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大象新聞特別策劃丨兩棵樹的對話
更新時間:2024-3-18 10:34:00    來源:大象新聞

河南蘭考,位於豫東平原、黃河岸邊,是焦裕祿精神發源地。十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把他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聯係點選在了蘭考。

蘭考縣城東北處,焦裕祿幹部學院門前的廣場上,焦裕祿同誌當年親手栽下的泡桐樹幼苗,已成華蓋遮蔭的參天大樹;焦裕祿幹部學院內,習近平親手種下的一棵泡桐樹,如今也是枝繁葉茂,偉岸挺拔。

兩棵泡桐,遙相守望。它們周圍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桐林,承澤著陽光雨露,沐浴著習習清風,蓬勃成長。聽,跨越時空,兩棵樹展開了一場“心靈對話”。

【對話】

焦桐:我是一棵泡桐,在蘭考縣蘭陽街道朱莊村村口生長了61年,百姓都喚我“焦桐”。

習近平手植樹:我也是一棵泡桐,住在焦裕祿幹部學院院內,15年前和“焦桐”做了鄰居。

習近平手植樹:老前輩,您在蘭考守了61年,您覺得咱蘭考變化大嗎?

焦桐:那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啊。以前的蘭考,三害肆虐,滿天黃沙;現在的蘭考,泡桐如海,綠樹成蔭。真是一個蘭考、兩副樣貌啊。

清晨六點,蘭考縣葡萄架鄉趙垛樓村產業示範園100多座果蔬大棚裏,村民們已經開始忙活著修大棚、育秧苗,分外熱鬧。

“鄰村的人都說,你們趙垛樓的人咋都這麼能幹?幹不完的活兒。”村民王春玲自己家有兩個大棚,暖和時種哈密瓜,冬天再種蔬菜。行情好的時候,每年哈密瓜都能掙兩三萬塊錢。“兒子問我,為啥咱是焦裕祿樹立的紅旗大隊?因為咱趙垛樓的幹勁十足!”王春玲笑著說道。

大棚裏幹得熱火朝天,趙垛樓村的種糧大戶郭永存同樣閑不住,他早早來到地裏,和工人們一起幹活。“這五百多畝全部是自動噴灌。”老郭帶著記者一邊走一邊看,地裏的小麥油亮翠綠、長勢喜人,他心裏別提多驕傲了。

之前,他這塊沙質土地是出了名的不好種:地勢高低不平,土壤鹽堿化程度高,離水遠、澆地難、糧少產。種糧大戶偏要包一塊鹽堿地,村民私底下議論:老郭咋這麼強?

“大家都勸我,老郭,那塊地有蟲害、有草害,還有鹽堿,種不成,別包了。還有大娘跟我說,她種了幾十年,最高才見300多斤。”老郭說,以前也有人包過這塊地,“把紅薯苗種上後,紅薯還沒收,人都跑了。”

老郭真是強,他認準了把好地種好不難,把賴地種好才算本事。勸的人多了,他就跟人提焦裕祿。他說,焦書記當年靠一輛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跑遍蘭考120多個大隊,最終找到了治理風沙的辦法。以前都行,現在咋就不行?

有樣學樣。包地三年,老郭天天“泡”在地頭,體重掉了十幾斤,愣是“泡”出了一套種田方法。“把土拿去化驗,比如它是鹽,咱就用酸肥料。把地平整以後,四麵一疊邊,把水灌30公分深。”老郭輕鬆地說道,缺水給水,水多排水,有堿治堿,有鹽治鹽,“不就這麼多事嗎?”

趙垛樓的幹勁,60多年前就是出了名的足。今年77歲的老支書程建民感慨,不幹不行啊。當年風沙漫天,白天一刮風,屋裏不點燈,啥也看不清。

“你看,這上麵是沙土,下麵是膠泥……”如今趙垛樓村的遊園裏依然留著一處風沙鹽堿地的橫切麵,程建民比劃著,當年如何翻淤壓沙、治理三害。“我們就是把膠泥翻到上麵,一溝一溝倒,這一溝清出來了,從那麵翻過來把這個溝填起來。底下填沙土,上麵填膠泥,沙土都擋住了。”

就憑這股子不變的幹勁,如今趙垛樓村建的遊園裏有亭、有橋、有魚、有荷塘,步道兩側是圖書館、村史館、講理堂……家家戶戶沒有院門、高牆,房前屋後是菜園、花園、遊園、果園。村黨支部書記王鬆說,悶頭幹,就為了今天家家戶戶開窗見綠、推門入園。“去年上半年,村裏開始改造村容村貌。基本原則是就地取材,不搞大拆大建,降低後期的維護成本,讓好的環境能紮下根。”

當年的鹽堿地種出了水靈靈的蔬菜,小麥產量也逐年翻番。見了成效,老郭種田的底氣就更足了。說話間,他的手機響了,是銀行工作人員提醒他提交貸款手續。

原來,老郭今年又有了新目標,再流轉一千五百畝地。去年一畝地的產量實現了八百斤,今年老郭有信心達到一千斤。“我就說那句話:我幹不成,我狠幹,隻要不死,我就往死裏幹,我看能咋?這不也改變過來了!”

【對話】

習近平手植樹:老前輩,當年《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這篇通訊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焦裕祿書記的感人事跡。60多年過去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在今天的蘭考,您說過時了嗎?

焦桐:時間是最好的證明。我在這裏守了61年,我知道蘭考的幹部和群眾把焦裕祿記了幾十年,老少幾代人從不曾忘記焦裕祿在蘭考是怎麼幹的。有些東西會過時、會遺忘,但焦裕祿精神一直留在蘭考,從未離開。

“廣大村民請注意了,‍‍聽到通知後到咱社區來,有重要事情商量……”蘭考縣桐鄉街道王莊社區的大喇叭又響了,村民們知道,這事兒跟大家夥兒都有關係。不到十分鍾,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就坐滿了幾十號人。

像往常一樣,沒有事先準備的講稿,王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連生開門見山。“‍咱村準備‍‍搞垃圾分類試點,要求把自己家的幹垃圾、濕垃圾進行分類,‍‍我們可以建一個垃圾回收站,隨時回收。‍‍”

一聽要建垃圾回收站,村民曹歡歡連環炮式發問:“建到哪兒?會不會影響咱周圍的生活環境?有味兒嗎?汙染不汙染環境?”

張連生逐項解答:“‍‍垃圾回收站主要回收的是硬紙板、飲料瓶,沒有異味。濕垃圾有專車回收……”

說是開會,更像“拉家常”。大家最近遇到的“撓頭”的事兒,也都能在這個時候想說就說。

村民許冠軍問道:“咱這裏水管安好了,路麵還沒恢複。啥時間恢複?‍‍”

‍‍“這個問題我現在都給施工隊聯係,”張連生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喂,王總……”

隻要村民有問題,現場馬上就解決。張連生說,等到天氣暖和,會就在村前廣場開。那時候人更多,大家拎著小板凳就來了。“有時候還盤腿坐呢!一是拉近和群眾的密切關係,二是能解決的問題隨時解決。村民參與得越多,監督也就越到位。‍‍”

大家坐在一條板凳上,群眾想說的話有地兒說,有難題幹部想辦法給解決。而且,這個板凳不光村裏幹部坐,縣裏的幹部也是常客。

在蘭考,幹部們都記得焦裕祿書記到老百姓家裏去嘮家常的工作習慣。如今,“百日住村”“板凳夜談”“晨間走訪”,大家通過各種行動想方設法要離百姓近一些。走到老百姓身邊,才能發現問題,找到辦法,王莊社區的積水問題就是其中一個。

“你看這積水,最低也有30公分了,深點就50、60公分。”村民王大開房屋的外牆上,現在還能清楚地看到積水留下的痕跡:下雨幾個小時,門前積水就過了小腿肚;如果連著下兩天,積水到了大腿根,根本沒法出門。

王莊社區緊挨著國道,國道路基高,每到下雨,積水就會倒灌到地勢低窪的王莊。社區想過不止一個辦法,加高路墩、建汙水提灌站……但都是治標不治本,隻要雨一大,社區還是會淹,住在最低窪的王大開幾乎每次都中招。他也著急,但他心裏有底,隻要一下雨,社區的幹部會來,縣裏的幹部也會來,大家一起站在雨裏想辦法。“下瓢潑大雨,他們打著雨傘、穿著膠鞋‍‍,就從這個地方往外抽水。下一天,他們忙一天;下三天,他們忙三天。”

“縣領導早晨走訪、晚間板凳會,方案設計了一個又一個。”張連生說,通過現場‍‍勘察、實際調查,最終決定打通一個廢棄涵洞,並挖一條南北向的河道。目前工程已經建設了一大半,等全部建成後,雨水將通過河道向北排往蘭(考)商(丘)幹渠,徹底解決王莊的排水難題。

“我期待著、等待著,以後我出門不再穿膠鞋,不再挽褲子,不再露大腿。‍‍”王大開相信,自己這個願望今年一定會實現。

【對話】

習近平手植樹:老前輩,我記得十年前,蘭考還頂著“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蘭考之問”也由此而生,為什麼守著焦裕祿精神這筆財富,50年了經濟仍比較落後?

焦桐:是啊,這一問,問到了蘭考人的心坎上,問得大家心裏生疼。

習近平手植樹:很多人都疑惑,蘭考百姓向前衝的幹勁沒變,蘭考幹部一心為民的作風也沒丟,為啥蘭考還富不起來?

焦桐:其實這些年蘭考一直在努力,蘭考一直在使勁,想過辦法,走過彎路。慶幸的是,焦裕祿書記當年種下的泡桐已經枝繁葉茂,如今又成了百姓致富的法寶。

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每天都浸泡在宛轉悠揚的琴聲裏。走進真秦樂器行,老板徐平衛和工人們正在試驗,怎麼打磨才能讓古箏音板的音色更加通透。徐平衛的妻子郭愛玲也閑不住,正忙著打包裝箱。“這是要發到越南的,一共20台。”

小院看似不起眼,每年可以生產一萬多台古箏。而這樣的小院,在徐場村還有很多。村委會主任徐永順心裏有著藏不住的驕傲,蘭考泡桐製成的樂器遠近聞名,因為隻有這塊土地上長出的泡桐才會“呼吸”。“蘭考是半沙性土壤,再加上晝夜溫差大,使得泡桐這個板材特別軟,透氣性好,共鳴性強。”

105戶村民,95戶開了樂器廠,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8萬元,返鄉創業的年輕人達120多人。徐平衛一臉驕傲地說,就單說這串數字,哪個聽了不羨慕?“以前我們蘭考是窮得有名,現在是樂器有名。我們要用焦書記帶大家種下的泡桐,製作最好的古箏,我們要對得起每一塊板子。”

距離徐場村隻有1.3公裏的蘭考音樂小鎮,集齊了製作、生產、銷售、電商、物流、演藝、培訓全產業鏈,也吸引了青年古箏演奏家吉陽子的目光。“傳統古箏是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在彈奏的曲目方麵就會受限。現在我們研發的雙七箏是七個音都有……”

桐花謝了又開,堌陽鎮的泡桐林更新了四五代,源源不斷的桐木為小鎮上的樂器加工廠提供了豐富的原料,也為吉陽子添了更多創新的底氣。“想把古箏推廣到3歲到80歲的人群都能學習,讓蘭考人不僅會製琴,還要懂琴、愛琴、會彈琴。”

泡桐樹饋贈給蘭考的,不止是民族樂器。從一棵樹到一塊板、一扇門,一個年產值423億元的現代家居產業鏈在蘭考崛起。

“趁著3月份回溫,今天我們有望突破曆史產量,生產兩萬多張……”轟鳴聲中,一堆堆廢木料、枯樹枝被軋製成規則的刨花板。宋黎陽所在的板材企業這幾天正開足馬力準備要發往全國各地的貨物。

單靠泡桐留不住企業,讓宋黎陽動心的是,蘭考各層級、多部門組成的服務專班,對企業“有呼必應、無事不擾”。就在幾天前,一場特別的早餐會剛在廠裏舉行。

“咱們蘭考縣委書記陳書記知道廠裏忙,不想過多打擾我們,利用早餐時間,和我們開了個碰頭會。”早餐會上,宋黎陽和同事們說規劃、問政策,陳書記一一記錄,耐心解答。“有事說事,非常高效。”宋黎陽豎起了大拇指。

隨著火車汽笛轟鳴,宋黎陽企業生產的板材從蘭考火車站駛向遠方。60多年前,也是在這裏,蘭考的災民拖家帶口含著眼淚去逃荒;如今,宋黎陽、吉陽子等“新蘭考人”從五湖四海趕來,像泡桐樹一樣,把根深深地紮在這片沃土。

宋黎陽見證了廠子從一片荒地發展到現在的規模,他把父母、妻子和孩子都接到了蘭考,“我把所有情感都注入到了蘭考,我就是新蘭考人。”

【對話】

習近平手植樹:當年,焦裕祿書記在蘭考一共工作了475天。那475天,焦書記一直在風裏、在雨裏、在沙窩裏、在老百姓中間……老前輩,您說,假如焦書記今天再回到他奮鬥過的蘭考,他最想去哪裏看看呢?

焦桐:我想,他會去黃河灣,看黃河兩岸的濕地如詩如畫,看大雁、天鵝展翅飛翔。他會寬心,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風口”已經變成了風景;

習近平手植樹:我想,他會去農田裏,蹲在田埂上,摸一摸綠油油的麥苗,聞一聞泥土的清香。他會放心,當年白花花的鹽堿地,已經變成了豐收的良田;

焦桐:我想,他會去泡桐林,拍拍泡桐的樹幹,聽樹上清脆的鳥鳴。他會欣慰,速生易活的泡桐不僅攔住了肆虐的風沙,還做成了古箏和家具,變成了蘭考人發家致富的“綠色銀行”。

習近平手植樹:焦書記當年最揪心的風沙、內澇和鹽堿,如今都不見蹤影。老前輩,您看!今年植樹節,20棵“二代焦桐”又栽種在了蘭考的大地上,它們將和蘭考的40萬畝泡桐一起,向下紮根,向上生長……

焦桐:60年前,焦裕祿書記臨終前留下一篇隻寫了題目的文章。如今,一代代共產黨人接續奮鬥,帶領蘭考人民完成了焦書記留下的作業。

習近平手植樹:《蘭考人民多奇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焦書記留給蘭考人民的這篇文章,一定還會有新的篇章、新的精彩,我和您一起期待!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大象新聞特別策劃丨兩棵樹的對話
2024-3-18 10:34:00    來源:大象新聞

河南蘭考,位於豫東平原、黃河岸邊,是焦裕祿精神發源地。十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把他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聯係點選在了蘭考。

蘭考縣城東北處,焦裕祿幹部學院門前的廣場上,焦裕祿同誌當年親手栽下的泡桐樹幼苗,已成華蓋遮蔭的參天大樹;焦裕祿幹部學院內,習近平親手種下的一棵泡桐樹,如今也是枝繁葉茂,偉岸挺拔。

兩棵泡桐,遙相守望。它們周圍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桐林,承澤著陽光雨露,沐浴著習習清風,蓬勃成長。聽,跨越時空,兩棵樹展開了一場“心靈對話”。

【對話】

焦桐:我是一棵泡桐,在蘭考縣蘭陽街道朱莊村村口生長了61年,百姓都喚我“焦桐”。

習近平手植樹:我也是一棵泡桐,住在焦裕祿幹部學院院內,15年前和“焦桐”做了鄰居。

習近平手植樹:老前輩,您在蘭考守了61年,您覺得咱蘭考變化大嗎?

焦桐:那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啊。以前的蘭考,三害肆虐,滿天黃沙;現在的蘭考,泡桐如海,綠樹成蔭。真是一個蘭考、兩副樣貌啊。

清晨六點,蘭考縣葡萄架鄉趙垛樓村產業示範園100多座果蔬大棚裏,村民們已經開始忙活著修大棚、育秧苗,分外熱鬧。

“鄰村的人都說,你們趙垛樓的人咋都這麼能幹?幹不完的活兒。”村民王春玲自己家有兩個大棚,暖和時種哈密瓜,冬天再種蔬菜。行情好的時候,每年哈密瓜都能掙兩三萬塊錢。“兒子問我,為啥咱是焦裕祿樹立的紅旗大隊?因為咱趙垛樓的幹勁十足!”王春玲笑著說道。

大棚裏幹得熱火朝天,趙垛樓村的種糧大戶郭永存同樣閑不住,他早早來到地裏,和工人們一起幹活。“這五百多畝全部是自動噴灌。”老郭帶著記者一邊走一邊看,地裏的小麥油亮翠綠、長勢喜人,他心裏別提多驕傲了。

之前,他這塊沙質土地是出了名的不好種:地勢高低不平,土壤鹽堿化程度高,離水遠、澆地難、糧少產。種糧大戶偏要包一塊鹽堿地,村民私底下議論:老郭咋這麼強?

“大家都勸我,老郭,那塊地有蟲害、有草害,還有鹽堿,種不成,別包了。還有大娘跟我說,她種了幾十年,最高才見300多斤。”老郭說,以前也有人包過這塊地,“把紅薯苗種上後,紅薯還沒收,人都跑了。”

老郭真是強,他認準了把好地種好不難,把賴地種好才算本事。勸的人多了,他就跟人提焦裕祿。他說,焦書記當年靠一輛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跑遍蘭考120多個大隊,最終找到了治理風沙的辦法。以前都行,現在咋就不行?

有樣學樣。包地三年,老郭天天“泡”在地頭,體重掉了十幾斤,愣是“泡”出了一套種田方法。“把土拿去化驗,比如它是鹽,咱就用酸肥料。把地平整以後,四麵一疊邊,把水灌30公分深。”老郭輕鬆地說道,缺水給水,水多排水,有堿治堿,有鹽治鹽,“不就這麼多事嗎?”

趙垛樓的幹勁,60多年前就是出了名的足。今年77歲的老支書程建民感慨,不幹不行啊。當年風沙漫天,白天一刮風,屋裏不點燈,啥也看不清。

“你看,這上麵是沙土,下麵是膠泥……”如今趙垛樓村的遊園裏依然留著一處風沙鹽堿地的橫切麵,程建民比劃著,當年如何翻淤壓沙、治理三害。“我們就是把膠泥翻到上麵,一溝一溝倒,這一溝清出來了,從那麵翻過來把這個溝填起來。底下填沙土,上麵填膠泥,沙土都擋住了。”

就憑這股子不變的幹勁,如今趙垛樓村建的遊園裏有亭、有橋、有魚、有荷塘,步道兩側是圖書館、村史館、講理堂……家家戶戶沒有院門、高牆,房前屋後是菜園、花園、遊園、果園。村黨支部書記王鬆說,悶頭幹,就為了今天家家戶戶開窗見綠、推門入園。“去年上半年,村裏開始改造村容村貌。基本原則是就地取材,不搞大拆大建,降低後期的維護成本,讓好的環境能紮下根。”

當年的鹽堿地種出了水靈靈的蔬菜,小麥產量也逐年翻番。見了成效,老郭種田的底氣就更足了。說話間,他的手機響了,是銀行工作人員提醒他提交貸款手續。

原來,老郭今年又有了新目標,再流轉一千五百畝地。去年一畝地的產量實現了八百斤,今年老郭有信心達到一千斤。“我就說那句話:我幹不成,我狠幹,隻要不死,我就往死裏幹,我看能咋?這不也改變過來了!”

【對話】

習近平手植樹:老前輩,當年《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這篇通訊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焦裕祿書記的感人事跡。60多年過去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在今天的蘭考,您說過時了嗎?

焦桐:時間是最好的證明。我在這裏守了61年,我知道蘭考的幹部和群眾把焦裕祿記了幾十年,老少幾代人從不曾忘記焦裕祿在蘭考是怎麼幹的。有些東西會過時、會遺忘,但焦裕祿精神一直留在蘭考,從未離開。

“廣大村民請注意了,‍‍聽到通知後到咱社區來,有重要事情商量……”蘭考縣桐鄉街道王莊社區的大喇叭又響了,村民們知道,這事兒跟大家夥兒都有關係。不到十分鍾,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就坐滿了幾十號人。

像往常一樣,沒有事先準備的講稿,王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連生開門見山。“‍咱村準備‍‍搞垃圾分類試點,要求把自己家的幹垃圾、濕垃圾進行分類,‍‍我們可以建一個垃圾回收站,隨時回收。‍‍”

一聽要建垃圾回收站,村民曹歡歡連環炮式發問:“建到哪兒?會不會影響咱周圍的生活環境?有味兒嗎?汙染不汙染環境?”

張連生逐項解答:“‍‍垃圾回收站主要回收的是硬紙板、飲料瓶,沒有異味。濕垃圾有專車回收……”

說是開會,更像“拉家常”。大家最近遇到的“撓頭”的事兒,也都能在這個時候想說就說。

村民許冠軍問道:“咱這裏水管安好了,路麵還沒恢複。啥時間恢複?‍‍”

‍‍“這個問題我現在都給施工隊聯係,”張連生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喂,王總……”

隻要村民有問題,現場馬上就解決。張連生說,等到天氣暖和,會就在村前廣場開。那時候人更多,大家拎著小板凳就來了。“有時候還盤腿坐呢!一是拉近和群眾的密切關係,二是能解決的問題隨時解決。村民參與得越多,監督也就越到位。‍‍”

大家坐在一條板凳上,群眾想說的話有地兒說,有難題幹部想辦法給解決。而且,這個板凳不光村裏幹部坐,縣裏的幹部也是常客。

在蘭考,幹部們都記得焦裕祿書記到老百姓家裏去嘮家常的工作習慣。如今,“百日住村”“板凳夜談”“晨間走訪”,大家通過各種行動想方設法要離百姓近一些。走到老百姓身邊,才能發現問題,找到辦法,王莊社區的積水問題就是其中一個。

“你看這積水,最低也有30公分了,深點就50、60公分。”村民王大開房屋的外牆上,現在還能清楚地看到積水留下的痕跡:下雨幾個小時,門前積水就過了小腿肚;如果連著下兩天,積水到了大腿根,根本沒法出門。

王莊社區緊挨著國道,國道路基高,每到下雨,積水就會倒灌到地勢低窪的王莊。社區想過不止一個辦法,加高路墩、建汙水提灌站……但都是治標不治本,隻要雨一大,社區還是會淹,住在最低窪的王大開幾乎每次都中招。他也著急,但他心裏有底,隻要一下雨,社區的幹部會來,縣裏的幹部也會來,大家一起站在雨裏想辦法。“下瓢潑大雨,他們打著雨傘、穿著膠鞋‍‍,就從這個地方往外抽水。下一天,他們忙一天;下三天,他們忙三天。”

“縣領導早晨走訪、晚間板凳會,方案設計了一個又一個。”張連生說,通過現場‍‍勘察、實際調查,最終決定打通一個廢棄涵洞,並挖一條南北向的河道。目前工程已經建設了一大半,等全部建成後,雨水將通過河道向北排往蘭(考)商(丘)幹渠,徹底解決王莊的排水難題。

“我期待著、等待著,以後我出門不再穿膠鞋,不再挽褲子,不再露大腿。‍‍”王大開相信,自己這個願望今年一定會實現。

【對話】

習近平手植樹:老前輩,我記得十年前,蘭考還頂著“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蘭考之問”也由此而生,為什麼守著焦裕祿精神這筆財富,50年了經濟仍比較落後?

焦桐:是啊,這一問,問到了蘭考人的心坎上,問得大家心裏生疼。

習近平手植樹:很多人都疑惑,蘭考百姓向前衝的幹勁沒變,蘭考幹部一心為民的作風也沒丟,為啥蘭考還富不起來?

焦桐:其實這些年蘭考一直在努力,蘭考一直在使勁,想過辦法,走過彎路。慶幸的是,焦裕祿書記當年種下的泡桐已經枝繁葉茂,如今又成了百姓致富的法寶。

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每天都浸泡在宛轉悠揚的琴聲裏。走進真秦樂器行,老板徐平衛和工人們正在試驗,怎麼打磨才能讓古箏音板的音色更加通透。徐平衛的妻子郭愛玲也閑不住,正忙著打包裝箱。“這是要發到越南的,一共20台。”

小院看似不起眼,每年可以生產一萬多台古箏。而這樣的小院,在徐場村還有很多。村委會主任徐永順心裏有著藏不住的驕傲,蘭考泡桐製成的樂器遠近聞名,因為隻有這塊土地上長出的泡桐才會“呼吸”。“蘭考是半沙性土壤,再加上晝夜溫差大,使得泡桐這個板材特別軟,透氣性好,共鳴性強。”

105戶村民,95戶開了樂器廠,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8萬元,返鄉創業的年輕人達120多人。徐平衛一臉驕傲地說,就單說這串數字,哪個聽了不羨慕?“以前我們蘭考是窮得有名,現在是樂器有名。我們要用焦書記帶大家種下的泡桐,製作最好的古箏,我們要對得起每一塊板子。”

距離徐場村隻有1.3公裏的蘭考音樂小鎮,集齊了製作、生產、銷售、電商、物流、演藝、培訓全產業鏈,也吸引了青年古箏演奏家吉陽子的目光。“傳統古箏是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在彈奏的曲目方麵就會受限。現在我們研發的雙七箏是七個音都有……”

桐花謝了又開,堌陽鎮的泡桐林更新了四五代,源源不斷的桐木為小鎮上的樂器加工廠提供了豐富的原料,也為吉陽子添了更多創新的底氣。“想把古箏推廣到3歲到80歲的人群都能學習,讓蘭考人不僅會製琴,還要懂琴、愛琴、會彈琴。”

泡桐樹饋贈給蘭考的,不止是民族樂器。從一棵樹到一塊板、一扇門,一個年產值423億元的現代家居產業鏈在蘭考崛起。

“趁著3月份回溫,今天我們有望突破曆史產量,生產兩萬多張……”轟鳴聲中,一堆堆廢木料、枯樹枝被軋製成規則的刨花板。宋黎陽所在的板材企業這幾天正開足馬力準備要發往全國各地的貨物。

單靠泡桐留不住企業,讓宋黎陽動心的是,蘭考各層級、多部門組成的服務專班,對企業“有呼必應、無事不擾”。就在幾天前,一場特別的早餐會剛在廠裏舉行。

“咱們蘭考縣委書記陳書記知道廠裏忙,不想過多打擾我們,利用早餐時間,和我們開了個碰頭會。”早餐會上,宋黎陽和同事們說規劃、問政策,陳書記一一記錄,耐心解答。“有事說事,非常高效。”宋黎陽豎起了大拇指。

隨著火車汽笛轟鳴,宋黎陽企業生產的板材從蘭考火車站駛向遠方。60多年前,也是在這裏,蘭考的災民拖家帶口含著眼淚去逃荒;如今,宋黎陽、吉陽子等“新蘭考人”從五湖四海趕來,像泡桐樹一樣,把根深深地紮在這片沃土。

宋黎陽見證了廠子從一片荒地發展到現在的規模,他把父母、妻子和孩子都接到了蘭考,“我把所有情感都注入到了蘭考,我就是新蘭考人。”

【對話】

習近平手植樹:當年,焦裕祿書記在蘭考一共工作了475天。那475天,焦書記一直在風裏、在雨裏、在沙窩裏、在老百姓中間……老前輩,您說,假如焦書記今天再回到他奮鬥過的蘭考,他最想去哪裏看看呢?

焦桐:我想,他會去黃河灣,看黃河兩岸的濕地如詩如畫,看大雁、天鵝展翅飛翔。他會寬心,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風口”已經變成了風景;

習近平手植樹:我想,他會去農田裏,蹲在田埂上,摸一摸綠油油的麥苗,聞一聞泥土的清香。他會放心,當年白花花的鹽堿地,已經變成了豐收的良田;

焦桐:我想,他會去泡桐林,拍拍泡桐的樹幹,聽樹上清脆的鳥鳴。他會欣慰,速生易活的泡桐不僅攔住了肆虐的風沙,還做成了古箏和家具,變成了蘭考人發家致富的“綠色銀行”。

習近平手植樹:焦書記當年最揪心的風沙、內澇和鹽堿,如今都不見蹤影。老前輩,您看!今年植樹節,20棵“二代焦桐”又栽種在了蘭考的大地上,它們將和蘭考的40萬畝泡桐一起,向下紮根,向上生長……

焦桐:60年前,焦裕祿書記臨終前留下一篇隻寫了題目的文章。如今,一代代共產黨人接續奮鬥,帶領蘭考人民完成了焦書記留下的作業。

習近平手植樹:《蘭考人民多奇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焦書記留給蘭考人民的這篇文章,一定還會有新的篇章、新的精彩,我和您一起期待!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