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它們跨越時間長河
見證曆史變遷
它們凝結過去,連接當下
傳承未來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遺產耀中原
帶您走進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
遍訪石窟寺
聆聽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動人故事
△點擊音頻,聽有趣的廣播劇
《文化遺產耀中原》今天帶您打卡中原地區現存建築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伊斯蘭教建築群——沁陽北大寺。
遊客:導遊,這沁陽北大寺不就是清真寺嘛!很多城市都有,這兒有什麼特別的呢?
導遊:有回族聚集的地方就會有清真寺。相對於中原地區的其他清真寺來說,沁陽北大寺是我國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且極富特色的伊斯蘭教建築群,其中頗受中國建築學家關注的禮拜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後窯殿,是中原傳統建築文化與伊斯蘭教建築文化完美結合的產物。
遊客:你要這麼說,我覺得這沁陽北大寺還真是有些看頭兒!
導遊:那當然,沁陽北大寺在伊斯蘭教清真寺的傳統建築裝飾藝術技法的基礎上,充分融入了中國木結構建築及裝飾藝術的精髓,夾雜著封建等級製度及觀念的約束和發展,形成了極具特色的中國清真寺的建築風格及裝飾藝術,這種雙重文化架構下所呈現的特殊藝術,是我國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見證和智慧的結晶。
遊客:我聽說沁陽北大寺還分男女?
導遊:沒錯!沁陽北大寺分男寺和女寺。女寺為多座硬山灰瓦頂建築,男寺現存大門、過廳、南北講堂、拜殿等。寺內還存有明清碑刻十餘通。
遊客:我發現這裏有好多碑石呀?
導遊:觀察的很仔細嘛,你仔細辨認這些碑文,會發現很多捐獻者。比如清宣統元年,18人聯名向北大寺捐獻“市房”;民國二十一年,8人聯合為北大寺修理廚房,添置物品。民國三十三年,有一位叫麻太的女性向北大寺貢獻房契,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集團,無論是回民還是漢民,他們都是樂善好施的實踐者。
沁陽北大寺,俗稱北大寺,位於焦作市沁陽市老城區西北部,坐西麵東,有明、清時期木構建築25座80餘間,占地3100多平方米。沁陽北大寺創建於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明清代多次增建重修。建築風格為中西結合,為中國伊斯蘭古建築的精華之作,具有較高的曆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2006年5月,沁陽北大寺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遺產耀中原,由河南省文物局與河南廣播電視台新聞廣播聯合出品,聚焦對外開放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講述河南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文化根脈。
來源: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程冰冰 穀豔敏 陳鬆 羅曼
圖片來源:焦作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它們跨越時間長河
見證曆史變遷
它們凝結過去,連接當下
傳承未來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遺產耀中原
帶您走進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
遍訪石窟寺
聆聽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動人故事
△點擊音頻,聽有趣的廣播劇
《文化遺產耀中原》今天帶您打卡中原地區現存建築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伊斯蘭教建築群——沁陽北大寺。
遊客:導遊,這沁陽北大寺不就是清真寺嘛!很多城市都有,這兒有什麼特別的呢?
導遊:有回族聚集的地方就會有清真寺。相對於中原地區的其他清真寺來說,沁陽北大寺是我國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且極富特色的伊斯蘭教建築群,其中頗受中國建築學家關注的禮拜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後窯殿,是中原傳統建築文化與伊斯蘭教建築文化完美結合的產物。
遊客:你要這麼說,我覺得這沁陽北大寺還真是有些看頭兒!
導遊:那當然,沁陽北大寺在伊斯蘭教清真寺的傳統建築裝飾藝術技法的基礎上,充分融入了中國木結構建築及裝飾藝術的精髓,夾雜著封建等級製度及觀念的約束和發展,形成了極具特色的中國清真寺的建築風格及裝飾藝術,這種雙重文化架構下所呈現的特殊藝術,是我國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見證和智慧的結晶。
遊客:我聽說沁陽北大寺還分男女?
導遊:沒錯!沁陽北大寺分男寺和女寺。女寺為多座硬山灰瓦頂建築,男寺現存大門、過廳、南北講堂、拜殿等。寺內還存有明清碑刻十餘通。
遊客:我發現這裏有好多碑石呀?
導遊:觀察的很仔細嘛,你仔細辨認這些碑文,會發現很多捐獻者。比如清宣統元年,18人聯名向北大寺捐獻“市房”;民國二十一年,8人聯合為北大寺修理廚房,添置物品。民國三十三年,有一位叫麻太的女性向北大寺貢獻房契,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集團,無論是回民還是漢民,他們都是樂善好施的實踐者。
沁陽北大寺,俗稱北大寺,位於焦作市沁陽市老城區西北部,坐西麵東,有明、清時期木構建築25座80餘間,占地3100多平方米。沁陽北大寺創建於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明清代多次增建重修。建築風格為中西結合,為中國伊斯蘭古建築的精華之作,具有較高的曆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2006年5月,沁陽北大寺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遺產耀中原,由河南省文物局與河南廣播電視台新聞廣播聯合出品,聚焦對外開放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講述河南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文化根脈。
來源: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程冰冰 穀豔敏 陳鬆 羅曼
圖片來源:焦作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