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尋龍記|匠心雕龍 刀筆下的文化綿延
更新時間:2024-2-2 10:35:37    來源:央廣網客戶端


編者按:龍是華夏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文明的信仰圖騰,與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緊密相連。2024年龍年是一次探索中國非遺文化中龍元素的絕佳時機。為此,央廣網河南頻道特別策劃推出“尋龍記”係列報道,旨在深入挖掘和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含的豐富龍元素。我們將帶領觀眾走進曆史的長河,探訪河南各地的非遺項目,探秘中華文化符號如何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央廣網鄭州2月1日消息 走進鞏義市非遺研學基地,這裏的一處非遺工作室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飄帶縈繞、反彈琵琶的飛天,肅穆靜立恬淡的菩薩像,氣勢軒昂的長征會師,靈動多姿的鳥兒……這些木雕形象靜靜地佇立於工作室內,伴隨著木質的幽香,訴說著有關中國人自己的文化曆史故事。

這發源於鞏義的木雕技藝,被認定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鞏義木雕。鞏義木雕是集木匠、雕刻匠、漆匠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藝,集合了鋸、砍、刮、鑽、鏟、深淺雕、鏤空雕等十幾種技法。

陳廷昂正在對局部細節進行修光(央廣網記者 張麗娜 攝)

鞏義木雕的第五代傳承人陳廷昂,正在鞏義木雕非遺研習社內,雕刻著一件即將完成的作品。這件高約半米的木雕作品,在陳廷昂熟練的技法之下,龍身蜿蜒曲折,龍鱗細膩入微,騰雲駕霧,似隱似現,每一處都似乎在輕輕顫動,仿佛隨時突破木材的束縛,飛向天際。 “龍是華夏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文明的信仰圖騰,作品以龍為載體,寓意中國之泱泱大國的繁榮昌盛之意。”陳廷昂說道。

自清代道光年間,以陳廣法(鞏義木雕第一代傳承人)為主要代表,開始在今河南鞏義從事木工雕刻技藝,以口傳心授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傳承至今,一直延續了陳姓五代手藝人,如今該技藝傳承近200年。作為鞏義木雕第五代傳承人,陳廷昂從大學畢業便開始了他的木雕生涯。“但踏入這行,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心態也是經曆了多次轉變。”陳廷昂回憶起十幾年前初入木雕行業的情形。

從沒耐心到非遺傳承責任感的產生,再到由衷的熱愛,陳廷昂對記者述說著一路走來的心路變化,“我主要受家庭環境影響,並且父親也注重培養我美術這方麵的興趣。剛開始坐不下來,覺得枯燥,靜不下心。後來覺得沒人去接這個接力棒的話,這個文化就斷了,我覺得不應該丟棄。現在通過十幾年的磨練,對我整個人的修養、情緒以及專注力都非常有幫助,現在我非常喜歡這個行業,感覺非常有價值和意義。”

雕刻龍鱗片(央廣網發 劉猛猛 攝)

以陳廷昂為代表的鞏義木雕傳承人,以木為紙,以刀為筆,刻畫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木雕藝術品。但是他們有著更廣闊的理想和目標,那就是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非遺,為非遺注入新鮮血液,煥發新生機。 “近些年我們開始做木雕創新,為了把這個非遺木工文化融入更多人生活中,特別是讓小學生去了解木雕文化、木工文化,我們開始了校園非遺研學活動,讓非遺文化像一顆種子一樣種在孩子心裏,慢慢長大,提升他們對於中國文化的自信心。”現在的陳廷昂更多地認為自己是一個教育者,能把木雕非遺文化傳承下去,是他人生價值的體現。

部分學生魯班鎖作品(央廣網發 劉猛猛 攝)

“木藝是我國傳統手工藝術之一,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都離不開這門古老技藝的影響。但是以往的歲月,木藝僅僅是作為一個工種,一種技能存在,並沒有與教育聯接起來。學生們對於木藝的了解僅限於物品的使用,而對於木製品是怎麼製作的,用什麼工具製作的知之甚少。”陳廷昂表示,希望通過木藝手工研學來為孩子們打開一扇認識傳統木藝的大門,並切身去學習這門精彩的技藝,從中鍛煉自己的動手、思維、美育等能力,也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與技藝的認同感和傳承使命感。

“我媽媽昨天帶我和我弟弟第一次來,來之前,弟弟說不好玩,但來了之後就不想走了。”在鞏義木雕研學室內,一位小朋友這樣對記者說道。

參加木工研學的學生(央廣網發 劉猛猛 攝)

如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民族自信日益高漲,國風國潮產品已經成為當下的流行趨勢,“非遺熱”也日漸興起。各地中小學校也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非遺研學等項目,讓更多的新鮮血液注入非遺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之中。

監製:彭華

記者:張麗娜

製作:劉猛猛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尋龍記|匠心雕龍 刀筆下的文化綿延
    2024-2-2 10:35:37    來源:央廣網客戶端


    編者按:龍是華夏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文明的信仰圖騰,與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緊密相連。2024年龍年是一次探索中國非遺文化中龍元素的絕佳時機。為此,央廣網河南頻道特別策劃推出“尋龍記”係列報道,旨在深入挖掘和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含的豐富龍元素。我們將帶領觀眾走進曆史的長河,探訪河南各地的非遺項目,探秘中華文化符號如何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央廣網鄭州2月1日消息 走進鞏義市非遺研學基地,這裏的一處非遺工作室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飄帶縈繞、反彈琵琶的飛天,肅穆靜立恬淡的菩薩像,氣勢軒昂的長征會師,靈動多姿的鳥兒……這些木雕形象靜靜地佇立於工作室內,伴隨著木質的幽香,訴說著有關中國人自己的文化曆史故事。

    這發源於鞏義的木雕技藝,被認定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鞏義木雕。鞏義木雕是集木匠、雕刻匠、漆匠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藝,集合了鋸、砍、刮、鑽、鏟、深淺雕、鏤空雕等十幾種技法。

    陳廷昂正在對局部細節進行修光(央廣網記者 張麗娜 攝)

    鞏義木雕的第五代傳承人陳廷昂,正在鞏義木雕非遺研習社內,雕刻著一件即將完成的作品。這件高約半米的木雕作品,在陳廷昂熟練的技法之下,龍身蜿蜒曲折,龍鱗細膩入微,騰雲駕霧,似隱似現,每一處都似乎在輕輕顫動,仿佛隨時突破木材的束縛,飛向天際。 “龍是華夏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文明的信仰圖騰,作品以龍為載體,寓意中國之泱泱大國的繁榮昌盛之意。”陳廷昂說道。

    自清代道光年間,以陳廣法(鞏義木雕第一代傳承人)為主要代表,開始在今河南鞏義從事木工雕刻技藝,以口傳心授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傳承至今,一直延續了陳姓五代手藝人,如今該技藝傳承近200年。作為鞏義木雕第五代傳承人,陳廷昂從大學畢業便開始了他的木雕生涯。“但踏入這行,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心態也是經曆了多次轉變。”陳廷昂回憶起十幾年前初入木雕行業的情形。

    從沒耐心到非遺傳承責任感的產生,再到由衷的熱愛,陳廷昂對記者述說著一路走來的心路變化,“我主要受家庭環境影響,並且父親也注重培養我美術這方麵的興趣。剛開始坐不下來,覺得枯燥,靜不下心。後來覺得沒人去接這個接力棒的話,這個文化就斷了,我覺得不應該丟棄。現在通過十幾年的磨練,對我整個人的修養、情緒以及專注力都非常有幫助,現在我非常喜歡這個行業,感覺非常有價值和意義。”

    雕刻龍鱗片(央廣網發 劉猛猛 攝)

    以陳廷昂為代表的鞏義木雕傳承人,以木為紙,以刀為筆,刻畫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木雕藝術品。但是他們有著更廣闊的理想和目標,那就是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非遺,為非遺注入新鮮血液,煥發新生機。 “近些年我們開始做木雕創新,為了把這個非遺木工文化融入更多人生活中,特別是讓小學生去了解木雕文化、木工文化,我們開始了校園非遺研學活動,讓非遺文化像一顆種子一樣種在孩子心裏,慢慢長大,提升他們對於中國文化的自信心。”現在的陳廷昂更多地認為自己是一個教育者,能把木雕非遺文化傳承下去,是他人生價值的體現。

    部分學生魯班鎖作品(央廣網發 劉猛猛 攝)

    “木藝是我國傳統手工藝術之一,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都離不開這門古老技藝的影響。但是以往的歲月,木藝僅僅是作為一個工種,一種技能存在,並沒有與教育聯接起來。學生們對於木藝的了解僅限於物品的使用,而對於木製品是怎麼製作的,用什麼工具製作的知之甚少。”陳廷昂表示,希望通過木藝手工研學來為孩子們打開一扇認識傳統木藝的大門,並切身去學習這門精彩的技藝,從中鍛煉自己的動手、思維、美育等能力,也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與技藝的認同感和傳承使命感。

    “我媽媽昨天帶我和我弟弟第一次來,來之前,弟弟說不好玩,但來了之後就不想走了。”在鞏義木雕研學室內,一位小朋友這樣對記者說道。

    參加木工研學的學生(央廣網發 劉猛猛 攝)

    如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民族自信日益高漲,國風國潮產品已經成為當下的流行趨勢,“非遺熱”也日漸興起。各地中小學校也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非遺研學等項目,讓更多的新鮮血液注入非遺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之中。

    監製:彭華

    記者:張麗娜

    製作:劉猛猛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