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從農民工走進人民大會堂 讀何為中國式民主|大象評論
更新時間:2024-3-4 19:57:14    來源:大象評論

大象新聞記者 周蘭



要讀懂中國,須先理解全國兩會。

2024年全國兩會如期而至,代表委員從四麵八方奔赴北京,共商國是,共話發展。

他們中,有些人可能剛給麥田澆過水,有些人則可能剛放下手中的粉筆。

從1954年的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始,這樣的場景就成為了常態。

今年的全國兩會,正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這一特殊的時間節點,再次引發了對中國式民主的關注和思考。

中國很大,有著14億人口,決定了民主要“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中國式民主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而設計的。全國兩會就是一個體現中國式民主的平台,它彙聚了來自各個階層、各個領域、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代表委員,讓他們在這裏發聲,讓他們的聲音彙聚成推動中國發展的強大力量。

黃久生,這位來自河南信陽的農民工,是全國人大代表中的一員。連續多年,他帶著鄉親們的囑托,帶著工地上的汗水,走進了人民大會堂,為鄉村振興、農民工培訓等議題發聲。

在全國,像黃久生一樣的代表和委員,還有很多。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有16.7%是一線工人和農民,還有21.3%是專業技術人員;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來自34個界別,其中,超過非中共委員60.8%,而且56個民族都有委員。

於是,在兩會發言中或代表委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村裏的鄉親們托付我”“廠裏的大夥兒囑咐我”!

這些聲音透露出代表委員們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他們不僅僅是代表自己的聲音,更是代表了廣大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等群體的心聲。他們通過兩會這個平台,為人民群眾發聲,為國家的發展獻計獻策。這種民主參與的方式,既體現了人民的主體地位,也體現了中國的民主製度優越性。

讀懂中國式民主,是讀懂中國的關鍵。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正是有了中國式民主,中國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才形成了最大公約數和統一意誌,彙聚起同心同德、推動發展的強大力量。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從農民工走進人民大會堂 讀何為中國式民主|大象評論
2024-3-4 19:57:14    來源:大象評論

大象新聞記者 周蘭



要讀懂中國,須先理解全國兩會。

2024年全國兩會如期而至,代表委員從四麵八方奔赴北京,共商國是,共話發展。

他們中,有些人可能剛給麥田澆過水,有些人則可能剛放下手中的粉筆。

從1954年的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始,這樣的場景就成為了常態。

今年的全國兩會,正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這一特殊的時間節點,再次引發了對中國式民主的關注和思考。

中國很大,有著14億人口,決定了民主要“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中國式民主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而設計的。全國兩會就是一個體現中國式民主的平台,它彙聚了來自各個階層、各個領域、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代表委員,讓他們在這裏發聲,讓他們的聲音彙聚成推動中國發展的強大力量。

黃久生,這位來自河南信陽的農民工,是全國人大代表中的一員。連續多年,他帶著鄉親們的囑托,帶著工地上的汗水,走進了人民大會堂,為鄉村振興、農民工培訓等議題發聲。

在全國,像黃久生一樣的代表和委員,還有很多。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有16.7%是一線工人和農民,還有21.3%是專業技術人員;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來自34個界別,其中,超過非中共委員60.8%,而且56個民族都有委員。

於是,在兩會發言中或代表委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村裏的鄉親們托付我”“廠裏的大夥兒囑咐我”!

這些聲音透露出代表委員們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他們不僅僅是代表自己的聲音,更是代表了廣大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等群體的心聲。他們通過兩會這個平台,為人民群眾發聲,為國家的發展獻計獻策。這種民主參與的方式,既體現了人民的主體地位,也體現了中國的民主製度優越性。

讀懂中國式民主,是讀懂中國的關鍵。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正是有了中國式民主,中國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才形成了最大公約數和統一意誌,彙聚起同心同德、推動發展的強大力量。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