洞佛像的“剪刀手”呆萌有喜感。

 

  它們的姿態共同傳遞了旅遊的真諦——歡樂。

  翻開《周易》,第16卦為豫卦,上震下坤,意指萬物合樂。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以“豫”為名,就包含著愉悅之意。

  來河南旅遊,恰是與歡樂撞個滿懷。

  文旅頻頻出圈,拿什麼延續熱度?

  感受一個城市的靈魂,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莫過於走進真切的生活,細細探索獨特的曆史和人文內核。

  鄭州記憶·油化廠創意園、二砂文化創意園、磨街文創園……在優秀文旅創意加持下,鄭州豐富的工業遺留涅槃重生,成為一個個風頭正勁的網紅打卡地。

 

  佟麗婭在洛陽拍攝漢服大片,董宇輝在洛陽現場開播,董明珠攜朋友圈“10朵金花”暢遊洛邑古城……漢服,承載著“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展現出“錦繡中華”的東方審美。以漢服為媒,洛陽著力打造全國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新中式”旅遊持續升溫,以“古”聞名的開封,不斷打造新場景、解鎖新玩法。古城中,傳統街巷和曆史建築錯落有致;移步換景間,四處都有待開的“盲盒”;河道上,畫舫交彙、燈火輝映,波光粼粼的水麵蕩漾著唐風宋韻。

  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後,會出現旅遊業的火爆。

  作為典型的引擎經濟、流量型經濟,文化和旅遊正在成為擴內需的主力軍、促消費的主陣地、拚經濟的主戰場。個性化、高互動、強社交,精神滿足、服務至微、體驗獨特……正成為文旅消費新趨勢的關鍵詞。

  從提出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省,到把“文化強省”列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目標之一,再到提出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從印發《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到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體係,再到大力推進興文化工程……河南政策“組合拳”有力有效,文旅融合發展走向縱深。

  千年文脈與現代經濟相融互促,河南正努力走出文化大省以文化人、以文興業的新路子。

  進入2024年,河南文旅市場格外火爆。

 

  連續多日門票售罄、省外遊客近七成、免費停車場“滿員”……省文化和旅遊廳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省共接待國內遊客6168.1萬人次,旅遊收入354.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長11.8%,旅遊收入增長14.2%。市場火爆,彰顯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也給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河南的文旅市場,文化密度有點高。

 

  “感覺一口‘吃’下了三千年的文化。”在安陽殷墟博物館一樓的子饗餐廳,麵對一碗熱氣騰騰的“甲骨文牛肉麵”,來自石家莊的劉女士先拍了張照片在朋友圈分享,“將甲骨文印在每根麵條上,這個想法太有創意了!”

 

  今年2月26日,隨著清脆的龍紋石磬聲響起,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題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向世人揭開了“大邑商”的真實麵貌。

  博“骨”穿今,“字”敬中華。“了不起的甲骨文”主題策劃帶領世人領略古文字魅力,目前海內外閱讀量累計已超60億次。

  從河洛文化、中原文化到黃河文化、中華文化,厚重的黃土地上,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得以最直觀展現。

  坐擁五千年文明史,河南從來不缺文化資源、人文底蘊和自然風光,更不缺潛力巨大的市場,但不少地方有文化卻缺故事,名人多而名牌少,如何才能實現“流量”變“留量”、“網紅”變“長紅”?

  文旅是一篇關於“人”的文章,誰能抓住遊客的心,誰能讓遊客留下一句“好玩”,誰就贏了。發展文旅業如何避免陷入拚流量、博眼球的窠臼,用綿綿之力、下久久之功,以“繡花功夫”提供良好體驗?

  河南文旅資源豐富,但有些仍“養在深閨人未識”。那些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文化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怎樣才能活起來、火起來?

  燦若繁星的藏品和獨具匠心的展品,如何轉化為膾炙人口的作品和喜聞樂見的產品?

  行走河南何以讀懂中國?

 

  畫架一支、畫筆一舉,太行大峽穀的美麗很快定格在畫布上。

  春天伊始,全國各大美術學院的師生踏青而來,溪流邊、平湖畔、山崖上、村落裏,他們用獨特的視角和筆觸,捕捉這裏的美麗瞬間。

  河南地處南北自然過渡帶,秀美山水滋潤了大地,溫柔了時光。山水之秀,秀在開合自如、渾然天成;人文之美,美在底蘊深厚、意味悠長。

  文脈悠長,河南的確有文化。“這個是咱河南的康侯簋,1931年從咱鶴壁挖出來的;看咱洛陽的門柱,這是一件漢代畫像磚柱……”在大英博物館,河南小夥兒劉文超用方言介紹文物,視頻收獲無數點讚。

  隻有河南最中國。這裏點亮了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是中華民族的孕育之地,是炎黃子孫的根源之地,是眾多王朝建都之地,是元典文化誕生之地,是文學藝術昌盛之地……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承載。行走河南,你可以在應天門前想象萬國來朝的盛唐氣象,去杜甫故裏趕赴一場詩人對家國的盛大告白,還可以漫步淇河畔,蕩起“淇水滺滺,檜楫鬆舟”的悠遠思緒,或徜徉安陽老城區,傾聽文峰塔上的銅鈴呢喃低語……

  旅遊,是一場精神與物質的雙向奔赴。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是一次“詩和遠方”的奇妙牽手。

  “老家河南”正致力於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

  人潮澎湃,市場委實很可觀。一身華美漢服,配上精致古裝,三五好友閑庭信步於古街小巷之間,自成一道風景。這樣的場景在洛邑古城隨處可見。

  旅遊就是這樣:幾個人,是小眾;一群人,叫潮流。

  去年以來,300餘家漢服體驗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洛邑古城周邊。製衣、妝造、攝影、後期……“鏈”動人力資源、激發產業動能,洛陽漢服產業這“一條龍”,動能澎湃、活力十足。

  端午假期,有的縣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次,有的旅遊度假區接待遊客20多萬人次,有的景區營業收入5500多萬元,河南文旅熱力全開。

  十省通衢,河南真的很方便。在鄭州,交通能有多便利?早上在香港用茶點,下午到鄭州吃燴麵?這並不是一句玩笑。如今,鄭州東站至香港西九龍站的高鐵,運行時長最短6小時露頭。

  旅遊,少不了走走看看。“走”的時間多了,“看”的時間就少了,變“流量”為“留量”便無從談起。

  “米”字形高鐵網全麵落成,拉近了鄭州與各大城市的時空距離。以鄭州為中心,4小時即可覆蓋1000公裏交通圈,鄭州東站單日最高開行列車700多趟,相當於每2分鍾,就有一趟高鐵列車從這裏發出。

  政策頻出,河南向來很“給力”。近年來,河南把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確定為“十大戰略”之一,一大波政策“紅利包”紛至遝來。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塑造實施方案出台,精心策劃文明起源、姓氏尋根等16條主題文化旅遊線路,建設中華文明探源地、實證地和體驗地;編製完成《河南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打造國際級黃河文化旅遊帶。高標準編製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大力推動交旅融合,並在全國率先出台鄉村康養旅遊地方標準,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河南樣本”在全國推廣……

  《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年底,全省旅遊業綜合貢獻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2%,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文旅文創成為全省戰略性支柱產業……

  來到河南,“詩和遠方”觸手可及。

  河南怎麼才能當好“詩和遠方”?

  悠長與靈動輝映,賈湖骨笛為太極拳配樂;古老與現代碰撞,編鍾演奏流行金曲《孤勇者》……5月23日,在深圳第二十屆文博會河南展館,一場場創意節目吸引觀展遊客駐足欣賞、打卡拍照。

  亙古亙今,亦舊亦新。追求顛覆性創意、注重沉浸式體驗、擁抱年輕化消費、奔向移動端傳播,河南文旅正在演繹新精彩。

  玩出新體驗。

 

  入夜時分,閉館後的博物館裏突然傳來青銅碰撞之音,館中碎影遊離……你想不想知道後續情節如何?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夏都奇譚”主題遊戲為你揭曉謎底。

  打著手電探墓、拿著鐵鏟挖寶,與“杜甫”對詩、和“李白”對酒,偶遇“墓主人”、夜談“老專家”,玩家們玩得過癮,直呼精彩刺激。

  當NPC(非玩家角色)遇上劇本殺,把文物背後的曆史文化掰開、揉碎,融進沉浸式體驗的故事裏,博物館找到新的打開方式,“考古熱”“文博潮”持續升溫。

  旅遊是一種全方位體驗,滿足人們“求新、求奇、求知、求樂”的願望,唯有“上新”不斷,才能“熱度”不減。

  借助裸眼3D,遊客“一眼越千年”;運用AIGC,飛禽走獸跳出畫卷,活靈活現;進入元宇宙,漫步老君山金頂渺萬裏層雲……

  創意驅動、美學引領、藝術點亮、科技賦能、跨界融合,新玩法、新場景、新體驗,新潮多變的文化產品就是河南文旅的顏值和氣質。

  人們願意為一件心儀的商品花錢,更願意為一段愉快的旅程買單,真誠、善意、品質是旅遊業長盛不衰的密碼。

  逐浪新藍海。

  修武縣大南坡村的一天,從雞鳴犬吠中醒來,也在一杯咖啡中開始。

  大南坡村登上今年高考試卷,小村的“美學故事”傳遍全國。一邊是瓜果累累的農家菜地,一邊是樂聲嫋嫋的藝術中心。村中老屋“修舊如舊”變身展覽館、書店、民宿、茶吧,懷梆劇團和搖滾樂隊同台獻唱,知名畫家和詩人常年在村中開設美育課,昔日古村生機勃勃。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火了,信陽“阿勒泰”也火了。郭家河濕地公園,十裏楓楊披綠掛翠,百畝草坪四季如茵。在信陽,沿紅色大別一號旅遊公路,茶園、景區穿珠成鏈,采茶品茗、體驗非遺製茶工藝、享受寧靜鄉村時光,一片“綠葉子”擦亮“金名片”。

  旅遊,既可以是快節奏的“特種兵”,打卡一眾寶藏小店,也可以是慢節奏的Citywalk,“別趕路,去感受”,還可以為了音樂節、漫展、球賽,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又或者開啟一段收獲滿滿的“研學遊”……

  一次又一次的奔赴、一茬接一茬的熱門,科技、教育、交通、體育、戲劇,更多領域與旅遊相加相融,不斷延伸產業鏈、創造新價值、催生新業態,“一切皆文旅”的產業發展態勢愈發明顯,文旅熱力值與產業含金量相輔相成。

  散發新氣質。

  “鼎字為何這麼萌?”“龍從何而來?”“中國二字最初的樣子是什麼?”從商王也得靠“請客吃飯”與人聯絡感情,到“三千年前的一場車禍”……作為科普視頻博主,“95後”女孩李右溪用靈動有趣的講解向觀眾展示了每個漢字背後的生命軌跡和故事,讓一個個文字閃閃發光。

  外地人來到河南、推廣河南,抖音博主“小楊不孬”,用摻著河南話的英語介紹河南美食;鄭州“豎店”批量製造“爆款”微短劇,“微短劇創作之都”的名號悄然興起。

  一座城能有多少故事?古都越千年,歸來仍少年。映照觀星台的那抹月光,見證著“複興號”的風馳電掣。掠過鄭韓故城的風,依舊吹拂著崛起於中部的活力新城。

  一段曆史能煥發什麼新顏?時間的積澱給歲月以文明。廟底溝先民繪就的“文明之花”,印成了今天年輕人喜歡的文創圖案。州橋遺址出土的海馬瑞獸圖案,雕刻在考古盲盒上,開售即“秒光”。

  正如厚重河南,以銳意創新、開放進取的嶄新麵貌走向世界。

 

  鄭州東大街車水馬龍,商都遺址博物院靜倚時光。步入複原展廳,400平方米的大型實景沙盤令人震撼,3600年曆史撲麵而來。

  “年輕鄭、文化鄭、國際鄭、科技鄭”,已經做好準備讓更多遊客“行走鄭州、了解河南、讀懂中國”。

  今天,2024全省旅遊發展大會拉開帷幕,向全世界發出“老家河南”的真誠邀約!

  精彩之旅等你開啟,“詩與遠方”就在眼前。

  曆史或許很遠,河南一定很近。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