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堅定信念決心 為中原出彩助力
更新時間:2024/5/10 11:29:27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淩 郭北晨 尹江勇 王向前 郭歌 李曉敏 趙大明 見習記者 劉一潔

  5月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我省以翔實的數據、顯著的成績、生動的案例,對外展現了河南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步伐。發布會在全省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河南實現“三個轉變”讓人倍感振奮,也更加堅定了幹事創業的信念和決心。

  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河南發展的第一動力。位於中原科技城的鄭州技術交易市場是集交易、轉讓、融資、孵化等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市場成立3年來,我們一直圍繞鏈接供需兩端為突破口,以市場合力驅動成果就地對接。”鄭州技術交易市場運營負責人車中銳表示,截至目前,市場已累計培養初級技術經紀人903人,在加快新型研發機構一流大學研究院、省市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大學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產業化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5月下旬,市場將舉辦專場產業創新對接會,進一步促進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車中銳說。

  河南,從不缺少與交通有關的話題,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交通區位優勢正在轉化為樞紐經濟優勢、綜合競爭優勢。河南機場集團貨運公司副總經理雷紅麗表示,今年以來,鄭州機場加快提升壯大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能級,持續拓展通達全球的航空物流網絡,新開、加密鄭州至法蘭克福、芝加哥等貨運航線10餘條,有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前4個月,鄭州機場完成貨運量20.73萬噸,同比增長14.77%。

  “如果沒有‘空中絲綢之路’,沒有鄭州機場貨運航線的不斷加密,就沒有我的事業。”鄭州邦達天原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黎民說,伴隨著鄭州機場的國際貨運航線越來越多,經他的公司來到河南的“洋物件”也越來越多。“鄭州離世界各地‘越來越近’,我對這份事業、對家鄉河南充滿信心。”展望未來,郭黎民滿是期待。

  作為“中原糧倉”,河南正在人和技的加持下,煥發出新的生產力。“放在以前我的2000多畝地澆水、施肥都是一大筆開支,而且耗時耗力,現在水肥一體化技術使得3個人就能管1000畝地,而且能實現精準澆水、施肥。”獲嘉縣種糧大戶徐方子對今年能有好的收成信心滿滿。技術的推廣落地,讓農戶聽得懂、信得過是關鍵。南陽市宛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林清霞說,“我們是農戶的‘娘家人’,越來越多的農戶在我們的指導下‘錢袋子’鼓起來了,我們要在田間地頭‘寫’出豐收文章。”

  豐富的人力資源是河南最突出的優勢,也是活力所在。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成效受到全國關注,使我們倍受鼓舞。我們將以此為動力,全力推動“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縱深實施、提質增效,大力發展新時代技工教育,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河南文旅品牌越擦越亮。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說,讓文化遺產活化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工作目標。下一步,將堅持“創新驅動、科技賦能、項目帶動、跨界融合”發展理念,不斷豐富“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的內涵和外延,努力實現從“網紅”到“長紅”、從“流量”到“留量”。

  河南是人口大省,再小的民生事項,乘以一億人,都是天大的事,就醫、養老更是如此。“開始建設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後,黃荷鳳院士門診便落戶到我們醫院,不僅方便了患者,也進一步提高了我們醫院的科研創新能力。”鄭大三附院院長王新軍說,目前,醫院收治的疑難重症病種已達98種,河南患者再也不用到外地城市四處奔波了。

  “街道社區養老服務場所實現了全覆蓋”“老人們在社區就能享受到更專業的康養照料”……省老齡產業協會秘書長邱浩浩看完發布會深有感觸,他表示,作為我省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涉老行業組織,省老齡產業協會今後將繼續致力於為我省養老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行業組織保障,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專業的康養照料。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堅定信念決心 為中原出彩助力
2024/5/10 11:29:27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淩 郭北晨 尹江勇 王向前 郭歌 李曉敏 趙大明 見習記者 劉一潔

  5月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我省以翔實的數據、顯著的成績、生動的案例,對外展現了河南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步伐。發布會在全省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河南實現“三個轉變”讓人倍感振奮,也更加堅定了幹事創業的信念和決心。

  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河南發展的第一動力。位於中原科技城的鄭州技術交易市場是集交易、轉讓、融資、孵化等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市場成立3年來,我們一直圍繞鏈接供需兩端為突破口,以市場合力驅動成果就地對接。”鄭州技術交易市場運營負責人車中銳表示,截至目前,市場已累計培養初級技術經紀人903人,在加快新型研發機構一流大學研究院、省市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大學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產業化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5月下旬,市場將舉辦專場產業創新對接會,進一步促進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車中銳說。

  河南,從不缺少與交通有關的話題,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交通區位優勢正在轉化為樞紐經濟優勢、綜合競爭優勢。河南機場集團貨運公司副總經理雷紅麗表示,今年以來,鄭州機場加快提升壯大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能級,持續拓展通達全球的航空物流網絡,新開、加密鄭州至法蘭克福、芝加哥等貨運航線10餘條,有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前4個月,鄭州機場完成貨運量20.73萬噸,同比增長14.77%。

  “如果沒有‘空中絲綢之路’,沒有鄭州機場貨運航線的不斷加密,就沒有我的事業。”鄭州邦達天原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黎民說,伴隨著鄭州機場的國際貨運航線越來越多,經他的公司來到河南的“洋物件”也越來越多。“鄭州離世界各地‘越來越近’,我對這份事業、對家鄉河南充滿信心。”展望未來,郭黎民滿是期待。

  作為“中原糧倉”,河南正在人和技的加持下,煥發出新的生產力。“放在以前我的2000多畝地澆水、施肥都是一大筆開支,而且耗時耗力,現在水肥一體化技術使得3個人就能管1000畝地,而且能實現精準澆水、施肥。”獲嘉縣種糧大戶徐方子對今年能有好的收成信心滿滿。技術的推廣落地,讓農戶聽得懂、信得過是關鍵。南陽市宛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林清霞說,“我們是農戶的‘娘家人’,越來越多的農戶在我們的指導下‘錢袋子’鼓起來了,我們要在田間地頭‘寫’出豐收文章。”

  豐富的人力資源是河南最突出的優勢,也是活力所在。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成效受到全國關注,使我們倍受鼓舞。我們將以此為動力,全力推動“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縱深實施、提質增效,大力發展新時代技工教育,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河南文旅品牌越擦越亮。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說,讓文化遺產活化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工作目標。下一步,將堅持“創新驅動、科技賦能、項目帶動、跨界融合”發展理念,不斷豐富“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的內涵和外延,努力實現從“網紅”到“長紅”、從“流量”到“留量”。

  河南是人口大省,再小的民生事項,乘以一億人,都是天大的事,就醫、養老更是如此。“開始建設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後,黃荷鳳院士門診便落戶到我們醫院,不僅方便了患者,也進一步提高了我們醫院的科研創新能力。”鄭大三附院院長王新軍說,目前,醫院收治的疑難重症病種已達98種,河南患者再也不用到外地城市四處奔波了。

  “街道社區養老服務場所實現了全覆蓋”“老人們在社區就能享受到更專業的康養照料”……省老齡產業協會秘書長邱浩浩看完發布會深有感觸,他表示,作為我省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涉老行業組織,省老齡產業協會今後將繼續致力於為我省養老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行業組織保障,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專業的康養照料。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