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時提出“三個轉變”。2017年,國務院批複同意,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各行各業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有了具體抓手。
十年來,河南知名品牌的陣營愈加強大,有國之重器,有茶之新品,有假發翹楚,有古城頂流……為大力宣傳河南知名自主品牌,自4月12日起,大河網聯合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推出係列報道《國貨潮牌·河南力量》,揭秘河南品牌“出圈”現象,講述河南品牌發展故事,探究河南品牌升級之道。
大河網訊 平均每分鍾有3.2套起重配套產品,每小時有38台起重機整機在長垣工廠內下線。作為全國產業規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的起重機械製造基地,長垣又被稱為“中國起重機械之都”。
站在“二次創業”新的發展起點,長垣市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引領起重裝備企業跨界式融合、開放式協作、國際化發展,打造享譽世界的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作為長垣起重產業的領軍企業,致力於“讓世界輕鬆起來”的衛華集團,未來將構建全球化的現代產業體係,為高端裝備製造業再造一個世界級品牌。
厲害了,空間機器人能吊起50噸貨物
4月26日上午,第九屆中國•長垣國際起重裝備博覽交易會上,衛華集團展區內的空間機器人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
不同於常見的機器人,這台空間機器人的機架由立柱、橫梁組成,占地麵積有一間房子那麼大。起升機構在橫梁上平移運動,在係統的控製下精準抓取上料區的鋼棒,放置在加工區的作業麵上,再將鋼棒放到成品區。整個過程都是係統操控,無需人工操作。
第九屆中國•長垣國際起重裝備博覽交易會衛華集團展位上的空間機器人
河南衛華重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崔鵬說,在本屆交易會上,他們推出了包括空間機器人、多對多遠控係統、重型板材搬運機等在內的多個新品。和傳統起重機相比,衛華重型空間機器人的運行速度提高了3倍、定位精度提高了100倍,同時電纜長度減少了80%。
空間機器人具有較高的智能性。搭載了WEIHUA起重管家、AlCrane智能化控製係統,實現無人化操作。同時,采用AI控製算法、預測性數字孿生技術和虛擬傳感技術,省掉了激光、視覺等傳統終端。
這種新型的空間機器人有更強的適應性。起重量在0.05~50噸,是同類產品的50~100倍,並個性化搭載各類吊具,全麵適應卷材、棒材等不同搬運場景,庫區空間利用率提升40%。運行速度可達傳統天車的3~5倍,定位精度可達傳統天車的50~100倍。
“未來,空間機器人在精加工行業,特別是要求物料精準搬運的行業會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崔鵬介紹說。
科技創新,讓起重機有了“智慧大腦”
當一台起重機學會了思考,該是怎樣的一個場景?
“如果機器出現故障的話,通常情況下不需要人工幹預,係統會自動告訴現場人員故障的原因,計算問題發生概率並提出解決方案。”河南衛華重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丁海洋告訴記者。
這得益於衛華集團自主研發的WEIHUA起重管家數字化平台為起重機裝上了“智慧大腦”。依托這個平台,5G、數字孿生、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融入智能化起重機產品中,通過數據分析與算法能力,為用戶提供線上、線下貫通設備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服務。
WEIHUA起重管家數字化平台
“智慧大腦”的背後,是科技創新的持續發力。衛華集團董事長李國強說,作為行業領頭羊,衛華集團將年銷售收入的4%~6%投入研發領域。衛華集團有北京、上海等7個研發中心,1200餘名研發人員,授權專利1400餘項,建成33個國家級和省級研發平台。截至目前,衛華集團所擁有的研發技術人才占整個行業的50%以上,技術水平專利占整個行業50%以上,所參與的國際、國內的行業標準製定占全行業的50%以上。
衛華集團董事長李國強接受大河網采訪
“科技人才在哪裏,我們的研究院就設在哪裏,科技人才研發需要什麼資源,我們就投入什麼資源。”李國強說,極具人性化、靈活化的容錯機製是衛華集團科研成果頻出的重要原因。每年衛華集團會設立3000萬元的科技創新基金和3000萬元的容錯基金,鼓勵科研人才放開手腳去搞創新。
衛華集團是起重機產業的領軍企業,其產品涵蓋四大類別17個係列200多個產品,遠銷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李國強說,下一步,衛華集團要以“國際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發展方向,構建起全球化的現代產業體係,為高端裝備製造業再造一個世界級品牌,促進衛華製造向衛華創造、衛華速度向衛華質量、衛華產品向衛華品牌轉變。
“二次創業”,長垣打造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起重產業是長垣市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長垣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長垣起重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初,經過40年的培育發展,平均每分鍾有3.2套起重配套產品、每小時有38台起重機整機在長垣的工廠內下線。
目前,長垣市起重產業已形成較完善的產業鏈條和集聚規模。以衛華集團和河南礦山為龍頭,集聚了起重整機規模以上生產企業141家,其中,國內行業三強企業2家,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2家、年產值超百億元企業1家、超50億元企業1家、超億元企業27家,年產起重整機30萬台、零部件170萬台(套),產品涵蓋橋門式起重機等10多個係列200多個品種,2600多個銷售網點遍布國內外,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已成為全國產業規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產業鏈最完善的起重機械製造基地。
衛華智能起重裝備產業園俯瞰圖
起重行業流行這樣一句話:“長垣停產,全國缺貨。”長垣市已經成為全國主要起重設備的集散地和行業的“晴雨表”。早在2006年,長垣就被命名為“中國起重機械之鄉”,在4月26日召開的第九屆中國•長垣國際起重裝備博覽交易會開幕式上,長垣市又正式被授予“起重機械之都”的稱號。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景曉波說,長垣市作為全國最大的通用起重裝備生產集散地,擁有全國最全的產業鏈條、先進的技術和產業創新平台,加之良好的產業生態、最大的產業集群和最專業的產業開放服務平台,使其成為國內通用起重裝備製造新地標,具備了從“起重機械之鄉”到“起重機械之都”升級的條件。
長垣市委書記範文卿說,站在“二次創業”新的發展起點,長垣將按照全產業鏈發展理念,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為著力點,推動起重裝備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提質升級,向智能物流搬運裝備、工程起重裝備、機器人、遠程運維等服務應用領域橫向拓展,引領起重裝備企業跨界式融合、開放式協作、國際化發展,奮力打造享譽世界的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策劃:李敬欣 張培君 郭俊華
執行:銀新玉 範昭 趙漢青
文字:劉瑞朝 李連凡 郭栩汝
編譯:楊佳欣
視頻:魏凱
海報:張穀臻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時提出“三個轉變”。2017年,國務院批複同意,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各行各業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有了具體抓手。
十年來,河南知名品牌的陣營愈加強大,有國之重器,有茶之新品,有假發翹楚,有古城頂流……為大力宣傳河南知名自主品牌,自4月12日起,大河網聯合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推出係列報道《國貨潮牌·河南力量》,揭秘河南品牌“出圈”現象,講述河南品牌發展故事,探究河南品牌升級之道。
大河網訊 平均每分鍾有3.2套起重配套產品,每小時有38台起重機整機在長垣工廠內下線。作為全國產業規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的起重機械製造基地,長垣又被稱為“中國起重機械之都”。
站在“二次創業”新的發展起點,長垣市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引領起重裝備企業跨界式融合、開放式協作、國際化發展,打造享譽世界的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作為長垣起重產業的領軍企業,致力於“讓世界輕鬆起來”的衛華集團,未來將構建全球化的現代產業體係,為高端裝備製造業再造一個世界級品牌。
厲害了,空間機器人能吊起50噸貨物
4月26日上午,第九屆中國•長垣國際起重裝備博覽交易會上,衛華集團展區內的空間機器人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
不同於常見的機器人,這台空間機器人的機架由立柱、橫梁組成,占地麵積有一間房子那麼大。起升機構在橫梁上平移運動,在係統的控製下精準抓取上料區的鋼棒,放置在加工區的作業麵上,再將鋼棒放到成品區。整個過程都是係統操控,無需人工操作。
第九屆中國•長垣國際起重裝備博覽交易會衛華集團展位上的空間機器人
河南衛華重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崔鵬說,在本屆交易會上,他們推出了包括空間機器人、多對多遠控係統、重型板材搬運機等在內的多個新品。和傳統起重機相比,衛華重型空間機器人的運行速度提高了3倍、定位精度提高了100倍,同時電纜長度減少了80%。
空間機器人具有較高的智能性。搭載了WEIHUA起重管家、AlCrane智能化控製係統,實現無人化操作。同時,采用AI控製算法、預測性數字孿生技術和虛擬傳感技術,省掉了激光、視覺等傳統終端。
這種新型的空間機器人有更強的適應性。起重量在0.05~50噸,是同類產品的50~100倍,並個性化搭載各類吊具,全麵適應卷材、棒材等不同搬運場景,庫區空間利用率提升40%。運行速度可達傳統天車的3~5倍,定位精度可達傳統天車的50~100倍。
“未來,空間機器人在精加工行業,特別是要求物料精準搬運的行業會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崔鵬介紹說。
科技創新,讓起重機有了“智慧大腦”
當一台起重機學會了思考,該是怎樣的一個場景?
“如果機器出現故障的話,通常情況下不需要人工幹預,係統會自動告訴現場人員故障的原因,計算問題發生概率並提出解決方案。”河南衛華重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丁海洋告訴記者。
這得益於衛華集團自主研發的WEIHUA起重管家數字化平台為起重機裝上了“智慧大腦”。依托這個平台,5G、數字孿生、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融入智能化起重機產品中,通過數據分析與算法能力,為用戶提供線上、線下貫通設備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服務。
WEIHUA起重管家數字化平台
“智慧大腦”的背後,是科技創新的持續發力。衛華集團董事長李國強說,作為行業領頭羊,衛華集團將年銷售收入的4%~6%投入研發領域。衛華集團有北京、上海等7個研發中心,1200餘名研發人員,授權專利1400餘項,建成33個國家級和省級研發平台。截至目前,衛華集團所擁有的研發技術人才占整個行業的50%以上,技術水平專利占整個行業50%以上,所參與的國際、國內的行業標準製定占全行業的50%以上。
衛華集團董事長李國強接受大河網采訪
“科技人才在哪裏,我們的研究院就設在哪裏,科技人才研發需要什麼資源,我們就投入什麼資源。”李國強說,極具人性化、靈活化的容錯機製是衛華集團科研成果頻出的重要原因。每年衛華集團會設立3000萬元的科技創新基金和3000萬元的容錯基金,鼓勵科研人才放開手腳去搞創新。
衛華集團是起重機產業的領軍企業,其產品涵蓋四大類別17個係列200多個產品,遠銷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李國強說,下一步,衛華集團要以“國際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發展方向,構建起全球化的現代產業體係,為高端裝備製造業再造一個世界級品牌,促進衛華製造向衛華創造、衛華速度向衛華質量、衛華產品向衛華品牌轉變。
“二次創業”,長垣打造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起重產業是長垣市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長垣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長垣起重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初,經過40年的培育發展,平均每分鍾有3.2套起重配套產品、每小時有38台起重機整機在長垣的工廠內下線。
目前,長垣市起重產業已形成較完善的產業鏈條和集聚規模。以衛華集團和河南礦山為龍頭,集聚了起重整機規模以上生產企業141家,其中,國內行業三強企業2家,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2家、年產值超百億元企業1家、超50億元企業1家、超億元企業27家,年產起重整機30萬台、零部件170萬台(套),產品涵蓋橋門式起重機等10多個係列200多個品種,2600多個銷售網點遍布國內外,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已成為全國產業規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產業鏈最完善的起重機械製造基地。
衛華智能起重裝備產業園俯瞰圖
起重行業流行這樣一句話:“長垣停產,全國缺貨。”長垣市已經成為全國主要起重設備的集散地和行業的“晴雨表”。早在2006年,長垣就被命名為“中國起重機械之鄉”,在4月26日召開的第九屆中國•長垣國際起重裝備博覽交易會開幕式上,長垣市又正式被授予“起重機械之都”的稱號。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景曉波說,長垣市作為全國最大的通用起重裝備生產集散地,擁有全國最全的產業鏈條、先進的技術和產業創新平台,加之良好的產業生態、最大的產業集群和最專業的產業開放服務平台,使其成為國內通用起重裝備製造新地標,具備了從“起重機械之鄉”到“起重機械之都”升級的條件。
長垣市委書記範文卿說,站在“二次創業”新的發展起點,長垣將按照全產業鏈發展理念,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為著力點,推動起重裝備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提質升級,向智能物流搬運裝備、工程起重裝備、機器人、遠程運維等服務應用領域橫向拓展,引領起重裝備企業跨界式融合、開放式協作、國際化發展,奮力打造享譽世界的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策劃:李敬欣 張培君 郭俊華
執行:銀新玉 範昭 趙漢青
文字:劉瑞朝 李連凡 郭栩汝
編譯:楊佳欣
視頻:魏凱
海報:張穀臻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