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學者王立群:做學問要老老實實,不說過頭話
更新時間:2023-12-24 8:47:02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上官雲)很多人眼中的王立群,是著名學者、作家。他曾因為在《百家講壇》講《史記》而知名度飆升,後來又受邀參加《中國民歌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知識類欄目,成為點評嘉賓。

  他熱愛閱讀,通過讀書上學改變了命運。很多年後,王立群感歎,如果沒有堅持讀書,並以同等學力考上研究生,那自己的人生軌跡,也許會變成另外一副樣子。

  做學術研究、普及文化知識,如今是他日常生活的重心,不久前又出版了一部童書《讀史記,成大器》,希望通過通俗易懂的故事,喚醒孩子們讀史的興趣。

  知名文化學者王立群。出版社供圖

  王立群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完成這部書後,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學術研究上。而做學問就如同做人,必須踏踏實實,堅持“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不說過頭話,不能做虛文。

  為何要讀《史記》?

  《讀史記,成大器》是王立群花了三年時間完成、出版的一部作品。

  在他看來,孩子需要從小養成“史”的概念,讀曆史有助於塑造孩子的人格。曆史人物中,有的少年得誌,有的大器晚成,孩子看到這些曆史人物的故事,一定會有所觸動。

  於是,他從《史記》中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60個人物,寫成《讀史記,成大器》,廣泛占有材料,融合《史記》中的相關篇目內容,並與《左傳》《戰國策》等書籍中的相關文獻相互印證,希望為讀者提供更為全麵的閱讀視角。

  翻一翻這部新書能夠看出,60個故事的排序基本以主要人物在世的時間為序,以便讀者對曆史人物在曆史長河中的先後位置形成大致定位,避免形成人物的時序錯位。

  “《史記》用文言文寫成,結構上使用了互鑒法,自己就在新書中,把某個人物散落其中的所有資料都彙集起來,再選取先秦史籍中有關聯的部分資料,來解析人物。”他說。

  對於寫作初衷,王立群告訴記者,希望孩子們可以更好地去閱讀《史記》,於是自己才寫了這部新書。閱讀《史記》,能學到知識,增長智慧,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

  《讀史記 成大器》。出版社供圖

  拓展學術視野

  細數起來,王立群與《史記》的緣分,可能比這次寫書還要早很多。

  “我對《史記》可謂‘情有獨鍾’。”他如此描述道,“我在學校裏教授《史記》,2006年1月份,又開始在《百家講壇》講《史記》,一講就是10年,與《史記》結下了奇妙的緣分。”

  研究生畢業後,王立群留在河南大學任教,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從講師、副教授,再到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這段時間裏,《史記》始終是他最喜愛的典籍之一。

  參加《百家講壇》主講人海選時,王立群講的是《史記 項羽本紀》中的《鴻門宴》,憑借紮實的基本功順利入選,並在此後一段時間內,憑借對《史記》的精彩講解,和節目一起迅速走紅。

  多年後,他這樣理解《百家講壇》對自己的影響,“因為它,我又擔任了央視《中國民歌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知識類欄目的點評嘉賓;在學術研究上,我的視野得以拓展,了解到曆史和文學關係密切,後來還發表了一篇文章,叫《曆史建構與文學闡釋》。”

  做學問,如同做人

  對大學專職老師而言,做研究和普及知識,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王立群曾對媒體表示,自己的底色是學者。他也一直在琢磨,如何將學術研究與知識傳播結合起來,並學著利用新媒體的方式來傳播自己關於學術研究的思考。

  “做學問的態度,就是實事求是、老老實實、日積月累。”他始終秉承較為嚴謹的學術態度,堅持“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不說過頭話,不能做虛文。

  知名文化學者王立群。出版社供圖

  王立群認為,做學問和做人是一樣的,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做成什麼樣的學問,“所以做人要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做學問也要踏踏實實。”

  曾有人問他,通過影視劇了解曆史,有何利弊?他說,文藝作品難免要編故事、改情節,完全通過影視劇、小說等等來了解曆史並不可取,最好的辦法還是看《史記》這樣的史書原著。

  從熱愛閱讀到普及知識

  2009年心髒手術之後,王立群搬來北京常住,但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閱讀習慣,藏書越來越多,“我的書很多,幾乎(快要)裝不下,大部分的書,都在開封的那個大一些的書房裏。”

  北京的小書房也很快堆滿了書。他經常在回開封時把那裏的書搬過來,再把北京的書寄回去,“現在我的年齡大了,閱讀的能力會受點限製,有書、夠讀就可以了。”

  提到閱讀的影響,王立群說,自己從小就喜歡讀書,這像是一種天性,“小時候上學,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我很快就掌握住了,業餘時間我就用來讀書。”

  多年以後,他還記得,上小學時辦過一個開封市圖書館的圖書證,“我經常去那裏借書讀,尤其是曆史類的圖書看的特別多,這對我影響很大。”

  最近幾年,王立群很少外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學術研究上,“現在時間不夠,之後依然會再考慮做一些普及閱讀工作,關於《史記》,我還有很多想法。”(完)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學者王立群:做學問要老老實實,不說過頭話
    2023-12-24 8:47:02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上官雲)很多人眼中的王立群,是著名學者、作家。他曾因為在《百家講壇》講《史記》而知名度飆升,後來又受邀參加《中國民歌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知識類欄目,成為點評嘉賓。

      他熱愛閱讀,通過讀書上學改變了命運。很多年後,王立群感歎,如果沒有堅持讀書,並以同等學力考上研究生,那自己的人生軌跡,也許會變成另外一副樣子。

      做學術研究、普及文化知識,如今是他日常生活的重心,不久前又出版了一部童書《讀史記,成大器》,希望通過通俗易懂的故事,喚醒孩子們讀史的興趣。

      知名文化學者王立群。出版社供圖

      王立群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完成這部書後,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學術研究上。而做學問就如同做人,必須踏踏實實,堅持“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不說過頭話,不能做虛文。

      為何要讀《史記》?

      《讀史記,成大器》是王立群花了三年時間完成、出版的一部作品。

      在他看來,孩子需要從小養成“史”的概念,讀曆史有助於塑造孩子的人格。曆史人物中,有的少年得誌,有的大器晚成,孩子看到這些曆史人物的故事,一定會有所觸動。

      於是,他從《史記》中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60個人物,寫成《讀史記,成大器》,廣泛占有材料,融合《史記》中的相關篇目內容,並與《左傳》《戰國策》等書籍中的相關文獻相互印證,希望為讀者提供更為全麵的閱讀視角。

      翻一翻這部新書能夠看出,60個故事的排序基本以主要人物在世的時間為序,以便讀者對曆史人物在曆史長河中的先後位置形成大致定位,避免形成人物的時序錯位。

      “《史記》用文言文寫成,結構上使用了互鑒法,自己就在新書中,把某個人物散落其中的所有資料都彙集起來,再選取先秦史籍中有關聯的部分資料,來解析人物。”他說。

      對於寫作初衷,王立群告訴記者,希望孩子們可以更好地去閱讀《史記》,於是自己才寫了這部新書。閱讀《史記》,能學到知識,增長智慧,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

      《讀史記 成大器》。出版社供圖

      拓展學術視野

      細數起來,王立群與《史記》的緣分,可能比這次寫書還要早很多。

      “我對《史記》可謂‘情有獨鍾’。”他如此描述道,“我在學校裏教授《史記》,2006年1月份,又開始在《百家講壇》講《史記》,一講就是10年,與《史記》結下了奇妙的緣分。”

      研究生畢業後,王立群留在河南大學任教,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從講師、副教授,再到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這段時間裏,《史記》始終是他最喜愛的典籍之一。

      參加《百家講壇》主講人海選時,王立群講的是《史記 項羽本紀》中的《鴻門宴》,憑借紮實的基本功順利入選,並在此後一段時間內,憑借對《史記》的精彩講解,和節目一起迅速走紅。

      多年後,他這樣理解《百家講壇》對自己的影響,“因為它,我又擔任了央視《中國民歌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知識類欄目的點評嘉賓;在學術研究上,我的視野得以拓展,了解到曆史和文學關係密切,後來還發表了一篇文章,叫《曆史建構與文學闡釋》。”

      做學問,如同做人

      對大學專職老師而言,做研究和普及知識,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王立群曾對媒體表示,自己的底色是學者。他也一直在琢磨,如何將學術研究與知識傳播結合起來,並學著利用新媒體的方式來傳播自己關於學術研究的思考。

      “做學問的態度,就是實事求是、老老實實、日積月累。”他始終秉承較為嚴謹的學術態度,堅持“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不說過頭話,不能做虛文。

      知名文化學者王立群。出版社供圖

      王立群認為,做學問和做人是一樣的,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做成什麼樣的學問,“所以做人要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做學問也要踏踏實實。”

      曾有人問他,通過影視劇了解曆史,有何利弊?他說,文藝作品難免要編故事、改情節,完全通過影視劇、小說等等來了解曆史並不可取,最好的辦法還是看《史記》這樣的史書原著。

      從熱愛閱讀到普及知識

      2009年心髒手術之後,王立群搬來北京常住,但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閱讀習慣,藏書越來越多,“我的書很多,幾乎(快要)裝不下,大部分的書,都在開封的那個大一些的書房裏。”

      北京的小書房也很快堆滿了書。他經常在回開封時把那裏的書搬過來,再把北京的書寄回去,“現在我的年齡大了,閱讀的能力會受點限製,有書、夠讀就可以了。”

      提到閱讀的影響,王立群說,自己從小就喜歡讀書,這像是一種天性,“小時候上學,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我很快就掌握住了,業餘時間我就用來讀書。”

      多年以後,他還記得,上小學時辦過一個開封市圖書館的圖書證,“我經常去那裏借書讀,尤其是曆史類的圖書看的特別多,這對我影響很大。”

      最近幾年,王立群很少外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學術研究上,“現在時間不夠,之後依然會再考慮做一些普及閱讀工作,關於《史記》,我還有很多想法。”(完)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