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特刊|一封來自殷商的請柬,請查收
更新時間:2024-2-26 11:39:51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Page_h (1).jpg

Page_h.jpg       殷墟,我來啦

微信截圖_20240226005059_s.jpg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以玄鳥為圖騰,以青銅為禮器,以文字為記載,商人彙聚燦若群星的史前文明,繼承夏代王朝初態,在交融與共中形成輝煌壯美的商代文明。

  商文明鞏固了以中原為中心的天下體係,形成了後世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本版圖。

  商文明中以商王為核心、以宗族為單元的基本格局,形成了牢固的組織結構,奠定了早期中國“家國同構”的社會秩序。

  商文明中的青銅器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器的最高成就,其中蘊含的禮儀與禮製、秩序與地位,是世界青銅文明的傑出代表。

  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商代文字距今3000多年,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其文字體係一脈相承,發展至今,維係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記憶,是真正的中華基因。

  商文明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很多方麵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商文明上承四方彙集文明之趨勢,下啟連續不斷、多元一體文明之格局,構成了中華文明的主根主脈與核心文化基因,奠定了中華文明和東亞文明的基礎,成為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它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是曆史的,也是現代的,其蘊含的精神依然影響著我們當代的生產生活,並通過文明的交流與互鑒影響世界,推動人類的發展進步。

  河南日報帶您打卡殷墟博物館新館

  殷商王朝馳名中外,為世界文明古國中最著名的王國之一。經過近百年的發掘,古老的殷商文明逐步展露在世人麵前,宮殿遺址內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殷墟文物有的是華夏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蘊藏著殷商先民們的創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備受世人矚目的殷墟博物館新館於2月26日正式開館,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陳文物數量龐大、類型多樣,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貴文物是首次亮相。

  在眾多文物中,有青銅器的“天花板”司母辛鼎,有3000年前的商代“小王子日記”,有“一片甲骨驚天下”的那片最有名的屯南甲骨,有形似小豬佩奇的陶罐,還有威風凜凜的亞長銅鉞……如果你想看看3000年前的“請假條”,想瞅瞅“商人”長啥樣,想知道婦好有多愛美,想猜猜銅手形器到底是亞長的假肢還是癢癢撓,還想一睹“商代車馬的自動輔助駕駛”,就請跟隨我們精心繪製的打卡攻略開逛吧!

  殷墟博物館新館對公眾開館 近3000件套文物首次亮相

  穿越三千年 遇見大邑商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傳說中的商朝徹底得到證實,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往前推進了約1000年。

  殷墟的發現和確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華文明起源的原點和基石。

  氣勢恢宏的宮殿群、規模龐大的王陵區、高度發達的青銅器、係統成熟的甲骨文、分工明確的手工業體係……這些係統展現了商代社會文化麵貌、商代文明發展成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謝建曉 楊之甜

  殷墟博物館新館“新”在哪兒?有哪些文物特別吸睛?從新館裏如何“讀”懂商文明?2月26日,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公眾開放,近4000件套精美文物隨之揭開神秘麵紗,其中四分之三的文物是首次亮相。

9aaddc6be4db47f79dd4245c89c4a3b8.jpg

       亞長牛尊

  立意更高遠——

  聚焦商文明特質,主題集中於三個主展廳

  殷墟博物館新館位於安陽市殷都區紗廠路西段,毗鄰洹河。博物館大門外,陽光下,兩方靜謐的水麵閃耀著光芒。新館建築呈現鼎形,矗立在水中央,古銅色的大門上方是甲骨文字“大邑商”三個字。建築外觀為青銅飾麵幕牆,古樸而深邃,遙遙望去,博物館就像一座從商代款款走來的青銅鼎。

  據介紹,殷墟博物館新館設8個展廳,地上共三層,是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題博物館,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之一。

  新館展陳聚焦“偉大的商文明”這一主題,從商代史、甲骨學、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傳播等多個角度,全方位闡釋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禮樂文明、發達的青銅文明、燦爛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業技術等,生動呈現商文明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都城、手工業、玉器和文字四個基本要素構成了文明,殷墟博物館老館基本就是按照都城、青銅器、玉器、甲骨這四項要素布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嶽占偉介紹,新館將“四大要素”融入商人的生活,從衣、食、住、行、祭祀、農業、戰爭等方麵,展現商文明發達的程度。

  展覽主題集中於三個主展廳,一樓基本陳列“探索商文明”,以殷墟為中華文明探源的起點和基石,厘清商文明發展脈絡,重點展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二樓基本陳列“偉大的商文明”,全景式展示了商代在政治、軍事、農業、手工業、文字、都邑建設等方麵的重要成就。

  三樓基本陳列“世界的商文明”立足國際視野,闡釋商文明的世界意義。

  三個基本陳列主題鮮明,緊密銜接,讓觀眾更直觀、更沉浸式感受考古事業和商文明的無窮魅力。

  此外,四大專題展覽也各有特色。一樓“殷墟車馬遺跡展”首次集中展示殷墟出土馬車23架,再現車轔轔、馬蕭蕭的壯觀景象。“王畿與四方”專題展,集中展示了山東、安徽、湖南、四川、河北、湖北等多個省份的商代文物。三樓“長從何來——殷墟花園莊東地亞長墓專題展”以揭秘的形式,展現商代鐵血武將亞長的悲壯;“子何人哉——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特展”解碼文明密碼,生動還原商代“王子”形象。

6a89d9db286c4377b04c514b12bf5f13.jpg

       屯南甲骨

  展品更豐富——

  上新文物近3000件套,透物見人見事

  “殷墟博物館新館將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陳文物數量之多、類型之全,堪稱商代文物展覽之最。”安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高永介紹,館內集中展示大量商代精美絕倫的青銅文物,展現出3000多年前青銅文明的鼎盛麵貌,也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商代巧奪天工的青銅鑄造技藝。

  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婦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銅方鼎、曾“一片甲骨驚天下”的屯南甲骨、威風凜凜的亞長銅鉞等,都將在新館內展出。

  新館還對近年來殷墟考古發掘最新成果如陶家營遺址、辛店遺址以及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等進行全方位、全覆蓋展示。此外,大型牛角祭祀坑、牛祭祀坑、馬祭祀坑和鑲嵌綠鬆石的甲骨、漆罍等精美文物,都可以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商代重視祭祀的文化現象,以及巧奪天工的技術工藝。

  “大家以前在媒體上見過的、聽過的,甚至聞所未聞的文物,都將出現在新館。”殷墟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趙清榮介紹,新館中近3000件套文物是首次亮相,比如,殷墟花園莊東地H3甲骨窖藏坑出土的甲骨,首次集中展示110餘片。

  步入展廳,鼎、簋、觚、爵、鉞、戈等一件件造型精巧的青銅器在燈光照射下,閃出青綠色的光,上新文物隨處可見。婦好墓出土大量的銅觚、銅爵以及首飾、用品等集體亮相,王者之氣撲麵而來;玉熊、玉螳螂、玉蟬、玉龍、玉魚等可愛的動物形文物,為神秘的商代增添了活力……

cb50ff05ba3d420bb7e9725caba6b6e4.jpg

       司母辛鼎

  展陳更宏大——

  多種布展手段,增強遊客沉浸式體驗

  殷墟博物館新館對標一流博物館進行建設,除了建築靈動、文物重磅之外,博物館的展陳手段也進行了精心設計,觀眾觀展體驗全麵升級。

  構建大場域空間,凸顯王朝恢宏氣象。展陳空間設計以莊重、大氣為基本遵循,注重在大的空間語境下闡釋曆史實事,立足文明探源尋找文明的多元包容、兼收並蓄,立足文明定義闡述豐富全麵的商文化係統,構建陳列場+藝術場+元域場+精神場等大場域展陳空間,多維度展示商王朝恢宏氣象。

  注重多元化展示,全麵展現商文明內涵。以莊重、大氣為基本遵循,館內廣泛運用人工智能、多媒體等數字技術,賦予文物、文獻、甲骨記載等新的時代表達方式,提升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廣度、深度、精度,構建文物、曆史與數字虛擬空間交互場所。

  比如,將鄭州商城的杜嶺方鼎、山東蘇埠屯的亞醜青銅鉞、湖南寧鄉的四羊方尊、殷墟婦好墓的跪坐玉人等20多件商代珍貴文物,通過裸眼3D技術在同一空間完美呈現,讓人們多維度、立體化、沉浸式感受商文明和甲骨文魅力;再比如,沉浸式數字特展《又見天邑商》,借助科技手段,以武丁講述的形式,直觀展現大邑商的強盛與輝煌。

  行走於殷墟博物館新館,處處可見蟠龍升騰、神鳥飛起、雙目炯炯的饕餮等紋飾,商代人高超的工藝和設計讓人驚歎。“新館通過展示燦若星辰的珍貴文物、甲骨文獻和考古成果,深度闡釋商文明蘊含的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讓世人更直觀地感受以商文明為代表的早期中國出彩時代。”趙清榮表示。


微信圖片_20240226082353.jpg

  商朝先民征戰、生活、生產想象圖

微信截圖_20240226010624_s.jpg

  殷墟與洹北商城考古遺跡分布圖

  專家眼中的殷墟博物館

  新時代殷墟保護利用工作的新起點

  ——訪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閆亞林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謝建曉 楊之甜

  “殷墟博物館新館的建成開放,既是殷墟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的全麵梳理總結和全方位呈現,也是新時代殷墟保護利用工作的一個新起點,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2月23日,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閆亞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閆亞林認為,新館是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新館的建設,致敬殷墟90餘年的豐碩考古成果和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學家,致敬中國現代考古學的百餘年輝煌。新館為殷墟考古研究成果轉化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集中展示青銅器、玉器、甲骨、陶器等近4000件出土文物,讓觀眾能夠走進甲骨文和文獻中的“大邑商”。

  新館是提升殷墟大遺址保護利用水平的關鍵節點。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新館融入考古遺址公園與現代城市的整體環境,科技成色十足,不僅建築設計遵循低碳綠色原則,而且建設有科技考古實驗室、高標準文物展廳、文物庫房等,將承擔考古研究、文物修複、科技檢測、研學教育、遊客服務等方麵的功能,為殷墟科技考古和文物的研究、保存、展示提供高標準的設施條件,是新時代遺址博物館建設的又一代表力作。

  新館是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精神園地。新館巧妙融入了殷商文化元素和現代建築理念,著力打造陳列、藝術、精神等大場域展陳空間,讓觀眾切身感受商文明的博大精深,堅定文化自信;進一步樹立尊重文物、尊重曆史的觀念,自覺守護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新館是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文明殿堂,以新館為依托,可以更好展現中國在文物保護、曆史文化傳承方麵的原則和態度,向國際社會宣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成果,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處理好保護與發展、保護與傳承問題提供中國案例和中國經驗,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傳播力。”閆亞林說。

  傳承殷商優秀傳統文化是根本宗旨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殷墟博物館館長陳星燦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謝建曉 楊之甜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是甲骨文的故鄉,漢字的發源地,也是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是我國首批國寶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地。”2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以下簡稱“考古所”)所長、殷墟博物館館長陳星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了更為全麵、係統、深入淺出地展示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考古所與安陽市人民政府攜手共建殷墟博物館新館。

  陳星燦介紹,自2021年殷墟博物館立項開始,直至開館,乃至今後運營與管理,考古所都全程參與。特別是在博物館選址、博物館結構布局與展出文物的匹配、配合博物館建設進行考古發掘、殷商文化元素的解讀與運用、博物館展陳知識文本編製與展陳大綱的修訂、表現展陳內容的形式設計的準確性、殷商文化的普及與培訓等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

  “講好殷商故事,傳承殷商優秀傳統文化,服務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殷墟博物館的根本宗旨和原則。博大精深的殷商文明需要深入淺出地闡釋與解讀,才能更好地傳播與利用。”陳星燦介紹,考古所專門成立了殷墟博物館知識文本編製專家小組,多次開展實地調研、專家線上線下討論會等,全麵係統地編製出達數百萬字的知識文本,數十次對展陳大綱進行審核與修訂,全麵審查上展版麵內容。百餘次就文物的展陳形式、表現手法等與策展公司等相關部門溝通協調。這些工作充分保障了對殷商文化解讀的準確性、全麵性、權威性。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殷墟博物館將持續完善博物館展陳工作,加快推進以車馬坑為代表的土質文物保護與展示工作;充分利用博物館的精細化考古實驗室,開展實驗室考古,同時向公眾展示實驗室考古工作;與國內外頂級博物館開展良性互動,大力打造高水平的原創精品展,宣傳殷商文化;進一步加強殷商文化的研究與闡釋,及時展示最新考古發掘及研究成果。”陳星燦說。

微信圖片_20240226072639.png

       殷墟博物館新館“子何人哉”展廳內的甲骨陳列。 曲海慶 攝

  殷墟甲骨文發現研究、考古發掘及保護利用大事記

  1899年

  王懿榮發現甲骨文。王懿榮是學界公認的甲骨文最早的發現者

  1928年10月13日

  殷墟進行第一次科學考古發掘

  1931年

  梁思永發現了著名的“後岡三疊層”,確定了仰韶、龍山、商代文化的時代序列,有力回擊了“中國文化西來說”的觀點

  1936年

  發現YH127坑,出土有字甲骨1.7萬餘片,是迄今發現甲骨數量最多的坑位

  1937年3月16日至6月19日

  進行殷墟第十五次發掘,之後抗日戰爭爆發,殷墟考古發掘暫告一段落

  1950年4月至6月

  新中國成立後的殷墟第一次發掘工作

  1958年春至1961年冬

  對小屯村西地等13個地點進行了發掘,初步摸清了殷墟的範圍和布局

  1961年3月4日

  殷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5年至1976年

  發現發掘殷墟婦好墓

  1984年

  在王陵區東區發掘了一座大墓(編號M260),司(後)母戊鼎出土於這座墓中

  1999年年底

  經勘探發現了洹北商城

  2000年

  在花園莊村東地發掘一座保存完整的王室貴族大墓(編號M54)

  2001年

  發掘洹北商城Ⅰ號宮殿基址

  2006年至2011年

  在劉家莊村北地發掘出東西、南北縱橫的大型商代道路多條

  2006年

  殷墟博物館開館,安陽殷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2010年

  殷墟被列入首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2015年至2019年

  在洹北商城北部發現了鑄銅、製骨作坊,填補了商代中期都城手工業生產的空白

  2016年至2019年

  考古發現證實安陽辛店遺址為商代晚期大型青銅鑄造基地

  2017年

  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2021年

  《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管理條例》公布

  2023年

  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4年2月26日

  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本報記者張體義整理)

  殷墟甲骨小學堂

  ◆目前發現了多少片甲骨

  安陽殷墟是我國甲骨文的最早發現地,百餘年來出土了約13萬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占我國出土刻辭甲骨總數的90%以上。

  ◆有多少甲骨文被破解

  目前殷墟甲骨文字數總共近4500個,其中可釋字在1500個左右。

  ◆貞人是誰

  貞人,乃商代負責占卜的職人,他們替商王進行占卜的同時,也會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內容,這些文字便是甲骨文。

  ◆甲骨從哪裏來

  據考古學家推測,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甲骨,商王占卜通常使用諸侯貴族進貢的大烏龜,平民或小貴族就使用本地的小烏龜。

  ◆目前出土的最大甲骨有多大

  目前出土的最大龜版長達44厘米、寬35厘米,可能是緬甸或印度尼西亞一帶出產的品種。

  

微信圖片_20240226065913.jpg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特刊|一封來自殷商的請柬,請查收
    2024-2-26 11:39:51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Page_h (1).jpg

    Page_h.jpg       殷墟,我來啦

    微信截圖_20240226005059_s.jpg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以玄鳥為圖騰,以青銅為禮器,以文字為記載,商人彙聚燦若群星的史前文明,繼承夏代王朝初態,在交融與共中形成輝煌壯美的商代文明。

      商文明鞏固了以中原為中心的天下體係,形成了後世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本版圖。

      商文明中以商王為核心、以宗族為單元的基本格局,形成了牢固的組織結構,奠定了早期中國“家國同構”的社會秩序。

      商文明中的青銅器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器的最高成就,其中蘊含的禮儀與禮製、秩序與地位,是世界青銅文明的傑出代表。

      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商代文字距今3000多年,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其文字體係一脈相承,發展至今,維係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記憶,是真正的中華基因。

      商文明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很多方麵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商文明上承四方彙集文明之趨勢,下啟連續不斷、多元一體文明之格局,構成了中華文明的主根主脈與核心文化基因,奠定了中華文明和東亞文明的基礎,成為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它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是曆史的,也是現代的,其蘊含的精神依然影響著我們當代的生產生活,並通過文明的交流與互鑒影響世界,推動人類的發展進步。

      河南日報帶您打卡殷墟博物館新館

      殷商王朝馳名中外,為世界文明古國中最著名的王國之一。經過近百年的發掘,古老的殷商文明逐步展露在世人麵前,宮殿遺址內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殷墟文物有的是華夏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蘊藏著殷商先民們的創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備受世人矚目的殷墟博物館新館於2月26日正式開館,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陳文物數量龐大、類型多樣,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貴文物是首次亮相。

      在眾多文物中,有青銅器的“天花板”司母辛鼎,有3000年前的商代“小王子日記”,有“一片甲骨驚天下”的那片最有名的屯南甲骨,有形似小豬佩奇的陶罐,還有威風凜凜的亞長銅鉞……如果你想看看3000年前的“請假條”,想瞅瞅“商人”長啥樣,想知道婦好有多愛美,想猜猜銅手形器到底是亞長的假肢還是癢癢撓,還想一睹“商代車馬的自動輔助駕駛”,就請跟隨我們精心繪製的打卡攻略開逛吧!

      殷墟博物館新館對公眾開館 近3000件套文物首次亮相

      穿越三千年 遇見大邑商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傳說中的商朝徹底得到證實,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往前推進了約1000年。

      殷墟的發現和確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華文明起源的原點和基石。

      氣勢恢宏的宮殿群、規模龐大的王陵區、高度發達的青銅器、係統成熟的甲骨文、分工明確的手工業體係……這些係統展現了商代社會文化麵貌、商代文明發展成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謝建曉 楊之甜

      殷墟博物館新館“新”在哪兒?有哪些文物特別吸睛?從新館裏如何“讀”懂商文明?2月26日,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公眾開放,近4000件套精美文物隨之揭開神秘麵紗,其中四分之三的文物是首次亮相。

    9aaddc6be4db47f79dd4245c89c4a3b8.jpg

           亞長牛尊

      立意更高遠——

      聚焦商文明特質,主題集中於三個主展廳

      殷墟博物館新館位於安陽市殷都區紗廠路西段,毗鄰洹河。博物館大門外,陽光下,兩方靜謐的水麵閃耀著光芒。新館建築呈現鼎形,矗立在水中央,古銅色的大門上方是甲骨文字“大邑商”三個字。建築外觀為青銅飾麵幕牆,古樸而深邃,遙遙望去,博物館就像一座從商代款款走來的青銅鼎。

      據介紹,殷墟博物館新館設8個展廳,地上共三層,是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題博物館,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之一。

      新館展陳聚焦“偉大的商文明”這一主題,從商代史、甲骨學、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傳播等多個角度,全方位闡釋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禮樂文明、發達的青銅文明、燦爛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業技術等,生動呈現商文明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都城、手工業、玉器和文字四個基本要素構成了文明,殷墟博物館老館基本就是按照都城、青銅器、玉器、甲骨這四項要素布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嶽占偉介紹,新館將“四大要素”融入商人的生活,從衣、食、住、行、祭祀、農業、戰爭等方麵,展現商文明發達的程度。

      展覽主題集中於三個主展廳,一樓基本陳列“探索商文明”,以殷墟為中華文明探源的起點和基石,厘清商文明發展脈絡,重點展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二樓基本陳列“偉大的商文明”,全景式展示了商代在政治、軍事、農業、手工業、文字、都邑建設等方麵的重要成就。

      三樓基本陳列“世界的商文明”立足國際視野,闡釋商文明的世界意義。

      三個基本陳列主題鮮明,緊密銜接,讓觀眾更直觀、更沉浸式感受考古事業和商文明的無窮魅力。

      此外,四大專題展覽也各有特色。一樓“殷墟車馬遺跡展”首次集中展示殷墟出土馬車23架,再現車轔轔、馬蕭蕭的壯觀景象。“王畿與四方”專題展,集中展示了山東、安徽、湖南、四川、河北、湖北等多個省份的商代文物。三樓“長從何來——殷墟花園莊東地亞長墓專題展”以揭秘的形式,展現商代鐵血武將亞長的悲壯;“子何人哉——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特展”解碼文明密碼,生動還原商代“王子”形象。

    6a89d9db286c4377b04c514b12bf5f13.jpg

           屯南甲骨

      展品更豐富——

      上新文物近3000件套,透物見人見事

      “殷墟博物館新館將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陳文物數量之多、類型之全,堪稱商代文物展覽之最。”安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高永介紹,館內集中展示大量商代精美絕倫的青銅文物,展現出3000多年前青銅文明的鼎盛麵貌,也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商代巧奪天工的青銅鑄造技藝。

      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婦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銅方鼎、曾“一片甲骨驚天下”的屯南甲骨、威風凜凜的亞長銅鉞等,都將在新館內展出。

      新館還對近年來殷墟考古發掘最新成果如陶家營遺址、辛店遺址以及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等進行全方位、全覆蓋展示。此外,大型牛角祭祀坑、牛祭祀坑、馬祭祀坑和鑲嵌綠鬆石的甲骨、漆罍等精美文物,都可以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商代重視祭祀的文化現象,以及巧奪天工的技術工藝。

      “大家以前在媒體上見過的、聽過的,甚至聞所未聞的文物,都將出現在新館。”殷墟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趙清榮介紹,新館中近3000件套文物是首次亮相,比如,殷墟花園莊東地H3甲骨窖藏坑出土的甲骨,首次集中展示110餘片。

      步入展廳,鼎、簋、觚、爵、鉞、戈等一件件造型精巧的青銅器在燈光照射下,閃出青綠色的光,上新文物隨處可見。婦好墓出土大量的銅觚、銅爵以及首飾、用品等集體亮相,王者之氣撲麵而來;玉熊、玉螳螂、玉蟬、玉龍、玉魚等可愛的動物形文物,為神秘的商代增添了活力……

    cb50ff05ba3d420bb7e9725caba6b6e4.jpg

           司母辛鼎

      展陳更宏大——

      多種布展手段,增強遊客沉浸式體驗

      殷墟博物館新館對標一流博物館進行建設,除了建築靈動、文物重磅之外,博物館的展陳手段也進行了精心設計,觀眾觀展體驗全麵升級。

      構建大場域空間,凸顯王朝恢宏氣象。展陳空間設計以莊重、大氣為基本遵循,注重在大的空間語境下闡釋曆史實事,立足文明探源尋找文明的多元包容、兼收並蓄,立足文明定義闡述豐富全麵的商文化係統,構建陳列場+藝術場+元域場+精神場等大場域展陳空間,多維度展示商王朝恢宏氣象。

      注重多元化展示,全麵展現商文明內涵。以莊重、大氣為基本遵循,館內廣泛運用人工智能、多媒體等數字技術,賦予文物、文獻、甲骨記載等新的時代表達方式,提升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廣度、深度、精度,構建文物、曆史與數字虛擬空間交互場所。

      比如,將鄭州商城的杜嶺方鼎、山東蘇埠屯的亞醜青銅鉞、湖南寧鄉的四羊方尊、殷墟婦好墓的跪坐玉人等20多件商代珍貴文物,通過裸眼3D技術在同一空間完美呈現,讓人們多維度、立體化、沉浸式感受商文明和甲骨文魅力;再比如,沉浸式數字特展《又見天邑商》,借助科技手段,以武丁講述的形式,直觀展現大邑商的強盛與輝煌。

      行走於殷墟博物館新館,處處可見蟠龍升騰、神鳥飛起、雙目炯炯的饕餮等紋飾,商代人高超的工藝和設計讓人驚歎。“新館通過展示燦若星辰的珍貴文物、甲骨文獻和考古成果,深度闡釋商文明蘊含的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讓世人更直觀地感受以商文明為代表的早期中國出彩時代。”趙清榮表示。


    微信圖片_20240226082353.jpg

      商朝先民征戰、生活、生產想象圖

    微信截圖_20240226010624_s.jpg

      殷墟與洹北商城考古遺跡分布圖

      專家眼中的殷墟博物館

      新時代殷墟保護利用工作的新起點

      ——訪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閆亞林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謝建曉 楊之甜

      “殷墟博物館新館的建成開放,既是殷墟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的全麵梳理總結和全方位呈現,也是新時代殷墟保護利用工作的一個新起點,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2月23日,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閆亞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閆亞林認為,新館是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新館的建設,致敬殷墟90餘年的豐碩考古成果和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學家,致敬中國現代考古學的百餘年輝煌。新館為殷墟考古研究成果轉化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集中展示青銅器、玉器、甲骨、陶器等近4000件出土文物,讓觀眾能夠走進甲骨文和文獻中的“大邑商”。

      新館是提升殷墟大遺址保護利用水平的關鍵節點。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新館融入考古遺址公園與現代城市的整體環境,科技成色十足,不僅建築設計遵循低碳綠色原則,而且建設有科技考古實驗室、高標準文物展廳、文物庫房等,將承擔考古研究、文物修複、科技檢測、研學教育、遊客服務等方麵的功能,為殷墟科技考古和文物的研究、保存、展示提供高標準的設施條件,是新時代遺址博物館建設的又一代表力作。

      新館是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精神園地。新館巧妙融入了殷商文化元素和現代建築理念,著力打造陳列、藝術、精神等大場域展陳空間,讓觀眾切身感受商文明的博大精深,堅定文化自信;進一步樹立尊重文物、尊重曆史的觀念,自覺守護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新館是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文明殿堂,以新館為依托,可以更好展現中國在文物保護、曆史文化傳承方麵的原則和態度,向國際社會宣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成果,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處理好保護與發展、保護與傳承問題提供中國案例和中國經驗,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傳播力。”閆亞林說。

      傳承殷商優秀傳統文化是根本宗旨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殷墟博物館館長陳星燦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謝建曉 楊之甜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是甲骨文的故鄉,漢字的發源地,也是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是我國首批國寶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地。”2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以下簡稱“考古所”)所長、殷墟博物館館長陳星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了更為全麵、係統、深入淺出地展示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考古所與安陽市人民政府攜手共建殷墟博物館新館。

      陳星燦介紹,自2021年殷墟博物館立項開始,直至開館,乃至今後運營與管理,考古所都全程參與。特別是在博物館選址、博物館結構布局與展出文物的匹配、配合博物館建設進行考古發掘、殷商文化元素的解讀與運用、博物館展陳知識文本編製與展陳大綱的修訂、表現展陳內容的形式設計的準確性、殷商文化的普及與培訓等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

      “講好殷商故事,傳承殷商優秀傳統文化,服務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殷墟博物館的根本宗旨和原則。博大精深的殷商文明需要深入淺出地闡釋與解讀,才能更好地傳播與利用。”陳星燦介紹,考古所專門成立了殷墟博物館知識文本編製專家小組,多次開展實地調研、專家線上線下討論會等,全麵係統地編製出達數百萬字的知識文本,數十次對展陳大綱進行審核與修訂,全麵審查上展版麵內容。百餘次就文物的展陳形式、表現手法等與策展公司等相關部門溝通協調。這些工作充分保障了對殷商文化解讀的準確性、全麵性、權威性。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殷墟博物館將持續完善博物館展陳工作,加快推進以車馬坑為代表的土質文物保護與展示工作;充分利用博物館的精細化考古實驗室,開展實驗室考古,同時向公眾展示實驗室考古工作;與國內外頂級博物館開展良性互動,大力打造高水平的原創精品展,宣傳殷商文化;進一步加強殷商文化的研究與闡釋,及時展示最新考古發掘及研究成果。”陳星燦說。

    微信圖片_20240226072639.png

           殷墟博物館新館“子何人哉”展廳內的甲骨陳列。 曲海慶 攝

      殷墟甲骨文發現研究、考古發掘及保護利用大事記

      1899年

      王懿榮發現甲骨文。王懿榮是學界公認的甲骨文最早的發現者

      1928年10月13日

      殷墟進行第一次科學考古發掘

      1931年

      梁思永發現了著名的“後岡三疊層”,確定了仰韶、龍山、商代文化的時代序列,有力回擊了“中國文化西來說”的觀點

      1936年

      發現YH127坑,出土有字甲骨1.7萬餘片,是迄今發現甲骨數量最多的坑位

      1937年3月16日至6月19日

      進行殷墟第十五次發掘,之後抗日戰爭爆發,殷墟考古發掘暫告一段落

      1950年4月至6月

      新中國成立後的殷墟第一次發掘工作

      1958年春至1961年冬

      對小屯村西地等13個地點進行了發掘,初步摸清了殷墟的範圍和布局

      1961年3月4日

      殷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5年至1976年

      發現發掘殷墟婦好墓

      1984年

      在王陵區東區發掘了一座大墓(編號M260),司(後)母戊鼎出土於這座墓中

      1999年年底

      經勘探發現了洹北商城

      2000年

      在花園莊村東地發掘一座保存完整的王室貴族大墓(編號M54)

      2001年

      發掘洹北商城Ⅰ號宮殿基址

      2006年至2011年

      在劉家莊村北地發掘出東西、南北縱橫的大型商代道路多條

      2006年

      殷墟博物館開館,安陽殷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2010年

      殷墟被列入首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2015年至2019年

      在洹北商城北部發現了鑄銅、製骨作坊,填補了商代中期都城手工業生產的空白

      2016年至2019年

      考古發現證實安陽辛店遺址為商代晚期大型青銅鑄造基地

      2017年

      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2021年

      《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管理條例》公布

      2023年

      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4年2月26日

      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本報記者張體義整理)

      殷墟甲骨小學堂

      ◆目前發現了多少片甲骨

      安陽殷墟是我國甲骨文的最早發現地,百餘年來出土了約13萬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占我國出土刻辭甲骨總數的90%以上。

      ◆有多少甲骨文被破解

      目前殷墟甲骨文字數總共近4500個,其中可釋字在1500個左右。

      ◆貞人是誰

      貞人,乃商代負責占卜的職人,他們替商王進行占卜的同時,也會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內容,這些文字便是甲骨文。

      ◆甲骨從哪裏來

      據考古學家推測,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甲骨,商王占卜通常使用諸侯貴族進貢的大烏龜,平民或小貴族就使用本地的小烏龜。

      ◆目前出土的最大甲骨有多大

      目前出土的最大龜版長達44厘米、寬35厘米,可能是緬甸或印度尼西亞一帶出產的品種。

      

    微信圖片_20240226065913.jpg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