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10餘家媒體近50篇報道,全媒體講述“一渠清水永續北送”的河南故事
更新時間:2024/6/14 21:31:57    來源:頂端

頂端新聞記者 林衝

一泓碧波三千裏,川流不息,潤澤沿岸民生。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通水10周年。6月5日至6月7日,河南省委網信辦、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主辦“一泓碧波三千裏——書寫十年新畫卷”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自人民網、央廣網、國際在線、河南廣播電視台、頂端新聞、大象新聞、大河網、大公網、鳳凰網、網易、騰訊、新浪等十餘家中央駐豫新聞網站、省內新聞單位和新聞網站、商業媒體平台的近20名媒體從業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出發一路向北,驅車990公裏走進南陽、焦作和鄭州,用腳步丈量十年來沿線地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成果,用筆尖記錄“一渠清水永續北送”的河南擔當。

站在淅川陶岔渠首大壩上眺望水天一色、浩渺無際的丹江水庫,走在焦作天河公園裏看到南水北調總幹渠和城區居民生活的美好和諧,越過邙山看長江黃河在滎陽“相遇”……

在三天的主題采訪中,各媒體發布原創新媒體稿件46篇和3個整版報紙版麵,各大視頻平台、媒體紛紛轉載。此次宣傳活動還在微博設置話題#一泓碧波三千裏#,引發網民熱議並廣泛轉發,形成了裂變傳播。

活動:3天驅車990公裏,十餘家媒體機構產出近50篇原創報道

6月5日,2024年六五環境日河南主場活動現場,啟動了“一泓碧波三千裏——書寫十年新畫卷”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並對采訪團授旗,隨後采訪團驅車990公裏,走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南陽以及輸水沿線區和受水區焦作、鄭州,集中采訪了工程守護者、參與者、受益者,感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年來,沿線地市生態“煥新”。

看沿岸綠水青山,風景美如畫。在南陽淅川,采訪團站在陶岔渠首大壩上,盡賞水天一色、煙波浩渺的丹江水庫,登上湯山之頂,水色林地交互掩映,別有意趣;在焦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穿城而過,總幹渠兩側的生態公園中 “水袖流雲”“楓林晚秋”,陽光穿過樹梢,斑駁地灑在綠意盎然的生態走廊上;在滎陽邙山腳下,南水北調中河千裏奔騰,從這裏穿越黃河……

觀一渠清水北送,南水潤民生。采訪團看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第一“哨所”——河南省南水北調渠首生態環境監測應急中心“不讓一滴汙染水進入丹江口水庫”;焦作市府城南水質自動監測站,通過對水溫、電導率、PH等指標的監控,掌握焦作段水質信息動態,保障焦作段水質安全。

察人居環境改善,舊貌換新顏。在淅川馬蹬鎮馬家村,一個占地約10畝、日處理能力達1000噸的汙泥處理廠正在運行;焦作總幹渠兩側的天河公園西王褚遺址,既滿足搬遷老村民的鄉愁,也把公園搬到了村民家門口;新鄭十裏鋪村通過汙水治理項目,一改過去汙水橫流、蠅蟲亂飛的舊貌,成為幹淨整潔、風景優美的“美麗鄉村示範村”。

一路上,采訪團成員們深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用筆尖、相機和無人機等方式,來記錄沿岸的生態變遷。

源於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宏大震撼,采訪團在采訪後的第一時間,發布稿件近50篇,並在微博發布話題#一泓碧波三千裏#,迎來各大視頻平台、媒體的紛紛轉載。

此外,諸如《看河南如何一河清水潤北方》《南水北調通水十年 輸水總量相當於4400多個西湖》等稿件也引發了眾人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年的河南擔當的關注。

現場:一泓碧波三千裏,書寫十年新畫卷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緩解我國黃淮海平原水資源嚴重短缺、優化配置水資源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流經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個省(市),輸水幹線全長1432公裏,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截至2024年5月31日,累計調水645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08億,為沿線26座大中城市200多個縣(市、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支撐和水安全保障。

河南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也是受水區。河南省堅決扛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安全政治責任,通水十年來,丹江口水庫陶岔取水口及總幹渠河南出境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及以上標準,保障“一泓清水永續北送”。全省11個省轄市市區、49個縣(市)從中受益,吃上了更加甘甜的南水。

參與此次采訪活動的不少編輯記者都是第一次近距離、全方位地了解這一宏大工程,內心受到了較大觸動,“95後”頂端新聞記者楊逍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老家在焦作,母親老家在南陽,現在工作在鄭州,“這次采訪的三個地方和我都很有淵源”。

在鄭州,楊逍經曆了自來水水源逐步從黃河水置換成丹江水的曆史變遷;在南陽,水天一色、煙波浩渺、綠山蔥鬱的自然風光讓他安適愜意;在焦作,距家不到5公裏的天河公園,是楊逍散步消遣的“TOP3”地點。

“我一直在喝丹江水,卻不知道它不止解決了北方‘口渴’問題。”本次主題采訪中,楊逍了解了南水北調工程對於沿線地區地下水源涵養和沿線河湖生態複蘇以及人居條件改善起到的顯著作用,挖掘了相關城市全力保水質、護運行的背後故事,也對當前我省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大力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的前景充滿了期待。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10餘家媒體近50篇報道,全媒體講述“一渠清水永續北送”的河南故事
    2024/6/14 21:31:57    來源:頂端

    頂端新聞記者 林衝

    一泓碧波三千裏,川流不息,潤澤沿岸民生。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通水10周年。6月5日至6月7日,河南省委網信辦、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主辦“一泓碧波三千裏——書寫十年新畫卷”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自人民網、央廣網、國際在線、河南廣播電視台、頂端新聞、大象新聞、大河網、大公網、鳳凰網、網易、騰訊、新浪等十餘家中央駐豫新聞網站、省內新聞單位和新聞網站、商業媒體平台的近20名媒體從業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出發一路向北,驅車990公裏走進南陽、焦作和鄭州,用腳步丈量十年來沿線地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成果,用筆尖記錄“一渠清水永續北送”的河南擔當。

    站在淅川陶岔渠首大壩上眺望水天一色、浩渺無際的丹江水庫,走在焦作天河公園裏看到南水北調總幹渠和城區居民生活的美好和諧,越過邙山看長江黃河在滎陽“相遇”……

    在三天的主題采訪中,各媒體發布原創新媒體稿件46篇和3個整版報紙版麵,各大視頻平台、媒體紛紛轉載。此次宣傳活動還在微博設置話題#一泓碧波三千裏#,引發網民熱議並廣泛轉發,形成了裂變傳播。

    活動:3天驅車990公裏,十餘家媒體機構產出近50篇原創報道

    6月5日,2024年六五環境日河南主場活動現場,啟動了“一泓碧波三千裏——書寫十年新畫卷”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並對采訪團授旗,隨後采訪團驅車990公裏,走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南陽以及輸水沿線區和受水區焦作、鄭州,集中采訪了工程守護者、參與者、受益者,感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年來,沿線地市生態“煥新”。

    看沿岸綠水青山,風景美如畫。在南陽淅川,采訪團站在陶岔渠首大壩上,盡賞水天一色、煙波浩渺的丹江水庫,登上湯山之頂,水色林地交互掩映,別有意趣;在焦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穿城而過,總幹渠兩側的生態公園中 “水袖流雲”“楓林晚秋”,陽光穿過樹梢,斑駁地灑在綠意盎然的生態走廊上;在滎陽邙山腳下,南水北調中河千裏奔騰,從這裏穿越黃河……

    觀一渠清水北送,南水潤民生。采訪團看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第一“哨所”——河南省南水北調渠首生態環境監測應急中心“不讓一滴汙染水進入丹江口水庫”;焦作市府城南水質自動監測站,通過對水溫、電導率、PH等指標的監控,掌握焦作段水質信息動態,保障焦作段水質安全。

    察人居環境改善,舊貌換新顏。在淅川馬蹬鎮馬家村,一個占地約10畝、日處理能力達1000噸的汙泥處理廠正在運行;焦作總幹渠兩側的天河公園西王褚遺址,既滿足搬遷老村民的鄉愁,也把公園搬到了村民家門口;新鄭十裏鋪村通過汙水治理項目,一改過去汙水橫流、蠅蟲亂飛的舊貌,成為幹淨整潔、風景優美的“美麗鄉村示範村”。

    一路上,采訪團成員們深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用筆尖、相機和無人機等方式,來記錄沿岸的生態變遷。

    源於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宏大震撼,采訪團在采訪後的第一時間,發布稿件近50篇,並在微博發布話題#一泓碧波三千裏#,迎來各大視頻平台、媒體的紛紛轉載。

    此外,諸如《看河南如何一河清水潤北方》《南水北調通水十年 輸水總量相當於4400多個西湖》等稿件也引發了眾人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年的河南擔當的關注。

    現場:一泓碧波三千裏,書寫十年新畫卷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緩解我國黃淮海平原水資源嚴重短缺、優化配置水資源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流經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個省(市),輸水幹線全長1432公裏,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截至2024年5月31日,累計調水645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08億,為沿線26座大中城市200多個縣(市、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支撐和水安全保障。

    河南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也是受水區。河南省堅決扛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安全政治責任,通水十年來,丹江口水庫陶岔取水口及總幹渠河南出境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及以上標準,保障“一泓清水永續北送”。全省11個省轄市市區、49個縣(市)從中受益,吃上了更加甘甜的南水。

    參與此次采訪活動的不少編輯記者都是第一次近距離、全方位地了解這一宏大工程,內心受到了較大觸動,“95後”頂端新聞記者楊逍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老家在焦作,母親老家在南陽,現在工作在鄭州,“這次采訪的三個地方和我都很有淵源”。

    在鄭州,楊逍經曆了自來水水源逐步從黃河水置換成丹江水的曆史變遷;在南陽,水天一色、煙波浩渺、綠山蔥鬱的自然風光讓他安適愜意;在焦作,距家不到5公裏的天河公園,是楊逍散步消遣的“TOP3”地點。

    “我一直在喝丹江水,卻不知道它不止解決了北方‘口渴’問題。”本次主題采訪中,楊逍了解了南水北調工程對於沿線地區地下水源涵養和沿線河湖生態複蘇以及人居條件改善起到的顯著作用,挖掘了相關城市全力保水質、護運行的背後故事,也對當前我省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大力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的前景充滿了期待。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