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老山尋新記
更新時間:2024/6/1 16:35:29    來源:大河網
 
  3月26日,肖珺景在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的茶園內采茶。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新華社鄭州5月31日電 題:老山尋新記

新華社記者史林靜

當初夏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在信陽毛尖的核心產區——河南信陽溮河港鎮,“95後”茶人肖珺景已經穿梭於茶園之間。這時節,她正忙於茶園修剪,以便來年豐產。

跨越層層山巒一路往南,位於大別山深處的羅山縣何家衝景區,在第一輛旅行大巴駛入時,55歲的義務講解員何桂英已經候在村口的大銀杏樹下。9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正是在這裏集合,沿著山路西進,開啟萬裏長征。

崇山峻嶺之間,河南信陽大別山區以其雲霧繚繞的茶山而聞名,也曾因革命烽火而載入史冊,如今這片土地正繪就一幅幅生機勃勃的發展畫卷,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者,猶如翠綠的茶葉,以其獨特的芬芳,為老區奏響曲曲新歌。

出生於製茶世家的肖珺景自幼便與茶結緣,2019年大學畢業後,肖珺景回到家鄉開始鑽研製茶,不斷創新信陽毛尖的製作技藝,並結合當地風土人情,拍攝一係列信陽毛尖推廣視頻。

  3月26日,在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土門村,肖珺景在網絡平台直播推廣茶文化。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我想帶你們去茶山,毛尖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是大別山人的驕傲,也是這片土地的靈魂。”肖珺景說。為了提升茶葉產量和質量,她率先在村裏建起標準化生產廠房,不斷改進製茶工藝,並組織茶農培訓,分享經驗和知識,幫助周邊村莊的茶農提高茶葉品質,拓寬銷售渠道。

如今,一批像肖珺景一樣的新茶人正賦予傳統產業新“內涵”,信陽毛尖非遺手工炒製這一“指尖技藝”正變成當地的“指尖經濟”。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信陽市茶園麵積超過216萬畝,茶葉產量達9萬噸,總產值達161億元。

同樣為這片大山鑄魂的還有深厚的紅色基因。在信陽,眾多藏於深山之中的小村莊,不僅風光旖旎,還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

走進羅山縣何家衝村,如同翻開了一部革命史書,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紅軍醫院舊址、紅軍井、紅軍竹林等諸多紅色遺跡向遊人講述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羅山縣何家衝村。受訪者供圖

羅山縣鐵鋪鎮黨委書記張璐說,1934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正是從信陽羅山縣何家衝出發,踏上了艱苦卓絕的長征之路。

近年來,當地深挖紅色旅遊資源,將何家衝打造成為一個集紅色教育、鄉村旅遊、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我們不斷探索‘紅色+綠色’的發展模式,依托周邊豐富的自然資源,開發了生態農業觀光、鄉村休閑度假等多元化旅遊產品,有效帶動了周邊農產品銷售和農民就業,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張璐說,僅去年一年,何家衝遊客數量就達到70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19781元,同比增長5.1%。

紅色小村成發展沃土,曾經逃離大山的年輕人開始回流,參與到家鄉建設中來,“85後”年輕人黎傑便是其中之一。2022年,他將親人的舊居改建成鄉間民宿,迅速走紅,成了年輕人爭相打卡地。

“陸續開放的民宿不僅給村裏帶來人流,也帶動了當地就業。目前,僅‘有稻山房’民宿帶動就業接近100人。”張璐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重這片熱土,目前何家衝注冊的民宿和農家樂有120餘家,去年村裏共有568人回流,同比增長2%。

推開竹門而入,石橋流水潺潺,一處名為“有稻山房”的民宿遊人往來不絕,民宿主理人黎傑正衝泡著今年的新茶,不遠處的稻田禾苗青翠,隨風搖曳。

  羅山縣何家衝村“有稻山房”民宿(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在這裏,老區振興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了更加具象的表達,是三五結伴的遊人、是氤氳的茶芽朵朵,更是田間地頭蓬勃生長的希望。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老山尋新記
    2024/6/1 16:35:29    來源:大河網
     
      3月26日,肖珺景在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的茶園內采茶。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新華社鄭州5月31日電 題:老山尋新記

    新華社記者史林靜

    當初夏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在信陽毛尖的核心產區——河南信陽溮河港鎮,“95後”茶人肖珺景已經穿梭於茶園之間。這時節,她正忙於茶園修剪,以便來年豐產。

    跨越層層山巒一路往南,位於大別山深處的羅山縣何家衝景區,在第一輛旅行大巴駛入時,55歲的義務講解員何桂英已經候在村口的大銀杏樹下。9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正是在這裏集合,沿著山路西進,開啟萬裏長征。

    崇山峻嶺之間,河南信陽大別山區以其雲霧繚繞的茶山而聞名,也曾因革命烽火而載入史冊,如今這片土地正繪就一幅幅生機勃勃的發展畫卷,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者,猶如翠綠的茶葉,以其獨特的芬芳,為老區奏響曲曲新歌。

    出生於製茶世家的肖珺景自幼便與茶結緣,2019年大學畢業後,肖珺景回到家鄉開始鑽研製茶,不斷創新信陽毛尖的製作技藝,並結合當地風土人情,拍攝一係列信陽毛尖推廣視頻。

      3月26日,在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土門村,肖珺景在網絡平台直播推廣茶文化。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我想帶你們去茶山,毛尖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是大別山人的驕傲,也是這片土地的靈魂。”肖珺景說。為了提升茶葉產量和質量,她率先在村裏建起標準化生產廠房,不斷改進製茶工藝,並組織茶農培訓,分享經驗和知識,幫助周邊村莊的茶農提高茶葉品質,拓寬銷售渠道。

    如今,一批像肖珺景一樣的新茶人正賦予傳統產業新“內涵”,信陽毛尖非遺手工炒製這一“指尖技藝”正變成當地的“指尖經濟”。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信陽市茶園麵積超過216萬畝,茶葉產量達9萬噸,總產值達161億元。

    同樣為這片大山鑄魂的還有深厚的紅色基因。在信陽,眾多藏於深山之中的小村莊,不僅風光旖旎,還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

    走進羅山縣何家衝村,如同翻開了一部革命史書,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紅軍醫院舊址、紅軍井、紅軍竹林等諸多紅色遺跡向遊人講述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羅山縣何家衝村。受訪者供圖

    羅山縣鐵鋪鎮黨委書記張璐說,1934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正是從信陽羅山縣何家衝出發,踏上了艱苦卓絕的長征之路。

    近年來,當地深挖紅色旅遊資源,將何家衝打造成為一個集紅色教育、鄉村旅遊、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我們不斷探索‘紅色+綠色’的發展模式,依托周邊豐富的自然資源,開發了生態農業觀光、鄉村休閑度假等多元化旅遊產品,有效帶動了周邊農產品銷售和農民就業,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張璐說,僅去年一年,何家衝遊客數量就達到70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19781元,同比增長5.1%。

    紅色小村成發展沃土,曾經逃離大山的年輕人開始回流,參與到家鄉建設中來,“85後”年輕人黎傑便是其中之一。2022年,他將親人的舊居改建成鄉間民宿,迅速走紅,成了年輕人爭相打卡地。

    “陸續開放的民宿不僅給村裏帶來人流,也帶動了當地就業。目前,僅‘有稻山房’民宿帶動就業接近100人。”張璐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重這片熱土,目前何家衝注冊的民宿和農家樂有120餘家,去年村裏共有568人回流,同比增長2%。

    推開竹門而入,石橋流水潺潺,一處名為“有稻山房”的民宿遊人往來不絕,民宿主理人黎傑正衝泡著今年的新茶,不遠處的稻田禾苗青翠,隨風搖曳。

      羅山縣何家衝村“有稻山房”民宿(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在這裏,老區振興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了更加具象的表達,是三五結伴的遊人、是氤氳的茶芽朵朵,更是田間地頭蓬勃生長的希望。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