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74】
敷粉、施朱、畫眉、點唇,穿上大袖衫,戴上金步搖……在洛邑古城一家漢服體驗館,經過精心裝扮,原本一身潮牌的安徽遊客趙盈,成功變身“大唐公主”。
“隨處可見的古建築,與漢服完美適配!”趙盈朋友圈的自拍,得到眾多好友點讚。
應天門上穿越盛唐,十字街內遍嚐美食,博物館裏探秘古都……每逢節假日,“人從眾”成為河南洛陽的常態。
從社交平台的一波波刷屏,到朋友圈的一次次分享,河南洛陽緣何頻頻“出圈”?
這得益於在傳承文脈上,洛陽將文化遺存融入大眾生活。
“恭喜你們通過詩仙的考驗!”在隋唐洛陽城天街遺址東側的大唐萌宮故事主題園內,8歲的欣欣和爸爸魏銘在數字模擬空間裏,背詩詞、講曆史,層層闖關。
“以前隻知道我們住在遺址上,但跟它沒有太多親近感。”洛陽人魏銘說,這幾年,各類沉浸式項目的推出,“真正讓我感覺到,曆史文化就在百姓身邊,在日常生活裏。”
洛陽曆史文化遺產的傳承,已經從“保起來”“美起來”,進入到“活起來”的新階段。
現在,走進洛陽,第一印象就是串聯起來的文脈:定鼎門、天街、天津橋、應天門、明堂天堂……
“連片擴麵的保護展示工程,讓市民和遊客可以身臨其境感受曆史,有效提升了洛陽古都的辨識度。”洛陽文化旅遊投資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薛善民說。
洛陽的“火爆”,也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
早上8點,位於洛邑古城附近的一家漢服體驗店內,店主小優和4名化妝師已經忙碌起來:“營業一年來,幾乎沒有過淡季,遇到節假日,每名化妝師每天至少要完成15個人的漢服妝造。”
2023年至今,“洛陽漢服”頻頻登上熱搜,麵對“潑天流量”,洛陽順勢提出打造漢服文化IP。目前,洛陽漢服相關商家已超過1200家,業態涉及漢服租賃妝造、拍攝跟妝、角色扮演、研學旅行等,帶動從業人員1萬餘人。
如何才能長久抓住“流量密碼”?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振刊頗有感觸:“創新一定要持續!”
從《唐宮夜宴》《龍門金剛》等舞蹈作品叫響全網,到VR體驗、文創產品備受青睞……洛陽以顛覆性創意助推文化“出圈”,以沉浸式體驗升級產品場景,用一個個文化IP的創新化表達,打破曆史與現實、國風與潮流、線上與線下、文化與商業的界限。
城市流量,正在持續轉化為發展實效。去年,洛陽全市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7.9%,住宿業、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10.5%、9.5%。
洛陽的“出圈”,更少不了聚合人氣、融合“商氣”與“文氣”的探索。
“美好的咖啡香,糅進千年古都的舊時光,這是古街獨有的味道!”坐在銅駝暮雨特色商業街區的一家咖啡館內,江西遊客林靜打開朋友圈,記錄下此刻的愜意。
作為洛陽八大景之一的“銅駝暮雨”,這條在原址上複建開市的商業街,將曆史典故與時尚業態融合,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來常來。
如何讓老街重煥榮光?近年來,洛陽用漸進式、小尺度進行微更新,將曆史文化融入街道建設和改造,用新場景、新潮流、新玩法“喚醒”老街區。
攤開洛陽地圖,可以發現,遍布全市的特色商業街區多達65條。在洛陽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祖良軍看來:“是‘商氣’和‘文氣’,共同帶來火爆的城市人氣。”
這便是洛陽魅力的明證:去年全市接待遊客1.35億人次,躋身全國十大熱門旅遊城市;今年春節假期,全市旅遊總接待人次位居全省第一。
(本報記者 王勝昔 本報通訊員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