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特刊丨耀眼的中華文化新地標:泱泱文脈共傳承
更新時間:2024-3-3 16:03:17    來源:河南日報

p04_s.jpg

p045_s.jpg

  核心提示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提到:“良渚、二裏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國家版本館的文脈賡續……泱泱中華,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時代的進步,以文化的繁榮為鮮明標識。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也是我們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源泉,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

  為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全國兩會前夕,河南日報、浙江日報、四川日報、北京日報聯動,四地記者分別走進良渚、三星堆、國家版本館、二裏頭和殷墟,實地探訪考古現場、走訪有關文博單位、采訪專家學者,帶讀者沉浸式“打卡”這些“耀眼的中華文化新地標”。

aac4780e294342a6876cb6bd81130970_副本.jpg

   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錚 攝 

  文字傳承

  殷墟

  跨時空對話了不起的甲骨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謝建曉 楊之甜

  縱觀諸多實證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關鍵遺址,殷墟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裏,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禮樂文明、舉世矚目的文字文明以及高度發展的手工業等,共同譜寫了早期中國的華彩篇章。

  2月26日上午,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進一步講好殷墟故事、傳承中華文明、夯實文化自信之基,成為安陽人的時代新課題。

  自1928年開始,殷墟考古延續近百年。隨著考古成果不斷豐富,建於2005年的殷墟博物館原館已難以滿足時代需要。2020年11月,新館開工奠基,由安陽市政府投資建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提供展品。

  “在新館籌建過程中,我們全麵係統編製了數百萬字的知識文本,為新館展陳提供了學術支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嶽占偉說。

  一係列考古新成果在新館首次展示,珍貴文物和考古成果,全麵呈現商代政治、軍事、農業、手工業、文字、都邑建設的輝煌成就,深度闡釋商文明蘊含的中華文明五大特性,讓世人更直觀感受以商文明為代表的早期中國華彩時代。

  “殷墟是研究夏商文明包括夏商之前曆史的出發點,我們將以新館建成開放為契機,持續推動考古研究,去發現更多的未知曆史。”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殷墟博物館館長陳星燦說。

  “新館是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核心工程,與周邊殷墟宮殿宗廟區、王陵區、殷墟考古文旅小鎮共同構成‘一館兩區一鎮’的規模化殷墟闡釋體係。”殷墟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趙清榮說。

ebc4d9c618e74b3bb13ae8ab75ce04ed.jpg

         工作人員在安陽殷墟王陵遺址進行發掘作業。 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據了解,殷墟遺址自“十一五”以來一直被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項目庫,2010年河南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被評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近年來,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河南省公布了《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管理條例》《安陽殷墟保護總體規劃》,安陽市製定了《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為殷墟保護和管理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安陽市將加快構建殷墟和甲骨文品牌體係,打造‘博物館+遺址公園+考古科研基地’全國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同時探索利用數字技術,讓散落於各地的甲骨文以科技的形式‘回歸’。”安陽市文物局局長李曉陽說。

  在殷墟甲骨文傳承、活化、利用等方麵,作為甲骨文發現地,安陽可謂成果豐富——

  建設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利用人工智能圖像技術進行自動綴合;搭建甲骨文大數據平台“殷契文淵”,收集世界各地的甲骨文著錄、文獻,建立甲骨文字形庫,並向全世界免費開放;

  完善甲骨文書屋體係、博物館體係、全民健身體係、遊客服務中心體係等城市文化風貌建設,全市建成甲骨文書屋105座,建成省級甲骨文特色學校27所、市級甲骨文特色學校39所……

  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正以青春姿態走進公眾視野,在賡續傳承中閃耀新時代的璀璨光芒。e4c20a75159a4e4cb1f6d62fd540afe9_副本.jpg

        洛陽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資料圖片

  文明曙光

  二裏頭

  身臨其境領略最早的中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王雪娜

  二裏頭,古洛水之北,學術界公認的“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

  1959年,著名古史學家徐旭生率隊,在豫西開啟了二裏頭遺址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的曆程。60多年裏,二裏頭逐漸還原出一個3800多年前的文明印跡。

  2019年10月,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建成開放。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點六大都邑之一,二裏頭遺址在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也越發引人矚目。

  “夏朝,是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的第一個王朝。二裏頭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夏文化研究的關鍵支撐。”2月28日,在二裏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裏頭工作隊隊長趙海濤說。

  二裏頭遺址位於洛陽市偃師區,主體遺存距今約有3800年至3500年的曆史,現存麵積約3平方公裏。趙海濤說,經過60餘年發掘和研究,二裏頭遺址相繼發現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紫禁城”等諸多“中國之最”。

  “近幾年,二裏頭遺址中心區新發現道路以多條主幹道路和牆垣規劃形成多個網格,這是判斷二裏頭文化進入王朝國家的最重要標誌。二裏頭考古新成果再次為公眾了解中華5000多年文明、增強文化自信提供了堅強支撐。”趙海濤說。

  在中心區新發現的主幹道路及其兩側牆垣,揭示了二裏頭都城為多網格式布局。二裏頭遺址考古實現了“九宮格式布局”到“二裏頭都邑多網格式布局”的重大突破,此項成果也成功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今年春晚吉祥物‘龍辰辰’的‘蒜頭鼻’就是來源於這條綠鬆石龍形器。”在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該館考古研究部副主任楊碩正向遊客講解麵前的文物。c3a7287e91a34bc89aaba85f2d89714e.jpg

        在洛陽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觀眾在參觀體驗“赫赫夏都”篇章。 資料圖片

  走進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1500多件珍貴文物,講述著夏都曾經的輝煌。中國最早的“紫禁城”、中國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幹道網、中國最早的車轍……作為“最早的中國”的展示平台,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像一本立體的、鮮活的夏朝“曆史書”。

  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趙曉軍說,從“中國龍”到中國最早的“紫禁城”,博物館不斷結合二裏頭遺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對基本陳列、展陳設施等進行持續優化,以展現早期中國的深厚內涵。

  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用數字“激活”文旅資源,利用三維動畫數字影片,展示數千年前的華夏文明,帶領觀眾目睹那一段燦爛的曆史;以數字技術為基礎,通過沉浸式數字投影空間、半造景三維數字劇場、雷達互動投影牆等數字手段,展現二裏頭夏都作為“最早中國”的風貌。

  “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來’。”趙曉軍說,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開放以來,接待量已達500萬人次。未來,還將繼續做好遺址發掘、文物整理、成果闡釋以及展示宣傳工作。

 d13810de37ac4882af7ed3b53ffa2764.jpg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文脈賡續

  國家版本館

  賡續文脈守護中華文明金種子

  □北京日報記者 李祺瑤

  沿北京中軸線一路向北,燕山腳下,一組典雅氣派的中式建築群依山坐落。這裏是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目前,1600餘萬冊(件)版本資源入藏這座國家級文化殿堂。

  走進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眼前景象很難讓人聯想到它的“前身”——這裏原為昌平區興壽鎮的廢棄采石場,因地質條件良好,便依山就勢建設場館,變廢為寶。如今,從正門拾級而上,文興樓、文華堂、文瀚閣三座主體建築掩映在山水園林環境之中,意境盎然,體現了讓文化典籍“藏之名山、傳之後世”的主旨。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係列展覽的序廳——文興樓內,“版本工藝”“中國郵票”“中國貨幣”3個專題展覽率先亮相,分別展示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的版本工藝、中國郵票和中國曆代貨幣的變遷,從不同角度展現豐富厚重的中華文明遺產。展廳裏,每一件展品的來頭都不小。其中一冊西夏時期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續》,是現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被列入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64件文物之一。

  由文興樓移步,一塊篆刻著“賡續文脈”的壽山石印章前,坐落著這片建築群的主建築——文華堂。文華堂內,中央挑空兩層高13米、麵積1350平方米的國家書房讓人眼前一亮——仰觀穹頂,取自宋代石刻天文圖的滿天星宿點綴其中,寓意中華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環視四周,15組書櫃、3萬餘冊古今經典彙成文山字海,彰顯厚重文化底蘊。

  圍繞國家書房,基本陳列“見證偉業——中華民族複興版本展”和“斯文在茲——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中,以陶器、甲骨、青銅、簡牘、絲帛、紙張等為載體的中華文明印記貫穿展線,其中不乏最早記錄“中國”一詞的何尊,宋人書、宋人刻、宋人拓的孤本《西樓蘇帖》,唯一的一尊未經人工修複的兵馬俑等文物。

  登上建築群的製高點——國家版本館的核心建築文瀚閣,主題展覽“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經典版本展”彙集2000餘件經典著作、手稿手跡、檔案資料,僅《共產黨宣言》就有300多個不同版本。

  “我們以中國曆史發展、中華文明演進為主線,設計了1個主題展覽、2個基本陳列、4個專題展覽的展陳格局,展品達上萬件。而這些,隻是所有館藏的‘冰山一角’。”國家版本館展陳人員說,目前,總館已入藏版本1600餘萬冊(件),加上三個分館,入藏版本已超過2500萬冊(件)。這是全國近900家收藏單位、580餘家圖書出版社、1萬餘家報刊社及無數民間藏家共襄盛舉的成果。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開館一年多來,接受社會各界捐贈的版本包括古籍原件、原大仿真影印本、精品出版物,非遺作品、攝影作品、書法作品,碑刻拓片、手稿手跡、郵票郵資封等實物版本和各類文獻數據庫等數字版本,呈現捐贈單位多、名家多、數量多的特點,同時具有很高的曆史文化傳承價值。

  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重要的是讓這些中華文明“金種子”得到更好的保護,傳之後世。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蘭台洞庫內,昔日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瀾閣四閣的《四庫全書》古籍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首次同台合璧。天然山體開鑿改造的洞庫內,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更多沉睡千年的珍貴古籍得以保藏,重煥生機。e89a1789ad5648a88c113d4592486acf_副本.jpg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莫角山遺址中的小莫角山台基。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文明曙光

  良渚

  新潮科技解鎖五千年文明

  □浙江日報記者 唐駿垚 浙江日報通訊員 胡金 徐穎 搖慧敏

  江南多春雨。龍年新春開工沒多久,杭州就迎來了持續的陰雨天氣。中國南方的土遺址保護,最怕的就是連續雨水天氣。但良渚遺址的“守衛者”們,今年臉上少了幾分往年的愁容。

  杭州良渚遺址遺產監測管理中心的高海彥是“守衛者”之一。她告訴記者,暴露在潮濕環境下的土遺址,容易出現滲水、失色、生物病害等問題,不僅要頻繁人工排水,還需要預防遺址滋生青苔、地衣。“你看,這種連續陰雨天,城牆剖麵也沒出現黴菌。這多虧了這幾年的技術研究!”她說。

  高海彥所說的研究,是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與敦煌研究院、浙江大學等知名機構“牽手”,聯合攻堅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這一世界性難題。“我們研究出南城牆遺址半開放環境幹燥保護技術和老虎嶺遺址封閉環境高濕保護技術,開發了一款環保植物精油,噴灑後能有效抑製考古剖麵地衣、苔蘚、黴菌的生長,算得上階段性成功。”高海彥說。

  以南城牆遺址為例,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裏既利用開放式保護棚防止降雨衝刷,又通過修築擋土牆、鋪設防滲毯、修築排水溝、種植淺根係植物等措施,解決滲水、排水不暢等問題。此外,遺址周邊還安裝了紅外網格相機和溫濕度傳感器,對遺址本體進行24小時監測。走進杭州良渚遺址遺產監測管理中心的監測大廳,遺址的自然環境、本體病害、日常巡查等數據,一目了然。

  良渚遺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自1936年發現、1959年命名以來,就有施昕更、夏鼐等無數有識之士投身其中,“保護第一”始終是主旋律。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掀開保護與利用的新篇章。就在申遺成功次日,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對外開放。公園運營負責人鄭佳介紹,遺址展示秉承“最小幹預、最大闡釋”的原則,在“保護第一”的前提下,不斷優化展陳體係和旅遊配套設施。

  “保下來”後如何讓文物“活起來”?如何讓普通訪客感受良渚先民的生活?又如何理解五千多年前的中華文明?在陸城門、鍾家港居址與作坊區等區域,大量鋼網藝術裝置巧妙展示了良渚先民的生活、生產方式。更值得一提的是,良渚遺址還用現代的科技、新潮的創意,去闡釋最古老的文明。

  暢遊遺址,不僅可以實地體驗集語音導覽和視頻畫麵導覽於一體的AR智慧導覽係統,也能線上體驗雲展覽、慢直播。遺址公園東南麵的良渚博物院,也推出全新的智能AR導覽眼鏡。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馬東峰說:“每年都有上百萬名訪客到訪遺址公園和良渚博物院,數字化能讓良渚文化更加生動直觀、通俗易懂。”

  “活起來”的良渚文化還“飛向”五湖四海。2023年對良渚遺址來說,更是意義非凡。這一年,良渚遺址相繼圓滿完成兩大“國字號”任務:前有杭州亞運會火種在大莫角山成功采集,後有來自全世界的300餘名嘉賓出席首屆“良渚論壇”,架起文明互鑒之橋,將良渚的故事、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故事傳向全球各個角落。眼下,第二屆“良渚論壇”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1441650ba3cb4d06a884b00bd435b27a_副本.jpg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外景。 新華社發(餘嘉 攝)

  文化瑰寶

  三星堆

  活起來文物敲響古蜀文明之門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凘源

  隨著“博物館裏過大年”成為龍年新風尚,三星堆博物館也成為世界各地來川遊客的熱門打卡地。日前,記者從三星堆博物館獲悉,大年初一至元宵節,三星堆博物館景區共計接待遊客32.51萬人次。

  保護修複讓文物“活起來”,活化利用讓文物“火起來”。如何讓三星堆“活”上更“火”?三星堆的答案是,全麵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創新融合發展工作,力爭到2030年全麵建成世界一流、生態優美、特色顯著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博物館群落。

  對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餘健來說,2024年的任務很重。

  “我們正在配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1000餘件青銅器、金器、玉石器等新出土文物進行三維掃描和拍攝等數據采集工作。”餘健告訴記者,同時還要對新出土的文物進行清理、日常監測保養及加固材料前期研究,工作量不小。

  餘健有近20年的文物修複經驗,在他看來,文物修複保護是一場持久戰,有很多基礎工作要做。

  “近幾年,我們新購進了拉曼光譜儀、X光衍射儀等設備。”餘健告訴記者,高精尖設備的引入,讓文物修複師們能夠以更高的精度把握文物的整體狀況,更有針對性地製定保護修複方案。

  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廳中以數字化手段呈現出的文物修複過程吸引不少遊客的關注。

  “文物修複與保護直觀地向公眾展示文物出土時的樣子,讓公眾在進一步了解文物修複的同時,也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主動探究三星堆文物乃至三星堆文化結構。”餘健說。

       0301edaf9c89425ea466a229264eb738.jpg

        三星堆文創產品

  2月26日,在三星堆博物館內的一處接待室裏,三星堆博物館景區管委會產業發展部部長任韌正在和客戶探討合作開發文創產品的事宜,旁邊的會議室裏,擺滿了三星堆主題文創產品。

  隨著三星堆熱度持續攀升,以三星堆為主題的文創產品也備受遊客喜愛。“我們目前有1500餘件(套)文創產品在售,還有一些IP授權,今年春節假期,文創銷售額達843.75萬元。”在任韌看來,文創是三星堆文物活化利用的一條成熟路徑,自三星堆新一輪考古發掘啟動以來,三星堆文創產品成為打響知名度的一件“利器”。

  一組數據可以佐證:2020年三星堆文創產品銷售額僅300多萬元,到了2021年就提升到2000多萬元,2022年達到3000多萬元,2023年突破1億元。

  不隻文創產品,對三星堆的活化利用還有許多探索。“我們正在加快推進三星堆文化旅遊發展區建設,統籌謀劃打造特色文化街區、多元酒店集群、標誌性演藝精品、時尚主題樂園、體驗式文創產業園區五大應用體驗場景。”任韌介紹,未來把三星堆建設成為綜合性的旅遊度假區,進一步擦亮“世界三星堆”名片。

WX20240303-081648@2x_副本.png

   製圖/周鴻斌

WX20240303-073212@2x.png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特刊丨耀眼的中華文化新地標:泱泱文脈共傳承
    2024-3-3 16:03:17    來源:河南日報

    p04_s.jpg

    p045_s.jpg

      核心提示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提到:“良渚、二裏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國家版本館的文脈賡續……泱泱中華,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時代的進步,以文化的繁榮為鮮明標識。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也是我們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源泉,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

      為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全國兩會前夕,河南日報、浙江日報、四川日報、北京日報聯動,四地記者分別走進良渚、三星堆、國家版本館、二裏頭和殷墟,實地探訪考古現場、走訪有關文博單位、采訪專家學者,帶讀者沉浸式“打卡”這些“耀眼的中華文化新地標”。

    aac4780e294342a6876cb6bd81130970_副本.jpg

       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錚 攝 

      文字傳承

      殷墟

      跨時空對話了不起的甲骨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謝建曉 楊之甜

      縱觀諸多實證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關鍵遺址,殷墟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裏,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禮樂文明、舉世矚目的文字文明以及高度發展的手工業等,共同譜寫了早期中國的華彩篇章。

      2月26日上午,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進一步講好殷墟故事、傳承中華文明、夯實文化自信之基,成為安陽人的時代新課題。

      自1928年開始,殷墟考古延續近百年。隨著考古成果不斷豐富,建於2005年的殷墟博物館原館已難以滿足時代需要。2020年11月,新館開工奠基,由安陽市政府投資建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提供展品。

      “在新館籌建過程中,我們全麵係統編製了數百萬字的知識文本,為新館展陳提供了學術支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嶽占偉說。

      一係列考古新成果在新館首次展示,珍貴文物和考古成果,全麵呈現商代政治、軍事、農業、手工業、文字、都邑建設的輝煌成就,深度闡釋商文明蘊含的中華文明五大特性,讓世人更直觀感受以商文明為代表的早期中國華彩時代。

      “殷墟是研究夏商文明包括夏商之前曆史的出發點,我們將以新館建成開放為契機,持續推動考古研究,去發現更多的未知曆史。”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殷墟博物館館長陳星燦說。

      “新館是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核心工程,與周邊殷墟宮殿宗廟區、王陵區、殷墟考古文旅小鎮共同構成‘一館兩區一鎮’的規模化殷墟闡釋體係。”殷墟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趙清榮說。

    ebc4d9c618e74b3bb13ae8ab75ce04ed.jpg

             工作人員在安陽殷墟王陵遺址進行發掘作業。 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據了解,殷墟遺址自“十一五”以來一直被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項目庫,2010年河南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被評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近年來,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河南省公布了《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管理條例》《安陽殷墟保護總體規劃》,安陽市製定了《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為殷墟保護和管理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安陽市將加快構建殷墟和甲骨文品牌體係,打造‘博物館+遺址公園+考古科研基地’全國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同時探索利用數字技術,讓散落於各地的甲骨文以科技的形式‘回歸’。”安陽市文物局局長李曉陽說。

      在殷墟甲骨文傳承、活化、利用等方麵,作為甲骨文發現地,安陽可謂成果豐富——

      建設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利用人工智能圖像技術進行自動綴合;搭建甲骨文大數據平台“殷契文淵”,收集世界各地的甲骨文著錄、文獻,建立甲骨文字形庫,並向全世界免費開放;

      完善甲骨文書屋體係、博物館體係、全民健身體係、遊客服務中心體係等城市文化風貌建設,全市建成甲骨文書屋105座,建成省級甲骨文特色學校27所、市級甲骨文特色學校39所……

      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正以青春姿態走進公眾視野,在賡續傳承中閃耀新時代的璀璨光芒。e4c20a75159a4e4cb1f6d62fd540afe9_副本.jpg

            洛陽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資料圖片

      文明曙光

      二裏頭

      身臨其境領略最早的中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王雪娜

      二裏頭,古洛水之北,學術界公認的“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

      1959年,著名古史學家徐旭生率隊,在豫西開啟了二裏頭遺址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的曆程。60多年裏,二裏頭逐漸還原出一個3800多年前的文明印跡。

      2019年10月,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建成開放。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點六大都邑之一,二裏頭遺址在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也越發引人矚目。

      “夏朝,是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的第一個王朝。二裏頭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夏文化研究的關鍵支撐。”2月28日,在二裏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裏頭工作隊隊長趙海濤說。

      二裏頭遺址位於洛陽市偃師區,主體遺存距今約有3800年至3500年的曆史,現存麵積約3平方公裏。趙海濤說,經過60餘年發掘和研究,二裏頭遺址相繼發現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紫禁城”等諸多“中國之最”。

      “近幾年,二裏頭遺址中心區新發現道路以多條主幹道路和牆垣規劃形成多個網格,這是判斷二裏頭文化進入王朝國家的最重要標誌。二裏頭考古新成果再次為公眾了解中華5000多年文明、增強文化自信提供了堅強支撐。”趙海濤說。

      在中心區新發現的主幹道路及其兩側牆垣,揭示了二裏頭都城為多網格式布局。二裏頭遺址考古實現了“九宮格式布局”到“二裏頭都邑多網格式布局”的重大突破,此項成果也成功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今年春晚吉祥物‘龍辰辰’的‘蒜頭鼻’就是來源於這條綠鬆石龍形器。”在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該館考古研究部副主任楊碩正向遊客講解麵前的文物。c3a7287e91a34bc89aaba85f2d89714e.jpg

            在洛陽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觀眾在參觀體驗“赫赫夏都”篇章。 資料圖片

      走進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1500多件珍貴文物,講述著夏都曾經的輝煌。中國最早的“紫禁城”、中國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幹道網、中國最早的車轍……作為“最早的中國”的展示平台,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像一本立體的、鮮活的夏朝“曆史書”。

      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趙曉軍說,從“中國龍”到中國最早的“紫禁城”,博物館不斷結合二裏頭遺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對基本陳列、展陳設施等進行持續優化,以展現早期中國的深厚內涵。

      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用數字“激活”文旅資源,利用三維動畫數字影片,展示數千年前的華夏文明,帶領觀眾目睹那一段燦爛的曆史;以數字技術為基礎,通過沉浸式數字投影空間、半造景三維數字劇場、雷達互動投影牆等數字手段,展現二裏頭夏都作為“最早中國”的風貌。

      “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來’。”趙曉軍說,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開放以來,接待量已達500萬人次。未來,還將繼續做好遺址發掘、文物整理、成果闡釋以及展示宣傳工作。

     d13810de37ac4882af7ed3b53ffa2764.jpg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文脈賡續

      國家版本館

      賡續文脈守護中華文明金種子

      □北京日報記者 李祺瑤

      沿北京中軸線一路向北,燕山腳下,一組典雅氣派的中式建築群依山坐落。這裏是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目前,1600餘萬冊(件)版本資源入藏這座國家級文化殿堂。

      走進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眼前景象很難讓人聯想到它的“前身”——這裏原為昌平區興壽鎮的廢棄采石場,因地質條件良好,便依山就勢建設場館,變廢為寶。如今,從正門拾級而上,文興樓、文華堂、文瀚閣三座主體建築掩映在山水園林環境之中,意境盎然,體現了讓文化典籍“藏之名山、傳之後世”的主旨。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係列展覽的序廳——文興樓內,“版本工藝”“中國郵票”“中國貨幣”3個專題展覽率先亮相,分別展示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的版本工藝、中國郵票和中國曆代貨幣的變遷,從不同角度展現豐富厚重的中華文明遺產。展廳裏,每一件展品的來頭都不小。其中一冊西夏時期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續》,是現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被列入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64件文物之一。

      由文興樓移步,一塊篆刻著“賡續文脈”的壽山石印章前,坐落著這片建築群的主建築——文華堂。文華堂內,中央挑空兩層高13米、麵積1350平方米的國家書房讓人眼前一亮——仰觀穹頂,取自宋代石刻天文圖的滿天星宿點綴其中,寓意中華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環視四周,15組書櫃、3萬餘冊古今經典彙成文山字海,彰顯厚重文化底蘊。

      圍繞國家書房,基本陳列“見證偉業——中華民族複興版本展”和“斯文在茲——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中,以陶器、甲骨、青銅、簡牘、絲帛、紙張等為載體的中華文明印記貫穿展線,其中不乏最早記錄“中國”一詞的何尊,宋人書、宋人刻、宋人拓的孤本《西樓蘇帖》,唯一的一尊未經人工修複的兵馬俑等文物。

      登上建築群的製高點——國家版本館的核心建築文瀚閣,主題展覽“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經典版本展”彙集2000餘件經典著作、手稿手跡、檔案資料,僅《共產黨宣言》就有300多個不同版本。

      “我們以中國曆史發展、中華文明演進為主線,設計了1個主題展覽、2個基本陳列、4個專題展覽的展陳格局,展品達上萬件。而這些,隻是所有館藏的‘冰山一角’。”國家版本館展陳人員說,目前,總館已入藏版本1600餘萬冊(件),加上三個分館,入藏版本已超過2500萬冊(件)。這是全國近900家收藏單位、580餘家圖書出版社、1萬餘家報刊社及無數民間藏家共襄盛舉的成果。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開館一年多來,接受社會各界捐贈的版本包括古籍原件、原大仿真影印本、精品出版物,非遺作品、攝影作品、書法作品,碑刻拓片、手稿手跡、郵票郵資封等實物版本和各類文獻數據庫等數字版本,呈現捐贈單位多、名家多、數量多的特點,同時具有很高的曆史文化傳承價值。

      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重要的是讓這些中華文明“金種子”得到更好的保護,傳之後世。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蘭台洞庫內,昔日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瀾閣四閣的《四庫全書》古籍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首次同台合璧。天然山體開鑿改造的洞庫內,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更多沉睡千年的珍貴古籍得以保藏,重煥生機。e89a1789ad5648a88c113d4592486acf_副本.jpg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莫角山遺址中的小莫角山台基。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文明曙光

      良渚

      新潮科技解鎖五千年文明

      □浙江日報記者 唐駿垚 浙江日報通訊員 胡金 徐穎 搖慧敏

      江南多春雨。龍年新春開工沒多久,杭州就迎來了持續的陰雨天氣。中國南方的土遺址保護,最怕的就是連續雨水天氣。但良渚遺址的“守衛者”們,今年臉上少了幾分往年的愁容。

      杭州良渚遺址遺產監測管理中心的高海彥是“守衛者”之一。她告訴記者,暴露在潮濕環境下的土遺址,容易出現滲水、失色、生物病害等問題,不僅要頻繁人工排水,還需要預防遺址滋生青苔、地衣。“你看,這種連續陰雨天,城牆剖麵也沒出現黴菌。這多虧了這幾年的技術研究!”她說。

      高海彥所說的研究,是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與敦煌研究院、浙江大學等知名機構“牽手”,聯合攻堅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這一世界性難題。“我們研究出南城牆遺址半開放環境幹燥保護技術和老虎嶺遺址封閉環境高濕保護技術,開發了一款環保植物精油,噴灑後能有效抑製考古剖麵地衣、苔蘚、黴菌的生長,算得上階段性成功。”高海彥說。

      以南城牆遺址為例,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裏既利用開放式保護棚防止降雨衝刷,又通過修築擋土牆、鋪設防滲毯、修築排水溝、種植淺根係植物等措施,解決滲水、排水不暢等問題。此外,遺址周邊還安裝了紅外網格相機和溫濕度傳感器,對遺址本體進行24小時監測。走進杭州良渚遺址遺產監測管理中心的監測大廳,遺址的自然環境、本體病害、日常巡查等數據,一目了然。

      良渚遺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自1936年發現、1959年命名以來,就有施昕更、夏鼐等無數有識之士投身其中,“保護第一”始終是主旋律。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掀開保護與利用的新篇章。就在申遺成功次日,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對外開放。公園運營負責人鄭佳介紹,遺址展示秉承“最小幹預、最大闡釋”的原則,在“保護第一”的前提下,不斷優化展陳體係和旅遊配套設施。

      “保下來”後如何讓文物“活起來”?如何讓普通訪客感受良渚先民的生活?又如何理解五千多年前的中華文明?在陸城門、鍾家港居址與作坊區等區域,大量鋼網藝術裝置巧妙展示了良渚先民的生活、生產方式。更值得一提的是,良渚遺址還用現代的科技、新潮的創意,去闡釋最古老的文明。

      暢遊遺址,不僅可以實地體驗集語音導覽和視頻畫麵導覽於一體的AR智慧導覽係統,也能線上體驗雲展覽、慢直播。遺址公園東南麵的良渚博物院,也推出全新的智能AR導覽眼鏡。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馬東峰說:“每年都有上百萬名訪客到訪遺址公園和良渚博物院,數字化能讓良渚文化更加生動直觀、通俗易懂。”

      “活起來”的良渚文化還“飛向”五湖四海。2023年對良渚遺址來說,更是意義非凡。這一年,良渚遺址相繼圓滿完成兩大“國字號”任務:前有杭州亞運會火種在大莫角山成功采集,後有來自全世界的300餘名嘉賓出席首屆“良渚論壇”,架起文明互鑒之橋,將良渚的故事、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故事傳向全球各個角落。眼下,第二屆“良渚論壇”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1441650ba3cb4d06a884b00bd435b27a_副本.jpg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外景。 新華社發(餘嘉 攝)

      文化瑰寶

      三星堆

      活起來文物敲響古蜀文明之門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凘源

      隨著“博物館裏過大年”成為龍年新風尚,三星堆博物館也成為世界各地來川遊客的熱門打卡地。日前,記者從三星堆博物館獲悉,大年初一至元宵節,三星堆博物館景區共計接待遊客32.51萬人次。

      保護修複讓文物“活起來”,活化利用讓文物“火起來”。如何讓三星堆“活”上更“火”?三星堆的答案是,全麵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創新融合發展工作,力爭到2030年全麵建成世界一流、生態優美、特色顯著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博物館群落。

      對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餘健來說,2024年的任務很重。

      “我們正在配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1000餘件青銅器、金器、玉石器等新出土文物進行三維掃描和拍攝等數據采集工作。”餘健告訴記者,同時還要對新出土的文物進行清理、日常監測保養及加固材料前期研究,工作量不小。

      餘健有近20年的文物修複經驗,在他看來,文物修複保護是一場持久戰,有很多基礎工作要做。

      “近幾年,我們新購進了拉曼光譜儀、X光衍射儀等設備。”餘健告訴記者,高精尖設備的引入,讓文物修複師們能夠以更高的精度把握文物的整體狀況,更有針對性地製定保護修複方案。

      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廳中以數字化手段呈現出的文物修複過程吸引不少遊客的關注。

      “文物修複與保護直觀地向公眾展示文物出土時的樣子,讓公眾在進一步了解文物修複的同時,也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主動探究三星堆文物乃至三星堆文化結構。”餘健說。

           0301edaf9c89425ea466a229264eb738.jpg

            三星堆文創產品

      2月26日,在三星堆博物館內的一處接待室裏,三星堆博物館景區管委會產業發展部部長任韌正在和客戶探討合作開發文創產品的事宜,旁邊的會議室裏,擺滿了三星堆主題文創產品。

      隨著三星堆熱度持續攀升,以三星堆為主題的文創產品也備受遊客喜愛。“我們目前有1500餘件(套)文創產品在售,還有一些IP授權,今年春節假期,文創銷售額達843.75萬元。”在任韌看來,文創是三星堆文物活化利用的一條成熟路徑,自三星堆新一輪考古發掘啟動以來,三星堆文創產品成為打響知名度的一件“利器”。

      一組數據可以佐證:2020年三星堆文創產品銷售額僅300多萬元,到了2021年就提升到2000多萬元,2022年達到3000多萬元,2023年突破1億元。

      不隻文創產品,對三星堆的活化利用還有許多探索。“我們正在加快推進三星堆文化旅遊發展區建設,統籌謀劃打造特色文化街區、多元酒店集群、標誌性演藝精品、時尚主題樂園、體驗式文創產業園區五大應用體驗場景。”任韌介紹,未來把三星堆建設成為綜合性的旅遊度假區,進一步擦亮“世界三星堆”名片。

    WX20240303-081648@2x_副本.png

       製圖/周鴻斌

    WX20240303-073212@2x.png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