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誠邀春光至 共繪好“豐”景
更新時間:2024-3-20 8:52:09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評論員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當前正是春耕春管的關鍵時節。3月18日,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會議在河南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對做好春季農業生產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精準細致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強化技術指導服務,穩定糧食播種麵積,保障農資生產供應,抓好農業防災減災,奮力贏得全年豐收主動權,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夏糧豐則全年豐”,環環緊扣抓好春季田管、春耕備耕、大麵積單產提升等工作,全力以赴奪取夏季糧油豐產豐收,夯實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基礎,對於推動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糧食生產是河南的一大優勢,也是河南的一張王牌,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五次到河南考察調研,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每次必談農業,必談糧食生產。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錨定“兩個確保”,深入實施“十大戰略”,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

  糧食要增產,種子是關鍵。一棵來自西北的牧草,一株來自中原的小麥,兩者碰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中原農穀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小麥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團隊將冰草與小麥遠緣雜交,選育出“普冰”係列小麥新品種,有了冰草基因的加持,小麥的產量和抗病性能都大幅提高。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問題、作決策、抓發展,河南高標準推進中原農穀建設,彙聚53家省級以上科研平台,引進13個院士團隊,奮力打造以種業為核心的國家級、國際化農業創新高地。三年來,全省通過國審小麥新品種162個,占國審品種總數的30.7%、居全國第一位。

  農業要發展,科技是引擎。“智慧灌溉”為麥田春管按下“快進鍵”,智能墒情監測係統實時監測麥田幹旱程度,昆蟲雷達遠距離監測遷飛性害蟲運動軌跡……今年是我國小麥單產提升三年行動的第一年,在中原農穀核心區——新鄉平原示範區10.89萬畝高標準農田裏,代表新質生產力的“黑科技”,讓今年的春管實現“精打細算”。農業機械化是夏季糧油豐收的最大底氣,當前,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7.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小麥生產、玉米生產、花生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隨著技術裝備加快迭代升級,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4.9%,“5G+智慧農業”、智能灌溉、苗情監測等一大批數字農業場景加快呈現,中原傳統農業正在向智能現代農業加速轉變。

  顆粒要歸倉,減災是保障。提高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農業穩產高產的重要保障。確保中國碗裏盛更多河南糧,既要在穩住“量”的基礎上提升“質”,也要科學有效應對各類災害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影響。為構建農業防災減災應急體係,我省從種子到地頭建立了完整的應對機製,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增強農業應對自然災害的韌性和適應性。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堅持不懈抓好糧油生產、確保全年豐收意義重大。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扛牢糧食安全重任,實施糧食單產提升工程,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製融合共促,到2025年新增糧食產能100億斤。

  春耕春管,是一年之計的開端,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首戰”。當前,全省麥播基礎和出苗質量總體較好,土壤墒情持續向好。以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會議為契機,抓住春耕春管的黃金時期,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打好“主動仗”,就能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夯實基礎,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氣象服務達田間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若凡

  “整體來看,目前底墒充足,氣象條件也有利於丹參幼苗生長發育及品質提升,可盡快開展丹參苗的補種。”3月18日,洛陽市嵩縣田湖鎮張莊村丹參種植基地內,省氣象局農業氣象專家查看丹參長勢、苗情墒情狀況,麵對麵為農戶提供氣象服務指導。

  “2000年,我們村成立合作社,流轉2000畝地種植丹參,經濟效益非常好,每畝地淨收益在2000元左右。”張莊村黨支部書記郭孟現說,“雖然種植丹參比種植傳統農作物收益要高,但它對氣象依賴度也高,天氣好壞將直接影響丹參品質和收成,及時準確的氣象信息能幫助我們減少損失。”

  “由於去年年底雨雪比較多,種上的丹參就出現了缺苗斷壟的情況。何時補栽能保證成活率?我們就需要特別精準的氣象預報。如何保證中藥材品質?在日常管理中,我們還需要了解墒情、蟲情等相關信息。”郭孟現說。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氣象服務的保障。”省氣象局副局長鄭世林介紹,近年來,我省氣象部門在努力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同時,還積極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2023年,聯合省農業農村廳認定茶葉、山藥、中草藥等8個省級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各地也結合實際積極開展本地優勢特色氣象服務。嵩縣氣象局就建成了“氣象助力鄉村振興產業基地”,積極探索“中原藥穀”特色氣象服務模式,為嵩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服務保障。

  當日,省氣象局、省科協聯合在嵩縣中原藥穀啟動“鄉村振興氣象賦能”省氣象科普進鄉村誌願服務暨“千鄉萬村科普行”活動。啟動儀式上,中國氣象局·河南省農業氣象保障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嵩縣人民政府就開發利用嵩縣氣候資源,促進嵩縣“中原藥穀”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簽訂框架合作協議。

  “2024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行動最前線’,就是要求我們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今年,我省氣象部門將加強農業氣象科技成果轉化,強化農業氣象觀測人員隊伍建設,完善特色農業氣象服務體係,研發針對中草藥、果林等特色優勢產業的精細化氣象服務產品,麵向全省大型農業企業開展融入式、訂單式氣象服務。”鄭世林說。

  農機服務到地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姬姣姣 通訊員 王穎 陳潔

  春分至,田野間,綠油油的麥苗隨風搖曳,生機盎然。農戶們除草、施肥,農機中心工作人員講技術、解難題,一派繁忙景象。

  眼下,小麥進入返青期,也是春管的黃金期。連日來,焦作市馬村區農機中心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農機合作社,指導農戶搶抓農時,做好春耕春管,為豐產高產打下基礎。

  “這幾天氣溫回升,得盡快噴藥防治病蟲害。”在安陽城街道山底村的一處麥田裏,馬村區農機中心技術員劉德長撥開麥壟細細查看麥苗返青情況,叮囑種植大戶張愛玲利用植保機械進行麥田病蟲害防治。

  “有你們指導,我種糧更安心!”張愛玲笑著說。她承包種植了1000餘畝小麥,在該區農機中心技術人員的跟蹤服務下,目前小麥返青分蘖快、長勢良好。

  農機服務送到地頭,農戶種糧更有奔頭。張愛玲的安心是馬村區很多種糧群眾的共同心聲。

  近期,馬村區組織農機推廣技術人員和農機監理人員深入轄區各農機合作社,指導種植戶做好麥田追肥、病蟲害防治和澆灌等春季田管工作,同時做好農機具保養、維修、安裝調試等,保證農機具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春耕生產。截至目前,他們已開展技術指導20次,培訓技術人員56人,指導維修保養機具232台套。

  “為充分發揮轄區農機服務合作社、農機大戶、農機作業隊的優勢作用,我們組織農機手與農戶簽訂作業合同,積極鼓勵合作社和農機大戶外出跨區作業。”馬村區農機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負農時不負春

  3月19日,光山縣羅陳鄉張樓村青龍河合作社全自動智能化育秧工廠,社員正在觀察水稻秧苗的生長情況。隨著氣溫回升,光山縣各地農民搶抓農時,開展水稻育秧工作,確保全縣水稻能按時插秧,為今秋水稻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謝萬柏 攝

  3月18日,夕陽西下,安陽縣瓦店鄉廣潤坡高標準農田示範區,東路村村民駕駛自走式高地隙、長噴杆植保機為麥苗噴施生物藥肥,對700多畝返青的小麥進行病蟲害早期預防,為小麥穩產高產打下基礎。 畢興世 攝

hnrb2024032003_00.png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誠邀春光至 共繪好“豐”景
2024-3-20 8:52:09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評論員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當前正是春耕春管的關鍵時節。3月18日,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會議在河南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對做好春季農業生產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精準細致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強化技術指導服務,穩定糧食播種麵積,保障農資生產供應,抓好農業防災減災,奮力贏得全年豐收主動權,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夏糧豐則全年豐”,環環緊扣抓好春季田管、春耕備耕、大麵積單產提升等工作,全力以赴奪取夏季糧油豐產豐收,夯實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基礎,對於推動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糧食生產是河南的一大優勢,也是河南的一張王牌,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五次到河南考察調研,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每次必談農業,必談糧食生產。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錨定“兩個確保”,深入實施“十大戰略”,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

  糧食要增產,種子是關鍵。一棵來自西北的牧草,一株來自中原的小麥,兩者碰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中原農穀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小麥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團隊將冰草與小麥遠緣雜交,選育出“普冰”係列小麥新品種,有了冰草基因的加持,小麥的產量和抗病性能都大幅提高。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問題、作決策、抓發展,河南高標準推進中原農穀建設,彙聚53家省級以上科研平台,引進13個院士團隊,奮力打造以種業為核心的國家級、國際化農業創新高地。三年來,全省通過國審小麥新品種162個,占國審品種總數的30.7%、居全國第一位。

  農業要發展,科技是引擎。“智慧灌溉”為麥田春管按下“快進鍵”,智能墒情監測係統實時監測麥田幹旱程度,昆蟲雷達遠距離監測遷飛性害蟲運動軌跡……今年是我國小麥單產提升三年行動的第一年,在中原農穀核心區——新鄉平原示範區10.89萬畝高標準農田裏,代表新質生產力的“黑科技”,讓今年的春管實現“精打細算”。農業機械化是夏季糧油豐收的最大底氣,當前,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7.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小麥生產、玉米生產、花生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隨著技術裝備加快迭代升級,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4.9%,“5G+智慧農業”、智能灌溉、苗情監測等一大批數字農業場景加快呈現,中原傳統農業正在向智能現代農業加速轉變。

  顆粒要歸倉,減災是保障。提高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農業穩產高產的重要保障。確保中國碗裏盛更多河南糧,既要在穩住“量”的基礎上提升“質”,也要科學有效應對各類災害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影響。為構建農業防災減災應急體係,我省從種子到地頭建立了完整的應對機製,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增強農業應對自然災害的韌性和適應性。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堅持不懈抓好糧油生產、確保全年豐收意義重大。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扛牢糧食安全重任,實施糧食單產提升工程,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製融合共促,到2025年新增糧食產能100億斤。

  春耕春管,是一年之計的開端,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首戰”。當前,全省麥播基礎和出苗質量總體較好,土壤墒情持續向好。以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會議為契機,抓住春耕春管的黃金時期,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打好“主動仗”,就能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夯實基礎,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氣象服務達田間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若凡

  “整體來看,目前底墒充足,氣象條件也有利於丹參幼苗生長發育及品質提升,可盡快開展丹參苗的補種。”3月18日,洛陽市嵩縣田湖鎮張莊村丹參種植基地內,省氣象局農業氣象專家查看丹參長勢、苗情墒情狀況,麵對麵為農戶提供氣象服務指導。

  “2000年,我們村成立合作社,流轉2000畝地種植丹參,經濟效益非常好,每畝地淨收益在2000元左右。”張莊村黨支部書記郭孟現說,“雖然種植丹參比種植傳統農作物收益要高,但它對氣象依賴度也高,天氣好壞將直接影響丹參品質和收成,及時準確的氣象信息能幫助我們減少損失。”

  “由於去年年底雨雪比較多,種上的丹參就出現了缺苗斷壟的情況。何時補栽能保證成活率?我們就需要特別精準的氣象預報。如何保證中藥材品質?在日常管理中,我們還需要了解墒情、蟲情等相關信息。”郭孟現說。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氣象服務的保障。”省氣象局副局長鄭世林介紹,近年來,我省氣象部門在努力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同時,還積極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2023年,聯合省農業農村廳認定茶葉、山藥、中草藥等8個省級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各地也結合實際積極開展本地優勢特色氣象服務。嵩縣氣象局就建成了“氣象助力鄉村振興產業基地”,積極探索“中原藥穀”特色氣象服務模式,為嵩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服務保障。

  當日,省氣象局、省科協聯合在嵩縣中原藥穀啟動“鄉村振興氣象賦能”省氣象科普進鄉村誌願服務暨“千鄉萬村科普行”活動。啟動儀式上,中國氣象局·河南省農業氣象保障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嵩縣人民政府就開發利用嵩縣氣候資源,促進嵩縣“中原藥穀”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簽訂框架合作協議。

  “2024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行動最前線’,就是要求我們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今年,我省氣象部門將加強農業氣象科技成果轉化,強化農業氣象觀測人員隊伍建設,完善特色農業氣象服務體係,研發針對中草藥、果林等特色優勢產業的精細化氣象服務產品,麵向全省大型農業企業開展融入式、訂單式氣象服務。”鄭世林說。

  農機服務到地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姬姣姣 通訊員 王穎 陳潔

  春分至,田野間,綠油油的麥苗隨風搖曳,生機盎然。農戶們除草、施肥,農機中心工作人員講技術、解難題,一派繁忙景象。

  眼下,小麥進入返青期,也是春管的黃金期。連日來,焦作市馬村區農機中心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農機合作社,指導農戶搶抓農時,做好春耕春管,為豐產高產打下基礎。

  “這幾天氣溫回升,得盡快噴藥防治病蟲害。”在安陽城街道山底村的一處麥田裏,馬村區農機中心技術員劉德長撥開麥壟細細查看麥苗返青情況,叮囑種植大戶張愛玲利用植保機械進行麥田病蟲害防治。

  “有你們指導,我種糧更安心!”張愛玲笑著說。她承包種植了1000餘畝小麥,在該區農機中心技術人員的跟蹤服務下,目前小麥返青分蘖快、長勢良好。

  農機服務送到地頭,農戶種糧更有奔頭。張愛玲的安心是馬村區很多種糧群眾的共同心聲。

  近期,馬村區組織農機推廣技術人員和農機監理人員深入轄區各農機合作社,指導種植戶做好麥田追肥、病蟲害防治和澆灌等春季田管工作,同時做好農機具保養、維修、安裝調試等,保證農機具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春耕生產。截至目前,他們已開展技術指導20次,培訓技術人員56人,指導維修保養機具232台套。

  “為充分發揮轄區農機服務合作社、農機大戶、農機作業隊的優勢作用,我們組織農機手與農戶簽訂作業合同,積極鼓勵合作社和農機大戶外出跨區作業。”馬村區農機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負農時不負春

  3月19日,光山縣羅陳鄉張樓村青龍河合作社全自動智能化育秧工廠,社員正在觀察水稻秧苗的生長情況。隨著氣溫回升,光山縣各地農民搶抓農時,開展水稻育秧工作,確保全縣水稻能按時插秧,為今秋水稻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謝萬柏 攝

  3月18日,夕陽西下,安陽縣瓦店鄉廣潤坡高標準農田示範區,東路村村民駕駛自走式高地隙、長噴杆植保機為麥苗噴施生物藥肥,對700多畝返青的小麥進行病蟲害早期預防,為小麥穩產高產打下基礎。 畢興世 攝

hnrb2024032003_00.png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