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本報記者 楊曉東 祁道鵬 本報通訊員 苗銀
一頭連著鄉村群眾致富增收,一頭連著粵港澳大灣區市民餐桌,駐馬店市驛城區水屯鎮的蔬菜名聲在外。
眼下,雖是冬閑時節,但在水屯鎮王坡村,村民們反而更忙了。1月9日,記者走進該鎮奧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隻見已采收完上季蔬菜的土地幹淨平整,工作人員正在駕駛農機進行旋耕整地作業,為新一茬的耕種做準備。
“以前冬閑時還有‘貓冬’的說法,現在種蔬菜,菜心、芥藍、夏陽白等都能多茬采收,采收後又繼續育苗種植,一年四季不停歇。”奧博農業負責人張衛紅說,公司依托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建設,按照不同消費時令,結合種植周期,實現了蔬菜多品種、多茬次種植,為1300多公裏外的大灣區提供多樣“河南味道”。
同樣是蔬菜,為何水屯的蔬菜備受大灣區青睞?
“南方人喜食薹菜,深圳、香港市場對蔬菜品質要求更高。多年來,我們始終聚焦有機綠色蔬菜種植,通過考察當地市場開展訂單農業,讓特色‘菜籃子’成就品質需求‘金籃子’。”張衛紅說。
獨特的地理位置同樣成就“一道好菜”。
“水屯鎮地處淮北平原,毗鄰全國最大的人工平原湖——宿鴨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為蔬菜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水屯鎮負責人介紹,作為傳統農業種植區,因距離駐馬店市區較近,該鎮多年來一直是駐馬店市民的“菜籃子”。
近年來,水屯鎮秉承“果蔬小鎮”建設目標,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以產業帶動、技術帶動、就業帶動,實現企業和農戶雙贏。截至2023年年底,全鎮發展溫室大棚800多座、示範產業園2680多畝,奧博農業的直供大灣區蔬菜基地,更是成為該鎮一張亮麗的名片。
不斷壯大的蔬菜產業,不僅豐富了粵港澳消費者的“菜籃子”,也鼓起了水屯鎮農民的“錢袋子”。在奧博農業供港蔬菜生產基地的帶動下,周邊村民100餘人實現“家門口”穩定就業。“村民們在基地務工,離家近,還能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收菜工每天人均收入可達500多元。”王坡村黨支部書記張全紅說。
作為駐馬店市唯一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奧博農業與粵港澳大灣區蔬菜銷售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旺季時,天天有菜天天收,每天有四五萬斤蔬菜跨山出海。
“2014年公司起步時,流轉土地1000多畝,如今發展到2000餘畝,蔬菜銷路不愁,價格隨行就市,一年利潤五六百萬元不成問題。”張衛紅看著眼前一望無垠的蔬菜基地,開心地說。近年來,除了擴大種植規模,基地還著力提高蔬菜的品質,專門從廣東聘請師傅負責排種收菜、進行技術指導,以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對高品質蔬菜的需求。
順著他的視線望去,去年10月種下的夏陽白已是一片綠油油的景象,不久之後將迎來收獲期。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本報記者 楊曉東 祁道鵬 本報通訊員 苗銀
一頭連著鄉村群眾致富增收,一頭連著粵港澳大灣區市民餐桌,駐馬店市驛城區水屯鎮的蔬菜名聲在外。
眼下,雖是冬閑時節,但在水屯鎮王坡村,村民們反而更忙了。1月9日,記者走進該鎮奧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隻見已采收完上季蔬菜的土地幹淨平整,工作人員正在駕駛農機進行旋耕整地作業,為新一茬的耕種做準備。
“以前冬閑時還有‘貓冬’的說法,現在種蔬菜,菜心、芥藍、夏陽白等都能多茬采收,采收後又繼續育苗種植,一年四季不停歇。”奧博農業負責人張衛紅說,公司依托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建設,按照不同消費時令,結合種植周期,實現了蔬菜多品種、多茬次種植,為1300多公裏外的大灣區提供多樣“河南味道”。
同樣是蔬菜,為何水屯的蔬菜備受大灣區青睞?
“南方人喜食薹菜,深圳、香港市場對蔬菜品質要求更高。多年來,我們始終聚焦有機綠色蔬菜種植,通過考察當地市場開展訂單農業,讓特色‘菜籃子’成就品質需求‘金籃子’。”張衛紅說。
獨特的地理位置同樣成就“一道好菜”。
“水屯鎮地處淮北平原,毗鄰全國最大的人工平原湖——宿鴨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為蔬菜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水屯鎮負責人介紹,作為傳統農業種植區,因距離駐馬店市區較近,該鎮多年來一直是駐馬店市民的“菜籃子”。
近年來,水屯鎮秉承“果蔬小鎮”建設目標,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以產業帶動、技術帶動、就業帶動,實現企業和農戶雙贏。截至2023年年底,全鎮發展溫室大棚800多座、示範產業園2680多畝,奧博農業的直供大灣區蔬菜基地,更是成為該鎮一張亮麗的名片。
不斷壯大的蔬菜產業,不僅豐富了粵港澳消費者的“菜籃子”,也鼓起了水屯鎮農民的“錢袋子”。在奧博農業供港蔬菜生產基地的帶動下,周邊村民100餘人實現“家門口”穩定就業。“村民們在基地務工,離家近,還能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收菜工每天人均收入可達500多元。”王坡村黨支部書記張全紅說。
作為駐馬店市唯一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奧博農業與粵港澳大灣區蔬菜銷售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旺季時,天天有菜天天收,每天有四五萬斤蔬菜跨山出海。
“2014年公司起步時,流轉土地1000多畝,如今發展到2000餘畝,蔬菜銷路不愁,價格隨行就市,一年利潤五六百萬元不成問題。”張衛紅看著眼前一望無垠的蔬菜基地,開心地說。近年來,除了擴大種植規模,基地還著力提高蔬菜的品質,專門從廣東聘請師傅負責排種收菜、進行技術指導,以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對高品質蔬菜的需求。
順著他的視線望去,去年10月種下的夏陽白已是一片綠油油的景象,不久之後將迎來收獲期。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