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智庫|河南日報課題組: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
更新時間:2024/6/11 15:33:19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課題組

  在中華文明的演進脈絡中,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形成的核心區域和集大成之地,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殷商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惜、更好傳承發展。”甲骨文是世界上僅存的唯一活著的古文字體係,是中華文化之根,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載體,是中華文明延續五千年不斷絕的重要因素,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根基,在中國文化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甲骨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形象生動,隻有被活化利用,代代相傳,才能彰顯其傳承力和影響力。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力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正當其時、意義重大。

1111.jpg

2222.jpg

3333.jpg

  一、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文化根基和曆史淵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殷墟和甲骨文保護研究利用工作作出重要講話重要指示。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到位於安陽市的殷墟遺址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肯定了殷墟甲骨文的意義和價值,使殷墟甲骨文又一次走進公眾視野,獲得廣泛關注。2023年11月,省委書記樓陽生到安陽調研,提出“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這一新命題的提出,是河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陽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重大舉措,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曆史淵源。

  (一)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提出背景

  “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於讀古書。一片甲骨驚世界,蕞爾一邑震寰宇。”90多年前,郭沫若寫下這樣的詩句的時候,國人對商代的認識還停留在《史記·殷本紀》中的簡短記述。近百年後,以殷墟發掘為標誌的商代考古開展,將中華文明早期發展階段最為輝煌的殷商文明時代呈現在世人麵前。“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載體,在殷墟諸多考古發現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甲骨文保存了3000多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所在,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看望少年兒童時說,殷墟甲骨文距離現在3000多年,3000多年來,漢字結構沒有變,這種傳承是真正的中華基因。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時強調,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惜、更好傳承發展。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陽殷墟遺址時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中國的漢文字非常了不起,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漢文字的維係。”這些論述深刻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文化情懷、深沉的文化擔當,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念茲在茲、殷切囑托,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殷墟、對甲骨文的高度重視、準確把握。

  2023年11月7日至8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到安陽調研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工作,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陽重要講話精神,做好文物發掘保護、研究闡釋、展示利用,全景式展現商代曆史、殷墟文化,讓更多人在行走河南中讀懂中國。要深入挖掘文字承載的曆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

  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在2024年重點工作安排中提出,河南省將深入推動甲骨文整理、文創開發,將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被列為河南省年度重點工作,予以強力推進。

  殷墟甲骨文無疑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智慧結晶和文化標識,與長城、故宮、兵馬俑這些文化地標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同樣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不同於有形的物質地標,殷墟甲骨文屬於無形的精神地標,因此被稱為“中華文化新地標”。這一提法具有開拓性的意義,意味著對文化地標概念的重新界定,也標誌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方式的重大創新。

  (二)文化地標的定義內涵

  地標意味著某物附著於地表,具有不可移動的基本特性,包含了特定的自然景觀和人類設計的文化景觀。這些景觀不僅以最具區域群體文化的特征,彰顯著該區域曆史文化的特質,而且以典型的象征意義和文化符號,承載了文化記憶與文化聯想的隱性功能。地標的物質類型,可包括單體建築、建築群、遺址或遺址群、線性連續體,及其周圍自然人文曆史環境等。

  “文化地標”一詞在維基百科等各大百科文庫中皆無收錄,學界常有學者使用這一邊界性模糊的概念,但至今沒有形成權威、統一的定義。李勍(2012)認為,一個文化地標應該集中展現城市文化、本地繁衍的文化或外來紮根於此的文化,能夠從某一方麵代表一座城市,或使人一提及它就能想到這座城市,且是唯這座城市所獨有的建築物。鄭福田等(2016)認為,文化地標是一個地區整體文化形象的代表,承載了該地區特有的曆史文化、民族文化、公共文化或是精神心理文化,是一個地區文化精神、文化特點的凝聚與象征。

  由此可見,“文化地標”是一個含義範圍廣泛的詞語。綜合學者們的討論,狹義上的文化地標可以定義為人類在曆史上創造的,能夠代表一定地區曆史文化風貌的獨特標識性建築或文化景觀。廣義上的文化地標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內涵,並且能夠為人們提供空間方位辨識的文化元素,包括實體地標,如故宮、長城、兵馬俑,也包括精神地標,如殷墟甲骨文、紅船精神。

  從內涵來看,文化地標的形成從內而外逐漸延伸出三重圈層結構。一是地標物質實體自身展現的信息,如地標建築物的材質地域特征、建築藝術風格等,它們體現地標的區域特色和時代印記。二是地標經曆的事件信息,如建造年代、居住人物、經受過的曆史事件等,它們構成地標曆史文化內涵的核心和基礎。三是合理附加或適度延伸的信息,包括與該地標的年代、人物、事件等有明確關聯性的、經考證的信息,它們是文化地標得以構建的基礎。

  作為中華文明標識體係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地標應當是能夠代表中國曆史文化風貌、承載中華文化精神的重要文化遺產。中華文化地標是從曆史沿革中鉤沉出來的,是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具體可感的“轉譯”。中華文化地標有助於建構中華文化的典型“群像”,展現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共同體形象,增強中華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

  (三)文化地標的屬性特征

  文化地標作為一個地方文化精神、文化特點的凝聚與象征,代表著一個地區的曆史、文化、精神與品格所達到的高度,表現出一些共同的屬性特征。

  文化信息的承載性。地標的物質性和文化的非物質性要素結合,構成了文化地標不可分割的整體。無論是物質文化還是非物質文化,文化地標都應具有文化信息的承載性,是一種文化載體。文化地標可以是曆史人物、曆史遺跡,也可以是標誌性建築、自然景觀。王昭君、成吉思汗、凱旋門、自由女神像、黃河壺口瀑布、額濟納胡楊等,都可以被凝練為一個符號,被賦予特定的曆史或文化含義。自然景觀能夠成為文化地標,也是因其所承載的文化信息,代表著特定文化符號和特定內涵特征。

  文化符號的獨特性。作為一定地域、一定時代文化精神、文化特點的顯著代表,文化地標在展現地域風貌、見證曆史變化等方麵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地域特性和明顯的可辨識性。如,天安門不僅是一座輝煌的曆史建築,還是曆史皇權的象征。到了當代,由於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曆史事件發生在天安門城樓上,天安門就成了中國當代政治、文化和民族精神獨一無二的象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政治文化有機融合的載體。凱旋門是法蘭西民族精神的象征。正是由於這些鮮明的獨特性,給人留下過目不忘的深刻印象,這些地方才具備了文化地標的屬性價值。

  曆史文化的累積性。文化地標在曆史發展過程中層累建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或廢止的,而是某一地區、某座城市久遠曆史的延續,是區域文化沉澱、凝聚形成的具有持久性的標誌物。泰山在中華民族曆史上的不同時期,都代表著中華民族對大自然的崇敬,蘊含著“不讓土壤”的博大胸懷、“會當淩絕頂”的攀登意誌、“捧日擎天”的光明追求、“重如泰山”的價值取向和“國泰民安”的美好家園願望,這些都是崇高精神的象征。這些被賦予的文化、精神內涵,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形成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曆史沉澱,慢慢形成並流傳日久的。

  價值認可的廣泛性。文化地標所代表的文化及精神獲得人們的廣泛認可,被賦予的文化意義是一種凝聚的共識,為當下、當地的人們廣泛接受,也為外來者所接受,能夠體現出具有普適性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同時文化符號的表達也鮮明具體,不晦澀難懂,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比如“馬踏飛燕”作為中國旅遊標誌,獲得了人們廣泛認可。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藝術內涵,以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將驍勇矯健的駿馬奔跑的瞬間凝固在塑像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駿馬淩空飛騰、疾速奔跑的雄姿,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進而巧妙地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時代精神,形成了方寸千裏、頃刻千古的藝術張力。

  (四)殷墟甲骨文具有的中華文化新地標特征

  殷墟甲骨文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邏輯上是對文化地標內涵和特征的回應。殷墟甲骨文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載體,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特征和精神品格,具有最深厚的文化信息承載性、最鮮明的文化符號獨特性和最廣泛的價值認知統一性。

  殷墟甲骨文承載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是上溯中華文明起源的原點和基石。《尚書·周書·多士》:“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在周人的記載中,殷商的先人已經有文字和典籍。甲骨文記錄了商王活動、政治決策、天文觀測、宗教儀式、經濟貿易等豐富的曆史信息,對於研究商代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商文化是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階段,對後來的中華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商文化中的文字、藝術、宗教信仰、禮儀製度等,為後世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源頭,成為融入中華民族血脈中的文化基因。

  殷墟甲骨文是中華文明屹立世界文明的獨特標識。恩格斯認為,野蠻時代的高級階段“由於文字的發明及其應用於文獻記錄而過渡到文明時代”。漢字的出現標誌著中華文明的開始,而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自殷墟甲骨文出現以來,中國文脈從未間斷。世界四大古典文字體係中古巴比倫的楔形字、古埃及的聖書字和古印度的哈拉本印章文字都已在曆史的風塵中湮滅,與現在該地區使用的文字沒有任何關係。隻有漢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字逐漸演變成為現代漢字,是古文字體係中唯一傳承至今、仍被繼續使用的文字。殷墟甲骨文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也是中華文明作為世界四大文明體係唯一未間斷的文明的重要見證者。

  殷墟甲骨文是中華文明中認知度最高的文化標識。漢字和漢語與中國文化是交融在一起的,漢字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漢字的源頭是甲骨文,自殷墟甲骨文以來,漢字麵貌雖經多次嬗變,記錄的語言和文獻文體也古今有別,但漢字漢語漢文都是傳承性的漸變和與時俱進的優化,沒有出現過徹底推翻前代語言文字和典籍文獻的情況。秦代的“書同文”解決的是戰國用字混亂問題,采用的方法隻是“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漢代“隸變”的動因是提高書寫速度,主要通過書寫技法來改善,變線條為筆畫、變圓為方折;近現代的漢字簡化主要是解決學習繁難問題,隻是通過部分字的筆畫減省和字種合並來減輕學習負擔。漢字在漸變改良中保持了基本性質、結構規則和使用規律不變,始終是中華民族交流溝通和文化傳承的基本工具,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認同。

  二、殷墟甲骨文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重要意義

  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不僅對於國家民族有重大意義,而且對於現代化河南和文化強省建設,對於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具有重要意義。河南作為殷墟甲骨文的故鄉,具有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有利條件。

  (一)價值意義非同凡響

  更好地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甲骨文發現後至新中國成立前,大量殷墟甲骨實物流散海外,甲骨文受到國外漢學家的關注和研究,並紛紛出版專著、發表論文。如,1909年美國傳教士方法斂的《中國原始文字考》,1933年加拿大傳教士明義士的《甲骨研究初編》,1935年蘇聯學者布那柯夫的《河南出土的卜骨》,1967年日本學者島邦男的《殷墟卜辭綜類》,1978年美國學者吉德煒的《商代史料》等,使甲骨文研究成為國際性“顯學”,成為世界了解早期中華文明的窗口。甲骨文是漢字的初始形態,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和傳承工具。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約15億人使用。以漢字為主體、為核心,在東南亞形成了“漢字文化圈”。正是由於有了漢字,中華文明幾千年來持續不斷地傳播到全世界,推動了曆史的進步和發展,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有利於增強殷墟甲骨文在學術界以外的知名度,有利於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更好地堅定中華民族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近代中國積貧積弱,政治上的昏暗、軍事上的孱弱、經濟上的貧困,導致文化上的自卑。西方學者鄙視中國,貶低中華文明。發現仰韶文化的瑞典學者安特生就認為中國的彩陶來自西方,主張“中國文化西來說”。受西方學者的影響,我國學界興起一股疑古之風,疑古派認為,夏代隻是傳說的堆積,殷商曆史無征可信,西周以前的曆史都不可靠。在這股疑古浪潮的影響下,胡適提出“東周以上無信史”的觀點。商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相關文獻史料很少,主要集中在《尚書》的《盤庚》(三篇)《高宗肜日》《微子》五篇和《史記·殷本紀》,總共不足5000字,所以孔子在《論語·八佾》中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甲骨文發現之後,學者們從甲骨文中尋找湮沒已久的殷禮,甲骨文早期研究者羅振玉將自己在日本的居所名之為“殷禮在斯堂”,還編輯了《殷禮在斯堂叢書》。甲骨文的發現,轟然撞開了塵封3000多年的商代曆史,把中國的信史向上推進了近千年,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更好地服務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殷墟遺址時第一次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科學命題。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明確指出,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指出,良渚、二裏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國家版本館的文脈賡續……泱泱中華,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殷墟甲骨文作為中華文明的根基靈魂,承載著中華文明不可替代的人文價值,更是人們不可磨滅的文化記憶。通過持續推進甲骨文發掘保護、收集整理、研究闡釋、文創開發、研學旅行、數字應用、交流傳播等工作,在文化和旅遊相生共興、相輔相成中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能夠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

  更好地推動河南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河南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河南的優勢所在和責任擔當。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發展全鏈條文旅文創業態,推動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正是因為殷墟甲骨文的發現,中國現代考古學從河南起步,中華文明探源從河南開始。這一獨特而寶貴的優質曆史文化資源,已經成為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建設文化強省的核心支撐和重要增長極之一。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是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的具體舉措,是守正創新,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河南實踐。殷墟甲骨文所在城市安陽,是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打造,有利於把安陽市打造成為中華文明的聖地,增強安陽在世界上的美譽度、影響力、吸引力,提升安陽市的文化軟實力和區域競爭力,推動安陽市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二)文化資源底蘊深厚

  地緣優勢顯著。據文獻記載,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到公元前11世紀為周所滅,商朝曆時550餘年,經曆30多位君主。先商時期商部落八次遷徙,商朝建立後五次遷都,史稱“前八後五”。目前,發現有王都規模遺址的地方有:鄭州商城(鄭州)、偃師商城(偃師)、小雙橋遺址(鄭州)、洹北商城(安陽)、殷墟(安陽),都在河南境內,拱衛了河南作為殷商文化重地的獨特地位。尤其是安陽,作為甲骨文的發現地、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地、殷商文化的興盛地,保留了大量商文化的遺跡,文化資源非常豐富,具備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文化空間基礎。

  遺產資源豐富。河南是殷墟甲骨文的故鄉,擁有豐富的殷墟甲骨文資源。目前,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不僅時代最早,數量也是最多的。自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在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時發現安陽甲骨文開始,百餘年來,安陽當地通過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約16萬塊。出土青銅器5000餘件、玉器2600件(不完全統計)、石器6500餘件、骨器3萬餘件。這些文物不僅數量龐大,而且類型多樣,涵蓋了從日常生活用品到禮器、兵器等各類物品,為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提供了豐富的遺產資源基礎。

  品牌享譽國際。殷墟和敦煌目前已經是國際公認的中華文化品牌象征。2006年殷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7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由此真正確認了殷墟甲骨文的世界意義和國際地位。從學術角度來看,甲骨文被譽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四大新發現”之一。自發現120多年來,甲骨文研究已發展成為一門了解早期中國的國際性“顯學”,更成為世界了解中華文明的“信使”和窗口。殷墟甲骨文所代表的漢字文化被世界公認為中華文明的核心基因,是最有代表性的中華文化符號。殷墟甲骨文的世界價值和深遠影響為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提供了紮實的文化品牌基礎。

  三、國內外文化地標打造的經驗啟示

  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是一項全新的曆史命題。世界上已經有不少舉世聞名的文化地標,這些地標的形成不僅有曆史文化積澱因素,也是所在地政府和民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其成功經驗可供學習借鑒。

  (一)國外知名文化地標

  法國埃菲爾鐵塔。埃菲爾鐵塔位於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建成於1889年。得名於它的著名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是世界著名建築、法國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1889年,為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法國決定在巴黎的戰神廣場修建一座高塔。法國政府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建築師的100多份設計稿,最終決定采用設計師古斯塔夫·埃菲爾的設計:一座300多米高的全鋼結構鐵塔。鐵塔建成後,成為法國名流最愛光顧的地方,不少名人都熱衷於到這裏的二樓餐廳用餐。100多年來,埃菲爾鐵塔被用於作為氣象和天文觀測站、物理實驗站、戰略觀測站、光電通信站、電燈和風研究燈塔等,浪漫的法國人賦予了埃菲爾鐵塔無數浪漫傳說,留下了很多逸聞趣事,使埃菲爾鐵塔成為法國人的精神象征。如今,埃菲爾鐵塔已經經曆了從技術到藝術進而轉變為象征符號的過程,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是現代巴黎的象征,它顯示出法國人異想天開式的浪漫情趣、藝術品位、創新魄力和幽默感。埃菲爾鐵塔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每年為巴黎帶來15億歐元的旅遊收入。

  埃及金字塔。作為古埃及文明的瑰寶,金字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標之一。金字塔建造於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700年期間,最早的金字塔建造在位於薩卡拉神廟旁的封閉墓地中,作為陵墓供法老國王和他的家庭成員使用。在法老國王去世後,他的遺體會被放置在金字塔內,以便伴隨其靈魂穿越到來世。金字塔成為文化地標有三個方麵原因:一是其建造代表了當時埃及社會的技術和工程水平,展示了古代人類的智慧和勇氣,為後來的建築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和靈感。二是金字塔代表了埃及古文明的王權和權利,這種王權文化在整個埃及文明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後來的文化和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三是金字塔代表了埃及古文明中的宗教和信仰,金字塔建造的目的是安置國王的靈魂,使他們能夠在來世獲得永恒的生命,這種來世的信仰在埃及文明中非常重要,對埃及的文化和宗教傳統產生了深遠影響。通過對金字塔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更好地了解人類的曆史和文化傳統,同時也能夠欣賞到古代建築的美麗。因此,埃及金字塔作為古代文明中最重要的建築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

  意大利比薩斜塔。比薩斜塔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納省,由於塔身傾斜,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斜塔之一。比薩斜塔成為文化地標有三個方麵原因:一是建築工藝和藝術價值很高。比薩斜塔是中世紀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典型的羅馬式建築風格,被譽為中世紀七大建築奇跡之一,它斜而不倒的優美造型在全世界獨一無二,是聞名世界的經典之作。二是斜而不倒的原因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比薩斜塔的建造始於1173年,由於地基不穩定,在建造到第三層時,塔開始傾斜,建造計劃被暫停,直到100多年後才重新開始,到14世紀中葉才完工。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比薩斜塔的傾斜日益加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有很多關於塔為何傾斜的假說,比薩斜塔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對象,眾多科學家對塔的傾斜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這些研究對建築工程學和力學原理研究都有貢獻,還推動了數學在建築和其他領域的應用。三是具有有趣的文化背景和相關傳說。比薩斜塔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一個重要象征,被許多藝術家和學者所推崇,其中最有名的可能是意大利詩人但丁,在他的詩篇《神曲》中,比薩斜塔被描述為地獄之門的象征。150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頂上做了有名的自由落體實驗,使比薩斜塔成為近代實驗科學的象征,成為一座偉大的科學紀念碑。如今,比薩斜塔成為意大利最重要的文化標誌和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成為意大利國際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國內著名文化地標

  故宮。在我國文化體係中,作為凝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文化成果精品的殿堂,故宮有著獨一無二的地標意義和文化象征。從曆史價值來看,故宮在曆史上是中國傳統政治文明的體現。紫禁城作為全國政治中心的五百年,是傳統禮製中國的政治文明和製度文化日臻成熟的時期,是經濟繁榮、社會發展和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在長期的曆史進程中,紫禁城衍化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從文化價值來看,故宮建築是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故宮建築群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皇宮建築群,是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曆史見證。故宮文物藏品數量眾多,珍貴文物超過九成,在曆史、考古、文化、文學、藝術等方麵,體現出無與倫比和無可替代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是承載中華民族記憶、傳承曆史文脈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從現實價值來看,故宮博物院生動地呈現了中華民族曆史文化的獨特創造和價值理念,對增進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增強文化自信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了獨特作用。故宮作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在國際交流的舞台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充分挖掘故宮曆史、故宮建築和故宮文物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民族精神,在加強學術研究、國際交流和舉辦各類主題展覽的同時,策劃了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比如“紫禁城裏過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和線上直播等,深受好評。故宮文創產品不僅體現了曆史性和知識性,還以其趣味性和實用性走進千家萬戶。

  長城。長城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從西周到清朝兩千多年的曆史長河裏,曆代王朝從未停止對它的修築,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精神符號。長城的價值與人類麵臨的三個基本問題密切相關。首先,長城的存在保衛了國家和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每每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長城都會發揮重要作用,曆史上的長城代表著中國的軍事力量和堅固的防線,象征著國家的安全與鞏固,也因為大大減少了戰爭,被視為和平的象征。其次,長城的修建構建了文明發展秩序。長城把農耕與遊牧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分隔開來,把搶掠和軍事對抗轉變為定點定期貿易,形成了集中管理的有效方式,不僅保衛了農耕地區的安全,還調整了農耕和遊牧民族之間的衝突,維護了中華文明的和諧發展。最後,長城的存在促進了文明的發展和延續。長城因其工程之宏大、艱辛、卓越,兩千多年被曆代帝王所修築,已遠遠超出了軍事防禦的功能。從開始修建到毀壞再到修建的漫長曆史長河中,長城精神也在不斷的積澱、傳承中發揚光大。如今,長城已不再是一個防禦工程,而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眾誌成城、堅韌不屈、不畏犧牲、百折不撓的精神,強化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長城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融入各個時代的記憶、話語和行動中,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地標。其成為文化地標有三個方麵原因:首先是規模宏大,價值突出。秦始皇陵出土了包括秦兵馬俑在內的珍貴文物5萬餘件,這些珍貴的秦代文物一同構成了體量巨大、類型繁多、資源實體疏密度優良且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作為秦始皇陵一部分的兵馬俑是雕塑,是秦始皇的軍隊,是秦代文化的展現。圍繞兵馬俑展開的曆史事件構成其文化內涵的核心,再加上文化、政治、軍事、藝術等多重內涵疊加,使其成為同類遺產的代表者,具有極高的曆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這些價值在“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等話語表達中更為凸顯。其次是名人加持,交流合作。自1974年兵馬俑被發現,陸續有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前來參觀,並發出“秦兵馬俑的發現,是世界的奇跡、民族的驕傲”等感歎。同時,兵馬俑先後在國內多個城市和30多個國家地區巡展,是中國在世界上被參觀最多的出土文物。名人的讚頌與交流合作,大幅提升了兵馬俑的國際影響力。再次是以俑為媒,融合發展。為讓文物“轉”起來、“智”起來、“動”起來,兵馬俑轉化成果頻出。既有文創產品係列,如《這就是俑》、“王的士兵”等,還有秦俑象棋、“秦俑俠”布偶、宇航俑手辦等周邊,更有兵萌俑文創IP形象。同時,以數字為手段,打造VR電影《秦·兵馬俑》,製作史詩大劇《複活的軍團》、動漫《秦俠》等,不斷延伸產業鏈。除此之外,還陸續開展“我為秦俑塗顏色——學繪兵馬俑”“我是秦俑修複師——學修兵馬俑”等考古研學活動,以沉浸式體驗促進兵馬俑多業態融合發展。

  (三)文化地標打造可供借鑒的經驗

  從國內外經典文化地標的形成過程來看,文化地標的形成是政治、經濟、文化、曆史等諸多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也並非無跡可尋,有些共同的經驗可供借鑒學習。

  文化地標要聚焦文化專屬性,打造凝聚地方文化特色的核心吸引物。文化地標是一座城市千百年來積澱而成的最具魅力的品位濃縮和最具代表性的精神表達。文化地標代表一座城市當前的氣質、靈魂,承載了一個城市過往的風土、人情,是基於地域標誌性文化而積累沉澱下來的專屬象征,更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的專屬坐標。盡管不同地方的文化地標迥異,但各地的文化地標一定是本地人在曆史上創造傳承,代表傳承區域審美標準的專屬IP。如,吳哥窟、帕特農神廟等文化地標,是僅屬於所在城市最值得驕傲的東西,一提到它,人們立刻會聯想到這座城市,會在大腦中形成較為清晰的記憶輪廓。如果一個文化地標為多座城市共有,就很難成為一座城市的“專屬代言”和“最美名片”。

  文化地標要體現地區文化精華,能夠引發民眾的文化自豪感。無論是法國的埃菲爾鐵塔,還是中國的故宮,之所以能成為文化地標,一定是以某種形式保存至今“塔尖級”的文化遺產。成為文化地標的建築都是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有獨特的設計風格和建築構造、獨樹一幟的建築設計理念,能夠代表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傑出成果,能夠成為人類文明的典範之作。成為文化地標的精神遺產也必須是能夠體現本地區本民族文化精華、能夠引起民眾文化自豪感的遺產,比如殷墟甲骨文。文化地標不僅僅是單純的功能性空間,更是文化的表達和人類智慧的結晶,能夠體現人類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體現人類文明的精華,尤其是體現本土文化和原創藝術精華,成為人類文明多樣性的重要展示空間。

  文化地標必須成為地方的文化認同,成為本地的集體文化記憶。從一定程度上說,文化地標的塑造過程實質上是建立文化認同、引起情感共鳴的過程。無論是景觀、雕塑、建築物還是無形的文化遺產,要成為文化地標,必須得到當地群眾的認可。有些建築在一開始並不被本地人認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不斷賦予它新的文化價值,使它成為這座城市共同的情感記憶,最終成為文化地標。如,埃菲爾鐵塔的修建一開始遭到很多人反對,但隨著越來越多文化名人將埃菲爾鐵塔寫入文藝作品、經典照片、經典影片,埃菲爾鐵塔最終被巴黎人接受並認可。比薩斜塔也是因為圍繞它發生的眾多曆史事件、名人傳說等,才成為當地的文化地標。因此,塑造文化地標的關鍵在於不斷賦予其文化屬性,講好地標相關“故事”。

  文化地標必須承擔公共文化功能,參與民眾日常生活。作為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地標在有限的物理空間內發揮文化服務的核心功能,滿足廣大群眾的人文關懷、文化體驗等需求。尤其是對城市居民而言,文化地標呈現出空間功能與審美感知融合交彙的特質,是與日常工作生活、休閑消費、文化熏陶息息相關的主要場所。雖然不同區域文化地標的設計風格、建設標準、發揮效應等各有不同、各具特色,但它們的原有功能與業態都是一樣的,提供了符合“接納公眾”要求的設施與空間,滿足了區域居民的文體需要。如,倫敦塔橋不僅用來觀賞,橋內還設有酒吧、商店,蓬皮杜中心是公共圖書館和市民文化活動場所,布拉格廣場會舉辦音樂節、戲劇節等,很多教堂和遺跡如今是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所以文化地標必須能夠參與現代生活,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

  四、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的路徑思考

  由於文字是語言的物質外殼,具有抽象性的意蘊,殷墟甲骨文至今仍未能成為像長城、故宮、兵馬俑那樣的中華文化地標,需要我們舉全省之力予以打造。

  (一)加強研究闡釋,築牢殷墟甲骨文作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理論根基。時至今日,距離殷墟甲骨文首次被發現已經過去了125年,人們對甲骨文的了解仍較為有限。識別與釋讀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問題。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揮甲骨文與殷墟考古學研究基地作用,多學科開展殷墟宗廟宮殿區、洹北商城、王陵區考古挖掘,推進建設考古實驗室,加強甲骨文保護。以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河南興文化工程為依托,深化殷商曆史文化專題研究,充分調動科研機構和高校相關研究力量。加強殷商學學科體係建設,充分發揮好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河南文字學會、河南大學商文明研究院作用,培養甲骨文研究領軍人物和青年專業人才,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增強河南在甲骨文研究領域的話語權。擴大殷商甲骨文研究範疇和研究人群,從曆史與文明的大視野,持續拓展深化對殷商文化的研究,把殷商文化作為一個信仰體係、文明體係和文化體係來研究,講清楚殷商文化中所蘊含的價值體係、信仰方式和哲學觀念,講清楚甲骨文作為中國漢字之根、中華文明之魂的重要地位,講清楚殷墟甲骨文所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華文明、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講清楚殷商文化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

  (二)做好頂層規劃,持續提升殷墟甲骨文的品牌影響力。殷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要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要求製定科學合理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規劃。同時,深入挖掘殷墟甲骨文的曆史底蘊和文化內涵,編製《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建設規劃》,深化殷墟文物保護和殷商文明研究,謀劃實施一批傳承保護、活化利用項目,加快建成一批標誌性建築、標誌性項目,積極培育文化旅遊新亮點和消費增長點,推動殷墟甲骨文這個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深入人心。加快建成中國文字博物館(新館),擴大甲骨文展陳麵積,提升甲骨文展示水平,把甲骨文展覽做成精品展覽。建設甲骨文數字博物館,把散布世界各地公私收藏的有字甲骨片,盡可能齊全地以數字文物的形態予以收藏、展覽,把中國文字博物館打造成為甲骨文資料中心和研究中心。優化完善“洹河夜遊”文旅形態,構建“夜遊、夜宴、夜娛、夜賞”多業態融合的夜經濟新形態。引進國內外知名文旅演藝項目,開發殷墟甲骨文相關大型文旅實景演藝精品,打造有世界影響力的文旅品牌。

  (三)明確地標項目,打造殷墟甲骨文核心吸引物。核心吸引物一般是地標性的文化建築,地標性文化建築能夠使人們一看到它就可以聯想到其所在的城市,就像北京天安門、巴黎埃菲爾鐵塔、悉尼歌劇院、埃及金字塔等世界上著名的標誌性文化建築一樣,成為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名片和象征。殷墟甲骨文的地標建築應明確為殷墟遺址博物館,繼續完善優化殷墟遺址博物館的文化服務功能,將其打造成為殷墟甲骨文的核心吸引物。目前,殷墟遺址博物館的青銅造型和甲骨文“大邑商”的標識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需要在此基礎上持續宣傳推廣,擴大殷墟遺址博物館的全球影響力。一是持續推出特色展陳及網紅藏品,講好藏品背後的殷商故事。如,“子何人哉——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特展”,以商王武丁時期的卜用甲骨作為主要展品,解讀一本已藏地下3000多年的商代“王子日記”,將這位神秘的“王子”呈現在觀眾眼前。類似特色專題展可以持續更新,推動博物館持續“出圈”。二是舉辦特色文化活動。可以通過“博物館+餐飲”“博物館+劇本殺”“博物館+小劇場”“博物館+住宿”等方式,增加殷墟遺址博物館的趣味性和公眾參與度,將殷墟遺址博物館打造成集參觀展覽、研學旅遊、休閑娛樂、會議服務、文化推廣、時尚發布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三是開發博物館文創產品。可以通過品牌聯名、品牌授權、合作開發等形式,推出殷墟甲骨文特色文創產品,打造類似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係列的現象級爆款文創產品,讓殷墟甲骨文“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四)強化創意驅動,以文化旅遊形式展現殷墟甲骨文的獨特魅力。以大視野謀求大發展,統籌考慮、係統規劃,加快建成一批標誌性建築、標誌性項目。加大沉浸式、體驗式旅遊產品開發力度,以商代文明為主題,研發類似《隻有河南·戲劇幻城》的沉浸式體驗項目。開發特色旅遊線路,將殷墟甲骨文作為“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推介的重點內容,按照文化主題、曆史路徑、人物事件等,穿珠成線,立足殷墟遺址博物館、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文字博物館,加強與紅旗渠、太行山、嶽飛廟、羑裏城、曹操高陵等安陽其他文旅資源的融合,推出一批文明探源遊、漢字文化遊、古都遺址遊、紅色文化遊等旅遊精品線路。發展考古研學,聚焦殷墟甲骨文獨特文化資源,突出中國文字、尋根拜祖、商代文明、周易哲學、誦詩識字等主題,大力培育殷墟甲骨文考古研學產品和課程。推動中小學開展“殷墟甲骨文”研學活動,持續深化與國內外研學組織、知名研學機構的合作,舉辦研學類展會、論壇等活動,不斷提升殷墟甲骨文在國際研學中的知名度。打造殷商文化場景,充分挖掘商朝服飾文化、婚俗禮儀、祭祀占卜、軍事戰爭等內容,在安陽打造100個融故事、場景和體驗為一體的沉浸式體驗場景,增強殷墟甲骨文的可感知度和可親近感。

  (五)深化文旅融合,提升安陽作為殷墟甲骨文故鄉的旅遊承載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殷商文化興盛於河南安陽。安陽作為殷墟甲骨文的核心展示空間,要整體提升城市文化旅遊水平。首先是明確“殷商盛地·中華字都”的城市文化定位。中國的八大古都,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核心文化品牌,比如西安的盛唐文化、開封的宋文化、北京的明清文化等,安陽應將殷商文化作為自己的核心品牌,集中精力進行品牌塑造和形象打造。其次是完善文化旅遊要素。從“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著手,拉長安陽文旅產業鏈條,提升安陽文旅的接待服務水平、公共交通便捷度、文化娛樂消費滿意度等,將安陽打造成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最後是與其他殷商文化城市聯動,打造文物主題遊和特色旅遊線路。全省統籌謀劃,把殷墟與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等串聯起來,共同講好商代商湯的故事、盤庚的故事、武丁的故事、婦好的故事。加強安陽、商丘、鄭州、洛陽、新鄉五地合作,做大做強殷商文化產業。

  (六)善用科技賦能,創新殷墟甲骨文在數字時代的呈現方式。推動殷墟甲骨文數字化工程,促成全球甲骨文數字化“回歸”。數字化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為甲骨文的綴合、釋讀、研究和展示形式等方麵都提供了更多可能。由於曆史原因,殷墟卜辭的收藏遍布全球各地,發現地安陽存留的甲骨文卻十分有限。對散布全球的甲骨文進行數字化采集,持續開展“甲骨文全球數字煥活計劃”,用數字科技高保真、更真實地把甲骨文實物還原,建立“殷墟甲骨文雲端全信息數據庫”,促成全球甲骨文數字化“回歸”。做好“大數據雲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文字考釋研究”等重大項目,助力甲骨卜辭綴合、釋讀和研究工作。運用投影技術和數字化方式布置數字特展,打造集燈光、圖像於一體的沉浸式演繹空間,用數字方式呈現3000年前殷商時期的生活方式、曆史典故、人物故事。開發用好“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通過故事性引入、遊戲化互動、社交化分享等方式,吸引公眾了解甲骨文及漢字的演變。打造殷墟虛擬代言人形象,將公眾喜歡的婦好鴞尊、亞長牛尊等文物化身成充滿正能量的卡通虛擬人物,作為殷墟甲骨文的數字代言人,提升殷墟甲骨文的時尚感和親近感。

  (七)做好宣傳推廣,讓殷墟甲骨文融入民眾日常生活。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體係,以前更多局限於專家學者的研究領域,如何讓甲骨文“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普通民眾對甲骨文產生興趣,學習甲骨文、了解甲骨文,是構建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的關鍵所在。圍繞“探尋大邑商”“安陽,一個‘鼎’好的地方”“了不起的甲骨文”三大品牌,堅持移動優先、視頻為主、交互傳播,推動殷商文化“活”起來。把移動端作為主要傳播平台,與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合作,策劃熱搜衝榜活動,提升網絡關注度。把短視頻作為主要傳播載體,邀請流量明星、網紅博主製作短視頻,擴大傳播範圍。把交互式作為主要傳播方式,策劃網絡關注熱點,推動關注度持續升溫,用網絡語言講好甲骨文故事,吸引更多人打卡殷墟、點讚殷墟、傳播殷墟。引導專家學者撰寫甲骨文普及讀物,讓民眾更多了解甲骨文。開展甲骨文雙語小課堂,用趣味化、動漫化方式引導中小學生走近甲骨文,了解漢字魅力。依托甲骨文構型和內涵進行文創開發,打造甲骨文書法作品、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商標、甲骨文盲盒等產品,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安陽市可仿效淮陽太昊陵廟會和浚縣正月廟會,舉辦“華夏漢字節”,發展節會經濟,讓甲骨文融入民眾日常生活。

  (八)塑造城市品牌,提升殷墟甲骨文的空間感知度和文化感染力。殷墟甲骨文是無形的文化遺產,在把其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過程中要將無形轉化為有形,提升可感知度。安陽市應圍繞殷商文化和甲骨文,明確城市形象標誌,即城市logo,把甲骨文作為安陽市城市形象標識和文化符號,在重大活動、城市宣傳、城市窗口、公共建築、公共設施、榮譽信用、公務係統、對外交往等領域統一規範使用。籌建與甲骨文相關的人物群像,比如無錫的靈山大佛、曲阜尼山的孔子塑像、我省的魯山大佛等都是成功案例。可以塑造王懿榮、劉鶚、孫怡讓、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郭沫若、胡厚宣等甲骨學家群像,也可以塑造契、王亥、商湯、伊尹、盤庚、武丁、婦好、傅說等商代明君賢臣的塑像群,還可以塑造甲骨文字塑像群。這些塑像要體量大、規模大、規格高,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真正形成“出圈”的文化新景觀。以殷商文化和甲骨文為主題,完善城市的市徽、市旗、吉祥物等文化標識係統,通過標語、雕塑、繪畫等形式將城市的標識體係展示出來,改善城市的視覺印象,營造濃厚的殷商文化和甲骨文文化氛圍。

  (九)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提升殷墟甲骨文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漢字是世界上代表中國的最好名片之一。通過開展跨國文化旅遊活動、國際考古研學、商文明學術研討會等活動形成國際傳播矩陣,借助國際媒體廣泛傳播。依托殷墟甲骨文進入《世界記憶名錄》,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中國(安陽)國際漢字大會”“世界文字博覽會”“中國國際漢字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等活動,利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巨大威望和強勁號召力,邀請世界知名文字專家和文化名人參會,一年一次,持續舉辦,達成“博鼇論壇”“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轟動效應和地標效果。加強與外交部的聯絡溝通,邀請世界各國駐華使節到殷墟參觀考察,參照北京八達嶺長城、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景區模式,把安陽殷墟列為世界各國重要外賓首選參觀地,加強對殷墟甲骨文價值的宣傳展示,讓甲骨文成為溝通中外文化、加強文明互鑒、增進友誼合作的重要紐帶。策劃舉辦“何以華夏——解讀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國寫給世界的一封信——甲骨文出海記”“中華文明探源——從甲骨文開始”等專題活動,將殷墟甲骨文作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影響力拓展到全球各地。

  策  劃:劉雅鳴 孫德中

  統  籌:萬川明

  組  長:李立新 楊曉東

  成  員:宋朝麗 尹鬆鵬 馬培紅 任夢一 劉源 王華崗 王丹 李力 賀新 劉紅濤 

  執  筆:李立新 宋朝麗 王丹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智庫|河南日報課題組: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
    2024/6/11 15:33:19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課題組

      在中華文明的演進脈絡中,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形成的核心區域和集大成之地,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殷商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惜、更好傳承發展。”甲骨文是世界上僅存的唯一活著的古文字體係,是中華文化之根,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載體,是中華文明延續五千年不斷絕的重要因素,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根基,在中國文化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甲骨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形象生動,隻有被活化利用,代代相傳,才能彰顯其傳承力和影響力。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力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正當其時、意義重大。

    1111.jpg

    2222.jpg

    3333.jpg

      一、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文化根基和曆史淵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殷墟和甲骨文保護研究利用工作作出重要講話重要指示。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到位於安陽市的殷墟遺址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肯定了殷墟甲骨文的意義和價值,使殷墟甲骨文又一次走進公眾視野,獲得廣泛關注。2023年11月,省委書記樓陽生到安陽調研,提出“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這一新命題的提出,是河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陽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重大舉措,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曆史淵源。

      (一)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提出背景

      “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於讀古書。一片甲骨驚世界,蕞爾一邑震寰宇。”90多年前,郭沫若寫下這樣的詩句的時候,國人對商代的認識還停留在《史記·殷本紀》中的簡短記述。近百年後,以殷墟發掘為標誌的商代考古開展,將中華文明早期發展階段最為輝煌的殷商文明時代呈現在世人麵前。“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載體,在殷墟諸多考古發現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甲骨文保存了3000多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所在,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看望少年兒童時說,殷墟甲骨文距離現在3000多年,3000多年來,漢字結構沒有變,這種傳承是真正的中華基因。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時強調,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惜、更好傳承發展。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陽殷墟遺址時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中國的漢文字非常了不起,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漢文字的維係。”這些論述深刻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文化情懷、深沉的文化擔當,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念茲在茲、殷切囑托,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殷墟、對甲骨文的高度重視、準確把握。

      2023年11月7日至8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到安陽調研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工作,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陽重要講話精神,做好文物發掘保護、研究闡釋、展示利用,全景式展現商代曆史、殷墟文化,讓更多人在行走河南中讀懂中國。要深入挖掘文字承載的曆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

      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在2024年重點工作安排中提出,河南省將深入推動甲骨文整理、文創開發,將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被列為河南省年度重點工作,予以強力推進。

      殷墟甲骨文無疑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智慧結晶和文化標識,與長城、故宮、兵馬俑這些文化地標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同樣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不同於有形的物質地標,殷墟甲骨文屬於無形的精神地標,因此被稱為“中華文化新地標”。這一提法具有開拓性的意義,意味著對文化地標概念的重新界定,也標誌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方式的重大創新。

      (二)文化地標的定義內涵

      地標意味著某物附著於地表,具有不可移動的基本特性,包含了特定的自然景觀和人類設計的文化景觀。這些景觀不僅以最具區域群體文化的特征,彰顯著該區域曆史文化的特質,而且以典型的象征意義和文化符號,承載了文化記憶與文化聯想的隱性功能。地標的物質類型,可包括單體建築、建築群、遺址或遺址群、線性連續體,及其周圍自然人文曆史環境等。

      “文化地標”一詞在維基百科等各大百科文庫中皆無收錄,學界常有學者使用這一邊界性模糊的概念,但至今沒有形成權威、統一的定義。李勍(2012)認為,一個文化地標應該集中展現城市文化、本地繁衍的文化或外來紮根於此的文化,能夠從某一方麵代表一座城市,或使人一提及它就能想到這座城市,且是唯這座城市所獨有的建築物。鄭福田等(2016)認為,文化地標是一個地區整體文化形象的代表,承載了該地區特有的曆史文化、民族文化、公共文化或是精神心理文化,是一個地區文化精神、文化特點的凝聚與象征。

      由此可見,“文化地標”是一個含義範圍廣泛的詞語。綜合學者們的討論,狹義上的文化地標可以定義為人類在曆史上創造的,能夠代表一定地區曆史文化風貌的獨特標識性建築或文化景觀。廣義上的文化地標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內涵,並且能夠為人們提供空間方位辨識的文化元素,包括實體地標,如故宮、長城、兵馬俑,也包括精神地標,如殷墟甲骨文、紅船精神。

      從內涵來看,文化地標的形成從內而外逐漸延伸出三重圈層結構。一是地標物質實體自身展現的信息,如地標建築物的材質地域特征、建築藝術風格等,它們體現地標的區域特色和時代印記。二是地標經曆的事件信息,如建造年代、居住人物、經受過的曆史事件等,它們構成地標曆史文化內涵的核心和基礎。三是合理附加或適度延伸的信息,包括與該地標的年代、人物、事件等有明確關聯性的、經考證的信息,它們是文化地標得以構建的基礎。

      作為中華文明標識體係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地標應當是能夠代表中國曆史文化風貌、承載中華文化精神的重要文化遺產。中華文化地標是從曆史沿革中鉤沉出來的,是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具體可感的“轉譯”。中華文化地標有助於建構中華文化的典型“群像”,展現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共同體形象,增強中華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

      (三)文化地標的屬性特征

      文化地標作為一個地方文化精神、文化特點的凝聚與象征,代表著一個地區的曆史、文化、精神與品格所達到的高度,表現出一些共同的屬性特征。

      文化信息的承載性。地標的物質性和文化的非物質性要素結合,構成了文化地標不可分割的整體。無論是物質文化還是非物質文化,文化地標都應具有文化信息的承載性,是一種文化載體。文化地標可以是曆史人物、曆史遺跡,也可以是標誌性建築、自然景觀。王昭君、成吉思汗、凱旋門、自由女神像、黃河壺口瀑布、額濟納胡楊等,都可以被凝練為一個符號,被賦予特定的曆史或文化含義。自然景觀能夠成為文化地標,也是因其所承載的文化信息,代表著特定文化符號和特定內涵特征。

      文化符號的獨特性。作為一定地域、一定時代文化精神、文化特點的顯著代表,文化地標在展現地域風貌、見證曆史變化等方麵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地域特性和明顯的可辨識性。如,天安門不僅是一座輝煌的曆史建築,還是曆史皇權的象征。到了當代,由於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曆史事件發生在天安門城樓上,天安門就成了中國當代政治、文化和民族精神獨一無二的象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政治文化有機融合的載體。凱旋門是法蘭西民族精神的象征。正是由於這些鮮明的獨特性,給人留下過目不忘的深刻印象,這些地方才具備了文化地標的屬性價值。

      曆史文化的累積性。文化地標在曆史發展過程中層累建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或廢止的,而是某一地區、某座城市久遠曆史的延續,是區域文化沉澱、凝聚形成的具有持久性的標誌物。泰山在中華民族曆史上的不同時期,都代表著中華民族對大自然的崇敬,蘊含著“不讓土壤”的博大胸懷、“會當淩絕頂”的攀登意誌、“捧日擎天”的光明追求、“重如泰山”的價值取向和“國泰民安”的美好家園願望,這些都是崇高精神的象征。這些被賦予的文化、精神內涵,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形成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曆史沉澱,慢慢形成並流傳日久的。

      價值認可的廣泛性。文化地標所代表的文化及精神獲得人們的廣泛認可,被賦予的文化意義是一種凝聚的共識,為當下、當地的人們廣泛接受,也為外來者所接受,能夠體現出具有普適性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同時文化符號的表達也鮮明具體,不晦澀難懂,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比如“馬踏飛燕”作為中國旅遊標誌,獲得了人們廣泛認可。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藝術內涵,以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將驍勇矯健的駿馬奔跑的瞬間凝固在塑像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駿馬淩空飛騰、疾速奔跑的雄姿,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進而巧妙地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時代精神,形成了方寸千裏、頃刻千古的藝術張力。

      (四)殷墟甲骨文具有的中華文化新地標特征

      殷墟甲骨文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邏輯上是對文化地標內涵和特征的回應。殷墟甲骨文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載體,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特征和精神品格,具有最深厚的文化信息承載性、最鮮明的文化符號獨特性和最廣泛的價值認知統一性。

      殷墟甲骨文承載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是上溯中華文明起源的原點和基石。《尚書·周書·多士》:“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在周人的記載中,殷商的先人已經有文字和典籍。甲骨文記錄了商王活動、政治決策、天文觀測、宗教儀式、經濟貿易等豐富的曆史信息,對於研究商代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商文化是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階段,對後來的中華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商文化中的文字、藝術、宗教信仰、禮儀製度等,為後世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源頭,成為融入中華民族血脈中的文化基因。

      殷墟甲骨文是中華文明屹立世界文明的獨特標識。恩格斯認為,野蠻時代的高級階段“由於文字的發明及其應用於文獻記錄而過渡到文明時代”。漢字的出現標誌著中華文明的開始,而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自殷墟甲骨文出現以來,中國文脈從未間斷。世界四大古典文字體係中古巴比倫的楔形字、古埃及的聖書字和古印度的哈拉本印章文字都已在曆史的風塵中湮滅,與現在該地區使用的文字沒有任何關係。隻有漢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字逐漸演變成為現代漢字,是古文字體係中唯一傳承至今、仍被繼續使用的文字。殷墟甲骨文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也是中華文明作為世界四大文明體係唯一未間斷的文明的重要見證者。

      殷墟甲骨文是中華文明中認知度最高的文化標識。漢字和漢語與中國文化是交融在一起的,漢字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漢字的源頭是甲骨文,自殷墟甲骨文以來,漢字麵貌雖經多次嬗變,記錄的語言和文獻文體也古今有別,但漢字漢語漢文都是傳承性的漸變和與時俱進的優化,沒有出現過徹底推翻前代語言文字和典籍文獻的情況。秦代的“書同文”解決的是戰國用字混亂問題,采用的方法隻是“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漢代“隸變”的動因是提高書寫速度,主要通過書寫技法來改善,變線條為筆畫、變圓為方折;近現代的漢字簡化主要是解決學習繁難問題,隻是通過部分字的筆畫減省和字種合並來減輕學習負擔。漢字在漸變改良中保持了基本性質、結構規則和使用規律不變,始終是中華民族交流溝通和文化傳承的基本工具,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認同。

      二、殷墟甲骨文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重要意義

      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不僅對於國家民族有重大意義,而且對於現代化河南和文化強省建設,對於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具有重要意義。河南作為殷墟甲骨文的故鄉,具有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有利條件。

      (一)價值意義非同凡響

      更好地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甲骨文發現後至新中國成立前,大量殷墟甲骨實物流散海外,甲骨文受到國外漢學家的關注和研究,並紛紛出版專著、發表論文。如,1909年美國傳教士方法斂的《中國原始文字考》,1933年加拿大傳教士明義士的《甲骨研究初編》,1935年蘇聯學者布那柯夫的《河南出土的卜骨》,1967年日本學者島邦男的《殷墟卜辭綜類》,1978年美國學者吉德煒的《商代史料》等,使甲骨文研究成為國際性“顯學”,成為世界了解早期中華文明的窗口。甲骨文是漢字的初始形態,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和傳承工具。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約15億人使用。以漢字為主體、為核心,在東南亞形成了“漢字文化圈”。正是由於有了漢字,中華文明幾千年來持續不斷地傳播到全世界,推動了曆史的進步和發展,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有利於增強殷墟甲骨文在學術界以外的知名度,有利於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更好地堅定中華民族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近代中國積貧積弱,政治上的昏暗、軍事上的孱弱、經濟上的貧困,導致文化上的自卑。西方學者鄙視中國,貶低中華文明。發現仰韶文化的瑞典學者安特生就認為中國的彩陶來自西方,主張“中國文化西來說”。受西方學者的影響,我國學界興起一股疑古之風,疑古派認為,夏代隻是傳說的堆積,殷商曆史無征可信,西周以前的曆史都不可靠。在這股疑古浪潮的影響下,胡適提出“東周以上無信史”的觀點。商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相關文獻史料很少,主要集中在《尚書》的《盤庚》(三篇)《高宗肜日》《微子》五篇和《史記·殷本紀》,總共不足5000字,所以孔子在《論語·八佾》中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甲骨文發現之後,學者們從甲骨文中尋找湮沒已久的殷禮,甲骨文早期研究者羅振玉將自己在日本的居所名之為“殷禮在斯堂”,還編輯了《殷禮在斯堂叢書》。甲骨文的發現,轟然撞開了塵封3000多年的商代曆史,把中國的信史向上推進了近千年,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更好地服務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殷墟遺址時第一次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科學命題。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明確指出,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指出,良渚、二裏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國家版本館的文脈賡續……泱泱中華,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殷墟甲骨文作為中華文明的根基靈魂,承載著中華文明不可替代的人文價值,更是人們不可磨滅的文化記憶。通過持續推進甲骨文發掘保護、收集整理、研究闡釋、文創開發、研學旅行、數字應用、交流傳播等工作,在文化和旅遊相生共興、相輔相成中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能夠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

      更好地推動河南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河南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河南的優勢所在和責任擔當。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發展全鏈條文旅文創業態,推動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正是因為殷墟甲骨文的發現,中國現代考古學從河南起步,中華文明探源從河南開始。這一獨特而寶貴的優質曆史文化資源,已經成為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建設文化強省的核心支撐和重要增長極之一。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是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的具體舉措,是守正創新,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河南實踐。殷墟甲骨文所在城市安陽,是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打造,有利於把安陽市打造成為中華文明的聖地,增強安陽在世界上的美譽度、影響力、吸引力,提升安陽市的文化軟實力和區域競爭力,推動安陽市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二)文化資源底蘊深厚

      地緣優勢顯著。據文獻記載,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到公元前11世紀為周所滅,商朝曆時550餘年,經曆30多位君主。先商時期商部落八次遷徙,商朝建立後五次遷都,史稱“前八後五”。目前,發現有王都規模遺址的地方有:鄭州商城(鄭州)、偃師商城(偃師)、小雙橋遺址(鄭州)、洹北商城(安陽)、殷墟(安陽),都在河南境內,拱衛了河南作為殷商文化重地的獨特地位。尤其是安陽,作為甲骨文的發現地、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地、殷商文化的興盛地,保留了大量商文化的遺跡,文化資源非常豐富,具備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文化空間基礎。

      遺產資源豐富。河南是殷墟甲骨文的故鄉,擁有豐富的殷墟甲骨文資源。目前,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不僅時代最早,數量也是最多的。自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在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時發現安陽甲骨文開始,百餘年來,安陽當地通過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約16萬塊。出土青銅器5000餘件、玉器2600件(不完全統計)、石器6500餘件、骨器3萬餘件。這些文物不僅數量龐大,而且類型多樣,涵蓋了從日常生活用品到禮器、兵器等各類物品,為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提供了豐富的遺產資源基礎。

      品牌享譽國際。殷墟和敦煌目前已經是國際公認的中華文化品牌象征。2006年殷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7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由此真正確認了殷墟甲骨文的世界意義和國際地位。從學術角度來看,甲骨文被譽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四大新發現”之一。自發現120多年來,甲骨文研究已發展成為一門了解早期中國的國際性“顯學”,更成為世界了解中華文明的“信使”和窗口。殷墟甲骨文所代表的漢字文化被世界公認為中華文明的核心基因,是最有代表性的中華文化符號。殷墟甲骨文的世界價值和深遠影響為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提供了紮實的文化品牌基礎。

      三、國內外文化地標打造的經驗啟示

      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是一項全新的曆史命題。世界上已經有不少舉世聞名的文化地標,這些地標的形成不僅有曆史文化積澱因素,也是所在地政府和民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其成功經驗可供學習借鑒。

      (一)國外知名文化地標

      法國埃菲爾鐵塔。埃菲爾鐵塔位於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建成於1889年。得名於它的著名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是世界著名建築、法國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1889年,為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法國決定在巴黎的戰神廣場修建一座高塔。法國政府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建築師的100多份設計稿,最終決定采用設計師古斯塔夫·埃菲爾的設計:一座300多米高的全鋼結構鐵塔。鐵塔建成後,成為法國名流最愛光顧的地方,不少名人都熱衷於到這裏的二樓餐廳用餐。100多年來,埃菲爾鐵塔被用於作為氣象和天文觀測站、物理實驗站、戰略觀測站、光電通信站、電燈和風研究燈塔等,浪漫的法國人賦予了埃菲爾鐵塔無數浪漫傳說,留下了很多逸聞趣事,使埃菲爾鐵塔成為法國人的精神象征。如今,埃菲爾鐵塔已經經曆了從技術到藝術進而轉變為象征符號的過程,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是現代巴黎的象征,它顯示出法國人異想天開式的浪漫情趣、藝術品位、創新魄力和幽默感。埃菲爾鐵塔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每年為巴黎帶來15億歐元的旅遊收入。

      埃及金字塔。作為古埃及文明的瑰寶,金字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標之一。金字塔建造於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700年期間,最早的金字塔建造在位於薩卡拉神廟旁的封閉墓地中,作為陵墓供法老國王和他的家庭成員使用。在法老國王去世後,他的遺體會被放置在金字塔內,以便伴隨其靈魂穿越到來世。金字塔成為文化地標有三個方麵原因:一是其建造代表了當時埃及社會的技術和工程水平,展示了古代人類的智慧和勇氣,為後來的建築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和靈感。二是金字塔代表了埃及古文明的王權和權利,這種王權文化在整個埃及文明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後來的文化和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三是金字塔代表了埃及古文明中的宗教和信仰,金字塔建造的目的是安置國王的靈魂,使他們能夠在來世獲得永恒的生命,這種來世的信仰在埃及文明中非常重要,對埃及的文化和宗教傳統產生了深遠影響。通過對金字塔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更好地了解人類的曆史和文化傳統,同時也能夠欣賞到古代建築的美麗。因此,埃及金字塔作為古代文明中最重要的建築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

      意大利比薩斜塔。比薩斜塔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納省,由於塔身傾斜,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斜塔之一。比薩斜塔成為文化地標有三個方麵原因:一是建築工藝和藝術價值很高。比薩斜塔是中世紀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典型的羅馬式建築風格,被譽為中世紀七大建築奇跡之一,它斜而不倒的優美造型在全世界獨一無二,是聞名世界的經典之作。二是斜而不倒的原因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比薩斜塔的建造始於1173年,由於地基不穩定,在建造到第三層時,塔開始傾斜,建造計劃被暫停,直到100多年後才重新開始,到14世紀中葉才完工。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比薩斜塔的傾斜日益加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有很多關於塔為何傾斜的假說,比薩斜塔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對象,眾多科學家對塔的傾斜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這些研究對建築工程學和力學原理研究都有貢獻,還推動了數學在建築和其他領域的應用。三是具有有趣的文化背景和相關傳說。比薩斜塔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一個重要象征,被許多藝術家和學者所推崇,其中最有名的可能是意大利詩人但丁,在他的詩篇《神曲》中,比薩斜塔被描述為地獄之門的象征。150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頂上做了有名的自由落體實驗,使比薩斜塔成為近代實驗科學的象征,成為一座偉大的科學紀念碑。如今,比薩斜塔成為意大利最重要的文化標誌和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成為意大利國際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國內著名文化地標

      故宮。在我國文化體係中,作為凝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文化成果精品的殿堂,故宮有著獨一無二的地標意義和文化象征。從曆史價值來看,故宮在曆史上是中國傳統政治文明的體現。紫禁城作為全國政治中心的五百年,是傳統禮製中國的政治文明和製度文化日臻成熟的時期,是經濟繁榮、社會發展和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在長期的曆史進程中,紫禁城衍化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從文化價值來看,故宮建築是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故宮建築群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皇宮建築群,是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曆史見證。故宮文物藏品數量眾多,珍貴文物超過九成,在曆史、考古、文化、文學、藝術等方麵,體現出無與倫比和無可替代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是承載中華民族記憶、傳承曆史文脈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從現實價值來看,故宮博物院生動地呈現了中華民族曆史文化的獨特創造和價值理念,對增進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增強文化自信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了獨特作用。故宮作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在國際交流的舞台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充分挖掘故宮曆史、故宮建築和故宮文物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民族精神,在加強學術研究、國際交流和舉辦各類主題展覽的同時,策劃了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比如“紫禁城裏過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和線上直播等,深受好評。故宮文創產品不僅體現了曆史性和知識性,還以其趣味性和實用性走進千家萬戶。

      長城。長城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從西周到清朝兩千多年的曆史長河裏,曆代王朝從未停止對它的修築,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精神符號。長城的價值與人類麵臨的三個基本問題密切相關。首先,長城的存在保衛了國家和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每每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長城都會發揮重要作用,曆史上的長城代表著中國的軍事力量和堅固的防線,象征著國家的安全與鞏固,也因為大大減少了戰爭,被視為和平的象征。其次,長城的修建構建了文明發展秩序。長城把農耕與遊牧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分隔開來,把搶掠和軍事對抗轉變為定點定期貿易,形成了集中管理的有效方式,不僅保衛了農耕地區的安全,還調整了農耕和遊牧民族之間的衝突,維護了中華文明的和諧發展。最後,長城的存在促進了文明的發展和延續。長城因其工程之宏大、艱辛、卓越,兩千多年被曆代帝王所修築,已遠遠超出了軍事防禦的功能。從開始修建到毀壞再到修建的漫長曆史長河中,長城精神也在不斷的積澱、傳承中發揚光大。如今,長城已不再是一個防禦工程,而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眾誌成城、堅韌不屈、不畏犧牲、百折不撓的精神,強化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長城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融入各個時代的記憶、話語和行動中,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地標。其成為文化地標有三個方麵原因:首先是規模宏大,價值突出。秦始皇陵出土了包括秦兵馬俑在內的珍貴文物5萬餘件,這些珍貴的秦代文物一同構成了體量巨大、類型繁多、資源實體疏密度優良且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作為秦始皇陵一部分的兵馬俑是雕塑,是秦始皇的軍隊,是秦代文化的展現。圍繞兵馬俑展開的曆史事件構成其文化內涵的核心,再加上文化、政治、軍事、藝術等多重內涵疊加,使其成為同類遺產的代表者,具有極高的曆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這些價值在“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等話語表達中更為凸顯。其次是名人加持,交流合作。自1974年兵馬俑被發現,陸續有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前來參觀,並發出“秦兵馬俑的發現,是世界的奇跡、民族的驕傲”等感歎。同時,兵馬俑先後在國內多個城市和30多個國家地區巡展,是中國在世界上被參觀最多的出土文物。名人的讚頌與交流合作,大幅提升了兵馬俑的國際影響力。再次是以俑為媒,融合發展。為讓文物“轉”起來、“智”起來、“動”起來,兵馬俑轉化成果頻出。既有文創產品係列,如《這就是俑》、“王的士兵”等,還有秦俑象棋、“秦俑俠”布偶、宇航俑手辦等周邊,更有兵萌俑文創IP形象。同時,以數字為手段,打造VR電影《秦·兵馬俑》,製作史詩大劇《複活的軍團》、動漫《秦俠》等,不斷延伸產業鏈。除此之外,還陸續開展“我為秦俑塗顏色——學繪兵馬俑”“我是秦俑修複師——學修兵馬俑”等考古研學活動,以沉浸式體驗促進兵馬俑多業態融合發展。

      (三)文化地標打造可供借鑒的經驗

      從國內外經典文化地標的形成過程來看,文化地標的形成是政治、經濟、文化、曆史等諸多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也並非無跡可尋,有些共同的經驗可供借鑒學習。

      文化地標要聚焦文化專屬性,打造凝聚地方文化特色的核心吸引物。文化地標是一座城市千百年來積澱而成的最具魅力的品位濃縮和最具代表性的精神表達。文化地標代表一座城市當前的氣質、靈魂,承載了一個城市過往的風土、人情,是基於地域標誌性文化而積累沉澱下來的專屬象征,更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的專屬坐標。盡管不同地方的文化地標迥異,但各地的文化地標一定是本地人在曆史上創造傳承,代表傳承區域審美標準的專屬IP。如,吳哥窟、帕特農神廟等文化地標,是僅屬於所在城市最值得驕傲的東西,一提到它,人們立刻會聯想到這座城市,會在大腦中形成較為清晰的記憶輪廓。如果一個文化地標為多座城市共有,就很難成為一座城市的“專屬代言”和“最美名片”。

      文化地標要體現地區文化精華,能夠引發民眾的文化自豪感。無論是法國的埃菲爾鐵塔,還是中國的故宮,之所以能成為文化地標,一定是以某種形式保存至今“塔尖級”的文化遺產。成為文化地標的建築都是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有獨特的設計風格和建築構造、獨樹一幟的建築設計理念,能夠代表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傑出成果,能夠成為人類文明的典範之作。成為文化地標的精神遺產也必須是能夠體現本地區本民族文化精華、能夠引起民眾文化自豪感的遺產,比如殷墟甲骨文。文化地標不僅僅是單純的功能性空間,更是文化的表達和人類智慧的結晶,能夠體現人類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體現人類文明的精華,尤其是體現本土文化和原創藝術精華,成為人類文明多樣性的重要展示空間。

      文化地標必須成為地方的文化認同,成為本地的集體文化記憶。從一定程度上說,文化地標的塑造過程實質上是建立文化認同、引起情感共鳴的過程。無論是景觀、雕塑、建築物還是無形的文化遺產,要成為文化地標,必須得到當地群眾的認可。有些建築在一開始並不被本地人認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不斷賦予它新的文化價值,使它成為這座城市共同的情感記憶,最終成為文化地標。如,埃菲爾鐵塔的修建一開始遭到很多人反對,但隨著越來越多文化名人將埃菲爾鐵塔寫入文藝作品、經典照片、經典影片,埃菲爾鐵塔最終被巴黎人接受並認可。比薩斜塔也是因為圍繞它發生的眾多曆史事件、名人傳說等,才成為當地的文化地標。因此,塑造文化地標的關鍵在於不斷賦予其文化屬性,講好地標相關“故事”。

      文化地標必須承擔公共文化功能,參與民眾日常生活。作為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地標在有限的物理空間內發揮文化服務的核心功能,滿足廣大群眾的人文關懷、文化體驗等需求。尤其是對城市居民而言,文化地標呈現出空間功能與審美感知融合交彙的特質,是與日常工作生活、休閑消費、文化熏陶息息相關的主要場所。雖然不同區域文化地標的設計風格、建設標準、發揮效應等各有不同、各具特色,但它們的原有功能與業態都是一樣的,提供了符合“接納公眾”要求的設施與空間,滿足了區域居民的文體需要。如,倫敦塔橋不僅用來觀賞,橋內還設有酒吧、商店,蓬皮杜中心是公共圖書館和市民文化活動場所,布拉格廣場會舉辦音樂節、戲劇節等,很多教堂和遺跡如今是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所以文化地標必須能夠參與現代生活,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

      四、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的路徑思考

      由於文字是語言的物質外殼,具有抽象性的意蘊,殷墟甲骨文至今仍未能成為像長城、故宮、兵馬俑那樣的中華文化地標,需要我們舉全省之力予以打造。

      (一)加強研究闡釋,築牢殷墟甲骨文作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理論根基。時至今日,距離殷墟甲骨文首次被發現已經過去了125年,人們對甲骨文的了解仍較為有限。識別與釋讀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問題。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揮甲骨文與殷墟考古學研究基地作用,多學科開展殷墟宗廟宮殿區、洹北商城、王陵區考古挖掘,推進建設考古實驗室,加強甲骨文保護。以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河南興文化工程為依托,深化殷商曆史文化專題研究,充分調動科研機構和高校相關研究力量。加強殷商學學科體係建設,充分發揮好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河南文字學會、河南大學商文明研究院作用,培養甲骨文研究領軍人物和青年專業人才,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增強河南在甲骨文研究領域的話語權。擴大殷商甲骨文研究範疇和研究人群,從曆史與文明的大視野,持續拓展深化對殷商文化的研究,把殷商文化作為一個信仰體係、文明體係和文化體係來研究,講清楚殷商文化中所蘊含的價值體係、信仰方式和哲學觀念,講清楚甲骨文作為中國漢字之根、中華文明之魂的重要地位,講清楚殷墟甲骨文所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華文明、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講清楚殷商文化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

      (二)做好頂層規劃,持續提升殷墟甲骨文的品牌影響力。殷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要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要求製定科學合理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規劃。同時,深入挖掘殷墟甲骨文的曆史底蘊和文化內涵,編製《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建設規劃》,深化殷墟文物保護和殷商文明研究,謀劃實施一批傳承保護、活化利用項目,加快建成一批標誌性建築、標誌性項目,積極培育文化旅遊新亮點和消費增長點,推動殷墟甲骨文這個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深入人心。加快建成中國文字博物館(新館),擴大甲骨文展陳麵積,提升甲骨文展示水平,把甲骨文展覽做成精品展覽。建設甲骨文數字博物館,把散布世界各地公私收藏的有字甲骨片,盡可能齊全地以數字文物的形態予以收藏、展覽,把中國文字博物館打造成為甲骨文資料中心和研究中心。優化完善“洹河夜遊”文旅形態,構建“夜遊、夜宴、夜娛、夜賞”多業態融合的夜經濟新形態。引進國內外知名文旅演藝項目,開發殷墟甲骨文相關大型文旅實景演藝精品,打造有世界影響力的文旅品牌。

      (三)明確地標項目,打造殷墟甲骨文核心吸引物。核心吸引物一般是地標性的文化建築,地標性文化建築能夠使人們一看到它就可以聯想到其所在的城市,就像北京天安門、巴黎埃菲爾鐵塔、悉尼歌劇院、埃及金字塔等世界上著名的標誌性文化建築一樣,成為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名片和象征。殷墟甲骨文的地標建築應明確為殷墟遺址博物館,繼續完善優化殷墟遺址博物館的文化服務功能,將其打造成為殷墟甲骨文的核心吸引物。目前,殷墟遺址博物館的青銅造型和甲骨文“大邑商”的標識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需要在此基礎上持續宣傳推廣,擴大殷墟遺址博物館的全球影響力。一是持續推出特色展陳及網紅藏品,講好藏品背後的殷商故事。如,“子何人哉——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特展”,以商王武丁時期的卜用甲骨作為主要展品,解讀一本已藏地下3000多年的商代“王子日記”,將這位神秘的“王子”呈現在觀眾眼前。類似特色專題展可以持續更新,推動博物館持續“出圈”。二是舉辦特色文化活動。可以通過“博物館+餐飲”“博物館+劇本殺”“博物館+小劇場”“博物館+住宿”等方式,增加殷墟遺址博物館的趣味性和公眾參與度,將殷墟遺址博物館打造成集參觀展覽、研學旅遊、休閑娛樂、會議服務、文化推廣、時尚發布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三是開發博物館文創產品。可以通過品牌聯名、品牌授權、合作開發等形式,推出殷墟甲骨文特色文創產品,打造類似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係列的現象級爆款文創產品,讓殷墟甲骨文“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四)強化創意驅動,以文化旅遊形式展現殷墟甲骨文的獨特魅力。以大視野謀求大發展,統籌考慮、係統規劃,加快建成一批標誌性建築、標誌性項目。加大沉浸式、體驗式旅遊產品開發力度,以商代文明為主題,研發類似《隻有河南·戲劇幻城》的沉浸式體驗項目。開發特色旅遊線路,將殷墟甲骨文作為“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推介的重點內容,按照文化主題、曆史路徑、人物事件等,穿珠成線,立足殷墟遺址博物館、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文字博物館,加強與紅旗渠、太行山、嶽飛廟、羑裏城、曹操高陵等安陽其他文旅資源的融合,推出一批文明探源遊、漢字文化遊、古都遺址遊、紅色文化遊等旅遊精品線路。發展考古研學,聚焦殷墟甲骨文獨特文化資源,突出中國文字、尋根拜祖、商代文明、周易哲學、誦詩識字等主題,大力培育殷墟甲骨文考古研學產品和課程。推動中小學開展“殷墟甲骨文”研學活動,持續深化與國內外研學組織、知名研學機構的合作,舉辦研學類展會、論壇等活動,不斷提升殷墟甲骨文在國際研學中的知名度。打造殷商文化場景,充分挖掘商朝服飾文化、婚俗禮儀、祭祀占卜、軍事戰爭等內容,在安陽打造100個融故事、場景和體驗為一體的沉浸式體驗場景,增強殷墟甲骨文的可感知度和可親近感。

      (五)深化文旅融合,提升安陽作為殷墟甲骨文故鄉的旅遊承載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殷商文化興盛於河南安陽。安陽作為殷墟甲骨文的核心展示空間,要整體提升城市文化旅遊水平。首先是明確“殷商盛地·中華字都”的城市文化定位。中國的八大古都,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核心文化品牌,比如西安的盛唐文化、開封的宋文化、北京的明清文化等,安陽應將殷商文化作為自己的核心品牌,集中精力進行品牌塑造和形象打造。其次是完善文化旅遊要素。從“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著手,拉長安陽文旅產業鏈條,提升安陽文旅的接待服務水平、公共交通便捷度、文化娛樂消費滿意度等,將安陽打造成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最後是與其他殷商文化城市聯動,打造文物主題遊和特色旅遊線路。全省統籌謀劃,把殷墟與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等串聯起來,共同講好商代商湯的故事、盤庚的故事、武丁的故事、婦好的故事。加強安陽、商丘、鄭州、洛陽、新鄉五地合作,做大做強殷商文化產業。

      (六)善用科技賦能,創新殷墟甲骨文在數字時代的呈現方式。推動殷墟甲骨文數字化工程,促成全球甲骨文數字化“回歸”。數字化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為甲骨文的綴合、釋讀、研究和展示形式等方麵都提供了更多可能。由於曆史原因,殷墟卜辭的收藏遍布全球各地,發現地安陽存留的甲骨文卻十分有限。對散布全球的甲骨文進行數字化采集,持續開展“甲骨文全球數字煥活計劃”,用數字科技高保真、更真實地把甲骨文實物還原,建立“殷墟甲骨文雲端全信息數據庫”,促成全球甲骨文數字化“回歸”。做好“大數據雲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文字考釋研究”等重大項目,助力甲骨卜辭綴合、釋讀和研究工作。運用投影技術和數字化方式布置數字特展,打造集燈光、圖像於一體的沉浸式演繹空間,用數字方式呈現3000年前殷商時期的生活方式、曆史典故、人物故事。開發用好“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通過故事性引入、遊戲化互動、社交化分享等方式,吸引公眾了解甲骨文及漢字的演變。打造殷墟虛擬代言人形象,將公眾喜歡的婦好鴞尊、亞長牛尊等文物化身成充滿正能量的卡通虛擬人物,作為殷墟甲骨文的數字代言人,提升殷墟甲骨文的時尚感和親近感。

      (七)做好宣傳推廣,讓殷墟甲骨文融入民眾日常生活。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體係,以前更多局限於專家學者的研究領域,如何讓甲骨文“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普通民眾對甲骨文產生興趣,學習甲骨文、了解甲骨文,是構建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的關鍵所在。圍繞“探尋大邑商”“安陽,一個‘鼎’好的地方”“了不起的甲骨文”三大品牌,堅持移動優先、視頻為主、交互傳播,推動殷商文化“活”起來。把移動端作為主要傳播平台,與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合作,策劃熱搜衝榜活動,提升網絡關注度。把短視頻作為主要傳播載體,邀請流量明星、網紅博主製作短視頻,擴大傳播範圍。把交互式作為主要傳播方式,策劃網絡關注熱點,推動關注度持續升溫,用網絡語言講好甲骨文故事,吸引更多人打卡殷墟、點讚殷墟、傳播殷墟。引導專家學者撰寫甲骨文普及讀物,讓民眾更多了解甲骨文。開展甲骨文雙語小課堂,用趣味化、動漫化方式引導中小學生走近甲骨文,了解漢字魅力。依托甲骨文構型和內涵進行文創開發,打造甲骨文書法作品、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商標、甲骨文盲盒等產品,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安陽市可仿效淮陽太昊陵廟會和浚縣正月廟會,舉辦“華夏漢字節”,發展節會經濟,讓甲骨文融入民眾日常生活。

      (八)塑造城市品牌,提升殷墟甲骨文的空間感知度和文化感染力。殷墟甲骨文是無形的文化遺產,在把其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過程中要將無形轉化為有形,提升可感知度。安陽市應圍繞殷商文化和甲骨文,明確城市形象標誌,即城市logo,把甲骨文作為安陽市城市形象標識和文化符號,在重大活動、城市宣傳、城市窗口、公共建築、公共設施、榮譽信用、公務係統、對外交往等領域統一規範使用。籌建與甲骨文相關的人物群像,比如無錫的靈山大佛、曲阜尼山的孔子塑像、我省的魯山大佛等都是成功案例。可以塑造王懿榮、劉鶚、孫怡讓、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郭沫若、胡厚宣等甲骨學家群像,也可以塑造契、王亥、商湯、伊尹、盤庚、武丁、婦好、傅說等商代明君賢臣的塑像群,還可以塑造甲骨文字塑像群。這些塑像要體量大、規模大、規格高,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真正形成“出圈”的文化新景觀。以殷商文化和甲骨文為主題,完善城市的市徽、市旗、吉祥物等文化標識係統,通過標語、雕塑、繪畫等形式將城市的標識體係展示出來,改善城市的視覺印象,營造濃厚的殷商文化和甲骨文文化氛圍。

      (九)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提升殷墟甲骨文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漢字是世界上代表中國的最好名片之一。通過開展跨國文化旅遊活動、國際考古研學、商文明學術研討會等活動形成國際傳播矩陣,借助國際媒體廣泛傳播。依托殷墟甲骨文進入《世界記憶名錄》,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中國(安陽)國際漢字大會”“世界文字博覽會”“中國國際漢字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等活動,利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巨大威望和強勁號召力,邀請世界知名文字專家和文化名人參會,一年一次,持續舉辦,達成“博鼇論壇”“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轟動效應和地標效果。加強與外交部的聯絡溝通,邀請世界各國駐華使節到殷墟參觀考察,參照北京八達嶺長城、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景區模式,把安陽殷墟列為世界各國重要外賓首選參觀地,加強對殷墟甲骨文價值的宣傳展示,讓甲骨文成為溝通中外文化、加強文明互鑒、增進友誼合作的重要紐帶。策劃舉辦“何以華夏——解讀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國寫給世界的一封信——甲骨文出海記”“中華文明探源——從甲骨文開始”等專題活動,將殷墟甲骨文作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影響力拓展到全球各地。

      策  劃:劉雅鳴 孫德中

      統  籌:萬川明

      組  長:李立新 楊曉東

      成  員:宋朝麗 尹鬆鵬 馬培紅 任夢一 劉源 王華崗 王丹 李力 賀新 劉紅濤 

      執  筆:李立新 宋朝麗 王丹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