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龍的傳人④在線上教年輕人針線活兒的 “香包奶奶”|麵孔
更新時間:2024-2-12 12:05:51    來源:大象新聞



這個春節,河南鄭州68歲的蘆愛玲照舊很忙碌。

作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代表性傳承人,她的身影,頻頻出現在鄭州王府井商廈廣場、老油脂化學廠文創園等非遺活動現場,展示自己做的香包。最為搶眼、最為搶手的香包,還是蘆愛玲做的龍形香包。現場還有不少年輕人,爭著跟蘆奶奶學上兩手針線活兒。

“龍型香包最難做“

蘆愛玲打小跟著奶奶、太姥姥學習女紅。

過去,女紅是姑娘家必備的生活技能,老人家常說‘七八歲拿針線,十三歲會織紡,十七八住繡房,白天夜裏做衣裳,繡對鴛鴦送情郎,鏽個蓋頭蓋新娘。’”

她回憶說,七八歲時自己跟媽媽學做的第一個香包,是五月端午用紙疊的五角形粽子,填上香料,再用五彩絲線纏繞編織,“那是最簡單、最傳統的工藝。

1974年,從鄭州二十五中畢業的蘆愛玲,下鄉到了駐馬店市汝南縣梁祝鎮插隊,跟當地心靈手巧的農家婦女也學了不少經驗。

返城後在鄭州上班,蘆愛玲也沒有荒廢了手藝,“每年端午節,我都做香包送給親戚朋友。”

2006年退休以後,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香包製作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香包是典型的民間傳統節日工藝品,最被大眾接受的就是十二生肖造型。這些造型裏,最難做的,就是龍。”蘆愛玲說,龍是十二生肖裏唯一一個現實中找不到對應實物的精神圖騰,相對的,製作工藝也最為複雜。

咋讓龍站起來

蘆愛玲的家,讓人大開眼界。大大小小各種樣式、各色花型的龍型香包,擺滿了整整一大張餐桌,她笑說,今年是農曆龍年,而她的龍形香包,已經“進化”到了“第五代“。

蘆愛玲拿出一個火柴盒大小的扁平龍形香包說,這是最傳統的工藝,屬於“第一代“,“就是把棉布鉸出來龍的彎曲造型,用不同顏色的彩線繡出來五官和鱗片”。接著又拿出一個煙盒大小的圓形緞子麵料香包,“這是‘第二代’,就是利用現代工業化生產的機繡布料紋理圖案,直接縫製就行了。好處是生產效率高,壞處是缺乏香包的傳統工藝靈魂。”

這兩種龍型香包都是平麵的,怎樣讓龍站起來,成了蘆愛玲思考的大問題。

2012年,蘆愛玲突發奇想,她先是用鐵絲紮了個龍形骨架,然後采用毛線編織的辦法,編了一條“三代龍”,“編龍非常費事,而且龍雖然站起來了,但整個形象顯得不夠霸氣,畢竟毛線比較粗,外觀看起來稍顯呆板。最致命的是鐵絲骨架,咱做的畢竟是香包,是要填充藥材香料的。帶個骨架,就不能算是真正意義的‘包’了。”

此後的一段時間,蘆愛玲開始了各種實驗,“最關鍵的,是要充分利用現代的新型布料。”

香包界的“中華第一龍”

2020年,蘆愛玲嚐試著用新材質布料,結合最傳統的香包製作工藝打造“立體龍”。她先將軟布按照龍身模樣裁剪成可以立體成型的曲形底板,便填充邊縫製,最後用鎖鏈針法繡出龍鱗。龍頭龍尾則采用毛氈等硬度較強的材質,結合葫蘆香包的製作方法充實五官。“龍要站起來,龍爪最關鍵,特別是5個抓地的腳趾,一針一線都要特別講究。”

就這樣,經過3個月的打磨,蘆愛玲終於做出了能站起來的龍形香包。

隨後,她又進一步改良細節,做出了二龍戲珠香包。2023年,蘆愛玲又更進一步,做出了大尺寸的青龍香包。

一尺多長的大青龍香包適當結合了卡通等流行元素,大大的腦袋比起先前的二龍戲珠造型,顯得呆萌了不少,更受孩子們的喜愛。大青龍一做出來,就引起了同行的驚歎,“大家都說,在當今布藝香囊界,這算是中華第一龍了。”

終於站立起來的龍形香包,算是“第四代”。

時入2024年新年,蘆愛玲又開始著手打造“第五代“。

“香包奶奶“開了視頻賬號

“‘第四代’的工藝太複雜了,縫製一條龍身就要20天左右,龍頭、龍爪的工藝更複雜,成本偏高。而且尺寸比較大,當擺件可以,並不利於隨身攜帶,也不利於市場化。”蘆愛玲於是又開始了她的“第五代”研發,就是將香包整體“瘦身”至煙盒大小,工藝上適當簡化,融入更多的卡通元素,不僅要讓龍站起來,還要讓樣子更可愛。

牢記繼承,勇於開創。掌握專長,放眼市場。作為鄭州市香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蘆愛玲可謂活到老學到老。而香包更是深入到了她生活的角角落落點點滴滴,連她的項鏈和耳墜,都是自己親手縫製的。

“針線活這東西,‘看起來都會,做起來都廢’。不僅需要心靈手巧敢於嚐試,更需要沉下心耐下性子。” 蘆愛玲說,她目前收了4個入門弟子,有鄭州本地的,也有外地的。而為了讓更多的人們了解香包製作這項傳統工藝,蘆愛玲去年還在視頻平台開了號,起名“香包奶奶”。一邊展示自己的作品,一邊“歡迎布藝、香包的愛好者成為好朋友,一起學習,切磋技藝”。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龍的傳人④在線上教年輕人針線活兒的 “香包奶奶”|麵孔
2024-2-12 12:05:51    來源:大象新聞



這個春節,河南鄭州68歲的蘆愛玲照舊很忙碌。

作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代表性傳承人,她的身影,頻頻出現在鄭州王府井商廈廣場、老油脂化學廠文創園等非遺活動現場,展示自己做的香包。最為搶眼、最為搶手的香包,還是蘆愛玲做的龍形香包。現場還有不少年輕人,爭著跟蘆奶奶學上兩手針線活兒。

“龍型香包最難做“

蘆愛玲打小跟著奶奶、太姥姥學習女紅。

過去,女紅是姑娘家必備的生活技能,老人家常說‘七八歲拿針線,十三歲會織紡,十七八住繡房,白天夜裏做衣裳,繡對鴛鴦送情郎,鏽個蓋頭蓋新娘。’”

她回憶說,七八歲時自己跟媽媽學做的第一個香包,是五月端午用紙疊的五角形粽子,填上香料,再用五彩絲線纏繞編織,“那是最簡單、最傳統的工藝。

1974年,從鄭州二十五中畢業的蘆愛玲,下鄉到了駐馬店市汝南縣梁祝鎮插隊,跟當地心靈手巧的農家婦女也學了不少經驗。

返城後在鄭州上班,蘆愛玲也沒有荒廢了手藝,“每年端午節,我都做香包送給親戚朋友。”

2006年退休以後,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香包製作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香包是典型的民間傳統節日工藝品,最被大眾接受的就是十二生肖造型。這些造型裏,最難做的,就是龍。”蘆愛玲說,龍是十二生肖裏唯一一個現實中找不到對應實物的精神圖騰,相對的,製作工藝也最為複雜。

咋讓龍站起來

蘆愛玲的家,讓人大開眼界。大大小小各種樣式、各色花型的龍型香包,擺滿了整整一大張餐桌,她笑說,今年是農曆龍年,而她的龍形香包,已經“進化”到了“第五代“。

蘆愛玲拿出一個火柴盒大小的扁平龍形香包說,這是最傳統的工藝,屬於“第一代“,“就是把棉布鉸出來龍的彎曲造型,用不同顏色的彩線繡出來五官和鱗片”。接著又拿出一個煙盒大小的圓形緞子麵料香包,“這是‘第二代’,就是利用現代工業化生產的機繡布料紋理圖案,直接縫製就行了。好處是生產效率高,壞處是缺乏香包的傳統工藝靈魂。”

這兩種龍型香包都是平麵的,怎樣讓龍站起來,成了蘆愛玲思考的大問題。

2012年,蘆愛玲突發奇想,她先是用鐵絲紮了個龍形骨架,然後采用毛線編織的辦法,編了一條“三代龍”,“編龍非常費事,而且龍雖然站起來了,但整個形象顯得不夠霸氣,畢竟毛線比較粗,外觀看起來稍顯呆板。最致命的是鐵絲骨架,咱做的畢竟是香包,是要填充藥材香料的。帶個骨架,就不能算是真正意義的‘包’了。”

此後的一段時間,蘆愛玲開始了各種實驗,“最關鍵的,是要充分利用現代的新型布料。”

香包界的“中華第一龍”

2020年,蘆愛玲嚐試著用新材質布料,結合最傳統的香包製作工藝打造“立體龍”。她先將軟布按照龍身模樣裁剪成可以立體成型的曲形底板,便填充邊縫製,最後用鎖鏈針法繡出龍鱗。龍頭龍尾則采用毛氈等硬度較強的材質,結合葫蘆香包的製作方法充實五官。“龍要站起來,龍爪最關鍵,特別是5個抓地的腳趾,一針一線都要特別講究。”

就這樣,經過3個月的打磨,蘆愛玲終於做出了能站起來的龍形香包。

隨後,她又進一步改良細節,做出了二龍戲珠香包。2023年,蘆愛玲又更進一步,做出了大尺寸的青龍香包。

一尺多長的大青龍香包適當結合了卡通等流行元素,大大的腦袋比起先前的二龍戲珠造型,顯得呆萌了不少,更受孩子們的喜愛。大青龍一做出來,就引起了同行的驚歎,“大家都說,在當今布藝香囊界,這算是中華第一龍了。”

終於站立起來的龍形香包,算是“第四代”。

時入2024年新年,蘆愛玲又開始著手打造“第五代“。

“香包奶奶“開了視頻賬號

“‘第四代’的工藝太複雜了,縫製一條龍身就要20天左右,龍頭、龍爪的工藝更複雜,成本偏高。而且尺寸比較大,當擺件可以,並不利於隨身攜帶,也不利於市場化。”蘆愛玲於是又開始了她的“第五代”研發,就是將香包整體“瘦身”至煙盒大小,工藝上適當簡化,融入更多的卡通元素,不僅要讓龍站起來,還要讓樣子更可愛。

牢記繼承,勇於開創。掌握專長,放眼市場。作為鄭州市香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蘆愛玲可謂活到老學到老。而香包更是深入到了她生活的角角落落點點滴滴,連她的項鏈和耳墜,都是自己親手縫製的。

“針線活這東西,‘看起來都會,做起來都廢’。不僅需要心靈手巧敢於嚐試,更需要沉下心耐下性子。” 蘆愛玲說,她目前收了4個入門弟子,有鄭州本地的,也有外地的。而為了讓更多的人們了解香包製作這項傳統工藝,蘆愛玲去年還在視頻平台開了號,起名“香包奶奶”。一邊展示自己的作品,一邊“歡迎布藝、香包的愛好者成為好朋友,一起學習,切磋技藝”。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