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央媒觀豫丨在博物館過年
更新時間:2024-2-21 20:31: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今年春晚吉祥物‘龍辰辰’的‘蒜頭鼻’就是來源於這條綠鬆石龍形器,不少學者認為,這一綠鬆石龍為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是真正的‘中華第一龍’。”2月11日下午3點多,在河南洛陽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誌願者孫景霞站在展櫃前,向簇擁在身邊的遊客講解麵前的文物。

1708454846290_1.jpg

  展櫃中的綠鬆石龍形器盡管是複製品,依舊展現了它出土時的樣貌,由2000餘片各種形狀的綠鬆石片巧妙鑲嵌而成,身體曲伏有致,作為祭祀用品,它反映了夏人對龍的尊崇。這條龍吸引了許多遊客駐足觀看。15歲的青島中學生張麟感受到了祖先對龍的圖騰崇拜。

  以往的春節假期,張麟大多會到山西和親人團聚,今年在父母的帶領下,他選擇到洛陽旅遊過年,大年初二就紮進了博物館。“初中學過曆史,我想見識一下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是怎麼樣的,來到夏商、隋唐這些朝代重要的區域,看一看中國的起源。”張麟說。

  二裏頭遺址坐落於洛陽盆地的東部,自1959年以來,這裏陸續發現了大規模的宮殿建築群和宮城、都邑中心區主幹道網以及官營作坊等重要遺跡,出土文物數萬件,被譽為“最早的中國”。2019年,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落成。

  5個展廳依次介紹完畢,已過了近1個小時,遊客們向孫景霞鼓掌道謝,她微笑點頭回禮。這是孫景霞今天參加的第二場講解服務,盡管有話筒,密集的客流仍需要她盡量提高聲音,嗓子已有些微微沙啞,但她依然講得眉飛色舞、繪聲繪色,“傳播我的家鄉,傳播文化自信,我很自豪”。

  為了迎接春節的人流,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取消了每周一的閉館,暫停了收費人工講解服務,每半小時定時安排免費人工講解,每天10個場次。16名專職講解員和誌願者除了每天2-3人調休外,都在崗為遊客作保障。

  孫景霞一早坐公交車,從十幾公裏外市區的家裏趕過來,閉館後再趕車回去。5年前,40多歲的孫景霞在參觀洛陽周公廟博物館時了解了誌願講解服務,她一下就喜歡上了,“學習文化,把文化傳遞給別人,把自己的家鄉介紹出去,自己也很高興,對我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滋養”。

  3年前,孫景霞經麵試成為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誌願者,在這裏,她感慨“學無止境”,除了館藏文物,她還要詳細了解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洛陽建都曆史等諸多知識,還不斷有最新的考古發現加入進來,比如,被評為“2022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二裏頭都邑多網格布局,在以往“井”字形格局的基礎上,又有了重大突破。

  手機閱讀時間長了眼睛疼,她就把資料都打印出來,帶在身邊看;記憶力比不上年輕人,她就抄寫上二十幾遍,慢慢把解說詞“啃”下來。如今,博物館裏的5個展廳,她全程講下來已經可以講解近3個小時。

  與平時不同,過年期間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裏不少遊客是闔家出行,有推著嬰兒車的年輕父母,也有拉著白發老人的年輕學生。“我雖然是生在洛陽,但是出去也大概20多年了,這個地方我也隻在課本上見到過。”逛完5個展廳中的4個,人到中年的張濤有些跟不上了,坐在椅子上休息,兩個女兒身穿漢服、手拿智能講解器,撒出去找感興趣的文物。

  她們一個讀六年級,一個讀初三,對文物很感興趣,還在博物館裏收集紀念戳。“今年假期長,過年跟我回來,想讓她們更多地知道我們的曆史從哪裏來,尤其夏朝商朝是在這裏起源的,讓她們雖然生長在外地,但是更有家鄉的認同感。”張濤說。

  “幾年前來看過,那時候博物館還沒修這麼好。”11日下午,高一學生邱武和同學約在了博物館。外婆家在附近,“分科以後不學曆史了,還是對這方麵有些興趣,假期有空就來轉一轉”。他們從一樓看到二樓,在展廳裏不時指著各種文物討論幾句。

  不隻參觀文物、感受曆史,不少年輕人選擇博物館作為“打卡”地。在洛陽博物館,身穿唐裝襦裙等樣式漢服的年輕人在展櫃前擺起造型,拍照打卡,有的還帶著專業的攝影師。一名遊客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她看了社交媒體上很多人的分享,喜歡穿漢服在博物館裏“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宿命感,來到洛陽後也按照網上“攻略”,來到博物館裏打卡拍照。

  據國家文物局初步統計,2024年春節期間,即2月10日至17日,全國博物館共接待觀眾7358.01萬人次,同比增長98.6%(2023年接待觀眾3704.86萬人次)。其中,陝西、四川、江蘇、廣東、山東、河南、浙江、江西8省份博物館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次。

  作為古都和旅遊城市,洛陽市也迎來了遊客井噴,春節假期共接待遊客1113.53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280.54%,比2023年同期增長87.51%。洛陽市各博物館、紀念館等文博場館累計接待遊客106萬餘人次,客流量比去年春節假期增長約112%。

  盡管已增加預約名額,洛陽多家博物館的預約頁麵提前3天就顯示“已約滿”,每天早上開館前,排隊入場的遊客隊伍就已長達數百米。為最大限度滿足遊客的參觀需求,從2月12日起,洛陽博物館、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等紛紛將開放時間延長兩個小時,2月13日又延長為最晚21時閉館的“夜遊模式”,挖掘更大的承載量,也為遊客增加了充裕的參觀時間。

  2月16日下午記者在洛陽博物館看到,盡管到了下午5時,往常閉館的時間,場館內仍然人潮湧動。為遊客智能講解的AR眼鏡早早被租用一空。大廳內的智慧屏幕顯示,8個展廳中的7個都為爆滿狀態。在最受青睞的洛陽珍寶展廳,遊客很難擠到“珍寶”的麵前。

  洛陽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場館承載量為每天免費開放1萬人次,開放晚場後能夠增加2000人次的遊客承載量,基本上到18點,博物館門前的廣場上才沒有排隊現象。為了保障現場安全,洛陽市公安局洛龍區分局增派了8名警力,維護場館的安全秩序。

  洛陽博物館臨時招募了43名有經驗的誌願者參與講解、秩序維護、行李寄存、場館問詢等崗位的服務,其中誌願講解由於觀眾較多,多次臨時加場,場次達104場,總時長達156個多小時。

  誌願講解沒有報酬,孫景霞身邊很多人不信:“不發工資,你還那麼熱忱,還跑得那麼歡?不可理解。”每來一次,她要搭進去來回的公交車費10元,還要帶一頓飯,很多人覺得她“傻”。“但我精神上有收獲,讓我從工作中得到調劑。”孫景霞說。

  3年來,孫景霞見證著參觀者的層次越來越豐富,從政府工作人員、文博工作者,到越來越多的旅行團、家庭乃至學生群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博物館,“見證了不同的人生經曆,不同朝代的內容,無形中也豐富、開闊了自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言 )

微信圖片_20240221122338.png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央媒觀豫丨在博物館過年
    2024-2-21 20:31: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今年春晚吉祥物‘龍辰辰’的‘蒜頭鼻’就是來源於這條綠鬆石龍形器,不少學者認為,這一綠鬆石龍為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是真正的‘中華第一龍’。”2月11日下午3點多,在河南洛陽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誌願者孫景霞站在展櫃前,向簇擁在身邊的遊客講解麵前的文物。

    1708454846290_1.jpg

      展櫃中的綠鬆石龍形器盡管是複製品,依舊展現了它出土時的樣貌,由2000餘片各種形狀的綠鬆石片巧妙鑲嵌而成,身體曲伏有致,作為祭祀用品,它反映了夏人對龍的尊崇。這條龍吸引了許多遊客駐足觀看。15歲的青島中學生張麟感受到了祖先對龍的圖騰崇拜。

      以往的春節假期,張麟大多會到山西和親人團聚,今年在父母的帶領下,他選擇到洛陽旅遊過年,大年初二就紮進了博物館。“初中學過曆史,我想見識一下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是怎麼樣的,來到夏商、隋唐這些朝代重要的區域,看一看中國的起源。”張麟說。

      二裏頭遺址坐落於洛陽盆地的東部,自1959年以來,這裏陸續發現了大規模的宮殿建築群和宮城、都邑中心區主幹道網以及官營作坊等重要遺跡,出土文物數萬件,被譽為“最早的中國”。2019年,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落成。

      5個展廳依次介紹完畢,已過了近1個小時,遊客們向孫景霞鼓掌道謝,她微笑點頭回禮。這是孫景霞今天參加的第二場講解服務,盡管有話筒,密集的客流仍需要她盡量提高聲音,嗓子已有些微微沙啞,但她依然講得眉飛色舞、繪聲繪色,“傳播我的家鄉,傳播文化自信,我很自豪”。

      為了迎接春節的人流,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取消了每周一的閉館,暫停了收費人工講解服務,每半小時定時安排免費人工講解,每天10個場次。16名專職講解員和誌願者除了每天2-3人調休外,都在崗為遊客作保障。

      孫景霞一早坐公交車,從十幾公裏外市區的家裏趕過來,閉館後再趕車回去。5年前,40多歲的孫景霞在參觀洛陽周公廟博物館時了解了誌願講解服務,她一下就喜歡上了,“學習文化,把文化傳遞給別人,把自己的家鄉介紹出去,自己也很高興,對我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滋養”。

      3年前,孫景霞經麵試成為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誌願者,在這裏,她感慨“學無止境”,除了館藏文物,她還要詳細了解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洛陽建都曆史等諸多知識,還不斷有最新的考古發現加入進來,比如,被評為“2022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二裏頭都邑多網格布局,在以往“井”字形格局的基礎上,又有了重大突破。

      手機閱讀時間長了眼睛疼,她就把資料都打印出來,帶在身邊看;記憶力比不上年輕人,她就抄寫上二十幾遍,慢慢把解說詞“啃”下來。如今,博物館裏的5個展廳,她全程講下來已經可以講解近3個小時。

      與平時不同,過年期間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裏不少遊客是闔家出行,有推著嬰兒車的年輕父母,也有拉著白發老人的年輕學生。“我雖然是生在洛陽,但是出去也大概20多年了,這個地方我也隻在課本上見到過。”逛完5個展廳中的4個,人到中年的張濤有些跟不上了,坐在椅子上休息,兩個女兒身穿漢服、手拿智能講解器,撒出去找感興趣的文物。

      她們一個讀六年級,一個讀初三,對文物很感興趣,還在博物館裏收集紀念戳。“今年假期長,過年跟我回來,想讓她們更多地知道我們的曆史從哪裏來,尤其夏朝商朝是在這裏起源的,讓她們雖然生長在外地,但是更有家鄉的認同感。”張濤說。

      “幾年前來看過,那時候博物館還沒修這麼好。”11日下午,高一學生邱武和同學約在了博物館。外婆家在附近,“分科以後不學曆史了,還是對這方麵有些興趣,假期有空就來轉一轉”。他們從一樓看到二樓,在展廳裏不時指著各種文物討論幾句。

      不隻參觀文物、感受曆史,不少年輕人選擇博物館作為“打卡”地。在洛陽博物館,身穿唐裝襦裙等樣式漢服的年輕人在展櫃前擺起造型,拍照打卡,有的還帶著專業的攝影師。一名遊客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她看了社交媒體上很多人的分享,喜歡穿漢服在博物館裏“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宿命感,來到洛陽後也按照網上“攻略”,來到博物館裏打卡拍照。

      據國家文物局初步統計,2024年春節期間,即2月10日至17日,全國博物館共接待觀眾7358.01萬人次,同比增長98.6%(2023年接待觀眾3704.86萬人次)。其中,陝西、四川、江蘇、廣東、山東、河南、浙江、江西8省份博物館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次。

      作為古都和旅遊城市,洛陽市也迎來了遊客井噴,春節假期共接待遊客1113.53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280.54%,比2023年同期增長87.51%。洛陽市各博物館、紀念館等文博場館累計接待遊客106萬餘人次,客流量比去年春節假期增長約112%。

      盡管已增加預約名額,洛陽多家博物館的預約頁麵提前3天就顯示“已約滿”,每天早上開館前,排隊入場的遊客隊伍就已長達數百米。為最大限度滿足遊客的參觀需求,從2月12日起,洛陽博物館、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等紛紛將開放時間延長兩個小時,2月13日又延長為最晚21時閉館的“夜遊模式”,挖掘更大的承載量,也為遊客增加了充裕的參觀時間。

      2月16日下午記者在洛陽博物館看到,盡管到了下午5時,往常閉館的時間,場館內仍然人潮湧動。為遊客智能講解的AR眼鏡早早被租用一空。大廳內的智慧屏幕顯示,8個展廳中的7個都為爆滿狀態。在最受青睞的洛陽珍寶展廳,遊客很難擠到“珍寶”的麵前。

      洛陽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場館承載量為每天免費開放1萬人次,開放晚場後能夠增加2000人次的遊客承載量,基本上到18點,博物館門前的廣場上才沒有排隊現象。為了保障現場安全,洛陽市公安局洛龍區分局增派了8名警力,維護場館的安全秩序。

      洛陽博物館臨時招募了43名有經驗的誌願者參與講解、秩序維護、行李寄存、場館問詢等崗位的服務,其中誌願講解由於觀眾較多,多次臨時加場,場次達104場,總時長達156個多小時。

      誌願講解沒有報酬,孫景霞身邊很多人不信:“不發工資,你還那麼熱忱,還跑得那麼歡?不可理解。”每來一次,她要搭進去來回的公交車費10元,還要帶一頓飯,很多人覺得她“傻”。“但我精神上有收獲,讓我從工作中得到調劑。”孫景霞說。

      3年來,孫景霞見證著參觀者的層次越來越豐富,從政府工作人員、文博工作者,到越來越多的旅行團、家庭乃至學生群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博物館,“見證了不同的人生經曆,不同朝代的內容,無形中也豐富、開闊了自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言 )

    微信圖片_20240221122338.png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