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改革開放的河南實踐丨改革重塑 河南考古昂首向未來
更新時間:2023-12-29 20:39:23    來源:河南日報

①2023中肯聯合考古合影。

②虢國墓地出土玉人。

③應國墓地出土銅麵具。

④應國墓地出土青銅鼎。

本版圖片均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2023年蒙古國考古出土三足盤。

淮陽平糧台遺址。

禹州瓦店遺址。

靈寶西坡遺址。

  □張一丹 程嫄倩 郭丹丹

  12月20日至21日,“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在洛陽舉行,53個彙報項目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擔了一半以上,展現了作為河南考古引領者的實力與擔當。參加彙報的多是近年來引進的碩士、博士,底蘊深厚的文物考古研究院一派生機勃勃。

  改革開放尤其是新時代以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積極服務時代大局中勇擔重任,在重大課題中主動作為,在對外合作中開拓進取,有力推動了學術進步,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了文明交流互鑒。目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重塑性改革為契機,超前謀劃,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抓緊“一院五中心”建設工作,全力打造人才薈萃、成果豐碩、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考古研究機構,帶動河南文物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文旅融合事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成果豐碩

  實證中原文明核心地位

  12月21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在“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總結時說,2023年的眾多考古發現年代從舊石器時代一直到明清,涉及遺址種類多樣,內涵豐富,再次用考古證明了中原文明一脈相承、沒有間斷的特征。

  河南作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搖籃和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區之一,從考古學一誕生就肩負著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偉大使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建院70多年來一直位於中原地區考古學術前沿,引領了河南乃至中國考古學科的發展。

  河南是文物大省、考古大省,曆年來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任務十分繁重。改革開放45年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服務經濟建設中心工作,配合治淮水利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庫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等國家大型水利工程以及鐵路、高速公路、城市擴建等建設工程,完成了繁重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任務,取得了一係列重要發現。

  自1990年至今,河南省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數量53個,為全國數量最多的省份;其中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發掘和研究的項目28項,數量在全國考古院所中名列第一。先後有10個項目獲評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質量獎,數量在全國考古院所中名列前茅。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或參與發掘的一些重要遺址已經或正在建設成為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為河南“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的塑造、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重要支撐。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參與“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國家指南針計劃”等多項國家級文化科技戰略課題項目,進行了大量文物調查和田野發掘工作。圍繞東亞地區人類起源、農業起源、文明起源、國家起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等重大課題開展自主研究並取得了突出成果。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水平一直居於全國前列。先後承擔了3項中國大運河“申遺”項目子課題、29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初步建成了全國唯一的“動物考古標本數據庫”科研平台。

  進入新時代以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研工作綻放新活力,主持或參與主持“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夏文化研究”等“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參與“長江中遊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海岱地區夏商西周考古研究”等其他“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參與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項目“中國先秦兩漢時期礦冶遺址綜合調查”等,以及黃河、大運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考古工作,各項目均取得了重要學術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幾代學者先後出版了100多部學術著作、發表了2000餘篇學術論文,這些成果不僅彰顯了河南作為考古大省的地位,也體現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中國考古事業的卓越貢獻。

  實力鑄就典範,載譽破浪前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後兩次被人社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文物係統先進集體。

  招才引智

  培育考古旗艦勁旅

  12月13日,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係列主題第20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河南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任偉介紹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獲得實質性突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支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的若幹政策措施》,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編製由110餘人增長至500人,今年已基本完成首批招才引智工作,引進碩士、博士61名。同時已啟動下一年度“招才引智”計劃,擬招聘緊缺實用型人才70名,其中60名碩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70多年來,始終把人才培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953年春至1979年秋,受河南省文化局委托,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先後舉辦四期針對全省各地文物工作者的文物幹部訓練班,共計培訓學員200多人,為發展初期的河南考古事業奠定了人才基礎。

  1982年年初,受國家文物局與河南省文物局委托,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承辦麵向全國文博係統的鄭州文物幹部訓練班,為全國各地考古文博機構培養了大批優秀基礎人才。

  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全國省級考古研究機構中率先成立科技考古研究室,引進了一批科技人才。2007年,河南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成立。作為國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訓基地,河南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已為國內文博單位先後培養了120餘名專業技能人才。目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經擁有一批從事動物考古、植物考古、人骨考古、分子考古、環境考古、穩定同位素分析等研究的高科技專家,科技考古綜合研究能力已躋身全國省級考古研究單位第一方陣。

  2020年9月28日,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由河南省委編委批準成立,掛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並核增事業編製30名,用於加強夏文化研究。近年來,在夏文化研究中心的不懈努力下,夏文化研究不斷取得新進展。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不斷探索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以開放務實、開拓創新、開闊格局為遵循,推薦並大力支持青年人才到國內外著名高校深造,湧現出以安金槐先生為代表的著名考古學家和一批在國際、國內學術界具有影響力的中青年學者及學術帶頭人。尤其是近年來,人才隊伍素質和科研水平始終處於全國領先水平,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考古旗艦勁旅。

  交流互鑒

  彰顯中國考古風采

  12月13日,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係列主題第20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我省在推動考古工作國際合作,提升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影響力方麵的工作,重點介紹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牽頭實施的境外考古項目。

  作為河南考古事業的引領者和主力軍、中國考古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建設者和前列方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匈牙利、日本、韓國、蒙古國、肯尼亞等國著名高校、考古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關係,成功實施了一批科研項目,形成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還走出國門,實施多項境外考古項目,主動開展文明交流互鑒,彰顯中國考古風采,宣傳和擴大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7年派出科研人員赴肯尼亞開展舊石器時代考古發掘與研究項目,這是中國第一支境外現代人類起源考古隊。幾年來,考古隊先後在肯尼亞裂穀省巴林戈郡吉門基石遺址和博高利亞湖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調查發現舊石器點45處。特別是在今年的考古發掘中,新發現一處勒瓦婁哇技術製作石器的地點,初步判斷年代為距今約40萬年—20萬年,此次發現為研究勒瓦婁哇技術的起源與傳播特別是現代人類起源等重大科學問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線索。考古隊的調查研究工作,得到國際學術界肯定並受到我國外交部門的稱讚。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7年派員赴蒙古國,與烏蘭巴托大學考古學係聯合開展“古代北方遊牧文化研究”項目。中蒙雙方學者在後杭愛省高勒毛都2號墓地開展了為期3年的田野考古發掘工作和2年的聯合研究工作。發掘的高勒毛都2號墓地10號和189號墓葬,是中國考古學者首次直接參與的匈奴貴族遺存考古項目,發掘出土文物100餘件,考古成果被美國考古雜誌評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2023年度發掘的M20為一座小型匈奴貴族墓葬,出土有金器、銀器、青銅器、鐵器、陶器、水晶等器物多件。其中,包括盤口壺和三足盤在內的漢式青銅器均為小型貴族墓葬首次發現。幾年來,雙方學者先後以中文、蒙文和英文出版著作3部、發表論文8篇,並在媒體平台積極開展公眾宣傳工作,在中蒙雙方的學術界和社會公眾中都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目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采用“省部共建、省校聯建、全省一體、國際合作”方式,努力打造全國一流、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考古科研機構,充分發揮行業帶動和示範作用,增強河南考古的國際學術對話和競爭能力。

  展望未來

  打造世界一流考古機構

  12月12日至13日,由河南省文物局、周口市委宣傳部、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主辦的“夏時期的周口”近年考古發現交流谘詢會在周口市淮陽區召開。谘詢會介紹了周口夏文化考古取得的成果,也展示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豫東考古研究中心成立後取得的成績。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充分發揮河南作為文物考古大省、中原文明探源工程主陣地的優勢,河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進行重塑性改革,創建一流體製機製,實施一流重大課題,打造一流科研團隊,產出一流學術成果,建成中國考古旗艦勁旅、世界一流考古機構。

  2022年8月19日,省委常委會第33次會議審議通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方案》及相關文件,明確了采用“省部共建、省校聯建、全省一體、國際合作”方式,打造全國一流、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考古科研機構,充分發揮行業帶動和示範作用,增強國際學術對話和競爭能力。

  2022年9月29日,省委常委會第38次會議審議通過《支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的若幹政策措施》。2022年10月31日,支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在構建新型科研體係、引育高層次人才、建立持續穩定的經費支持機製、賦予科研經費自主使用權和強化配套要素保障等五個方麵提出具體政策措施。

  2022年11月9日,省委主要領導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陝西延安和我省安陽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調研考古發掘、文物保護等工作,要求重塑性改革之後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要突出體製機製創新,建成符合社會科學、文物考古、發掘利用規律的社科類新型科研機構,更好服務於考古發掘研究利用、保護和活化。

  在重塑性改革推進落實的同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重塑性改革和建設一流考古機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四五”期間,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規劃建設“一院五中心”的科研基礎設施,豫東中心一期工程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即將完工;豫北中心建設已經於2022年8月23日開工;豫南中心也將於近期建成並投入使用。上述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之後,將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的科研條件基礎。

  擊水中流處,奮進正當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將以重塑性改革為契機,繼續深化改革,打造一流事業平台,全麵推進文物考古領域科研管理、人才評價、開放合作的改革創新,堅持專業化、科學化、現代化發展方向,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學術科研平台、文博展示平台、文化交流平台、人才培養平台。將以“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為目標,努力在持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深化中國文明曆史研究、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中作出新的河南貢獻。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改革開放的河南實踐丨改革重塑 河南考古昂首向未來
2023-12-29 20:39:23    來源:河南日報

①2023中肯聯合考古合影。

②虢國墓地出土玉人。

③應國墓地出土銅麵具。

④應國墓地出土青銅鼎。

本版圖片均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2023年蒙古國考古出土三足盤。

淮陽平糧台遺址。

禹州瓦店遺址。

靈寶西坡遺址。

  □張一丹 程嫄倩 郭丹丹

  12月20日至21日,“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在洛陽舉行,53個彙報項目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擔了一半以上,展現了作為河南考古引領者的實力與擔當。參加彙報的多是近年來引進的碩士、博士,底蘊深厚的文物考古研究院一派生機勃勃。

  改革開放尤其是新時代以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積極服務時代大局中勇擔重任,在重大課題中主動作為,在對外合作中開拓進取,有力推動了學術進步,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了文明交流互鑒。目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重塑性改革為契機,超前謀劃,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抓緊“一院五中心”建設工作,全力打造人才薈萃、成果豐碩、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考古研究機構,帶動河南文物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文旅融合事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成果豐碩

  實證中原文明核心地位

  12月21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在“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總結時說,2023年的眾多考古發現年代從舊石器時代一直到明清,涉及遺址種類多樣,內涵豐富,再次用考古證明了中原文明一脈相承、沒有間斷的特征。

  河南作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搖籃和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區之一,從考古學一誕生就肩負著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偉大使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建院70多年來一直位於中原地區考古學術前沿,引領了河南乃至中國考古學科的發展。

  河南是文物大省、考古大省,曆年來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任務十分繁重。改革開放45年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服務經濟建設中心工作,配合治淮水利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庫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等國家大型水利工程以及鐵路、高速公路、城市擴建等建設工程,完成了繁重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任務,取得了一係列重要發現。

  自1990年至今,河南省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數量53個,為全國數量最多的省份;其中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發掘和研究的項目28項,數量在全國考古院所中名列第一。先後有10個項目獲評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質量獎,數量在全國考古院所中名列前茅。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或參與發掘的一些重要遺址已經或正在建設成為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為河南“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的塑造、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重要支撐。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參與“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國家指南針計劃”等多項國家級文化科技戰略課題項目,進行了大量文物調查和田野發掘工作。圍繞東亞地區人類起源、農業起源、文明起源、國家起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等重大課題開展自主研究並取得了突出成果。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水平一直居於全國前列。先後承擔了3項中國大運河“申遺”項目子課題、29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初步建成了全國唯一的“動物考古標本數據庫”科研平台。

  進入新時代以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研工作綻放新活力,主持或參與主持“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夏文化研究”等“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參與“長江中遊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海岱地區夏商西周考古研究”等其他“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參與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項目“中國先秦兩漢時期礦冶遺址綜合調查”等,以及黃河、大運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考古工作,各項目均取得了重要學術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幾代學者先後出版了100多部學術著作、發表了2000餘篇學術論文,這些成果不僅彰顯了河南作為考古大省的地位,也體現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中國考古事業的卓越貢獻。

  實力鑄就典範,載譽破浪前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後兩次被人社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文物係統先進集體。

  招才引智

  培育考古旗艦勁旅

  12月13日,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係列主題第20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河南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任偉介紹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獲得實質性突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支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的若幹政策措施》,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編製由110餘人增長至500人,今年已基本完成首批招才引智工作,引進碩士、博士61名。同時已啟動下一年度“招才引智”計劃,擬招聘緊缺實用型人才70名,其中60名碩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70多年來,始終把人才培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953年春至1979年秋,受河南省文化局委托,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先後舉辦四期針對全省各地文物工作者的文物幹部訓練班,共計培訓學員200多人,為發展初期的河南考古事業奠定了人才基礎。

  1982年年初,受國家文物局與河南省文物局委托,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承辦麵向全國文博係統的鄭州文物幹部訓練班,為全國各地考古文博機構培養了大批優秀基礎人才。

  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全國省級考古研究機構中率先成立科技考古研究室,引進了一批科技人才。2007年,河南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成立。作為國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訓基地,河南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已為國內文博單位先後培養了120餘名專業技能人才。目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經擁有一批從事動物考古、植物考古、人骨考古、分子考古、環境考古、穩定同位素分析等研究的高科技專家,科技考古綜合研究能力已躋身全國省級考古研究單位第一方陣。

  2020年9月28日,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由河南省委編委批準成立,掛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並核增事業編製30名,用於加強夏文化研究。近年來,在夏文化研究中心的不懈努力下,夏文化研究不斷取得新進展。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不斷探索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以開放務實、開拓創新、開闊格局為遵循,推薦並大力支持青年人才到國內外著名高校深造,湧現出以安金槐先生為代表的著名考古學家和一批在國際、國內學術界具有影響力的中青年學者及學術帶頭人。尤其是近年來,人才隊伍素質和科研水平始終處於全國領先水平,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考古旗艦勁旅。

  交流互鑒

  彰顯中國考古風采

  12月13日,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係列主題第20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我省在推動考古工作國際合作,提升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影響力方麵的工作,重點介紹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牽頭實施的境外考古項目。

  作為河南考古事業的引領者和主力軍、中國考古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建設者和前列方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匈牙利、日本、韓國、蒙古國、肯尼亞等國著名高校、考古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關係,成功實施了一批科研項目,形成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還走出國門,實施多項境外考古項目,主動開展文明交流互鑒,彰顯中國考古風采,宣傳和擴大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7年派出科研人員赴肯尼亞開展舊石器時代考古發掘與研究項目,這是中國第一支境外現代人類起源考古隊。幾年來,考古隊先後在肯尼亞裂穀省巴林戈郡吉門基石遺址和博高利亞湖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調查發現舊石器點45處。特別是在今年的考古發掘中,新發現一處勒瓦婁哇技術製作石器的地點,初步判斷年代為距今約40萬年—20萬年,此次發現為研究勒瓦婁哇技術的起源與傳播特別是現代人類起源等重大科學問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線索。考古隊的調查研究工作,得到國際學術界肯定並受到我國外交部門的稱讚。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7年派員赴蒙古國,與烏蘭巴托大學考古學係聯合開展“古代北方遊牧文化研究”項目。中蒙雙方學者在後杭愛省高勒毛都2號墓地開展了為期3年的田野考古發掘工作和2年的聯合研究工作。發掘的高勒毛都2號墓地10號和189號墓葬,是中國考古學者首次直接參與的匈奴貴族遺存考古項目,發掘出土文物100餘件,考古成果被美國考古雜誌評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2023年度發掘的M20為一座小型匈奴貴族墓葬,出土有金器、銀器、青銅器、鐵器、陶器、水晶等器物多件。其中,包括盤口壺和三足盤在內的漢式青銅器均為小型貴族墓葬首次發現。幾年來,雙方學者先後以中文、蒙文和英文出版著作3部、發表論文8篇,並在媒體平台積極開展公眾宣傳工作,在中蒙雙方的學術界和社會公眾中都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目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采用“省部共建、省校聯建、全省一體、國際合作”方式,努力打造全國一流、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考古科研機構,充分發揮行業帶動和示範作用,增強河南考古的國際學術對話和競爭能力。

  展望未來

  打造世界一流考古機構

  12月12日至13日,由河南省文物局、周口市委宣傳部、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主辦的“夏時期的周口”近年考古發現交流谘詢會在周口市淮陽區召開。谘詢會介紹了周口夏文化考古取得的成果,也展示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豫東考古研究中心成立後取得的成績。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充分發揮河南作為文物考古大省、中原文明探源工程主陣地的優勢,河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進行重塑性改革,創建一流體製機製,實施一流重大課題,打造一流科研團隊,產出一流學術成果,建成中國考古旗艦勁旅、世界一流考古機構。

  2022年8月19日,省委常委會第33次會議審議通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方案》及相關文件,明確了采用“省部共建、省校聯建、全省一體、國際合作”方式,打造全國一流、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考古科研機構,充分發揮行業帶動和示範作用,增強國際學術對話和競爭能力。

  2022年9月29日,省委常委會第38次會議審議通過《支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的若幹政策措施》。2022年10月31日,支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在構建新型科研體係、引育高層次人才、建立持續穩定的經費支持機製、賦予科研經費自主使用權和強化配套要素保障等五個方麵提出具體政策措施。

  2022年11月9日,省委主要領導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陝西延安和我省安陽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調研考古發掘、文物保護等工作,要求重塑性改革之後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要突出體製機製創新,建成符合社會科學、文物考古、發掘利用規律的社科類新型科研機構,更好服務於考古發掘研究利用、保護和活化。

  在重塑性改革推進落實的同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重塑性改革和建設一流考古機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四五”期間,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規劃建設“一院五中心”的科研基礎設施,豫東中心一期工程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即將完工;豫北中心建設已經於2022年8月23日開工;豫南中心也將於近期建成並投入使用。上述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之後,將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的科研條件基礎。

  擊水中流處,奮進正當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將以重塑性改革為契機,繼續深化改革,打造一流事業平台,全麵推進文物考古領域科研管理、人才評價、開放合作的改革創新,堅持專業化、科學化、現代化發展方向,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學術科研平台、文博展示平台、文化交流平台、人才培養平台。將以“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為目標,努力在持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深化中國文明曆史研究、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中作出新的河南貢獻。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