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盾構機等高端製造業,一批中國品牌發力創新、注重品質,不僅在國內影響力與日俱增,還與國外市場精準對接,給海外消費者帶去更多智慧和綠色新體驗。隨著中國製造業優化升級,“中國製造”正向著“中國質造”和“中國智造”邁進。全國兩會期間,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大河網聯合推出Global Talk係列特別報道——外國朋友話智造,邀請在豫外國朋友,一起進車間、訪企業,實地探尋“中國智造”背後的故事。
大河網訊 “法國巴黎地鐵16號線隧道項目、德國漢堡熱能隧道項目、意大利西西裏島高速鐵路隧道項目、澳大利亞雪山2.0水電站項目、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地鐵1號線延伸線項目……可以說,我們的盾構機出口已經實現歐洲、美洲、亞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全覆蓋。”近日,在河南省鄭州市經開區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盾構機總裝車間,中鐵裝備掘進機研究院海外分院副院長尹躍峰聲情並茂地向參觀者講述中鐵裝備全球化發展所取得的成績。
拉菲在中鐵裝備參觀
在這群參觀者中有一張“洋麵孔”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他便是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拉菲(Afaq Rafi Awan),目前正在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參觀過程中,他認真聽取講解,不時拿出手機拍照記錄。“我的專業就是土木工程,之前對盾構機也有一定的了解,雖然盾構機發源於近200年前的法國,但中國的盾構機卻成功‘逆襲’,後來居上,領跑全球,真是了不起!此次前來,就是要一探究竟,虛心學習。”拉菲說。
盾構機被稱作“工程機械之王”,可以穿山越嶺、過江跨海,是衡量一個國家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法國是世界盾構機的發源地。1806年,法國工程師馬克布魯諾爾(Mare Isambart Brunel)發現一種蛀蟲,它用分泌液塗在孔壁上順利鑽出木板孔道,悟出盾構掘進隧道的原理,最早注冊了專利,並於1825年在泰晤士河下用一個斷麵高6.8米、寬11.4米的矩形盾構,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盾構法隧道,而中國第一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複合式土壓平衡盾構——“中國中鐵1號”於2008年4月在河南省新鄉市下線,時間相差近200年。
拉菲與工作人員交流
讀研期間,拉菲心中一直有個疑問,“中國的盾構機究竟攻克了哪些技術瓶頸?為什麼能夠領跑全球?而且還可以把盾構機賣給原發明國?”
“中國盾構機以其自主創新的技術優勢、應對世界級工程難題的實力以及適應不同地域和環境的高靈活性,贏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和歡迎,成為展現中國製造高質量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尹躍峰介紹說,由於項目不同、地質不同,世界上很少有兩台完全一樣的盾構機,幾乎每一台盾構機都是量身定製,而這種個性化的定製服務並非世界上每個國家都能做到,這也是中國盾構機能夠成功熱銷海外的原因之一。
即將出口新加坡的土壓平衡盾構機
世界首台馬蹄形盾構機“蒙華號”、世界首台雙結構硬岩掘進機“雪域先鋒號”(直徑10.33米)、世界最大斷麵硬岩掘進機“高加索號”(直徑15.08米)、世界首台礦用小轉彎硬岩掘進機、世界最大斷麵矩形盾構機“南湖號”(寬14.82 米、高9.45米)……在總裝車間的榮譽牆上,一張張圖片、一段段文字,講述著中鐵裝備在技術創新領域取得的成績,一項項“世界首創”、一個個“世界最大”正不斷刷新著行業紀錄。
“中國的盾構機研製雖然起步較晚,但我們精準創新,能夠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不斷破解‘卡脖子’難題,先後研製出了一大批原創產品。”尹躍峰介紹說,通過技術創新,中鐵裝備產品已先後出口意大利、丹麥、澳大利亞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連續多年產銷量世界第一,並在2019年賣給了盾構機的發源地——法國,用於巴黎地鐵16號線隧道建設,“中鐵裝備成為進入法國的唯一的中國掘進機企業”。
拉菲在鄭州地鐵7號線(在建)隧道內參觀
如何讓傳統基建與新基建有效結合,讓盾構機更加智能化?這是行業麵臨的一個新問題。“去年5月9日,世界首台綠色盾構機‘中鐵1237號’、世界首台大傾角下坡掘進礦用TBM‘淮盾號’在中鐵裝備成功下線,標誌著中鐵裝備在隧道掘進機領域的研發正在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不斷邁進。”尹躍峰說。
據了解,“中鐵1237號”開挖直徑9.16米、設備長度約135米、總重達1900噸,是行業內第一台應用綠色發展理念的盾構設備。在智能控製方麵,通過對盾構掘進過程中各係統的自動智能管理,自主達到掘進效率和能源消耗的最佳匹配,實現綠色節能目的。在低碳環保方麵,該設備采用節能智造工藝和先進除塵技術,能夠有效減少粉塵、降低噪音。去年,該設備已經出口並用於意大利西西裏島高速鐵路隧道建設。
“未來,我們的盾構機還將繼續朝著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這個方向發展。”尹躍峰說。
中鐵裝備盾構機總裝車間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句詩出自李白的《俠客行》,意思是大功告成之後拂袖而去,不顯露、不賣弄。盾構機就是今天的“俠客”,它的發明,讓人類的生存空間得以極大的拓展。雖然很少有人知道它,但它卻始終在為人們的美好生活而奮鬥,就像是地下世界的工程師,在城市不斷發展的道路上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楊佳欣/文 魏凱/視頻 張舒婷/海報)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盾構機等高端製造業,一批中國品牌發力創新、注重品質,不僅在國內影響力與日俱增,還與國外市場精準對接,給海外消費者帶去更多智慧和綠色新體驗。隨著中國製造業優化升級,“中國製造”正向著“中國質造”和“中國智造”邁進。全國兩會期間,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大河網聯合推出Global Talk係列特別報道——外國朋友話智造,邀請在豫外國朋友,一起進車間、訪企業,實地探尋“中國智造”背後的故事。
大河網訊 “法國巴黎地鐵16號線隧道項目、德國漢堡熱能隧道項目、意大利西西裏島高速鐵路隧道項目、澳大利亞雪山2.0水電站項目、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地鐵1號線延伸線項目……可以說,我們的盾構機出口已經實現歐洲、美洲、亞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全覆蓋。”近日,在河南省鄭州市經開區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盾構機總裝車間,中鐵裝備掘進機研究院海外分院副院長尹躍峰聲情並茂地向參觀者講述中鐵裝備全球化發展所取得的成績。
拉菲在中鐵裝備參觀
在這群參觀者中有一張“洋麵孔”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他便是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拉菲(Afaq Rafi Awan),目前正在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參觀過程中,他認真聽取講解,不時拿出手機拍照記錄。“我的專業就是土木工程,之前對盾構機也有一定的了解,雖然盾構機發源於近200年前的法國,但中國的盾構機卻成功‘逆襲’,後來居上,領跑全球,真是了不起!此次前來,就是要一探究竟,虛心學習。”拉菲說。
盾構機被稱作“工程機械之王”,可以穿山越嶺、過江跨海,是衡量一個國家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法國是世界盾構機的發源地。1806年,法國工程師馬克布魯諾爾(Mare Isambart Brunel)發現一種蛀蟲,它用分泌液塗在孔壁上順利鑽出木板孔道,悟出盾構掘進隧道的原理,最早注冊了專利,並於1825年在泰晤士河下用一個斷麵高6.8米、寬11.4米的矩形盾構,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盾構法隧道,而中國第一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複合式土壓平衡盾構——“中國中鐵1號”於2008年4月在河南省新鄉市下線,時間相差近200年。
拉菲與工作人員交流
讀研期間,拉菲心中一直有個疑問,“中國的盾構機究竟攻克了哪些技術瓶頸?為什麼能夠領跑全球?而且還可以把盾構機賣給原發明國?”
“中國盾構機以其自主創新的技術優勢、應對世界級工程難題的實力以及適應不同地域和環境的高靈活性,贏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和歡迎,成為展現中國製造高質量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尹躍峰介紹說,由於項目不同、地質不同,世界上很少有兩台完全一樣的盾構機,幾乎每一台盾構機都是量身定製,而這種個性化的定製服務並非世界上每個國家都能做到,這也是中國盾構機能夠成功熱銷海外的原因之一。
即將出口新加坡的土壓平衡盾構機
世界首台馬蹄形盾構機“蒙華號”、世界首台雙結構硬岩掘進機“雪域先鋒號”(直徑10.33米)、世界最大斷麵硬岩掘進機“高加索號”(直徑15.08米)、世界首台礦用小轉彎硬岩掘進機、世界最大斷麵矩形盾構機“南湖號”(寬14.82 米、高9.45米)……在總裝車間的榮譽牆上,一張張圖片、一段段文字,講述著中鐵裝備在技術創新領域取得的成績,一項項“世界首創”、一個個“世界最大”正不斷刷新著行業紀錄。
“中國的盾構機研製雖然起步較晚,但我們精準創新,能夠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不斷破解‘卡脖子’難題,先後研製出了一大批原創產品。”尹躍峰介紹說,通過技術創新,中鐵裝備產品已先後出口意大利、丹麥、澳大利亞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連續多年產銷量世界第一,並在2019年賣給了盾構機的發源地——法國,用於巴黎地鐵16號線隧道建設,“中鐵裝備成為進入法國的唯一的中國掘進機企業”。
拉菲在鄭州地鐵7號線(在建)隧道內參觀
如何讓傳統基建與新基建有效結合,讓盾構機更加智能化?這是行業麵臨的一個新問題。“去年5月9日,世界首台綠色盾構機‘中鐵1237號’、世界首台大傾角下坡掘進礦用TBM‘淮盾號’在中鐵裝備成功下線,標誌著中鐵裝備在隧道掘進機領域的研發正在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不斷邁進。”尹躍峰說。
據了解,“中鐵1237號”開挖直徑9.16米、設備長度約135米、總重達1900噸,是行業內第一台應用綠色發展理念的盾構設備。在智能控製方麵,通過對盾構掘進過程中各係統的自動智能管理,自主達到掘進效率和能源消耗的最佳匹配,實現綠色節能目的。在低碳環保方麵,該設備采用節能智造工藝和先進除塵技術,能夠有效減少粉塵、降低噪音。去年,該設備已經出口並用於意大利西西裏島高速鐵路隧道建設。
“未來,我們的盾構機還將繼續朝著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這個方向發展。”尹躍峰說。
中鐵裝備盾構機總裝車間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句詩出自李白的《俠客行》,意思是大功告成之後拂袖而去,不顯露、不賣弄。盾構機就是今天的“俠客”,它的發明,讓人類的生存空間得以極大的拓展。雖然很少有人知道它,但它卻始終在為人們的美好生活而奮鬥,就像是地下世界的工程師,在城市不斷發展的道路上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楊佳欣/文 魏凱/視頻 張舒婷/海報)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