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Global Talk④丨馬來西亞留學生林素慧:想把中醫藥帶回家鄉
更新時間:2024-1-11 22:12:50    來源:河南日報



編者按:近年來,隨著中國開放力度不斷加大,來華留學、在豫深耕的外國朋友越來越多。在他們眼中,中國是什麼樣的?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大河網聯合推出Global Talk欄目,聚焦在河南學習、工作、生活的外國朋友,通過他們的眼睛和話語,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展現河南這些年的發展變化,以河南實踐講好中國故事。今日推出第4期:《馬來西亞留學生林素慧:想把中醫藥帶回家鄉》。

大河網訊 “如今,針灸的治療範圍越來越廣泛,比如內科、婦科、頸椎病、扭傷、腰痛、慢性病、高血壓……”說起針灸的功效,林素慧向記者娓娓道來。從一年四季高溫多濕的馬來西亞來到四季分明的中原腹地,2022年,林素慧成功拿到河南中醫藥大學的offer,成為該校針灸推拿學專業的一名碩士生,就在不久前,她還順利通過了碩士論文開題答辯。

林素慧與中醫藥的故事還要從她一口流利的漢語說起,她說:“我的爺爺、奶奶都是潮州人。從我記事起,爺爺就隻說潮州話,後來長大了才發現,爺爺其實也會說馬來語,隻是在我們麵前假裝自己隻會說潮州話。”

“江水三千裏,家書十五行。”對故土強烈的思念讓遠赴馬來西亞的爺爺鄉音不改,並“刻意”為自己的兒孫、子女營造獨特的方言環境。“到了我們這一輩,爺爺就會把我們都送去念華小,接受漢語教學。”得益於此,林素慧的漢語逐漸達到母語水平,這也促使她把視線轉向中醫藥。在馬來西亞霹靂怡保地區,中醫藥館隨處可見,當地青年群體對中醫藥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就這樣,中醫藥進入了林素慧的視野,並成為她的大學專業。“馬來西亞的大學課堂大部分使用英語和馬來語,隻有華語係和中醫係的課堂使用漢語,而我的漢語相對較好,報考中醫專業順理成章。”

林素慧接受記者采訪

本科期間,林素慧曾作為交換生到武漢的一所學校交流學習,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是她素未謀麵的“第二故鄉”。她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僅來源於爺爺、奶奶。“清明節掃墓、中秋節拜月亮、端午節包粽子以及大年三十兒晚上的團圓飯……”在林素慧家,大部分中華傳統文化習俗被很好地保留下來,而“儀式感”的背後也飽含著他們對中國的濃濃鄉愁。

“來到馬來西亞的爺爺、奶奶努力工作,並將掙到的錢寄給曾祖母,捐給家鄉修路、建房子。”林素慧告訴記者,在爺爺、奶奶心中,故鄉潮州始終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長輩們曾回中國數次,與故鄉的聯係也從未間斷。”從背井離鄉到故土重遊,他們心中湧現出的不僅是鄉土所帶來的溫暖,更有對眼前美好生活、非凡巨變的讚歎。正是因為親眼所見、親身感受過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他們對孫女林素慧來中國留學的想法給予了支持。

林素慧在河南中醫藥大學

“我的大學老師基本上都來自中國,就連教材也都是中國出版的。”中國老師成熟的教學方法、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林素慧產生了很大影響,也是她來華留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中國老師可以將《黃帝內經》中的部分章節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來,我十分敬佩!”於是,來中國學習中醫的念頭在林素慧心中逐漸生根發芽。2023年,後疫情時代元年,林素慧如願以償來到河南中醫藥大學,在線下開啟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碩士學業。無障礙的交流、熱心腸的老師同學以及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讓她迅速適應了在河南的新生活。

繁忙學習之餘,林素慧還喜歡City Walk。在河南生活的近一年時間裏,她已經去過很多地方了。“洛陽、南陽、許昌、焦作等地我都去過,這也讓我對中醫藥文化有了實感。少林藥局、太極拳、‘華夏藥都’禹州、南陽醫聖祠以及‘四大懷藥’(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河南不愧是中醫藥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林素慧告訴記者,醫聖祠內有棵古樹,它雖已枯老,但朝向醫聖張仲景那邊的樹枝卻依舊萌生綠葉,令她印象深刻,“或許這正代表著中醫藥文化,雖曆經千年,卻依舊散發勃勃生機”。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據了解,河南是中醫藥大省、醫聖張仲景的故鄉,中醫藥資源豐富、曆史文化深厚,中藥數量產量、中醫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教育規模均居全國前列。據河南省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試點)不完全統計,標本實物、調查數據和藥用佐證均有的中藥資源種類3000餘種,有蘊藏量的種類236種,栽培種類100多種,規模以上種類近40種。

林素慧在龍門石窟

豐富的文化生活也讓林素慧感受到了古樸河南的現代化魅力。“我後來才發現,我乘坐高鐵從鄭州前往河南別的地市所花費的時間,竟然相當於馬來西亞的跨州遊。河南便捷的高鐵網絡讓‘一日遊’成為現實。”

鄭州市內遍布的共享單車以及便捷的城市軌道交通也提升了林素慧在豫生活的幸福感,她說:“平常出行我都會騎共享單車或者乘坐地鐵,不久前我還乘坐地鐵‘打卡’了鄭州油化廠創意園。”

在河南,林素慧用足跡點亮生活地圖的同時,也在不斷加深對中國的了解。“從飲食、學習、交流到日常生活,我都能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從咿呀學語到接受專業教育,通過留學,林素慧逐漸了解並融入中國文化。

林素慧在隻有河南·戲劇幻城

在河南中醫藥大學學習期間,林素慧的視野不斷開闊。“我的導師高希言教授特製的艾灸盒子既可以充分發揮艾灸的療效,又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另一個專利經絡測量儀,用熱敏筆為患者測量穴位的敏感度,可通過數據對比有效分析患者病情。”林素慧告訴記者,之前她在學習針灸的時候對十二經絡的概念很模糊,但現在中醫與科技相結合,則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支撐。“將來這些產品、技術都可以引入馬來西亞,讓馬來西亞人民也能從中醫藥的傳承發展中受益。”在河南,中醫藥知識的學習與運用不僅讓林素慧成就感十足,更讓她看到了馬來西亞和中國在中醫藥領域的合作潛力。

談到來這裏學習的最大挑戰,林素慧笑言:“一些中醫藥知識很難理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些推拿學的名詞,比如拿法、揉法、扳法等,還有古文醫書比如《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中國的中醫學術水平很高,河南的同學們也都很‘卷’,所以未來我也要更加努力學習,有機會的話將選擇繼續在河南深造。” (周金淼)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Global Talk④丨馬來西亞留學生林素慧:想把中醫藥帶回家鄉
    2024-1-11 22:12:50    來源:河南日報



    編者按:近年來,隨著中國開放力度不斷加大,來華留學、在豫深耕的外國朋友越來越多。在他們眼中,中國是什麼樣的?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大河網聯合推出Global Talk欄目,聚焦在河南學習、工作、生活的外國朋友,通過他們的眼睛和話語,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展現河南這些年的發展變化,以河南實踐講好中國故事。今日推出第4期:《馬來西亞留學生林素慧:想把中醫藥帶回家鄉》。

    大河網訊 “如今,針灸的治療範圍越來越廣泛,比如內科、婦科、頸椎病、扭傷、腰痛、慢性病、高血壓……”說起針灸的功效,林素慧向記者娓娓道來。從一年四季高溫多濕的馬來西亞來到四季分明的中原腹地,2022年,林素慧成功拿到河南中醫藥大學的offer,成為該校針灸推拿學專業的一名碩士生,就在不久前,她還順利通過了碩士論文開題答辯。

    林素慧與中醫藥的故事還要從她一口流利的漢語說起,她說:“我的爺爺、奶奶都是潮州人。從我記事起,爺爺就隻說潮州話,後來長大了才發現,爺爺其實也會說馬來語,隻是在我們麵前假裝自己隻會說潮州話。”

    “江水三千裏,家書十五行。”對故土強烈的思念讓遠赴馬來西亞的爺爺鄉音不改,並“刻意”為自己的兒孫、子女營造獨特的方言環境。“到了我們這一輩,爺爺就會把我們都送去念華小,接受漢語教學。”得益於此,林素慧的漢語逐漸達到母語水平,這也促使她把視線轉向中醫藥。在馬來西亞霹靂怡保地區,中醫藥館隨處可見,當地青年群體對中醫藥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就這樣,中醫藥進入了林素慧的視野,並成為她的大學專業。“馬來西亞的大學課堂大部分使用英語和馬來語,隻有華語係和中醫係的課堂使用漢語,而我的漢語相對較好,報考中醫專業順理成章。”

    林素慧接受記者采訪

    本科期間,林素慧曾作為交換生到武漢的一所學校交流學習,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是她素未謀麵的“第二故鄉”。她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僅來源於爺爺、奶奶。“清明節掃墓、中秋節拜月亮、端午節包粽子以及大年三十兒晚上的團圓飯……”在林素慧家,大部分中華傳統文化習俗被很好地保留下來,而“儀式感”的背後也飽含著他們對中國的濃濃鄉愁。

    “來到馬來西亞的爺爺、奶奶努力工作,並將掙到的錢寄給曾祖母,捐給家鄉修路、建房子。”林素慧告訴記者,在爺爺、奶奶心中,故鄉潮州始終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長輩們曾回中國數次,與故鄉的聯係也從未間斷。”從背井離鄉到故土重遊,他們心中湧現出的不僅是鄉土所帶來的溫暖,更有對眼前美好生活、非凡巨變的讚歎。正是因為親眼所見、親身感受過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他們對孫女林素慧來中國留學的想法給予了支持。

    林素慧在河南中醫藥大學

    “我的大學老師基本上都來自中國,就連教材也都是中國出版的。”中國老師成熟的教學方法、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林素慧產生了很大影響,也是她來華留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中國老師可以將《黃帝內經》中的部分章節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來,我十分敬佩!”於是,來中國學習中醫的念頭在林素慧心中逐漸生根發芽。2023年,後疫情時代元年,林素慧如願以償來到河南中醫藥大學,在線下開啟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碩士學業。無障礙的交流、熱心腸的老師同學以及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讓她迅速適應了在河南的新生活。

    繁忙學習之餘,林素慧還喜歡City Walk。在河南生活的近一年時間裏,她已經去過很多地方了。“洛陽、南陽、許昌、焦作等地我都去過,這也讓我對中醫藥文化有了實感。少林藥局、太極拳、‘華夏藥都’禹州、南陽醫聖祠以及‘四大懷藥’(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河南不愧是中醫藥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林素慧告訴記者,醫聖祠內有棵古樹,它雖已枯老,但朝向醫聖張仲景那邊的樹枝卻依舊萌生綠葉,令她印象深刻,“或許這正代表著中醫藥文化,雖曆經千年,卻依舊散發勃勃生機”。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據了解,河南是中醫藥大省、醫聖張仲景的故鄉,中醫藥資源豐富、曆史文化深厚,中藥數量產量、中醫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教育規模均居全國前列。據河南省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試點)不完全統計,標本實物、調查數據和藥用佐證均有的中藥資源種類3000餘種,有蘊藏量的種類236種,栽培種類100多種,規模以上種類近40種。

    林素慧在龍門石窟

    豐富的文化生活也讓林素慧感受到了古樸河南的現代化魅力。“我後來才發現,我乘坐高鐵從鄭州前往河南別的地市所花費的時間,竟然相當於馬來西亞的跨州遊。河南便捷的高鐵網絡讓‘一日遊’成為現實。”

    鄭州市內遍布的共享單車以及便捷的城市軌道交通也提升了林素慧在豫生活的幸福感,她說:“平常出行我都會騎共享單車或者乘坐地鐵,不久前我還乘坐地鐵‘打卡’了鄭州油化廠創意園。”

    在河南,林素慧用足跡點亮生活地圖的同時,也在不斷加深對中國的了解。“從飲食、學習、交流到日常生活,我都能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從咿呀學語到接受專業教育,通過留學,林素慧逐漸了解並融入中國文化。

    林素慧在隻有河南·戲劇幻城

    在河南中醫藥大學學習期間,林素慧的視野不斷開闊。“我的導師高希言教授特製的艾灸盒子既可以充分發揮艾灸的療效,又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另一個專利經絡測量儀,用熱敏筆為患者測量穴位的敏感度,可通過數據對比有效分析患者病情。”林素慧告訴記者,之前她在學習針灸的時候對十二經絡的概念很模糊,但現在中醫與科技相結合,則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支撐。“將來這些產品、技術都可以引入馬來西亞,讓馬來西亞人民也能從中醫藥的傳承發展中受益。”在河南,中醫藥知識的學習與運用不僅讓林素慧成就感十足,更讓她看到了馬來西亞和中國在中醫藥領域的合作潛力。

    談到來這裏學習的最大挑戰,林素慧笑言:“一些中醫藥知識很難理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些推拿學的名詞,比如拿法、揉法、扳法等,還有古文醫書比如《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中國的中醫學術水平很高,河南的同學們也都很‘卷’,所以未來我也要更加努力學習,有機會的話將選擇繼續在河南深造。” (周金淼)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