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智慧+ 助力春管跑出加速度丨春耕一線觀察
更新時間:2024-3-19 11:32:49    來源:大象時政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當前正值春管的黃金時期,在河南,一些高科技設備和設施助力高效田間管理,繪就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智慧春管圖”。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藺建偉:大家好,您一定被這個呆萌可愛的小家夥給吸引了,這個叫四足機器人,小家夥來到這個農田裏肯定不是為了來賣萌的,而是要在農田裏發揮實際的作用。

這個機器人在田間小路上或直行,或調頭轉彎,輕鬆自如,遇到有需要觀察的麥田,它就會進入地塊,必要的時候還會伸出長臂來觀察。

河南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發團隊 魏翔:我們這個四足機器人,主要是用於替代這個人工巡田的過程,上麵搭載了各種農用的傳感器包括有相機,它可以發現比如說某個區域這個作物這個長勢的情況。

河南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發團隊 張海洋:這些就是機器人。第一時間傳到後台的一些圖像,我們可以判斷是否要施肥或者是澆水。

據了解,這個機器人更大的用途,是在麥子即將成熟的時候,配合無人機,對麥田進行科學估產。

河南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發團隊負責人 教授 馬新明:每穗的粒數過去都是靠人(查),它可以把圖像采集回來,我們一分析就能知道每穗有多少個粒,一下子估產就出來了,既方便又快速又準確, 對栽培田間的管理和我們的作物育種都具有很重要作用。

而在周口國家農高區鄲城縣高標準農田示範區裏,種糧大戶王雷正在進行無人機噴防,根據手機上提供的信息,這次噴防主要是針對部分田塊出現的紋枯病和莖基腐病。

周口市鄲城縣豫丹農業合作社負責人 王雷:它是實時顯示田裏各種情況,減輕了勞動量,而且精準度高了。以前全是人工憑經驗來看,科技改變了農業。

種糧大戶手機上的數據,就是從這個去年剛建成的智慧農業綜合監測站發出的。

智能監測站現場技術人員 劉曉:咱監測咱田間的小氣候一些氣象因子,每10分鍾這個數據更新一下。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藺建偉:來到這個監測站可以說是讓我大開眼界,這裏大大小小的設備就有十幾台,有土壤環境苗情監測係統,還有病蟲害的防控係統,可以說像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全生命周期,在這裏都可以得到監測,為我們的糧食生產賦能。

正是得益於種地越來越輕鬆,王雷今年的種植麵積從1000畝增加到了1300多畝。目前在農高區範圍內建有6個這樣的監測站,基本實現了30萬畝農田的全覆蓋。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智慧+ 助力春管跑出加速度丨春耕一線觀察
    2024-3-19 11:32:49    來源:大象時政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當前正值春管的黃金時期,在河南,一些高科技設備和設施助力高效田間管理,繪就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智慧春管圖”。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藺建偉:大家好,您一定被這個呆萌可愛的小家夥給吸引了,這個叫四足機器人,小家夥來到這個農田裏肯定不是為了來賣萌的,而是要在農田裏發揮實際的作用。

    這個機器人在田間小路上或直行,或調頭轉彎,輕鬆自如,遇到有需要觀察的麥田,它就會進入地塊,必要的時候還會伸出長臂來觀察。

    河南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發團隊 魏翔:我們這個四足機器人,主要是用於替代這個人工巡田的過程,上麵搭載了各種農用的傳感器包括有相機,它可以發現比如說某個區域這個作物這個長勢的情況。

    河南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發團隊 張海洋:這些就是機器人。第一時間傳到後台的一些圖像,我們可以判斷是否要施肥或者是澆水。

    據了解,這個機器人更大的用途,是在麥子即將成熟的時候,配合無人機,對麥田進行科學估產。

    河南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發團隊負責人 教授 馬新明:每穗的粒數過去都是靠人(查),它可以把圖像采集回來,我們一分析就能知道每穗有多少個粒,一下子估產就出來了,既方便又快速又準確, 對栽培田間的管理和我們的作物育種都具有很重要作用。

    而在周口國家農高區鄲城縣高標準農田示範區裏,種糧大戶王雷正在進行無人機噴防,根據手機上提供的信息,這次噴防主要是針對部分田塊出現的紋枯病和莖基腐病。

    周口市鄲城縣豫丹農業合作社負責人 王雷:它是實時顯示田裏各種情況,減輕了勞動量,而且精準度高了。以前全是人工憑經驗來看,科技改變了農業。

    種糧大戶手機上的數據,就是從這個去年剛建成的智慧農業綜合監測站發出的。

    智能監測站現場技術人員 劉曉:咱監測咱田間的小氣候一些氣象因子,每10分鍾這個數據更新一下。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藺建偉:來到這個監測站可以說是讓我大開眼界,這裏大大小小的設備就有十幾台,有土壤環境苗情監測係統,還有病蟲害的防控係統,可以說像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全生命周期,在這裏都可以得到監測,為我們的糧食生產賦能。

    正是得益於種地越來越輕鬆,王雷今年的種植麵積從1000畝增加到了1300多畝。目前在農高區範圍內建有6個這樣的監測站,基本實現了30萬畝農田的全覆蓋。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