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央媒觀豫丨“又美又颯”!河南“00後”女機手踏麥浪一路向北
更新時間:2024/6/3 10:22:29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新華社鄭州6月2日電 “中原糧倉”已麥收過半。河南小麥產量占據全國四分之一,今年河南小麥種植麵積達8500萬畝以上。為了保障麥收順利進行,河南約20萬台聯合收割機在廣闊的麥田中往返穿梭。這些駕駛聯合收割機的農機手們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踏著麥浪一路向北,追逐豐收……

  5月29日,在麥田中,一位“00後”女駕駛員在收割機駕駛艙中左手把著方向盤,右手操縱擋杆,腳下踩著踏板,正熟練地操縱聯合收割機,爭分奪秒為農戶搶收小麥。她名叫杜夢園,此時她正在黃淮海平原的金色麥浪中馳騁,隨著機械轟鳴奏響小麥“豐收曲”。她的父親杜永江在麥田外手拿對講機,時不時通過無線電在聯合收割機前進方向與速度上給她指引協助。

  5月29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馬樓鄉關廟杜村,杜夢園駕駛收割機收割小麥。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父女倆來自河南魯山縣馬樓鄉關廟杜村。在杜夢園與父親農機駕駛輪換間隙,記者在她所駕駛的綠色“鐵牛”旁邊采訪了這位00後“女漢子”。她頭戴遮陽帽、穿著樸素、皮膚黝黑、說話幹活都十分麻利。她出生於2001年,2023年畢業於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專業是網絡營銷。

  “最近都是清晨五點左右起來,之後聯係對接農戶。昨晚收完麥都晚上11點多了。”談及今年麥收情況,杜夢園告訴記者,今年麥收期間天氣很好,小麥收成和質量不錯,一畝地普遍能打一千多斤小麥。從外地來的收割機也很多,收一畝地小麥收費60元,最近隻要她和父親不分晝夜地幹,一天能掙三四千元。

  杜夢園家中兄弟姐妹四人,自己排名老大,弟弟妹妹們還在上學。家裏共有兩台收割機,從小她便跟著父親坐在聯合收割機裏“走南闖北”,耳濡目染之下對於收割機性能與操作都非常熟悉。她專科畢業以後一直在麥收期間給有著20年駕駛經驗的父親幫忙,今年4月順利通過考試,拿到了由魯山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頒發的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駕駛證,成為了一名持證“女機手”。

  5月29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馬樓鄉關廟杜村,杜夢園(右)與父親在忙碌間隙吃午飯。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駕駛聯合收割機很有意思,麥收中要與各種人交流溝通,很鍛煉人。”杜夢園說,在近兩年的麥收中她發現從事聯合收割機駕駛的“00”後很少,女性駕駛員更少,周圍駕駛員都是“叔叔輩兒”。

  幾天下來太陽的暴曬與高溫出汗讓臉上和手上的皮膚變得黝黑。“忙完農活兒,我會把一些農機作業視頻放到自媒體上麵,網友們都叫我‘麥灰’女孩兒、‘小黑妮兒’。我覺得挺好玩,也很認可。”杜夢園笑著說。

  “要控製好收割機前進速度,減少糧食損耗。小塊土地收割起來比較難,還要注意一些地裏麵有機井樁子等障礙物,以及避讓老人……即便車上安裝有攝像頭,也要注意視覺盲區,倒車時候可操心了。我也會拆裝農機,遇到機器小毛病自己動手就可以解決。”談到麥收期間駕駛與維修技巧,杜夢園娓娓道來。

  待到中午,氣溫已經超過36攝氏度。杜夢園的爺爺給他們騎車送來了饅頭稀飯等飯菜,杜夢園和父親杜永江隨便找了一棵小樹下蹲在地上就吃了起來。他們在魯山縣麥收一直忙碌到5月30日晚上。匆匆趕回家,抓緊時間維修收割機破損部件,收拾衣物後,30日當天晚上收割機通過卡車連夜運送到開封市祥符區曲興鎮進行跨區作業。

  5月30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馬樓鄉關廟杜村,杜夢園在檢修收割機,準備跨區作業。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一夜幾乎沒有休息,我和另一位同鄉輪流駕駛皮卡。一路上下高速都十分順暢,加油也方便。抵達祥符區曲興鎮已經是5月31日早上四點,我們立馬就投入到了緊張的機收作業。當地村民也很友善,上午給我們送來了可口的大西瓜,吃著甘甜解渴。”杜夢園笑著說。

  “做自己喜歡的事很有動力。父母也很支持我。”她告訴記者,自己和父親的跨區小麥機收作業將一路向北持續到六月中旬。作為“新農人”,除了駕駛聯合收割機,在農忙過後她還在魯山縣的鄉村電商直播間進行直播帶貨,銷售當地特色農產品酥梨、香菇、蜂蜜、蒲公英茶等,最多時一天能銷售300多單。

  采訪中,河南魯山縣農業農村部門以及所在馬樓鄉的領導、群眾對杜夢園非常認可。他們表示,在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像小杜一樣將目光轉向農村,將誌向投入農村,將青春紮根於農村。帶著新的理念、技術和熱情,投身到鄉村的農業生產和創新發展中,為鄉村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記者 馬意翀)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央媒觀豫丨“又美又颯”!河南“00後”女機手踏麥浪一路向北
2024/6/3 10:22:29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新華社鄭州6月2日電 “中原糧倉”已麥收過半。河南小麥產量占據全國四分之一,今年河南小麥種植麵積達8500萬畝以上。為了保障麥收順利進行,河南約20萬台聯合收割機在廣闊的麥田中往返穿梭。這些駕駛聯合收割機的農機手們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踏著麥浪一路向北,追逐豐收……

  5月29日,在麥田中,一位“00後”女駕駛員在收割機駕駛艙中左手把著方向盤,右手操縱擋杆,腳下踩著踏板,正熟練地操縱聯合收割機,爭分奪秒為農戶搶收小麥。她名叫杜夢園,此時她正在黃淮海平原的金色麥浪中馳騁,隨著機械轟鳴奏響小麥“豐收曲”。她的父親杜永江在麥田外手拿對講機,時不時通過無線電在聯合收割機前進方向與速度上給她指引協助。

  5月29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馬樓鄉關廟杜村,杜夢園駕駛收割機收割小麥。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父女倆來自河南魯山縣馬樓鄉關廟杜村。在杜夢園與父親農機駕駛輪換間隙,記者在她所駕駛的綠色“鐵牛”旁邊采訪了這位00後“女漢子”。她頭戴遮陽帽、穿著樸素、皮膚黝黑、說話幹活都十分麻利。她出生於2001年,2023年畢業於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專業是網絡營銷。

  “最近都是清晨五點左右起來,之後聯係對接農戶。昨晚收完麥都晚上11點多了。”談及今年麥收情況,杜夢園告訴記者,今年麥收期間天氣很好,小麥收成和質量不錯,一畝地普遍能打一千多斤小麥。從外地來的收割機也很多,收一畝地小麥收費60元,最近隻要她和父親不分晝夜地幹,一天能掙三四千元。

  杜夢園家中兄弟姐妹四人,自己排名老大,弟弟妹妹們還在上學。家裏共有兩台收割機,從小她便跟著父親坐在聯合收割機裏“走南闖北”,耳濡目染之下對於收割機性能與操作都非常熟悉。她專科畢業以後一直在麥收期間給有著20年駕駛經驗的父親幫忙,今年4月順利通過考試,拿到了由魯山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頒發的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駕駛證,成為了一名持證“女機手”。

  5月29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馬樓鄉關廟杜村,杜夢園(右)與父親在忙碌間隙吃午飯。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駕駛聯合收割機很有意思,麥收中要與各種人交流溝通,很鍛煉人。”杜夢園說,在近兩年的麥收中她發現從事聯合收割機駕駛的“00”後很少,女性駕駛員更少,周圍駕駛員都是“叔叔輩兒”。

  幾天下來太陽的暴曬與高溫出汗讓臉上和手上的皮膚變得黝黑。“忙完農活兒,我會把一些農機作業視頻放到自媒體上麵,網友們都叫我‘麥灰’女孩兒、‘小黑妮兒’。我覺得挺好玩,也很認可。”杜夢園笑著說。

  “要控製好收割機前進速度,減少糧食損耗。小塊土地收割起來比較難,還要注意一些地裏麵有機井樁子等障礙物,以及避讓老人……即便車上安裝有攝像頭,也要注意視覺盲區,倒車時候可操心了。我也會拆裝農機,遇到機器小毛病自己動手就可以解決。”談到麥收期間駕駛與維修技巧,杜夢園娓娓道來。

  待到中午,氣溫已經超過36攝氏度。杜夢園的爺爺給他們騎車送來了饅頭稀飯等飯菜,杜夢園和父親杜永江隨便找了一棵小樹下蹲在地上就吃了起來。他們在魯山縣麥收一直忙碌到5月30日晚上。匆匆趕回家,抓緊時間維修收割機破損部件,收拾衣物後,30日當天晚上收割機通過卡車連夜運送到開封市祥符區曲興鎮進行跨區作業。

  5月30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馬樓鄉關廟杜村,杜夢園在檢修收割機,準備跨區作業。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一夜幾乎沒有休息,我和另一位同鄉輪流駕駛皮卡。一路上下高速都十分順暢,加油也方便。抵達祥符區曲興鎮已經是5月31日早上四點,我們立馬就投入到了緊張的機收作業。當地村民也很友善,上午給我們送來了可口的大西瓜,吃著甘甜解渴。”杜夢園笑著說。

  “做自己喜歡的事很有動力。父母也很支持我。”她告訴記者,自己和父親的跨區小麥機收作業將一路向北持續到六月中旬。作為“新農人”,除了駕駛聯合收割機,在農忙過後她還在魯山縣的鄉村電商直播間進行直播帶貨,銷售當地特色農產品酥梨、香菇、蜂蜜、蒲公英茶等,最多時一天能銷售300多單。

  采訪中,河南魯山縣農業農村部門以及所在馬樓鄉的領導、群眾對杜夢園非常認可。他們表示,在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像小杜一樣將目光轉向農村,將誌向投入農村,將青春紮根於農村。帶著新的理念、技術和熱情,投身到鄉村的農業生產和創新發展中,為鄉村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記者 馬意翀)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