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央媒觀豫 | 河南:織牢防護網 夏糧有保障
更新時間:2024/4/29 10:38:31    來源:農民日報

 4月19日,豫南地區陰雨綿綿,在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台頭鄉何莊村,種糧大戶謝實營打著傘再一次來到田間,察看過小麥長勢情況,並再三確認小麥沒有病蟲害後,長舒了一口氣。

  “眼下,小麥進入抽穗揚花期,這個時期是紋枯病、赤黴病等病蟲害的疊加高發期,特別是赤黴病,一旦得了,損失難以估計。”謝實營是種糧“老把式”,早就對小麥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熟記於心,“4月15日以前,政府就已經免費把我種的2000畝小麥進行了‘一噴三防’,現在看小麥長勢沒問題。”

  4月以來,河南省氣溫開始升高,降水見多。這一時期正值小麥抽穗揚花關鍵期,決定著小麥產量和品質,還是赤黴病高發期,特別是豫南地區重發風險高,防控形勢較為嚴峻。

  為守護好河南省8500多萬畝小麥,堅決打贏病蟲害防控突擊戰,4月上旬,河南省就召開了小麥重大病蟲統防統治現場會。河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指出,要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發布短期預報和防治警報,以赤黴病、條鏽病為重點,聚焦豫南6市,整鄉整縣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嚴防嚴控暴發流行,結合“一噴三防”,統籌抓好紋枯病、白粉病、葉鏽病、麥穗蚜等病蟲害。

  農諺道,“小麥赤黴不防,一季白忙。”為搶抓小麥重大病蟲害最佳防控窗口期,河南各地嚴防嚴控,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做好小麥穗期管理工作,爭分奪秒加快噴防進度。“為此,我們縣籌措資金1000多萬元,對全縣84萬畝小麥開展大規模植保飛防作業,並成立技術指導組,分赴各鄉鎮指導督導小麥‘一噴三防’及重大病蟲害監測防治工作,實現對全縣小麥統防統治全覆蓋。”淮濱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王振旭介紹。

  4月20日,在周口市沈丘縣周營鎮黃孟營村的一處優質小麥高產示範基地,種糧大戶王春生站在地頭,頗為興奮:“說句心裏話,現在黨委、政府想得真周到,統一組織無人機飛防,為我們種的300多畝麥田免費打藥,不但解決了我們的一大難題,更重要的是增添了豐收底氣!”

  幾天前,周營鎮抓住有利時機,針對小麥重大病蟲害全力開展“統防統治+群防群治”,成立了以“鎮直包村幹部+村黨支部書記”為成員的統防統治工作專班,在飛防作業期間做到“人盯機”,確保機防服務組織所用農藥名稱類型、藥劑含量、登記作物、防治對象一致,用了3天時間便對全鎮小麥防控一遍,遏製了小麥病蟲害,築牢了夏糧豐收之基。

  4月22日,在商丘市睢縣董店街道劉樓村麥田裏,商丘市派科技特派員,睢縣農技推廣站站長、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王中玉圍繞小麥抽穗揚花期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等為在場的農戶詳細講解,並給大家發放了“小麥赤黴病的識別與預防技術”明白紙。

  劉樓村種糧大戶馮濤與王中玉是老交情,每次王中玉來劉樓村田間察看農作物長勢情況時都會到馮濤的地裏看一看,並給出相應的管理意見。“目前來看,我所種的這1500畝小麥長勢非常喜人,根據農技專家的建議,今天我就組織幾架無人機開始飛防,準備3天內把所有地塊飛防一遍,爭取麥收有個好收成。”馮濤高興地說。

  王中玉對豫東商丘地區的小麥生長情況也開出了“藥方”。他說:“當前,要做好重大病蟲害的防控,主要是防治小麥條鏽病、赤黴病、白粉病以及紅蜘蛛、蚜蟲等,要選擇對路的殺菌劑、殺蟲劑;要加強肥水管理,一定根據自家小麥的長勢進行合理的肥水調控;還要注意倒春寒對孕穗期的傷害,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低溫天氣來臨之前,進行麥田澆水或噴灑磷酸二氫鉀、氨基酸類葉麵肥等增加植株抗凍能力。”

  為全力加快小麥赤黴病預防進度,精準指導統防統治作業,4月18日,河南省專門召開了小麥赤黴病防控工作視頻調度會,要求信陽、南陽、駐馬店、漯河、周口、平頂山、許昌等地要在雨前將開始抽穗麥田全部噴防一遍,雨後對抽穗稍晚區域和雨前漏噴田塊進行普遍預防,間隔5至7天再防一次,最大程度壓低病害發生程度;中部、東部、北部和西部地區,也需根據小麥抽穗揚花時間,在4月30日至5月2日降雨過程來臨之前,對開始抽穗麥田全部實施預防,雨後抓緊對抽穗稍晚麥田開展噴藥防治;第一次施藥後根據天氣情況決定是否實施二次防治,為奪取今年夏糧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 張培奇 範亞旭 王帥傑)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央媒觀豫 | 河南:織牢防護網 夏糧有保障
2024/4/29 10:38:31    來源:農民日報

 4月19日,豫南地區陰雨綿綿,在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台頭鄉何莊村,種糧大戶謝實營打著傘再一次來到田間,察看過小麥長勢情況,並再三確認小麥沒有病蟲害後,長舒了一口氣。

  “眼下,小麥進入抽穗揚花期,這個時期是紋枯病、赤黴病等病蟲害的疊加高發期,特別是赤黴病,一旦得了,損失難以估計。”謝實營是種糧“老把式”,早就對小麥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熟記於心,“4月15日以前,政府就已經免費把我種的2000畝小麥進行了‘一噴三防’,現在看小麥長勢沒問題。”

  4月以來,河南省氣溫開始升高,降水見多。這一時期正值小麥抽穗揚花關鍵期,決定著小麥產量和品質,還是赤黴病高發期,特別是豫南地區重發風險高,防控形勢較為嚴峻。

  為守護好河南省8500多萬畝小麥,堅決打贏病蟲害防控突擊戰,4月上旬,河南省就召開了小麥重大病蟲統防統治現場會。河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指出,要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發布短期預報和防治警報,以赤黴病、條鏽病為重點,聚焦豫南6市,整鄉整縣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嚴防嚴控暴發流行,結合“一噴三防”,統籌抓好紋枯病、白粉病、葉鏽病、麥穗蚜等病蟲害。

  農諺道,“小麥赤黴不防,一季白忙。”為搶抓小麥重大病蟲害最佳防控窗口期,河南各地嚴防嚴控,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做好小麥穗期管理工作,爭分奪秒加快噴防進度。“為此,我們縣籌措資金1000多萬元,對全縣84萬畝小麥開展大規模植保飛防作業,並成立技術指導組,分赴各鄉鎮指導督導小麥‘一噴三防’及重大病蟲害監測防治工作,實現對全縣小麥統防統治全覆蓋。”淮濱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王振旭介紹。

  4月20日,在周口市沈丘縣周營鎮黃孟營村的一處優質小麥高產示範基地,種糧大戶王春生站在地頭,頗為興奮:“說句心裏話,現在黨委、政府想得真周到,統一組織無人機飛防,為我們種的300多畝麥田免費打藥,不但解決了我們的一大難題,更重要的是增添了豐收底氣!”

  幾天前,周營鎮抓住有利時機,針對小麥重大病蟲害全力開展“統防統治+群防群治”,成立了以“鎮直包村幹部+村黨支部書記”為成員的統防統治工作專班,在飛防作業期間做到“人盯機”,確保機防服務組織所用農藥名稱類型、藥劑含量、登記作物、防治對象一致,用了3天時間便對全鎮小麥防控一遍,遏製了小麥病蟲害,築牢了夏糧豐收之基。

  4月22日,在商丘市睢縣董店街道劉樓村麥田裏,商丘市派科技特派員,睢縣農技推廣站站長、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王中玉圍繞小麥抽穗揚花期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等為在場的農戶詳細講解,並給大家發放了“小麥赤黴病的識別與預防技術”明白紙。

  劉樓村種糧大戶馮濤與王中玉是老交情,每次王中玉來劉樓村田間察看農作物長勢情況時都會到馮濤的地裏看一看,並給出相應的管理意見。“目前來看,我所種的這1500畝小麥長勢非常喜人,根據農技專家的建議,今天我就組織幾架無人機開始飛防,準備3天內把所有地塊飛防一遍,爭取麥收有個好收成。”馮濤高興地說。

  王中玉對豫東商丘地區的小麥生長情況也開出了“藥方”。他說:“當前,要做好重大病蟲害的防控,主要是防治小麥條鏽病、赤黴病、白粉病以及紅蜘蛛、蚜蟲等,要選擇對路的殺菌劑、殺蟲劑;要加強肥水管理,一定根據自家小麥的長勢進行合理的肥水調控;還要注意倒春寒對孕穗期的傷害,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低溫天氣來臨之前,進行麥田澆水或噴灑磷酸二氫鉀、氨基酸類葉麵肥等增加植株抗凍能力。”

  為全力加快小麥赤黴病預防進度,精準指導統防統治作業,4月18日,河南省專門召開了小麥赤黴病防控工作視頻調度會,要求信陽、南陽、駐馬店、漯河、周口、平頂山、許昌等地要在雨前將開始抽穗麥田全部噴防一遍,雨後對抽穗稍晚區域和雨前漏噴田塊進行普遍預防,間隔5至7天再防一次,最大程度壓低病害發生程度;中部、東部、北部和西部地區,也需根據小麥抽穗揚花時間,在4月30日至5月2日降雨過程來臨之前,對開始抽穗麥田全部實施預防,雨後抓緊對抽穗稍晚麥田開展噴藥防治;第一次施藥後根據天氣情況決定是否實施二次防治,為奪取今年夏糧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 張培奇 範亞旭 王帥傑)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