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大風對小麥影響有多大?如何防範幹熱風?專家詳解→
更新時間:2024/5/16 10:08:01    來源:河南發布

5月14日夜,一場罕見的大風天氣席卷了河南省大部分地區,部分區域風力達到了驚人的12級到13級,引發了廣泛關注。

省氣象台監測顯示,5月14日20時至15日10時,淮河以北大部出現8級到10級大風,北中部、西部部分縣(市、區)出現11級以上大風,新鄉西北部、鄭州西部、許昌北部局部12級到13級,我省自北向南出現沙塵天氣。同時,我省北部、西部出現陣雨、雷陣雨,其中安陽、鶴壁、濮陽出現中到大雨,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為啥此次大風這麼強?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徐文明介紹,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因素。首先,前期氣溫持續偏高,為不穩定能量的積聚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強風來臨前的幾天,河南省多地最高氣溫普遍達到了32℃到35℃,這使得大氣中積聚了大量的不穩定能量,為強風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其次,高空冷槽的引導以及地麵冷鋒的快速南壓,為強冷空氣的南下提供了動力。當冷空氣與暖濕空氣相遇時,形成了強烈的對流運動,進一步加大了風力的強度。這種冷空氣大風和強對流大風的疊加效應,使得風力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強,達到了罕見的12級到13級。

徐文明說,夏季為強對流高發期,強對流天氣具有突發性、局地性和致災性強的特點,尤其需加強防範。針對大風天氣,居家需關好門窗,加固臨時搭建物;盡量減少外出,不要在廣告牌和臨時搭建物下逗留;停止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進入室內或防風場所。

眼下全省冬小麥已進入灌漿關鍵階段。大風不僅可能使小麥植株倒伏,影響光合作用和養分吸收,更可能直接導致灌漿過程受阻,進而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5月15日,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走進田間地頭查看小麥大風過後生長情況。“此次倒伏小麥都是呈點片狀,目前離小麥成熟還有一定時間,小麥可以利用自身生長向上性,恢複生長。”浚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董文全說。

針對倒伏小麥該采取哪些補救措施?

“對於倒伏小麥,不要人工扶起,以免折斷,要待其自身恢複抬頭生長,降水大的麥田可以用竹竿挑起抖落麥身雨水,幫助小麥恢複生長。”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表示。

同時,倒伏小麥堆積疊壓,加之強對流天氣伴隨的降水,導致田間濕度大,容易誘發小麥病害。要及時采用無人機噴藥方式防治白粉病、鏽病等病害,保護葉片功能,保障小麥灌漿。

“倒伏後小麥的根部輸導能力下降,主要靠葉片製造養分,要結合防治病害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麵肥,保證營養供應,最大程度增加千粒重,彌補損失。”郭天財說。

相關鏈接

科學應對,保障收獲質量

“昨夜我們這兒刮大風,但我的麥田沒出現倒伏情況,小麥長勢良好。”5月15日,在安陽市滑縣萬古鎮杜莊村口,滑縣禾生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杜醞周指著眼前一片片即將收獲的麥田說,由於選用了抗倒伏的小麥品種,今年種的七八百畝小麥基本沒有倒伏,若後期沒有極端天氣,“畝產1300斤沒有問題”。

5月14日20時至15日10時,我省淮河以北大部出現8級到10級大風,局部12級到13級。

這場大風對河南小麥生產產生多大影響?5月15日,河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總工程師餘衛東表示,利用高標準農田智能化監測設備,結合各地田間實地調查和風雲衛星遙感觀測,目前新鄉、鶴壁和濮陽等地有倒伏地塊,其他地區存在少量點片倒伏現象。從全省範圍來看,此次大風對小麥影響總體上較輕。

鶴壁市浚縣衛溪街道西長村種糧大戶趙誌坤今年種了300畝小麥,此次大風刮倒了大約50畝。“今天一大早,縣農業農村局的專家就來麥田進行技術指導,現在我們已經用無人機進行了噴防補救,估計總體影響不大。”趙誌坤告訴記者。

為切實做好小麥倒伏應對補救工作,5月15日,河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第一時間發布了《關於小麥倒伏應對補救的技術指導意見》,指導農戶科學應對,確保收獲質量。

倒伏的麥子怎麼收?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研究員、省優特產業優質小麥專項負責人方保停說,收割機在收獲時,應采取“兩調整、兩降低”措施。即調整撥禾輪位置,應向前、向下,以抓取秸稈;調整篩子開度,增加風量,提高分離度,減少籽粒損耗;降低收割速度,對倒伏嚴重的地塊應逆倒伏方向收割;降低留茬高度,倒伏嚴重的地塊在收割時一般要求割茬高度低於10厘米。

高溫來襲 小麥謹防“幹熱風”

5月15日,省氣象台發布重要天氣預警,預計未來一周,我省將迎來以晴天到多雲為主的天氣,氣溫將迅速回升。特別值得注意的是,17日至19日,全省大部分地區將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淮河以北麥區缺墒地段存在幹熱風的風險。為了保障小麥的健康生長,我們需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應對高溫幹熱風的影響。

幹熱風是小麥生長後期的一種災害性天氣,會導致小麥蒸騰加劇,水分散失過快,從而影響小麥的正常灌漿。為此,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高級農藝師、省小麥產業技術體係副首席蔣向提醒廣大農民朋友,要根據小麥的生育時期、土壤墒情以及天氣情況,分區分類、科學應對,通過及時落實防範措施,減輕影響,促進灌漿,增加粒重。

那麼,如何有效防範幹熱風呢?蔣向介紹,葉麵噴施磷酸二氫鉀不僅可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補充小麥後期養分,也是防幹熱風、防早衰最簡便、最有效的措施。有幹熱風發生風險的地區,可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麵肥,提高抗幹熱風能力,促進籽粒灌漿,提高小麥千粒重。豫北、豫西生育期偏晚的麥田,可結合白粉病、葉鏽病、穗蚜等病蟲害發生情況,科學混配噴施烯唑醇、戊唑醇、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磷酸二氫鉀、芸苔素內酯等殺菌劑、殺蟲劑、葉麵肥、調節劑,做到“一噴三防”,防病蟲、防幹熱風、防早衰。

省氣象台具體預報,16日至18日,全省晴天間多雲,氣溫明顯回升。全省偏南風3級到4級,午後北中部陣風6級左右。19日白天,西南部多雲轉陰天,其他縣市晴天到多雲。17日至19日,全省大部將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淮河以北麥區缺墒地段有幹熱風風險。19日夜裏至21日,西部、南部陰天間多雲,部分縣市有陣雨、雷陣雨,其他縣市多雲間晴天。22日,全省多雲轉晴天。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大風對小麥影響有多大?如何防範幹熱風?專家詳解→
2024/5/16 10:08:01    來源:河南發布

5月14日夜,一場罕見的大風天氣席卷了河南省大部分地區,部分區域風力達到了驚人的12級到13級,引發了廣泛關注。

省氣象台監測顯示,5月14日20時至15日10時,淮河以北大部出現8級到10級大風,北中部、西部部分縣(市、區)出現11級以上大風,新鄉西北部、鄭州西部、許昌北部局部12級到13級,我省自北向南出現沙塵天氣。同時,我省北部、西部出現陣雨、雷陣雨,其中安陽、鶴壁、濮陽出現中到大雨,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為啥此次大風這麼強?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徐文明介紹,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因素。首先,前期氣溫持續偏高,為不穩定能量的積聚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強風來臨前的幾天,河南省多地最高氣溫普遍達到了32℃到35℃,這使得大氣中積聚了大量的不穩定能量,為強風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其次,高空冷槽的引導以及地麵冷鋒的快速南壓,為強冷空氣的南下提供了動力。當冷空氣與暖濕空氣相遇時,形成了強烈的對流運動,進一步加大了風力的強度。這種冷空氣大風和強對流大風的疊加效應,使得風力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強,達到了罕見的12級到13級。

徐文明說,夏季為強對流高發期,強對流天氣具有突發性、局地性和致災性強的特點,尤其需加強防範。針對大風天氣,居家需關好門窗,加固臨時搭建物;盡量減少外出,不要在廣告牌和臨時搭建物下逗留;停止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進入室內或防風場所。

眼下全省冬小麥已進入灌漿關鍵階段。大風不僅可能使小麥植株倒伏,影響光合作用和養分吸收,更可能直接導致灌漿過程受阻,進而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5月15日,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走進田間地頭查看小麥大風過後生長情況。“此次倒伏小麥都是呈點片狀,目前離小麥成熟還有一定時間,小麥可以利用自身生長向上性,恢複生長。”浚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董文全說。

針對倒伏小麥該采取哪些補救措施?

“對於倒伏小麥,不要人工扶起,以免折斷,要待其自身恢複抬頭生長,降水大的麥田可以用竹竿挑起抖落麥身雨水,幫助小麥恢複生長。”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表示。

同時,倒伏小麥堆積疊壓,加之強對流天氣伴隨的降水,導致田間濕度大,容易誘發小麥病害。要及時采用無人機噴藥方式防治白粉病、鏽病等病害,保護葉片功能,保障小麥灌漿。

“倒伏後小麥的根部輸導能力下降,主要靠葉片製造養分,要結合防治病害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麵肥,保證營養供應,最大程度增加千粒重,彌補損失。”郭天財說。

相關鏈接

科學應對,保障收獲質量

“昨夜我們這兒刮大風,但我的麥田沒出現倒伏情況,小麥長勢良好。”5月15日,在安陽市滑縣萬古鎮杜莊村口,滑縣禾生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杜醞周指著眼前一片片即將收獲的麥田說,由於選用了抗倒伏的小麥品種,今年種的七八百畝小麥基本沒有倒伏,若後期沒有極端天氣,“畝產1300斤沒有問題”。

5月14日20時至15日10時,我省淮河以北大部出現8級到10級大風,局部12級到13級。

這場大風對河南小麥生產產生多大影響?5月15日,河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總工程師餘衛東表示,利用高標準農田智能化監測設備,結合各地田間實地調查和風雲衛星遙感觀測,目前新鄉、鶴壁和濮陽等地有倒伏地塊,其他地區存在少量點片倒伏現象。從全省範圍來看,此次大風對小麥影響總體上較輕。

鶴壁市浚縣衛溪街道西長村種糧大戶趙誌坤今年種了300畝小麥,此次大風刮倒了大約50畝。“今天一大早,縣農業農村局的專家就來麥田進行技術指導,現在我們已經用無人機進行了噴防補救,估計總體影響不大。”趙誌坤告訴記者。

為切實做好小麥倒伏應對補救工作,5月15日,河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第一時間發布了《關於小麥倒伏應對補救的技術指導意見》,指導農戶科學應對,確保收獲質量。

倒伏的麥子怎麼收?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研究員、省優特產業優質小麥專項負責人方保停說,收割機在收獲時,應采取“兩調整、兩降低”措施。即調整撥禾輪位置,應向前、向下,以抓取秸稈;調整篩子開度,增加風量,提高分離度,減少籽粒損耗;降低收割速度,對倒伏嚴重的地塊應逆倒伏方向收割;降低留茬高度,倒伏嚴重的地塊在收割時一般要求割茬高度低於10厘米。

高溫來襲 小麥謹防“幹熱風”

5月15日,省氣象台發布重要天氣預警,預計未來一周,我省將迎來以晴天到多雲為主的天氣,氣溫將迅速回升。特別值得注意的是,17日至19日,全省大部分地區將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淮河以北麥區缺墒地段存在幹熱風的風險。為了保障小麥的健康生長,我們需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應對高溫幹熱風的影響。

幹熱風是小麥生長後期的一種災害性天氣,會導致小麥蒸騰加劇,水分散失過快,從而影響小麥的正常灌漿。為此,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高級農藝師、省小麥產業技術體係副首席蔣向提醒廣大農民朋友,要根據小麥的生育時期、土壤墒情以及天氣情況,分區分類、科學應對,通過及時落實防範措施,減輕影響,促進灌漿,增加粒重。

那麼,如何有效防範幹熱風呢?蔣向介紹,葉麵噴施磷酸二氫鉀不僅可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補充小麥後期養分,也是防幹熱風、防早衰最簡便、最有效的措施。有幹熱風發生風險的地區,可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麵肥,提高抗幹熱風能力,促進籽粒灌漿,提高小麥千粒重。豫北、豫西生育期偏晚的麥田,可結合白粉病、葉鏽病、穗蚜等病蟲害發生情況,科學混配噴施烯唑醇、戊唑醇、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磷酸二氫鉀、芸苔素內酯等殺菌劑、殺蟲劑、葉麵肥、調節劑,做到“一噴三防”,防病蟲、防幹熱風、防早衰。

省氣象台具體預報,16日至18日,全省晴天間多雲,氣溫明顯回升。全省偏南風3級到4級,午後北中部陣風6級左右。19日白天,西南部多雲轉陰天,其他縣市晴天到多雲。17日至19日,全省大部將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淮河以北麥區缺墒地段有幹熱風風險。19日夜裏至21日,西部、南部陰天間多雲,部分縣市有陣雨、雷陣雨,其他縣市多雲間晴天。22日,全省多雲轉晴天。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