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支柱產業怎麼抓——對話縣(市、區)一把手”係列訪談 | 淮濱紡織“織”出老區振興新圖景
更新時間:2024-3-29 9:24:12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支柱產業名片

  淮濱縣搶抓東南沿海產業轉移機遇,已引進培育紡織服裝企業217家,簽約投產噴水織機7萬餘台(套),基本形成從初級絲—織布絲—成品布—印染後整理—服裝加工—市場交易的全產業鏈,年產坯布50億米以上、服裝3000萬件以上,實現了從傳統紡織向時尚紡織的華麗嬗變,被授予“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縣”,成為信陽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領跑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鬆 劉宏冰 通訊員 韓浩

  從2008年第一家港商簽約、第一台織機落戶淮濱,經過十多年的精心培育,這裏已構建起時尚紡織產業的完整鏈條,走出了一條現代紡織服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動力何來,未來何去?3月25日,記者就此采訪了淮濱縣委書記穀光亞。

  記者:作為傳統農業大縣,淮濱為何會選擇紡織服裝作為支柱產業?

  穀光亞:淮濱建縣時間晚,“三水圍一縣,一河貫西東”,縣域經濟長期因水而困。在發展中解決發展的問題,引進、培育、做大時尚紡織產業,是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的機遇,也是拚搏的結果。淮濱區位優越,東連長江經濟帶,南臨武漢城市圈,具有無可比擬的“公、鐵、水”立體交通優勢。十多年來,淮濱曆屆黨委“班子”狠抓紡織服裝主導產業發展不動搖,才有了當前全縣噴水織機規模占全省六成以上、時尚紡織產業占全縣民營經濟增加值七成以上的良好發展態勢。

  記者:這些年淮濱紡織是如何培育壯大的?

  穀光亞:總體來講,就是十年磨一劍,一任接著一任幹。具體從三個方麵發力:一是聚力打造省級高新區。按照“全產業鏈專業園區”發展思路,高標準建成12平方公裏的先進製造業開發區,規劃建設23個時尚紡織“區中園”,成功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23年榮獲全省開發區建設“金星獎”。二是全員招商引項目。圍繞產業鏈圖譜精準招商,先後招引江蘇陽光集團、杉杉服飾,落地總投資55.06億元的橫扇小鎮,形成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良好態勢。三是精心服務優環境。堅定走“港產城”融合發展之路,規劃建設信陽淮濱臨港經濟區,持續為流通貿易型縣域經濟增活力添動力。

  記者:如何推動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穀光亞:我們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牽引,圍繞“一紡兩造”目標,全力提升時尚紡織產業現代化水平。一是做強園區平台。建設豫南(淮濱)智能織造、吳江高新、美加高新紡織等11個產業園,投產蘇信合作示範產業園,開工建設橫扇小鎮、杉杉校服基地。二是突出龍頭引領。舉全縣之力建設河南陽光產業城,完成一期年產150萬套高檔西裝生產線、啟動二期年產1000萬米毛紡項目、報批三期500畝陽光城配套項目,基本實現江蘇陽光到河南陽光產業平移。三是持續延鏈升鏈。重點在製造初級絲、印染後整理、市場大交易等環節延鏈升鏈。采取“飛地模式”與固始共建染整產業園,建設長絲產業園,做強中西部紡織服裝交易市場。四是全力招大引強。圍繞“1+1”主導產業,開展“百億招商、萬人招工、千人參與”行動,開展蘇信合作招商、產業鏈集群招商、招商大使招商。五是提升融資能力。深化“三化三製”改革,打好“管委會+公司”組合拳,整合平台公司資產,達標升級創2A,組建“區中園”產業運營公司,搭建招商引資承載平台,提升市場化運營水平。六是優化創新生態。實施“三大改造”項目,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依托紡織科技大廈、省級紡織產品檢測中心,加強產業鏈創新平台建設,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專家點評

  加快紡織服裝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 李剛

  淮濱縣把一個農業大縣建設成為“中國針織服裝產業轉移示範區”“中國新興紡織基地縣”,並努力打造我國中西部最大的化纖紡織基地,關鍵在於他們能以前瞻的眼光謀篇布局,主動融入河南現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大勢,著眼全產業鏈發展調結構、補短板,緊盯行業前沿抓創新、提能級,形成了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綠色發展、創新引領的良好態勢,加快推動紡織服裝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支柱產業怎麼抓——對話縣(市、區)一把手”係列訪談 | 淮濱紡織“織”出老區振興新圖景
2024-3-29 9:24:12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支柱產業名片

  淮濱縣搶抓東南沿海產業轉移機遇,已引進培育紡織服裝企業217家,簽約投產噴水織機7萬餘台(套),基本形成從初級絲—織布絲—成品布—印染後整理—服裝加工—市場交易的全產業鏈,年產坯布50億米以上、服裝3000萬件以上,實現了從傳統紡織向時尚紡織的華麗嬗變,被授予“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縣”,成為信陽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領跑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鬆 劉宏冰 通訊員 韓浩

  從2008年第一家港商簽約、第一台織機落戶淮濱,經過十多年的精心培育,這裏已構建起時尚紡織產業的完整鏈條,走出了一條現代紡織服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動力何來,未來何去?3月25日,記者就此采訪了淮濱縣委書記穀光亞。

  記者:作為傳統農業大縣,淮濱為何會選擇紡織服裝作為支柱產業?

  穀光亞:淮濱建縣時間晚,“三水圍一縣,一河貫西東”,縣域經濟長期因水而困。在發展中解決發展的問題,引進、培育、做大時尚紡織產業,是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的機遇,也是拚搏的結果。淮濱區位優越,東連長江經濟帶,南臨武漢城市圈,具有無可比擬的“公、鐵、水”立體交通優勢。十多年來,淮濱曆屆黨委“班子”狠抓紡織服裝主導產業發展不動搖,才有了當前全縣噴水織機規模占全省六成以上、時尚紡織產業占全縣民營經濟增加值七成以上的良好發展態勢。

  記者:這些年淮濱紡織是如何培育壯大的?

  穀光亞:總體來講,就是十年磨一劍,一任接著一任幹。具體從三個方麵發力:一是聚力打造省級高新區。按照“全產業鏈專業園區”發展思路,高標準建成12平方公裏的先進製造業開發區,規劃建設23個時尚紡織“區中園”,成功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23年榮獲全省開發區建設“金星獎”。二是全員招商引項目。圍繞產業鏈圖譜精準招商,先後招引江蘇陽光集團、杉杉服飾,落地總投資55.06億元的橫扇小鎮,形成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良好態勢。三是精心服務優環境。堅定走“港產城”融合發展之路,規劃建設信陽淮濱臨港經濟區,持續為流通貿易型縣域經濟增活力添動力。

  記者:如何推動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穀光亞:我們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牽引,圍繞“一紡兩造”目標,全力提升時尚紡織產業現代化水平。一是做強園區平台。建設豫南(淮濱)智能織造、吳江高新、美加高新紡織等11個產業園,投產蘇信合作示範產業園,開工建設橫扇小鎮、杉杉校服基地。二是突出龍頭引領。舉全縣之力建設河南陽光產業城,完成一期年產150萬套高檔西裝生產線、啟動二期年產1000萬米毛紡項目、報批三期500畝陽光城配套項目,基本實現江蘇陽光到河南陽光產業平移。三是持續延鏈升鏈。重點在製造初級絲、印染後整理、市場大交易等環節延鏈升鏈。采取“飛地模式”與固始共建染整產業園,建設長絲產業園,做強中西部紡織服裝交易市場。四是全力招大引強。圍繞“1+1”主導產業,開展“百億招商、萬人招工、千人參與”行動,開展蘇信合作招商、產業鏈集群招商、招商大使招商。五是提升融資能力。深化“三化三製”改革,打好“管委會+公司”組合拳,整合平台公司資產,達標升級創2A,組建“區中園”產業運營公司,搭建招商引資承載平台,提升市場化運營水平。六是優化創新生態。實施“三大改造”項目,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依托紡織科技大廈、省級紡織產品檢測中心,加強產業鏈創新平台建設,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專家點評

  加快紡織服裝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 李剛

  淮濱縣把一個農業大縣建設成為“中國針織服裝產業轉移示範區”“中國新興紡織基地縣”,並努力打造我國中西部最大的化纖紡織基地,關鍵在於他們能以前瞻的眼光謀篇布局,主動融入河南現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大勢,著眼全產業鏈發展調結構、補短板,緊盯行業前沿抓創新、提能級,形成了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綠色發展、創新引領的良好態勢,加快推動紡織服裝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