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追尋·閃亮的坐標⑥丨“鐵路線”織就的紅色紀念地
更新時間:2024-4-6 13:01:26    來源:河南日報


大河網訊 “以前和朋友聚會,都會問到哪裏見,大都回答是‘二七’。”網友“廿”是個“老鄭州”,說起“二七”話題來滔滔不絕,“不管是土生土長的鄭州人,還是第一次來鄭州的人,‘二七’一定是頻繁聽到的字眼。”

二七紀念塔

“東方紅,太陽升……”伴隨著綿長悠揚的旋律,迎著晨起報時篤定沉穩的鍾聲,從鄭州二七紀念館序廳曆階而上,百年“二七精神”從這裏開啟,並一路延續。

守護“工+人”的故事

“二七”是地標,也是一把精神火炬。

20世紀初,由於京漢、隴海鐵路交會於此,造就了鄭州在全國“中”的地理坐標和“十字路口”的獨特優勢。

1920年10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開始在鐵路沿線開展工人運動。到1922年底,京漢鐵路沿線已建立起16個分工會,為成立總工會奠定了基礎。

1923年2月1日清晨,各地代表齊集鄭州火車站,向總工會成立大會會場——普樂園挺進。會場內,“京漢鐵路總工會萬歲”“勞動階級勝利萬歲”的口號連綿不絕。但總工會的成立遭到了軍閥的無理阻撓。為此,京漢鐵路總工會執委會決定於2月4日實行總罷工。

2月4日上午9時,一聲從鄭州拉響的汽笛聲向世界宣布——罷工開始了!關閘、停電、中斷通訊、熄滅爐火……長達1200多公裏的京漢鐵路頓時陷入癱瘓,引起了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恐慌。

“二七大罷工在中國工運史、中國革命史、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留下了最為燦爛的一頁,成為激勵人們繼往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鄭州二七紀念館講解員告訴記者。

“鐵路線”織就的紅色紀念地

歲月變遷,曾經的水深火熱之地如今已換了新顏。邁入二七紀念館的大門,聽著清晰有力的曆史講述,什麼是“二七精神”?這個答案越發明朗。

二七紀念館開展清明節社教活動

清明節假期期間,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的二七紀念館開展了引導青少年追思英烈、上好一節思政課活動。記者了解到,鄭州市二七區興華小學的學生們在參觀後感受到了昂揚的精神力量,寫下了摯誠的觀後感:

“為了民族解放,英勇奮鬥,獻身於人民,英勇的二七烈士,永垂不朽。”伴隨著講解員生動的講解,看著展板上中國人民英勇抗擊外敵的場景,看著大屏幕上鄭州這些年飛速發展的場景,看著戰爭時期人們留下的文物,我心中十分感動,很驕傲自己生長於這樣的城市。

——鄭州市二七區興華小學 王藝霖

麵對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強烈壓迫,工人們與惡勢力頑強抵抗,他們不怕流血、不怕犧牲,讓我深深感受到這就是“二七精神”!

——鄭州市二七區興華小學 李奕璿

舉不勝舉的英雄名字曆曆在目,激勵著我們要努力學習,做德、智、體、美、勞的新一代優秀少先隊員。

——鄭州市二七區興華小學 李依依

“‘工’字下邊加個‘人’字,連起來就是‘天’,工人階級前途遠大。”走進二七塔,李大釗當年給鄭州鐵路工人講學時的幽默話語仿佛就在耳邊回蕩。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閃爍,二七紀念塔在燈光的映襯下,靜謐安好。時光的年輪刻下了“二七精神”的印跡,也在時代的發展中不斷注入新的曆史內涵。即使時代在變,但隻要英烈常駐心中,青春熱血就一定不會缺席。(董蕾 實習生 範弘燁)

編者按:每一方紀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2024年清明節期間,河南文明網聯合大河網推出清明節主題策劃《追尋·閃亮的坐標》,走進烈士紀念設施緬懷先輩、尋根鑄魂,致敬曆史,朝未來出發。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追尋·閃亮的坐標⑥丨“鐵路線”織就的紅色紀念地
2024-4-6 13:01:26    來源:河南日報


大河網訊 “以前和朋友聚會,都會問到哪裏見,大都回答是‘二七’。”網友“廿”是個“老鄭州”,說起“二七”話題來滔滔不絕,“不管是土生土長的鄭州人,還是第一次來鄭州的人,‘二七’一定是頻繁聽到的字眼。”

二七紀念塔

“東方紅,太陽升……”伴隨著綿長悠揚的旋律,迎著晨起報時篤定沉穩的鍾聲,從鄭州二七紀念館序廳曆階而上,百年“二七精神”從這裏開啟,並一路延續。

守護“工+人”的故事

“二七”是地標,也是一把精神火炬。

20世紀初,由於京漢、隴海鐵路交會於此,造就了鄭州在全國“中”的地理坐標和“十字路口”的獨特優勢。

1920年10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開始在鐵路沿線開展工人運動。到1922年底,京漢鐵路沿線已建立起16個分工會,為成立總工會奠定了基礎。

1923年2月1日清晨,各地代表齊集鄭州火車站,向總工會成立大會會場——普樂園挺進。會場內,“京漢鐵路總工會萬歲”“勞動階級勝利萬歲”的口號連綿不絕。但總工會的成立遭到了軍閥的無理阻撓。為此,京漢鐵路總工會執委會決定於2月4日實行總罷工。

2月4日上午9時,一聲從鄭州拉響的汽笛聲向世界宣布——罷工開始了!關閘、停電、中斷通訊、熄滅爐火……長達1200多公裏的京漢鐵路頓時陷入癱瘓,引起了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恐慌。

“二七大罷工在中國工運史、中國革命史、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留下了最為燦爛的一頁,成為激勵人們繼往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鄭州二七紀念館講解員告訴記者。

“鐵路線”織就的紅色紀念地

歲月變遷,曾經的水深火熱之地如今已換了新顏。邁入二七紀念館的大門,聽著清晰有力的曆史講述,什麼是“二七精神”?這個答案越發明朗。

二七紀念館開展清明節社教活動

清明節假期期間,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的二七紀念館開展了引導青少年追思英烈、上好一節思政課活動。記者了解到,鄭州市二七區興華小學的學生們在參觀後感受到了昂揚的精神力量,寫下了摯誠的觀後感:

“為了民族解放,英勇奮鬥,獻身於人民,英勇的二七烈士,永垂不朽。”伴隨著講解員生動的講解,看著展板上中國人民英勇抗擊外敵的場景,看著大屏幕上鄭州這些年飛速發展的場景,看著戰爭時期人們留下的文物,我心中十分感動,很驕傲自己生長於這樣的城市。

——鄭州市二七區興華小學 王藝霖

麵對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強烈壓迫,工人們與惡勢力頑強抵抗,他們不怕流血、不怕犧牲,讓我深深感受到這就是“二七精神”!

——鄭州市二七區興華小學 李奕璿

舉不勝舉的英雄名字曆曆在目,激勵著我們要努力學習,做德、智、體、美、勞的新一代優秀少先隊員。

——鄭州市二七區興華小學 李依依

“‘工’字下邊加個‘人’字,連起來就是‘天’,工人階級前途遠大。”走進二七塔,李大釗當年給鄭州鐵路工人講學時的幽默話語仿佛就在耳邊回蕩。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閃爍,二七紀念塔在燈光的映襯下,靜謐安好。時光的年輪刻下了“二七精神”的印跡,也在時代的發展中不斷注入新的曆史內涵。即使時代在變,但隻要英烈常駐心中,青春熱血就一定不會缺席。(董蕾 實習生 範弘燁)

編者按:每一方紀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2024年清明節期間,河南文明網聯合大河網推出清明節主題策劃《追尋·閃亮的坐標》,走進烈士紀念設施緬懷先輩、尋根鑄魂,致敬曆史,朝未來出發。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