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央媒觀豫丨河南:攥緊農業“芯片” 端牢中國飯碗
更新時間:2024/6/4 20:17:25    來源:新華社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神農種業實驗室,致力於解決生物育種領域的“卡脖子”問題。

  5月31日,科研人員在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工作。(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神農種業實驗室圍繞小麥、玉米、花生、芝麻等優勢領域,由院士和中原學者領銜,組建10支育種研發團隊,培育優質糧種。

  這是5月31日在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表型鑒定與加速育種智能溫室內拍攝的煙草。(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在這裏,2小時內可以完成花生的基因分析,2個月可以讓小麥在模擬環境下完成一年四季的生長……去年,“花生脂肪含量遺傳解析及高油新品種選育與應用”項目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這是5月31日在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表型鑒定與加速育種智能溫室內拍攝的稻香花生。(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自成立以來,神農種業實驗室共培育出82個農作物新品種,另有135個新品係正參加各類實驗。

  這是5月31日在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人工氣候室內拍攝的培養架上的小麥苗。(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要牢牢把握一粒種子裏的“國之大者”,發揮種業的源頭支撐作用,把種業這項工作做精做好。

  這是5月31日在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拍攝的種子樣本。(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當前,全球種業正迎來以基因編輯、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發展為標誌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我們要在確保生物安全基礎上,開展基因功能及基因遺傳多樣性研究開發,在生態係統、物種、基因等層次開展種子科技攻關,實現藏糧於技,端牢中國飯碗。

  (記者:樊華 張旭東 雙瑞 汪奇文 楊靜 楊金鑫)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央媒觀豫丨河南:攥緊農業“芯片” 端牢中國飯碗
    2024/6/4 20:17:25    來源:新華社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神農種業實驗室,致力於解決生物育種領域的“卡脖子”問題。

      5月31日,科研人員在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工作。(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神農種業實驗室圍繞小麥、玉米、花生、芝麻等優勢領域,由院士和中原學者領銜,組建10支育種研發團隊,培育優質糧種。

      這是5月31日在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表型鑒定與加速育種智能溫室內拍攝的煙草。(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在這裏,2小時內可以完成花生的基因分析,2個月可以讓小麥在模擬環境下完成一年四季的生長……去年,“花生脂肪含量遺傳解析及高油新品種選育與應用”項目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這是5月31日在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表型鑒定與加速育種智能溫室內拍攝的稻香花生。(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自成立以來,神農種業實驗室共培育出82個農作物新品種,另有135個新品係正參加各類實驗。

      這是5月31日在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人工氣候室內拍攝的培養架上的小麥苗。(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要牢牢把握一粒種子裏的“國之大者”,發揮種業的源頭支撐作用,把種業這項工作做精做好。

      這是5月31日在位於河南新鄉的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拍攝的種子樣本。(新華社記者劉力航 攝)

      當前,全球種業正迎來以基因編輯、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發展為標誌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我們要在確保生物安全基礎上,開展基因功能及基因遺傳多樣性研究開發,在生態係統、物種、基因等層次開展種子科技攻關,實現藏糧於技,端牢中國飯碗。

      (記者:樊華 張旭東 雙瑞 汪奇文 楊靜 楊金鑫)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