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何 言
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
——2014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
3月12日那天,天藍雲淡,正是植樹的好天氣。和煦的陽光灑在蘭考引黃總幹渠岸邊,春風拂麵,成片的泡桐林似在萌動。
儀封請見書院對麵空地上,參加蘭考縣2024年春季義務植樹活動的人們種下了一批幼苗。其中20棵非常特別,由“焦桐”繁育而成。
在儀封人2000多年前請見夫子的地方,蘭考人又把帶著“焦桐”基因的泡桐幼苗,請到了這裏。
春日陽光下,一棵棵“焦桐”幼苗在家鄉土地上迎風挺立,承載著蘭考人民的期望與夢想。
蘭考“焦桐”廣場
十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提出縣域治理“三起來”。河南牢記囑托、奮力前行,各縣發展態勢像“焦桐”一樣鬱鬱蔥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縣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郡縣治,天下無不治。”作為我國曆史上最穩定的行政區劃單元,縣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縣承上啟下,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的重要指示,深刻洞察了縣域治理的特點和規律,內涵豐富、意蘊深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縣域治理領域的集中體現,是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
河南縣域麵積占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經濟總量占比超六成,在全省發展大局中舉足輕重。
從昔年的“十八羅漢鬧中原”,到近年的180個產業集聚區“興中原”“百城提質”,再到如今的縣域經濟“成高原”,一部河南改革開放發展史,也是縣域經濟的奮進史。回顧河南這些年走過的路程便可清晰地看到,縣域經濟突破之時,往往是河南整體發展躍升之際。
2021年9月,省委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新征程上做到“兩個確保”,必須在中心城市“起高峰”、創新開放“建高地”的同時,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開啟了河南縣域經濟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麵重構、深度轉型的新階段。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強調,要把縣域治理“三起來”作為根本遵循,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彰顯特色,在創新體製機製中激發活力、破解難題。
從赴鶴壁、開封、濮陽、周口等地實地調研,到主持召開全省經濟十強縣(市)黨委書記座談會,省委書記樓陽生圍繞科技創新、開發區建設、產業轉型、基層治理等方麵,指導部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河南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縱深推進縣域經濟“三項改革”,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加快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的縣域篇章正在譜寫。
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產業就要“強”起來
春回蘭考,堌陽鎮徐場村後的百畝泡桐,枝條在陽光下愈發舒展。一有訪客,“90後”斫琴師徐亞衝便興致勃勃地介紹他的“亞衝小園”。這座規劃建設中的兩進小園古色古香,時不時傳出一陣悠揚的古琴聲。園子裏,一座三層小樓已經完工,按照徐亞衝的規劃,這裏將成為研學、直播、琴藝展示的基地,也是承載他未來夢想的園地。
蘭考縣堌陽鎮音樂小鎮
17歲那年,因為不滿足於在村裏學到的古琴製作方法,徐亞衝決定前往揚州係統學習彈琴和製琴。3年艱苦學藝,他憑著永不言棄的韌勁和做好古琴的執著,從“小白”成長為拍板聽聲的“行家”。返鄉創業後,他注冊成立了公司,主攻中高端古琴,銷售量累計近4000張,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亞衝小園”是蘭考民族樂器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昔日,焦裕祿同誌帶領全縣幹群種下泡桐防風固沙,如今,蘭考人在鹽堿地裏種下40萬畝泡桐,植此青綠,於撥弦弄琴間發展出產值30億元的民族樂器產業,全國市場占有率達35%。
從一個人、一棵樹,到一種精神、一個產業,強縣富民的鮮活實踐在蘭考大地上結出累累碩果。
一粒芝麻能做成多大的事兒?平輿縣郭樓街道陳集村村民陳小立會告訴你答案。
在當地政府引導下,陳小立流轉1.2萬餘畝地種植白芝麻,采取“農戶+合作社+加工企業”的模式,與多家龍頭加工企業簽訂訂單。“芝麻根本不愁賣!”去年,陳小立銷售收入約2000萬元,周邊群眾種植芝麻的熱情更加高漲,日子過得“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平輿白芝麻文化博物館
距離陳小立家不遠的藍天芝麻小鎮,更是將芝麻產業全鏈條“吃幹榨淨”——白芝麻特色種植園、瓜果采摘園、石磨香油、芝麻花茶、芝麻酥、芝心丸、芝麻木酚素……令人目不暇接。
專精一粒芝麻,做深做細“土特產”大文章,像藍天芝麻小鎮一樣,平輿縣的鄉村振興產業園已建成21個,對接產業項目68個,成為當地立足特色產業富民強縣的有力抓手。
“基地在縣城、車間在鄉鎮、加工在農戶。”平輿龍頭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將產業鏈條下沉鄉鎮村莊,其中村級加工園穩定帶動當地7萬餘名群眾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3萬多元。
產業越壯大,主導產業越突出,帶動輻射效果越強,縣域經濟越是活力四射。
省長王凱強調,要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步伐,不斷培育壯大主導產業,發揮好開發區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功能,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睢縣搶抓產業轉移機遇招引鞋企,年產各類休閑運動鞋3.5億雙,占全國休閑運動鞋總產量30%以上。
林州用一根根直徑僅有頭發絲1/10的電子級玻璃纖維,撬開了行業壁壘,鏈接起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武陟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陟向南而生、跨河而興,規劃建設智能化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雙創小鎮、汽車小鎮等專業化園區,融入鄭州大都市圈,提高產業承載力。
鞏義精鋁、長垣起重、民權製冷、新密紡織、鄢陵花木……河南很多縣域都形成了特色產業集群,越來越多的人實現家門口就業,為農村的發展增添了新活力。
600多位民權籍博士服務家鄉建設,鞏義“博士天團”返鄉創業研製先進複合材料,迅速成長為行業領頭羊……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紮根縣城,縣域經濟發展動力越來越足。
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動力才能“足”起來
開會研討、下車間、對接項目……陳珂總是把一天的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
原本在浙江金華從事工業自動化生意的陳珂,2018年將目光投向生物基行業,來到南樂成立了華樂科技有限公司。
“來南樂是因為這裏有國家級生物基材料產業園,可以大展手腳。”回憶投資興業初衷,陳珂坦言,“更重要的是營商環境好。”
南樂縣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生產企業
南樂縣探索推行“創新平台+合作項目”運行模式,與鄭州大學合作開展協同創新專項項目,與省科學院聯合組建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中試基地,並構建全方位、立體化、開放式的科技金融賦能體係,支持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企業創新發展。
如今,南樂縣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產業集群已聚集相關企業18家,建成全國唯一一條非糧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完整產業鏈,2023年12月21日成功入選“新時代10年地方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名單,為縣域經濟改革創新發展蹚出了一條新路子。
釋放“改革紅利”,短板也能變跳板。
提起台前縣,連很多河南人都不知道它的具體位置。實際上,這片位於山東聊城與菏澤之間的狹長地帶,是當年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的地方,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又屬於黃河灘區,經濟總量長期在全省倒數幾位徘徊。
今年2月,省政府專門出台《關於支持台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在重大項目布局、重大改革創新試點等方麵給予傾斜支持。省級區域物流樞紐、全國羽絨製品集散地、區域服務中心消費中心、省際毗鄰地區合作示範區……這樣的發展定位,一縣一策,量身定做,推動台前加快走向發展“前台”。
許昌企業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
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是一項超級工程,“三項改革”便是關鍵環節。河南實施放權賦能改革、省直管縣財政體製改革、開發區體製改革“三項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向改革要動力。
“一縣一省級開發區”“管委會+公司”模式、“三化三製”改革……河南統籌推進開發區體製改革,開發區發展的動力活力不斷增強。各開發區圍繞省級重點培育的7個先進製造業集群和28個產業鏈,精準補鏈延鏈升鏈建鏈,培育一批具有產業鏈主導力的“鏈主”企業,已成為河南產業最集中、經濟最活躍的平台功能區。
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開發區主導產業收入同比增長11.2%,主導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1%。
近兩年來,“三項改革”紅利正在逐步釋放,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全麵推進,“產業名城”成為更多縣市的金字招牌。
建成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做法,“一企一策”“一事一議”“萬人助萬企”打通政策精準供給“最後一公裏”……讓好項目不缺土地,讓好企業不缺發展空間,一批批牽引性、關鍵性、標誌性的改革措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經營主體更能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發展。
以改革增活力,以創新添動力,“縣域分量”壯大“河南力量”。“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更好結合,河南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每一步,都蘊藏著觀念的更新、思維的躍升、模式的突破。
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發展便會“融”起來
王秀琴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能跟一幫老夥伴們一塊看電視、嘮家常。
91歲的王秀琴是臨潁縣杜曲鎮龍堂村村民,上海天佑龍堂醫養院的一樓大廳,就是她們常聚的地方。
“這裏24小時有人照護,家裏人很放心。”王老太太說。這家醫養一體的養老院,吸引了70多位附近村莊的老人入住。離養老院兩百多米就是龍堂小學,這所寄宿製小學的300多名學生中,有80多名寄宿生,來自周邊多個鄉鎮。龍堂村不大,2000多人,養老院、幼兒園、小學一應俱全,是公共服務的最小單元。
建智慧養老服務平台,實現養老服務可追蹤、可預警、可監控;實行並校提質,促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近年來,臨潁縣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不斷推進公共服務均衡化。
“一老一小”,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是縣域公共服務的突出部分。優質醫療資源、教育資源的緊缺,則是縣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現之一。
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公共設施與城市對接,我省堅持城鄉一體規劃、一體推進。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強調,“縣域發展基石更加穩固,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深入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一係列規劃相繼出台,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完善升級,大都市圈內產業聯動、設施互通。
初次乘高鐵去駐馬店出差的人,從駐馬店西站出站,看到林立的寫字樓,往往有一種錯覺,感覺和鄭東新區沒什麼兩樣。雖然是農業大市,城與鄉都能建得很漂亮。
駐馬店高樓林立風光秀麗。
嵩縣打通農村地區交通“毛細血管”,促城鄉加速融合;光山打造特色水鄉,城在畫中,人在景中;湯陰舉行“精忠報國、厚德傳家”係列活動,引領社會新風尚……
城市與鄉村貫通,不僅規劃共繪,更設施共建、民生共享、生態共保、文化共興。
今年2月,一個消息振奮人心——鞏義GDP成功邁上千億元台階,成為全省首個“千億縣”,這是河南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標誌性突破。
振奮之餘,又不免讓人深思:從“千億縣”“百強縣”的數量和質量看,河南與“蘇大強”“浙大富”“粵大靚”仍有不少差距,怎麼才能誕生更多的“千億縣”“百強縣”?
河南縣域產業多是傳統產業,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老路越來越難走,新路怎麼蹚?如何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很多縣人口動輒百萬,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怎麼才能更加麵廣質優?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縣域經濟是河南高質量發展的強力支撐、堅實底盤。在縣域治理“三起來”的考卷上,河南奮筆疾書的手一刻也不敢停。
產業既要特色鮮明,也要質優高效。發展壯大以農民增收為導向的特色優勢產業,是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的最好選擇。
向創新要活力,繼續提升產業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向資源要特色,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
洛陽欒川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內,遊客在滑雪體驗冰雪樂趣。
欒川發展鄉村遊,長垣發力“回歸經濟”,修武探索“美學經濟”……跳出慣性思維,打破路徑依賴,誰能在轉型升級上先行一步,在引進項目、吸引人才上多想點子,出實招,誰就能在高質量發展中乘勢而上。
一個縣,猶如一個複雜的生命體,管理者“知冷知熱”,生命體才能“身強體壯”。河南有百餘個縣市,自然稟賦不一、發展條件不一樣、產業根基不同、發展節奏難同調、經濟實力有差異,走向縣域善治,既要深化改革、也要“量體裁衣”。
城鄉既要貫通一體,也要各具風格。不能公共服務鄉不如城,生態環境城不如鄉,也不能城不像城、鄉不像鄉,要做到城有城味,鄉有鄉愁。
要聚焦城鄉規劃布局一體化、要素配置市場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城鄉互動、良性循環的發展局麵。
春風和煦,萬物勃發,中原大地迎來又一個春天。
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對麵的那棵“焦桐”,很快將籠罩在一片淺紫色的泡桐花海中。由“焦桐”繁育的幼苗,也正在沐浴著春光,積蓄著能量,開始新的生命曆程,茁壯成長。
我們在這個春天繼續揮灑汗水、播撒希望,期待新一派枝繁葉茂、千頃澄碧。
總策劃:劉雅鳴 孫德中
總統籌:張學文 萬川明
統籌:王大慶 李兵 龔硯慶 李宗寬
執筆:薛世君 丁新科 劉勰 於晴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何 言
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
——2014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
3月12日那天,天藍雲淡,正是植樹的好天氣。和煦的陽光灑在蘭考引黃總幹渠岸邊,春風拂麵,成片的泡桐林似在萌動。
儀封請見書院對麵空地上,參加蘭考縣2024年春季義務植樹活動的人們種下了一批幼苗。其中20棵非常特別,由“焦桐”繁育而成。
在儀封人2000多年前請見夫子的地方,蘭考人又把帶著“焦桐”基因的泡桐幼苗,請到了這裏。
春日陽光下,一棵棵“焦桐”幼苗在家鄉土地上迎風挺立,承載著蘭考人民的期望與夢想。
蘭考“焦桐”廣場
十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提出縣域治理“三起來”。河南牢記囑托、奮力前行,各縣發展態勢像“焦桐”一樣鬱鬱蔥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縣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郡縣治,天下無不治。”作為我國曆史上最穩定的行政區劃單元,縣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縣承上啟下,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的重要指示,深刻洞察了縣域治理的特點和規律,內涵豐富、意蘊深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縣域治理領域的集中體現,是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
河南縣域麵積占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經濟總量占比超六成,在全省發展大局中舉足輕重。
從昔年的“十八羅漢鬧中原”,到近年的180個產業集聚區“興中原”“百城提質”,再到如今的縣域經濟“成高原”,一部河南改革開放發展史,也是縣域經濟的奮進史。回顧河南這些年走過的路程便可清晰地看到,縣域經濟突破之時,往往是河南整體發展躍升之際。
2021年9月,省委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新征程上做到“兩個確保”,必須在中心城市“起高峰”、創新開放“建高地”的同時,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開啟了河南縣域經濟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麵重構、深度轉型的新階段。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強調,要把縣域治理“三起來”作為根本遵循,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彰顯特色,在創新體製機製中激發活力、破解難題。
從赴鶴壁、開封、濮陽、周口等地實地調研,到主持召開全省經濟十強縣(市)黨委書記座談會,省委書記樓陽生圍繞科技創新、開發區建設、產業轉型、基層治理等方麵,指導部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河南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縱深推進縣域經濟“三項改革”,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加快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的縣域篇章正在譜寫。
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產業就要“強”起來
春回蘭考,堌陽鎮徐場村後的百畝泡桐,枝條在陽光下愈發舒展。一有訪客,“90後”斫琴師徐亞衝便興致勃勃地介紹他的“亞衝小園”。這座規劃建設中的兩進小園古色古香,時不時傳出一陣悠揚的古琴聲。園子裏,一座三層小樓已經完工,按照徐亞衝的規劃,這裏將成為研學、直播、琴藝展示的基地,也是承載他未來夢想的園地。
蘭考縣堌陽鎮音樂小鎮
17歲那年,因為不滿足於在村裏學到的古琴製作方法,徐亞衝決定前往揚州係統學習彈琴和製琴。3年艱苦學藝,他憑著永不言棄的韌勁和做好古琴的執著,從“小白”成長為拍板聽聲的“行家”。返鄉創業後,他注冊成立了公司,主攻中高端古琴,銷售量累計近4000張,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亞衝小園”是蘭考民族樂器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昔日,焦裕祿同誌帶領全縣幹群種下泡桐防風固沙,如今,蘭考人在鹽堿地裏種下40萬畝泡桐,植此青綠,於撥弦弄琴間發展出產值30億元的民族樂器產業,全國市場占有率達35%。
從一個人、一棵樹,到一種精神、一個產業,強縣富民的鮮活實踐在蘭考大地上結出累累碩果。
一粒芝麻能做成多大的事兒?平輿縣郭樓街道陳集村村民陳小立會告訴你答案。
在當地政府引導下,陳小立流轉1.2萬餘畝地種植白芝麻,采取“農戶+合作社+加工企業”的模式,與多家龍頭加工企業簽訂訂單。“芝麻根本不愁賣!”去年,陳小立銷售收入約2000萬元,周邊群眾種植芝麻的熱情更加高漲,日子過得“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平輿白芝麻文化博物館
距離陳小立家不遠的藍天芝麻小鎮,更是將芝麻產業全鏈條“吃幹榨淨”——白芝麻特色種植園、瓜果采摘園、石磨香油、芝麻花茶、芝麻酥、芝心丸、芝麻木酚素……令人目不暇接。
專精一粒芝麻,做深做細“土特產”大文章,像藍天芝麻小鎮一樣,平輿縣的鄉村振興產業園已建成21個,對接產業項目68個,成為當地立足特色產業富民強縣的有力抓手。
“基地在縣城、車間在鄉鎮、加工在農戶。”平輿龍頭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將產業鏈條下沉鄉鎮村莊,其中村級加工園穩定帶動當地7萬餘名群眾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3萬多元。
產業越壯大,主導產業越突出,帶動輻射效果越強,縣域經濟越是活力四射。
省長王凱強調,要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步伐,不斷培育壯大主導產業,發揮好開發區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功能,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睢縣搶抓產業轉移機遇招引鞋企,年產各類休閑運動鞋3.5億雙,占全國休閑運動鞋總產量30%以上。
林州用一根根直徑僅有頭發絲1/10的電子級玻璃纖維,撬開了行業壁壘,鏈接起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武陟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陟向南而生、跨河而興,規劃建設智能化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雙創小鎮、汽車小鎮等專業化園區,融入鄭州大都市圈,提高產業承載力。
鞏義精鋁、長垣起重、民權製冷、新密紡織、鄢陵花木……河南很多縣域都形成了特色產業集群,越來越多的人實現家門口就業,為農村的發展增添了新活力。
600多位民權籍博士服務家鄉建設,鞏義“博士天團”返鄉創業研製先進複合材料,迅速成長為行業領頭羊……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紮根縣城,縣域經濟發展動力越來越足。
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動力才能“足”起來
開會研討、下車間、對接項目……陳珂總是把一天的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
原本在浙江金華從事工業自動化生意的陳珂,2018年將目光投向生物基行業,來到南樂成立了華樂科技有限公司。
“來南樂是因為這裏有國家級生物基材料產業園,可以大展手腳。”回憶投資興業初衷,陳珂坦言,“更重要的是營商環境好。”
南樂縣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生產企業
南樂縣探索推行“創新平台+合作項目”運行模式,與鄭州大學合作開展協同創新專項項目,與省科學院聯合組建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中試基地,並構建全方位、立體化、開放式的科技金融賦能體係,支持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企業創新發展。
如今,南樂縣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產業集群已聚集相關企業18家,建成全國唯一一條非糧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完整產業鏈,2023年12月21日成功入選“新時代10年地方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名單,為縣域經濟改革創新發展蹚出了一條新路子。
釋放“改革紅利”,短板也能變跳板。
提起台前縣,連很多河南人都不知道它的具體位置。實際上,這片位於山東聊城與菏澤之間的狹長地帶,是當年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的地方,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又屬於黃河灘區,經濟總量長期在全省倒數幾位徘徊。
今年2月,省政府專門出台《關於支持台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在重大項目布局、重大改革創新試點等方麵給予傾斜支持。省級區域物流樞紐、全國羽絨製品集散地、區域服務中心消費中心、省際毗鄰地區合作示範區……這樣的發展定位,一縣一策,量身定做,推動台前加快走向發展“前台”。
許昌企業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
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是一項超級工程,“三項改革”便是關鍵環節。河南實施放權賦能改革、省直管縣財政體製改革、開發區體製改革“三項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向改革要動力。
“一縣一省級開發區”“管委會+公司”模式、“三化三製”改革……河南統籌推進開發區體製改革,開發區發展的動力活力不斷增強。各開發區圍繞省級重點培育的7個先進製造業集群和28個產業鏈,精準補鏈延鏈升鏈建鏈,培育一批具有產業鏈主導力的“鏈主”企業,已成為河南產業最集中、經濟最活躍的平台功能區。
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開發區主導產業收入同比增長11.2%,主導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1%。
近兩年來,“三項改革”紅利正在逐步釋放,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全麵推進,“產業名城”成為更多縣市的金字招牌。
建成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做法,“一企一策”“一事一議”“萬人助萬企”打通政策精準供給“最後一公裏”……讓好項目不缺土地,讓好企業不缺發展空間,一批批牽引性、關鍵性、標誌性的改革措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經營主體更能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發展。
以改革增活力,以創新添動力,“縣域分量”壯大“河南力量”。“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更好結合,河南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每一步,都蘊藏著觀念的更新、思維的躍升、模式的突破。
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發展便會“融”起來
王秀琴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能跟一幫老夥伴們一塊看電視、嘮家常。
91歲的王秀琴是臨潁縣杜曲鎮龍堂村村民,上海天佑龍堂醫養院的一樓大廳,就是她們常聚的地方。
“這裏24小時有人照護,家裏人很放心。”王老太太說。這家醫養一體的養老院,吸引了70多位附近村莊的老人入住。離養老院兩百多米就是龍堂小學,這所寄宿製小學的300多名學生中,有80多名寄宿生,來自周邊多個鄉鎮。龍堂村不大,2000多人,養老院、幼兒園、小學一應俱全,是公共服務的最小單元。
建智慧養老服務平台,實現養老服務可追蹤、可預警、可監控;實行並校提質,促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近年來,臨潁縣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不斷推進公共服務均衡化。
“一老一小”,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是縣域公共服務的突出部分。優質醫療資源、教育資源的緊缺,則是縣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現之一。
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公共設施與城市對接,我省堅持城鄉一體規劃、一體推進。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強調,“縣域發展基石更加穩固,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深入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一係列規劃相繼出台,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完善升級,大都市圈內產業聯動、設施互通。
初次乘高鐵去駐馬店出差的人,從駐馬店西站出站,看到林立的寫字樓,往往有一種錯覺,感覺和鄭東新區沒什麼兩樣。雖然是農業大市,城與鄉都能建得很漂亮。
駐馬店高樓林立風光秀麗。
嵩縣打通農村地區交通“毛細血管”,促城鄉加速融合;光山打造特色水鄉,城在畫中,人在景中;湯陰舉行“精忠報國、厚德傳家”係列活動,引領社會新風尚……
城市與鄉村貫通,不僅規劃共繪,更設施共建、民生共享、生態共保、文化共興。
今年2月,一個消息振奮人心——鞏義GDP成功邁上千億元台階,成為全省首個“千億縣”,這是河南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標誌性突破。
振奮之餘,又不免讓人深思:從“千億縣”“百強縣”的數量和質量看,河南與“蘇大強”“浙大富”“粵大靚”仍有不少差距,怎麼才能誕生更多的“千億縣”“百強縣”?
河南縣域產業多是傳統產業,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老路越來越難走,新路怎麼蹚?如何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很多縣人口動輒百萬,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怎麼才能更加麵廣質優?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縣域經濟是河南高質量發展的強力支撐、堅實底盤。在縣域治理“三起來”的考卷上,河南奮筆疾書的手一刻也不敢停。
產業既要特色鮮明,也要質優高效。發展壯大以農民增收為導向的特色優勢產業,是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的最好選擇。
向創新要活力,繼續提升產業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向資源要特色,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
洛陽欒川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內,遊客在滑雪體驗冰雪樂趣。
欒川發展鄉村遊,長垣發力“回歸經濟”,修武探索“美學經濟”……跳出慣性思維,打破路徑依賴,誰能在轉型升級上先行一步,在引進項目、吸引人才上多想點子,出實招,誰就能在高質量發展中乘勢而上。
一個縣,猶如一個複雜的生命體,管理者“知冷知熱”,生命體才能“身強體壯”。河南有百餘個縣市,自然稟賦不一、發展條件不一樣、產業根基不同、發展節奏難同調、經濟實力有差異,走向縣域善治,既要深化改革、也要“量體裁衣”。
城鄉既要貫通一體,也要各具風格。不能公共服務鄉不如城,生態環境城不如鄉,也不能城不像城、鄉不像鄉,要做到城有城味,鄉有鄉愁。
要聚焦城鄉規劃布局一體化、要素配置市場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城鄉互動、良性循環的發展局麵。
春風和煦,萬物勃發,中原大地迎來又一個春天。
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對麵的那棵“焦桐”,很快將籠罩在一片淺紫色的泡桐花海中。由“焦桐”繁育的幼苗,也正在沐浴著春光,積蓄著能量,開始新的生命曆程,茁壯成長。
我們在這個春天繼續揮灑汗水、播撒希望,期待新一派枝繁葉茂、千頃澄碧。
總策劃:劉雅鳴 孫德中
總統籌:張學文 萬川明
統籌:王大慶 李兵 龔硯慶 李宗寬
執筆:薛世君 丁新科 劉勰 於晴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