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了不起的甲骨文 | 甲骨有靈 見龍在田
更新時間:2024-2-7 9:23:03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體義

  龍年春節即將到來,龍行龘龘,神州大地喜氣洋洋。

  十二生肖中,絕大多數是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唯有龍例外。龍是古人想象出來的動物,人們賦予龍各種神性:興雲雨、善變化、利萬物。先秦文獻中提到龍,往往與王權、上天相關聯。如《詩經·商頌·玄鳥》中有“龍旂十乘,大糦是承”,《易經·乾卦》中有“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經曆數千年曆史演變,融入中華民族豐富的想象力和聰明才智,龍被定格為華夏民族的標誌。

  在我國早期成熟漢字體係的代表甲骨文中有沒有十二生肖的記載呢?

  安陽市文物局文化遺產與文物保護及考古研究專員於成龍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甲骨文中有“龍”,但沒有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的概念出現在春秋戰國,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中有記載,十二生肖在完全定型之前,各地風俗不一樣,選取的動物也不一樣。

p76_s.jpg

  ▶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龍。 河南博物院供圖

  甲骨文中有“龍”,不是十二生肖意義上的龍,那是什麼龍呢?

  於成龍解釋說,按照目前資料統計,甲骨文中大約有55個“龍”字,其含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地名,龍方,是與商王室關係密切的一個方國。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有商代子龍鼎,鼎上的銘文“龍”應該就是地名。另一種含義和我們今天理解的龍是一致的,指一種能興雲布雨的神性動物。

  於成龍說,考古發現表明,中華龍文化曆史悠久,遼寧查海遺址發現的“龍”距今8000多年了,內蒙古趙寶溝文化的“龍”距今7000年,河南濮陽西水坡的“龍”距今6500年,在距今5000年前後,從北方的紅山到南方的良渚,到處都有精美龍文物出土,龍成為當時一種普遍的信仰與圖騰。距今4000年以後,以二裏頭遺址為代表的二裏頭文化,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開啟了夏商周三代文明。夏之所以能夠統一,得益於普遍信仰的龍圖騰進行的精神統一。二裏頭遺址出土了多件綠鬆石龍形器,至此龍基本定型。商朝作為夏文化的承襲者,甲骨文中出現大量的“龍”字也就成為必然了。

  有學者研究認為,甲骨文中,“龍”就是龍宿的象形,“東方青龍”包含的七宿,連起來的形狀像一條龍。青龍七宿的出沒與降雨相互對應,古人認為龍掌管著降雨,而降雨又決定著農耕收成,農耕的收成則決定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龍成了農耕社會最主要的“圖騰”。

  於成龍說,他更傾向於認為甲骨文中的“龍”字是對當時作土龍祈雨儀式的一種真實記錄。卜辭中有“乙未卜,龍無其雨”的記錄,還有“其作龍於凡田,有雨”,“凡”是地名,即在凡地的田野裏築土龍以祈雨。商湯祈雨是商代著名的曆史事件,商代祈雨主要有兩種方式:焚巫尪、作土龍。西漢時期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第七十四》中對以舞龍的方式求雨有較為詳細的記載。文字記載有滯後性,以龍求雨的曆史應該非常悠久。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舞龍求雨的活動逐漸由官方的正式禮儀變成了民間的一種娛樂,形式越來越豐富多樣,內核也由求雨變成了娛樂。

  甲骨文中的“龍”字是個象形字,既像鱷,又像蛇,頭角崢嶸,張著血盆大口,齜牙咧嘴,扭動身軀,長尾左右擺動。關於龍的起源,說法不一。考古學家李零依據對古文字、古代文獻和文物的研究,指出龍是模仿鱷魚、蜥蜴、蛇等爬行動物而成,揚子鱷是其原型。李零還曾專門論述龍紋與饕餮紋的關係,用一係列圖片展示了青銅器上各種龍的典型形象,以及“龍”字字形從甲骨文、金文到後世演化的過程。甲骨文裏的“龍”字模仿鱷魚,頭上長角。“龍”字頭上尾下,作豎置狀,有的左右反置,頭朝左則尾朝右,頭朝右則尾朝左。後來龍角逐漸變成一個像“辛”字一樣的字,然後變成“立”,“立”字就是繁體“龍”字左上角的那一部分。戰國時期,“龍”字變成左右結構,頭在左,身尾在右,頭作上辛下月,尾加三撇,表現龍鬣。秦漢時期“龍”字左半部變上立下月。小篆以後,“龍”字就基本看不出象形了。現在通用的簡化“龍”字,隻取繁體“龍”字的右半部,加以草書化而形成。

  鬥柄東指,天下皆春。甲骨有靈,見龍在田。春天的田野,孕育著無限的希望與美好的未來。

左1_s.jpghnrb_20240207063730936.jpghnrb_20240207063744545.jpg

  書法/傅偉華 製圖/單莉偉

  甲骨文雙語小學堂

  甲骨文“龍”字像一條上下翻騰的龍。龍巨首、長角、大口、長身,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能興雲降雨。

  Theoraclebonescriptformof“龍”resemblesadragonundulatingupanddown.Thedragon,withitscolossalhead,longhorns,largemouth,andelongatedbody,isamythicalcreaturebelievedtobeabletosummoncloudsandbringrainfall.

  (文字翻譯 張蕊 童林)

  留言板

  《甲骨文二十四節氣·立春》

p78_s.jpg

p80_s.jpg

  掃碼看更多

  由頂端新聞聯合陳楠工作室共同推出的融媒係列產品《甲骨文二十四節氣》,2月4日上線立春篇。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首個節氣,甲骨文中的“立”是地平線上站立的正麵人形(“大”字)、“春”是陽光下草木萌動的樣子。立春時節東風解凍(“宀”字的屋頂冰雪融化)、魚陟負冰(“冰”字的冰層變薄,可以看到遊動的“魚”)……大地複蘇,春天來了。

  立春與農曆春節前後緊隨,這是一年中最令人期待也是最重要的節日,遠隔萬裏的遊子回到家鄉,寫福字、貼春聯、掛燈籠、吃年夜飯……別忘了拍一張全家福。

  ●網友留言

  @飛翔的稻子:甲骨文要與社會接觸,讓全民愛上寫字愛上書法是一個不錯的手段,自己字寫多了,自然就能對漢字的演化有一個大概了解,進而體會到甲骨文的曆史意義。

  @青Ning不酸隻甜:通過這個認識了不少甲骨文,甲骨文並不像之前想象的那麼高冷,非常生動形象。

  @柚子的滿天星:新穎有創意,喚起人們對甲骨文的關注。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玥穎 整理)

  動態新聞

  乘著穿越3600年的地鐵,回“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曉舒 童林 實習生 王曼迪

  臘月二十三,農曆小年,雪花漫天飄灑,回家腳步急切。在鄭州地鐵紫荊山站負二層換乘區,一麵“甲骨文”百家姓文化牆讓行色匆匆的人們不約而同駐足。“了不起的甲骨文——老家河南‘字敬’世界”春節主題活動在這一天開啟。身披“甲骨”的鄭州地鐵1號線主題專列,宛若一條遊龍,穿行在這座擁有3600年曆史的古都地下,從2月2日至25日,為乘客的回家之旅增添一份吉祥與溫暖。

  地鐵“串”起兩座古城

  仿佛跨越數千年時光,鄭州、安陽兩座古城攜手構築美妙的地下“甲骨新世界”。幼兒國風誦讀、甲骨文廣播體操、甲骨文紅包和春聯派發等多場主題快閃活動在地鐵站內接連上演。“武丁”“婦好”驚喜現身,穿著商朝傳統服飾翩然起舞,並現場發放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門票和甲骨文文創紀念品,邀請群眾同赴安陽過大年,感受家的溫馨與浪漫。

  紅色喜慶的“甲骨文”百家姓文化牆上,104個不同的甲骨文字塊是先民與今人跨越時空對話的“密碼”。在深圳打拚多年的張先生在此拍下回家的第一張照片,他說:“看到甲骨文這獨具特色的家鄉符號,一下就有了到家的真實感。”

  古老文字引爆潮流

  “人生若隻如初見”,回到3600年前,我們將如何用甲骨文傳遞“我愛你”?在地鐵1號線甲骨文專列上就能找到答案。6節創意車廂將“沉睡”的甲骨文從博物館裏“搬”到人們身邊,用潮流用語、土味情話串聯起河南的美食、美景與方言,帶給乘客沉浸式的甲骨文時尚新體驗。

  “很難接觸到的甲骨文出現在日常生活中,讓人印象深刻。”鄭州市民李曉平時很關注傳統文化,她說:“文化隻有與生活密切相關,才能潛移默化走入人們心裏,更好地展現城市人文魅力,提升民眾文化自信。”

  一位外地遊客專程趕來打卡甲骨文專列,她認為,甲骨文已不再是“難懂的天書”,動畫、表情包、潮玩等各種產品賦予甲骨文鮮活的生命,“它正逐漸成為中國文化的超級IP”。

  中華文化圈粉海外

  全世界都在過中國年,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地鐵1號線甲骨文專列上,甲骨文組成的世界地標圖案將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年”在一起,送出“老家河南”特有的新春祝福,吸引不同膚色的外籍友人前來親身體驗。

  來自越南的鄭州大學文學院博士生馮氏娥,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化,這趟充滿驚喜的地鐵之旅激發了她學習甲骨文的興趣。她表示一定要去趟安陽殷墟,“看看真的甲骨文,了解漢字的源頭和發展”。

  文字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我選擇漢語國際教育這個專業,就是希望通過了解漢字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並分享給世界。”鄭州大學坦桑尼亞留學生王一山說,河南文化深厚,人們熱情友好,在這裏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世界再大,都要回家。從數千年前走來,“家”這個字,寄托著百姓人家的希望、河南老家的歸屬、華夏一家的和睦,更承載著“天下一家”這個全人類共同的期盼。

  過年了!乘著甲骨文專列,一起尋找3600年前“家”的印記吧!

Page_h.jpg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了不起的甲骨文 | 甲骨有靈 見龍在田
    2024-2-7 9:23:03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體義

      龍年春節即將到來,龍行龘龘,神州大地喜氣洋洋。

      十二生肖中,絕大多數是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唯有龍例外。龍是古人想象出來的動物,人們賦予龍各種神性:興雲雨、善變化、利萬物。先秦文獻中提到龍,往往與王權、上天相關聯。如《詩經·商頌·玄鳥》中有“龍旂十乘,大糦是承”,《易經·乾卦》中有“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經曆數千年曆史演變,融入中華民族豐富的想象力和聰明才智,龍被定格為華夏民族的標誌。

      在我國早期成熟漢字體係的代表甲骨文中有沒有十二生肖的記載呢?

      安陽市文物局文化遺產與文物保護及考古研究專員於成龍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甲骨文中有“龍”,但沒有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的概念出現在春秋戰國,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中有記載,十二生肖在完全定型之前,各地風俗不一樣,選取的動物也不一樣。

    p76_s.jpg

      ▶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龍。 河南博物院供圖

      甲骨文中有“龍”,不是十二生肖意義上的龍,那是什麼龍呢?

      於成龍解釋說,按照目前資料統計,甲骨文中大約有55個“龍”字,其含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地名,龍方,是與商王室關係密切的一個方國。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有商代子龍鼎,鼎上的銘文“龍”應該就是地名。另一種含義和我們今天理解的龍是一致的,指一種能興雲布雨的神性動物。

      於成龍說,考古發現表明,中華龍文化曆史悠久,遼寧查海遺址發現的“龍”距今8000多年了,內蒙古趙寶溝文化的“龍”距今7000年,河南濮陽西水坡的“龍”距今6500年,在距今5000年前後,從北方的紅山到南方的良渚,到處都有精美龍文物出土,龍成為當時一種普遍的信仰與圖騰。距今4000年以後,以二裏頭遺址為代表的二裏頭文化,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開啟了夏商周三代文明。夏之所以能夠統一,得益於普遍信仰的龍圖騰進行的精神統一。二裏頭遺址出土了多件綠鬆石龍形器,至此龍基本定型。商朝作為夏文化的承襲者,甲骨文中出現大量的“龍”字也就成為必然了。

      有學者研究認為,甲骨文中,“龍”就是龍宿的象形,“東方青龍”包含的七宿,連起來的形狀像一條龍。青龍七宿的出沒與降雨相互對應,古人認為龍掌管著降雨,而降雨又決定著農耕收成,農耕的收成則決定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龍成了農耕社會最主要的“圖騰”。

      於成龍說,他更傾向於認為甲骨文中的“龍”字是對當時作土龍祈雨儀式的一種真實記錄。卜辭中有“乙未卜,龍無其雨”的記錄,還有“其作龍於凡田,有雨”,“凡”是地名,即在凡地的田野裏築土龍以祈雨。商湯祈雨是商代著名的曆史事件,商代祈雨主要有兩種方式:焚巫尪、作土龍。西漢時期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第七十四》中對以舞龍的方式求雨有較為詳細的記載。文字記載有滯後性,以龍求雨的曆史應該非常悠久。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舞龍求雨的活動逐漸由官方的正式禮儀變成了民間的一種娛樂,形式越來越豐富多樣,內核也由求雨變成了娛樂。

      甲骨文中的“龍”字是個象形字,既像鱷,又像蛇,頭角崢嶸,張著血盆大口,齜牙咧嘴,扭動身軀,長尾左右擺動。關於龍的起源,說法不一。考古學家李零依據對古文字、古代文獻和文物的研究,指出龍是模仿鱷魚、蜥蜴、蛇等爬行動物而成,揚子鱷是其原型。李零還曾專門論述龍紋與饕餮紋的關係,用一係列圖片展示了青銅器上各種龍的典型形象,以及“龍”字字形從甲骨文、金文到後世演化的過程。甲骨文裏的“龍”字模仿鱷魚,頭上長角。“龍”字頭上尾下,作豎置狀,有的左右反置,頭朝左則尾朝右,頭朝右則尾朝左。後來龍角逐漸變成一個像“辛”字一樣的字,然後變成“立”,“立”字就是繁體“龍”字左上角的那一部分。戰國時期,“龍”字變成左右結構,頭在左,身尾在右,頭作上辛下月,尾加三撇,表現龍鬣。秦漢時期“龍”字左半部變上立下月。小篆以後,“龍”字就基本看不出象形了。現在通用的簡化“龍”字,隻取繁體“龍”字的右半部,加以草書化而形成。

      鬥柄東指,天下皆春。甲骨有靈,見龍在田。春天的田野,孕育著無限的希望與美好的未來。

    左1_s.jpghnrb_20240207063730936.jpghnrb_20240207063744545.jpg

      書法/傅偉華 製圖/單莉偉

      甲骨文雙語小學堂

      甲骨文“龍”字像一條上下翻騰的龍。龍巨首、長角、大口、長身,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能興雲降雨。

      Theoraclebonescriptformof“龍”resemblesadragonundulatingupanddown.Thedragon,withitscolossalhead,longhorns,largemouth,andelongatedbody,isamythicalcreaturebelievedtobeabletosummoncloudsandbringrainfall.

      (文字翻譯 張蕊 童林)

      留言板

      《甲骨文二十四節氣·立春》

    p78_s.jpg

    p80_s.jpg

      掃碼看更多

      由頂端新聞聯合陳楠工作室共同推出的融媒係列產品《甲骨文二十四節氣》,2月4日上線立春篇。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首個節氣,甲骨文中的“立”是地平線上站立的正麵人形(“大”字)、“春”是陽光下草木萌動的樣子。立春時節東風解凍(“宀”字的屋頂冰雪融化)、魚陟負冰(“冰”字的冰層變薄,可以看到遊動的“魚”)……大地複蘇,春天來了。

      立春與農曆春節前後緊隨,這是一年中最令人期待也是最重要的節日,遠隔萬裏的遊子回到家鄉,寫福字、貼春聯、掛燈籠、吃年夜飯……別忘了拍一張全家福。

      ●網友留言

      @飛翔的稻子:甲骨文要與社會接觸,讓全民愛上寫字愛上書法是一個不錯的手段,自己字寫多了,自然就能對漢字的演化有一個大概了解,進而體會到甲骨文的曆史意義。

      @青Ning不酸隻甜:通過這個認識了不少甲骨文,甲骨文並不像之前想象的那麼高冷,非常生動形象。

      @柚子的滿天星:新穎有創意,喚起人們對甲骨文的關注。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玥穎 整理)

      動態新聞

      乘著穿越3600年的地鐵,回“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曉舒 童林 實習生 王曼迪

      臘月二十三,農曆小年,雪花漫天飄灑,回家腳步急切。在鄭州地鐵紫荊山站負二層換乘區,一麵“甲骨文”百家姓文化牆讓行色匆匆的人們不約而同駐足。“了不起的甲骨文——老家河南‘字敬’世界”春節主題活動在這一天開啟。身披“甲骨”的鄭州地鐵1號線主題專列,宛若一條遊龍,穿行在這座擁有3600年曆史的古都地下,從2月2日至25日,為乘客的回家之旅增添一份吉祥與溫暖。

      地鐵“串”起兩座古城

      仿佛跨越數千年時光,鄭州、安陽兩座古城攜手構築美妙的地下“甲骨新世界”。幼兒國風誦讀、甲骨文廣播體操、甲骨文紅包和春聯派發等多場主題快閃活動在地鐵站內接連上演。“武丁”“婦好”驚喜現身,穿著商朝傳統服飾翩然起舞,並現場發放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門票和甲骨文文創紀念品,邀請群眾同赴安陽過大年,感受家的溫馨與浪漫。

      紅色喜慶的“甲骨文”百家姓文化牆上,104個不同的甲骨文字塊是先民與今人跨越時空對話的“密碼”。在深圳打拚多年的張先生在此拍下回家的第一張照片,他說:“看到甲骨文這獨具特色的家鄉符號,一下就有了到家的真實感。”

      古老文字引爆潮流

      “人生若隻如初見”,回到3600年前,我們將如何用甲骨文傳遞“我愛你”?在地鐵1號線甲骨文專列上就能找到答案。6節創意車廂將“沉睡”的甲骨文從博物館裏“搬”到人們身邊,用潮流用語、土味情話串聯起河南的美食、美景與方言,帶給乘客沉浸式的甲骨文時尚新體驗。

      “很難接觸到的甲骨文出現在日常生活中,讓人印象深刻。”鄭州市民李曉平時很關注傳統文化,她說:“文化隻有與生活密切相關,才能潛移默化走入人們心裏,更好地展現城市人文魅力,提升民眾文化自信。”

      一位外地遊客專程趕來打卡甲骨文專列,她認為,甲骨文已不再是“難懂的天書”,動畫、表情包、潮玩等各種產品賦予甲骨文鮮活的生命,“它正逐漸成為中國文化的超級IP”。

      中華文化圈粉海外

      全世界都在過中國年,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地鐵1號線甲骨文專列上,甲骨文組成的世界地標圖案將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年”在一起,送出“老家河南”特有的新春祝福,吸引不同膚色的外籍友人前來親身體驗。

      來自越南的鄭州大學文學院博士生馮氏娥,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化,這趟充滿驚喜的地鐵之旅激發了她學習甲骨文的興趣。她表示一定要去趟安陽殷墟,“看看真的甲骨文,了解漢字的源頭和發展”。

      文字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我選擇漢語國際教育這個專業,就是希望通過了解漢字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並分享給世界。”鄭州大學坦桑尼亞留學生王一山說,河南文化深厚,人們熱情友好,在這裏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世界再大,都要回家。從數千年前走來,“家”這個字,寄托著百姓人家的希望、河南老家的歸屬、華夏一家的和睦,更承載著“天下一家”這個全人類共同的期盼。

      過年了!乘著甲骨文專列,一起尋找3600年前“家”的印記吧!

    Page_h.jpg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