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中部崛起滿目新 | 向前·開放樞紐看中部
更新時間:2024/4/23 8:35:53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中部崛起滿目新 湖北_20240423082650.jpg

  “加強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體係建設,強化中部地區的大通道格局。”——習近平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強調


圖0.jpg

  武漢陽邏港鐵水聯運場站,集裝箱堆垛成“山”。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博 攝

  核心提示

  大山“挽”起兩省,大河滋養兩地。河南日報聯動報道“中部崛起滿目新”向“前”報道組來到湖北,觀港口、入機場、訪鐵路,探尋湖北如何通過提升開放樞紐功能,加快建設新時代“九州通衢”,期待豫鄂攜手加強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推動樞紐經濟再提能級、再上台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郭北晨 湖北日報記者 胡禕 /文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李博 馮夢力/視頻

  才飲黃河水,又登黃鶴樓。

  河南與湖北,同屬中部地區,山水相連人文相親。一個地處“長江之腰”,是長江經濟帶承東接西的重要樞紐;一個位於“大河之南”,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加快推動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黃金水道,千帆競發;碧空如洗,飛機轟鳴;鋼軌綿延,列車飛馳。連日來,河南日報記者一行走進荊楚大地,實地探訪“九州通衢”湖北做強做優綜合交通樞紐、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創新實踐。

  站在中部看中部。中部地區之“崛起”,站到了更高起點上。從湖北“三大貨運樞紐”到河南“四條絲綢之路”,流動的交通大通道活力澎湃,挺起中部“脊梁”的戰略支點不斷抬升。

  跳出中部看中部。積極對接中部地區大通道建設,充分運用區位和交通優勢,在更大範圍內配置資源,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拓空間、作貢獻,豫鄂樞紐經濟未來可期。

  黃金水道向海圖強

  站在武漢陽邏港眺望,江水浩蕩,舟楫如織。龍門吊、橋吊起落不停,集裝箱堆垛成“山”,重型貨櫃車穿梭其間。

  “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內河航運作用,發展江海聯運,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首站來到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滂沱大雨中,他卷起褲腿、撐著雨傘,留下殷殷囑托。

  曾經的武漢陽邏港,集裝箱班列要從20公裏外的灄口鐵路貨運站始發,或到60餘公裏之外的吳家山集裝箱鐵路中心站轉運。

  如今,鐵路已經鋪進了陽邏港區,這裏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萬標準箱,成為長江中上遊最大的鐵水聯運樞紐。

  航運向東入海,班列向西入歐。滿載貨物的班輪準備起航,向東駛往韓國。不遠處的鐵水聯運場站,裝滿電子產品的中歐班列(武漢)鳴笛啟程,向西開往歐洲。

  傳統的港口、碼頭,是典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但在陽邏港區內,很少看到工人走動。武漢中遠海運港口碼頭有限公司生產操作部經理陳曉勉帶領我們來到碼頭智慧控製室,揭開了智慧化港口的秘密。

  記者注意到,工作人員麵前擺放的電腦屏幕,實時顯示港區內作業實況及相關作業技術指標。工作人員在調度中心操作手柄,即可實現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鐵路和堆場軌道吊自動化遠程操控。

  “在5G、北鬥等新技術加持下,陽邏港不僅是我國首個鐵路裝卸自動化碼頭,也是長江中上遊首個智慧集裝箱碼頭。”陳曉勉說,“港站同場、運輸同場、關檢同場、信息同場,真正打通了鐵路和水路運輸間的‘最後一公裏’。”

  港區內兩條1050米長的鐵路裝卸線,是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香爐山站延伸而來的。“我們主要承擔陽邏港鐵水聯運工程集裝箱到達、取送和排空運輸等任務。”香爐山站安全員唐光平說,今年截至4月21日,該站共發送鐵水聯運班列73列,同比增長450%。

  貫通“黃金水道”,實現通江達海夢,這也一直被身處內陸的河南人念念不忘。過去一年來,河南將內河航運發展提升到空前高度,做大航運文章、做強樞紐經濟,承載這一構想的“11246”工程蹄疾步穩。2024年,河南計劃完成投資200億元,推進實施23個內河航運項目。隨著重點港航項目接續落子,“中原出海新通道”進一步暢通,將彙聚起河南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築路蒼穹起勢騰飛

  4月,鄂州,花馬湖水光瀲灩。湖畔,亞洲規模最大、中國首座航空貨運樞紐——鄂州花湖機場坐落於此。

  可白天走進機場,卻沒有想象中熱鬧,周圍一片“靜悄悄”。

  “這就是花湖機場的與眾不同之處,它是一座‘不夜城’。”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企業管理部副總經理嶽斌說。

  子夜,一架架飛機就會穿過雲層,在東、西跑道次第著陸。卸貨、分揀、拆裝、轉送……在停機坪和轉運中心之間,接駁車穿梭往來。當大地再次從晨光中醒來,近90架全貨機滿載貨物魚貫離港。

  空地之間的“群起群降”和“夜至朝發”,每天都會在花湖機場上演。“從第一架飛機降落,到最後一架飛機離港,平均每2分鍾就有一架起降。”嶽斌說。

鄭州.jpg

  亞洲第一個、全球第四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緣何落戶鄂州?這與順豐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隨著順豐貨運機隊規模擴大,分散的點對點運輸出現明顯弊端,飛機腹艙帶貨和貨機使用率均得不到充分釋放。全力打造一座專業貨運機場,支撐核心業務和發展戰略,成為順豐的戰略決策。

  處於武漢城市圈中的鄂州,距離武漢隻有1小時車程,路網密集,公路、鐵路裏程數按單位麵積算,在國內首屈一指;緊靠“黃金水道”長江,沿江碼頭可與機場跑道無縫對接。

  “從鄂州起飛,1.5小時飛行圈可抵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級城市群,輻射全國90%的經濟總量、80%的人口。”嶽斌介紹。

  企與城“雙向奔赴”。今年3月,國務院批複同意湖北鄂州花湖機場對外開放,一個全新的“空中出海口”在中部內陸打開。

  值得一提的是,花湖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從0到1萬噸用時7個月,從1萬噸到10萬噸、從10萬噸到30萬噸均用時僅3個月。目前,花湖機場單日最高貨運航班起降120架次、貨郵吞吐量近3000噸。

  交通是一座城市變革的重要力量。正如湖北日報高級記者戴勁鬆在《築路蒼穹》一書中所說,鄭州圍繞“向藍天要開放”持續發力,交通立體化格局已然形成,武漢+鄂州有沒有可能後來趕上?這勢必成為鄂州花湖機場建成投運後的首個“小目標”。

  不沿邊、不靠海,10多年間,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這座內陸機場從貨運量全國靠後躋身全國第六、全球前四十,成為“空中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今年一季度,鄭州機場貨運量超過14萬噸,同比增長11.16%。

  鋼鐵駝隊暢聯東西

  連結、停車、試拉……在武鐵漢西車務段吳家山車站,調車區長熟練地將貨車送往貨物線。作為湖北交通樞紐的新地標,武漢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即吳家山中心站,是中歐班列集裝箱集散中心,成為連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樞紐。

  位於內陸腹地的湖北,原來商品出口主要靠水運出海:經長江到沿海城市,再通過海運到達全球各地。2012年,武漢在全國第二個開通中歐班列,多了一條陸上的“黃金通道”。

  4月19日,中歐班列(武漢)開通第三條直達白俄羅斯的班列,列車中有一批“特殊乘客”——165輛東風乘用車、新能源車。“通過中歐班列,風神、嵐圖等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能夠更便捷、高效地通達歐洲市場,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東風進出口公司國際物流服務部部長徐天表示。

武漢.jpg

  “鋼鐵駝隊”帶貨忙,引擎日夜不息。目前,中歐班列(武漢)擁有53條穩定的跨境運輸線路,輻射歐亞大陸40個國家、116個城市。2023年,中歐班列(武漢)年發運量首次跨過千列大關,同比增長64.7%。

  “發運的貨品中,湖北本地貨源占比約80%;其中最多的就是整車和汽車零部件,約占32%。”武漢漢歐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誌軍說,穩定高效的物流服務體係為“鄂品出境”提供了保障。

  樞紐先行揚新帆,引客聚產天地寬。在中歐班列(武漢)的強力拉動下,光電、服裝、木材等產業在武漢集聚發展,助力一大批國際企業和國際產能合作項目陸續落戶湖北,歐萊雅、博世等先後在武漢建立集散分撥中心。

  在河南,中歐班列也保持著良好運行勢頭,目前累計開行1萬多列,運營網絡遍布歐盟、中亞、東盟等地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在位於鄭州航空港區的鄭州國際陸港新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中歐班列的“新家”已顯雛形,建成後將具備中歐班列年發運“萬列千萬噸”的承載能力。

  日新月異,動能澎湃。湖北和河南高質量發展勁頭十足,正攜手由內陸腹地變為開放新前沿。

圖1.jpg

  河南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上持續發力,打造互聯互通、高效便捷的路網體係。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介紹亮點對對碰_20240423075348.jpg

  兩地專家這樣說

  河南的交通日趨多元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

  關於河南交通,我有三個深刻印象。

  第一是河南的高鐵樞紐地位。資料顯示,我國有15個高鐵站在5小時內通達城市超過50個,排名第一的是鄭州東站,5小時到達城市112座,第二名才是武漢站,河南還在全國率先全麵建成“米”字形高鐵網。

  第二是河南努力建設“空、陸、網、海”四條絲路。鄭州是全國12個最高等級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全國唯一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成功入選國家首批15個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空中絲路”強基擴麵,鄭州機場已形成橫跨歐美亞、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客貨運航線網絡;“陸上絲路”提質增量,中歐班列(鄭州)形成了覆蓋歐洲、中亞、東盟和亞太(日韓等)的“十九站點、七口岸”國際物流網絡體係;“網上絲路”創新突破,全省已培育認定36個省級跨境電商示範園區,首創的“1210網購保稅進口”模式在全球推廣;“海上絲路”實現了陸海無縫銜接。

  第三是河南在大力發展水運。河南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水係,淮河、沙潁河、唐白河、沱澮河等均具有較好的航運條件。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把內河航運作為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係的關鍵之舉,加快實施內河航運“11246”工程,力爭通過3至5年努力,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1億噸,完成投資1000億元,通航裏程達2000公裏以上,打造淮河等4條通江達海新通道,基本建成周口港等6個現代化港口。

  由上可知,河南的交通已經日趨多元化,一些突破性措施值得湖北學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郭北晨 整理)

  攜手共建“祖國立交橋

  □河南交通運輸戰略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郭文奇

  湖北位於京津冀至粵港澳、長三角至成渝兩條主軸交會處,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近年來,該省著力推進內陸開放型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建設,打造“軌道上的湖北”,加快從“九省通衢”邁向“九州通衢”,取得了豐碩成果。

  如今,湖北已經構築起水陸空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暢通“九通道”,構建大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多種運輸方式之間有效銜接,國家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數量居全國第一。

  湖北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遊,是全國唯一同時布局航空專業貨運樞紐、長江航運樞紐、國際鐵路貨運樞紐的省份。通過打基礎補短板謀長遠,加強樞紐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湖北作為陸海空三個“絲綢之路”交彙點的樞紐地位更加凸顯。黃金水道通江達海,萬噸巨輪可通過長江直達武漢,武漢港集裝箱吞吐量長江中上遊第一。“空中絲路”鏈接全球,建成了亞洲最大的國際專業貨運機場花湖機場,形成內陸開放的“空中出海口”。中歐班列馳而不息,實現向東出海、向西經中亞入歐、向南至東盟、向北至俄羅斯的“四向齊發”新局麵。通達便利的區位交通優勢,有力支撐了湖北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加速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

  河南戰略地位突出,近年來加快建設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係和物流通道樞紐。為強化優勢,可加速與湖北間區域交通互聯互通、全方位提升合作能級,攜手構建新時代“祖國立交橋”,共同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郭北晨 整理)

微信圖片_20240423072914.jpg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部崛起滿目新 | 向前·開放樞紐看中部
2024/4/23 8:35:53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中部崛起滿目新 湖北_20240423082650.jpg

  “加強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體係建設,強化中部地區的大通道格局。”——習近平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強調


圖0.jpg

  武漢陽邏港鐵水聯運場站,集裝箱堆垛成“山”。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博 攝

  核心提示

  大山“挽”起兩省,大河滋養兩地。河南日報聯動報道“中部崛起滿目新”向“前”報道組來到湖北,觀港口、入機場、訪鐵路,探尋湖北如何通過提升開放樞紐功能,加快建設新時代“九州通衢”,期待豫鄂攜手加強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推動樞紐經濟再提能級、再上台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郭北晨 湖北日報記者 胡禕 /文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李博 馮夢力/視頻

  才飲黃河水,又登黃鶴樓。

  河南與湖北,同屬中部地區,山水相連人文相親。一個地處“長江之腰”,是長江經濟帶承東接西的重要樞紐;一個位於“大河之南”,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加快推動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黃金水道,千帆競發;碧空如洗,飛機轟鳴;鋼軌綿延,列車飛馳。連日來,河南日報記者一行走進荊楚大地,實地探訪“九州通衢”湖北做強做優綜合交通樞紐、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創新實踐。

  站在中部看中部。中部地區之“崛起”,站到了更高起點上。從湖北“三大貨運樞紐”到河南“四條絲綢之路”,流動的交通大通道活力澎湃,挺起中部“脊梁”的戰略支點不斷抬升。

  跳出中部看中部。積極對接中部地區大通道建設,充分運用區位和交通優勢,在更大範圍內配置資源,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拓空間、作貢獻,豫鄂樞紐經濟未來可期。

  黃金水道向海圖強

  站在武漢陽邏港眺望,江水浩蕩,舟楫如織。龍門吊、橋吊起落不停,集裝箱堆垛成“山”,重型貨櫃車穿梭其間。

  “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內河航運作用,發展江海聯運,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首站來到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滂沱大雨中,他卷起褲腿、撐著雨傘,留下殷殷囑托。

  曾經的武漢陽邏港,集裝箱班列要從20公裏外的灄口鐵路貨運站始發,或到60餘公裏之外的吳家山集裝箱鐵路中心站轉運。

  如今,鐵路已經鋪進了陽邏港區,這裏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萬標準箱,成為長江中上遊最大的鐵水聯運樞紐。

  航運向東入海,班列向西入歐。滿載貨物的班輪準備起航,向東駛往韓國。不遠處的鐵水聯運場站,裝滿電子產品的中歐班列(武漢)鳴笛啟程,向西開往歐洲。

  傳統的港口、碼頭,是典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但在陽邏港區內,很少看到工人走動。武漢中遠海運港口碼頭有限公司生產操作部經理陳曉勉帶領我們來到碼頭智慧控製室,揭開了智慧化港口的秘密。

  記者注意到,工作人員麵前擺放的電腦屏幕,實時顯示港區內作業實況及相關作業技術指標。工作人員在調度中心操作手柄,即可實現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鐵路和堆場軌道吊自動化遠程操控。

  “在5G、北鬥等新技術加持下,陽邏港不僅是我國首個鐵路裝卸自動化碼頭,也是長江中上遊首個智慧集裝箱碼頭。”陳曉勉說,“港站同場、運輸同場、關檢同場、信息同場,真正打通了鐵路和水路運輸間的‘最後一公裏’。”

  港區內兩條1050米長的鐵路裝卸線,是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香爐山站延伸而來的。“我們主要承擔陽邏港鐵水聯運工程集裝箱到達、取送和排空運輸等任務。”香爐山站安全員唐光平說,今年截至4月21日,該站共發送鐵水聯運班列73列,同比增長450%。

  貫通“黃金水道”,實現通江達海夢,這也一直被身處內陸的河南人念念不忘。過去一年來,河南將內河航運發展提升到空前高度,做大航運文章、做強樞紐經濟,承載這一構想的“11246”工程蹄疾步穩。2024年,河南計劃完成投資200億元,推進實施23個內河航運項目。隨著重點港航項目接續落子,“中原出海新通道”進一步暢通,將彙聚起河南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築路蒼穹起勢騰飛

  4月,鄂州,花馬湖水光瀲灩。湖畔,亞洲規模最大、中國首座航空貨運樞紐——鄂州花湖機場坐落於此。

  可白天走進機場,卻沒有想象中熱鬧,周圍一片“靜悄悄”。

  “這就是花湖機場的與眾不同之處,它是一座‘不夜城’。”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企業管理部副總經理嶽斌說。

  子夜,一架架飛機就會穿過雲層,在東、西跑道次第著陸。卸貨、分揀、拆裝、轉送……在停機坪和轉運中心之間,接駁車穿梭往來。當大地再次從晨光中醒來,近90架全貨機滿載貨物魚貫離港。

  空地之間的“群起群降”和“夜至朝發”,每天都會在花湖機場上演。“從第一架飛機降落,到最後一架飛機離港,平均每2分鍾就有一架起降。”嶽斌說。

鄭州.jpg

  亞洲第一個、全球第四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緣何落戶鄂州?這與順豐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隨著順豐貨運機隊規模擴大,分散的點對點運輸出現明顯弊端,飛機腹艙帶貨和貨機使用率均得不到充分釋放。全力打造一座專業貨運機場,支撐核心業務和發展戰略,成為順豐的戰略決策。

  處於武漢城市圈中的鄂州,距離武漢隻有1小時車程,路網密集,公路、鐵路裏程數按單位麵積算,在國內首屈一指;緊靠“黃金水道”長江,沿江碼頭可與機場跑道無縫對接。

  “從鄂州起飛,1.5小時飛行圈可抵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級城市群,輻射全國90%的經濟總量、80%的人口。”嶽斌介紹。

  企與城“雙向奔赴”。今年3月,國務院批複同意湖北鄂州花湖機場對外開放,一個全新的“空中出海口”在中部內陸打開。

  值得一提的是,花湖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從0到1萬噸用時7個月,從1萬噸到10萬噸、從10萬噸到30萬噸均用時僅3個月。目前,花湖機場單日最高貨運航班起降120架次、貨郵吞吐量近3000噸。

  交通是一座城市變革的重要力量。正如湖北日報高級記者戴勁鬆在《築路蒼穹》一書中所說,鄭州圍繞“向藍天要開放”持續發力,交通立體化格局已然形成,武漢+鄂州有沒有可能後來趕上?這勢必成為鄂州花湖機場建成投運後的首個“小目標”。

  不沿邊、不靠海,10多年間,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這座內陸機場從貨運量全國靠後躋身全國第六、全球前四十,成為“空中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今年一季度,鄭州機場貨運量超過14萬噸,同比增長11.16%。

  鋼鐵駝隊暢聯東西

  連結、停車、試拉……在武鐵漢西車務段吳家山車站,調車區長熟練地將貨車送往貨物線。作為湖北交通樞紐的新地標,武漢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即吳家山中心站,是中歐班列集裝箱集散中心,成為連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樞紐。

  位於內陸腹地的湖北,原來商品出口主要靠水運出海:經長江到沿海城市,再通過海運到達全球各地。2012年,武漢在全國第二個開通中歐班列,多了一條陸上的“黃金通道”。

  4月19日,中歐班列(武漢)開通第三條直達白俄羅斯的班列,列車中有一批“特殊乘客”——165輛東風乘用車、新能源車。“通過中歐班列,風神、嵐圖等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能夠更便捷、高效地通達歐洲市場,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東風進出口公司國際物流服務部部長徐天表示。

武漢.jpg

  “鋼鐵駝隊”帶貨忙,引擎日夜不息。目前,中歐班列(武漢)擁有53條穩定的跨境運輸線路,輻射歐亞大陸40個國家、116個城市。2023年,中歐班列(武漢)年發運量首次跨過千列大關,同比增長64.7%。

  “發運的貨品中,湖北本地貨源占比約80%;其中最多的就是整車和汽車零部件,約占32%。”武漢漢歐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誌軍說,穩定高效的物流服務體係為“鄂品出境”提供了保障。

  樞紐先行揚新帆,引客聚產天地寬。在中歐班列(武漢)的強力拉動下,光電、服裝、木材等產業在武漢集聚發展,助力一大批國際企業和國際產能合作項目陸續落戶湖北,歐萊雅、博世等先後在武漢建立集散分撥中心。

  在河南,中歐班列也保持著良好運行勢頭,目前累計開行1萬多列,運營網絡遍布歐盟、中亞、東盟等地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在位於鄭州航空港區的鄭州國際陸港新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中歐班列的“新家”已顯雛形,建成後將具備中歐班列年發運“萬列千萬噸”的承載能力。

  日新月異,動能澎湃。湖北和河南高質量發展勁頭十足,正攜手由內陸腹地變為開放新前沿。

圖1.jpg

  河南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上持續發力,打造互聯互通、高效便捷的路網體係。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介紹亮點對對碰_20240423075348.jpg

  兩地專家這樣說

  河南的交通日趨多元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

  關於河南交通,我有三個深刻印象。

  第一是河南的高鐵樞紐地位。資料顯示,我國有15個高鐵站在5小時內通達城市超過50個,排名第一的是鄭州東站,5小時到達城市112座,第二名才是武漢站,河南還在全國率先全麵建成“米”字形高鐵網。

  第二是河南努力建設“空、陸、網、海”四條絲路。鄭州是全國12個最高等級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全國唯一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成功入選國家首批15個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空中絲路”強基擴麵,鄭州機場已形成橫跨歐美亞、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客貨運航線網絡;“陸上絲路”提質增量,中歐班列(鄭州)形成了覆蓋歐洲、中亞、東盟和亞太(日韓等)的“十九站點、七口岸”國際物流網絡體係;“網上絲路”創新突破,全省已培育認定36個省級跨境電商示範園區,首創的“1210網購保稅進口”模式在全球推廣;“海上絲路”實現了陸海無縫銜接。

  第三是河南在大力發展水運。河南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水係,淮河、沙潁河、唐白河、沱澮河等均具有較好的航運條件。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把內河航運作為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係的關鍵之舉,加快實施內河航運“11246”工程,力爭通過3至5年努力,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1億噸,完成投資1000億元,通航裏程達2000公裏以上,打造淮河等4條通江達海新通道,基本建成周口港等6個現代化港口。

  由上可知,河南的交通已經日趨多元化,一些突破性措施值得湖北學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郭北晨 整理)

  攜手共建“祖國立交橋

  □河南交通運輸戰略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郭文奇

  湖北位於京津冀至粵港澳、長三角至成渝兩條主軸交會處,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近年來,該省著力推進內陸開放型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建設,打造“軌道上的湖北”,加快從“九省通衢”邁向“九州通衢”,取得了豐碩成果。

  如今,湖北已經構築起水陸空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暢通“九通道”,構建大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多種運輸方式之間有效銜接,國家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數量居全國第一。

  湖北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遊,是全國唯一同時布局航空專業貨運樞紐、長江航運樞紐、國際鐵路貨運樞紐的省份。通過打基礎補短板謀長遠,加強樞紐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湖北作為陸海空三個“絲綢之路”交彙點的樞紐地位更加凸顯。黃金水道通江達海,萬噸巨輪可通過長江直達武漢,武漢港集裝箱吞吐量長江中上遊第一。“空中絲路”鏈接全球,建成了亞洲最大的國際專業貨運機場花湖機場,形成內陸開放的“空中出海口”。中歐班列馳而不息,實現向東出海、向西經中亞入歐、向南至東盟、向北至俄羅斯的“四向齊發”新局麵。通達便利的區位交通優勢,有力支撐了湖北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加速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

  河南戰略地位突出,近年來加快建設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係和物流通道樞紐。為強化優勢,可加速與湖北間區域交通互聯互通、全方位提升合作能級,攜手構建新時代“祖國立交橋”,共同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郭北晨 整理)

微信圖片_20240423072914.jpg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