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王立群:從未忘記熱切地擁抱這個時代
更新時間:2023-12-21 20:09:51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日前攜少兒新作《讀史記,成大器》現身北京,他看起來神清氣爽,氣定神閑,《史記》、《百家講壇》、青少年讀史、短視頻這些關鍵詞更是被不斷輸出。78歲的他埋首故紙堆幾十載,卻從未忘記熱切地擁抱這個時代。

和《史記》的緣分綿延幾十載

《讀史記,成大器》是王立群花費3年時間專門為孩子寫的,王立群一生研究《史記》,如今終於為孩子們寫書,這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這套新書中,王立群從《史記》130篇文章中精選出了60篇,也是6至18歲孩子應知應會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精彩故事。“60個故事的排序基本以主要人物在世的時間為序,以便讀者對曆史人物在曆史長河中的先後位置形成大致的定位,避免形成人物的時序錯位。”他特別提及,這套書不是據《史記》中的某一篇進行翻譯,而是廣泛占有材料,將《史記》一書中的相關篇目有關內容綜合在一起,並打通《史記》與《左傳》《戰國策》等書籍中的相關文獻,相互印證,讓孩子對真實的曆史有更全麵的了解。

隨著《讀史記,成大器》的問世,王立群與《史記》綿延了50餘載的深厚緣分也隨之浮出水麵。那是 1966年,王立群還在開封一所小學任教,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在學校操場偷偷搶救出一套《史記》,珍藏了起來。

在最初擁有《史記》的日子裏,王立群邊工作邊閱讀邊思考。1979年,他考上了河南大學中文係研究生,“老師要求讀繁體字、豎排本的《史記》,還要求自己斷句,那個要求就高了。”王立群回憶說,他1982年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此後幾十年,《史記》始終是他最喜愛的典籍之一。

王立群人生的高光時刻也是《史記》帶來的。2005年,央視《百家講壇》正在河南大學海選主講人,王立群剛從北京出差回來,一大早趕回學校非常疲勞,他請求第一個講,早講完好回家睡覺。當天,他講的是《鴻門宴》,平時給學生上課不知講過多少遍了,15分鍾時間,背著原文,邊背邊講,憑著對項羽的獨到解讀,王立群勝出。

從1965年高中畢業到 2005 年踏入《百家講壇》,這條路,王立群整整走了 41 年,《史記》成就了王立群。2011 年,他在《百家講壇》中講《王立群讀<史記>》之大風歌》,以幽默風格征服觀眾,從此一舉成名。

王立群說: “真正讓我讀懂《史記》的是經曆,是現實。人們往往說讀書讓人讀懂現實,但我的體會,常常是現實讓我讀懂了《史記》。”他坦言,是生活的苦難教會了自己忍耐和自強不息,讓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找到了宣泄的出口,與曆史產生了共振。

比同班同學晚進高等學府14年

王立群70歲才從河南大學退休,他多年來一直從事文學領域的研究,民間自發追捧他為《百家講壇》“最學術”的主講人。

《百家講壇》主講人中,王立群是唯一一位教過小學、中學、大學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的教師,他還是教過中小學除體育課外所有課程的教師。

王立群回憶,他在20歲那年參加了高考,雖然自我感覺考得很好,但由於政審的原因,他沒等發榜,就到開封市一家小學當起了代課教師。 “當時有同班同學每一科平均分比我低20分都考上大學了,自己卻落榜了,確實有些失落。”王立群說,但生存是第一位的,當年8月他就開始工作了,“首先要把自己養活,能夠獨立生存,不能夠再依賴父母,然後再說發展。”

王立群在小學教書 7 年之後,又在一所中學度過了 7 年時光。1977 年,恢複高考的消息讓無數人激動難安,但是命運之神並未眷顧32歲的王立群。按當時的規定,超過30歲的考生必須是1966、1967、1968三屆的高中生,因為這三屆學生沒有參加過高考。王立群是1965年畢業的高中生,參加過高考,不符合報考條件,錯失了高考機會。

上帝在哪兒關上門,就會在另一個地方開扇窗。開封師範學院,正是王立群現今所在的河南大學前身,1978年恢複招收研究生,同等學曆可以報考。王立群暗下決心要考研,就近報考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但高中生直考研究生困難很多,一是工作繁忙,二是沒學過大學課程,三是沒有教材。“當時最頭疼的是外語,我高中時代學的是俄語,丟了14年,重新撿起來非常不易。”王立群說,他向單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學的工科《俄語》教材,“啃”了大半年,竟然考過關了。

王立群比高中同班同學晚進入高等學府14年,但他說:“他們後來一個也沒有再考研究生,倒是我這個落榜生考上了研究生,留在大學教書,反超了當年同班同學的學曆,工作的環境也更好了。”王立群說,這就是一種人生的補償,隻要自己有信心,肯吃苦,有目標去努力奮鬥,人生總會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寫文章

抖音有將近190萬粉絲,快手有近90萬粉絲,新浪微博106萬粉絲……短視頻時代,王立群從未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他依然走紅。即便退休多年,他也依然承擔著重要科研項目,從未與學術活動絕緣。

對此,王立群直言,他秉承的態度一直就是順其自然,“在教學、科研上,寫論文也好,寫專著也好,拿國家項目也好,或者獲獎也好,這些都不是自己刻意所為就能夠達到的。”他說,自己唯一能把控的就是做好自己,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寫文章,拒絕虛浮,拒絕敷衍。“我不斷告誡自己,能達到什麼程度就達到什麼程度,不能刻意去追求。很多東西都是在辛勤付出後自然而然到來的,不到來也很正常,一切不必掛心。”

在王立群看來,所謂名利這類東西更是不能太在意。同樣都是去《百家講壇》講課,有講了一次就被取消講課資格的,也有一講就講了多年的;有觀眾反響不好的,也有觀眾反響很好的,各種情況千差萬別。“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所做的努力和自己的表現,其他都不必強求。”

而關於健康,卻是王立群重視的。2009年,他在北京阜外醫院搭了六個心血管支架,他還曾經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到京錄製《百家講壇》,“我今年已經年近80歲了,老年人最重要的是健康。”王立群告訴記者,他現在每天中午會睡午覺,再不會像年輕的時候熬夜了。他還有一個養生之道,就是一早一晚盡量練站樁,他堅信,堅持不懈地練習會讓自己精神飽滿。盡管現在偶爾還會出現心髒不適的情況,但他會嚴格按照醫囑定時服藥,並適當勞逸結合,緩解因為搭支架帶來的不便。

“時過境遷,再想一想當年所受的那些挫折,早已雲淡風輕了。”在結束采訪的時候,王立群的一席話好像是對自己所言,也像是對後輩的寄語。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王立群:從未忘記熱切地擁抱這個時代
2023-12-21 20:09:51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日前攜少兒新作《讀史記,成大器》現身北京,他看起來神清氣爽,氣定神閑,《史記》、《百家講壇》、青少年讀史、短視頻這些關鍵詞更是被不斷輸出。78歲的他埋首故紙堆幾十載,卻從未忘記熱切地擁抱這個時代。

和《史記》的緣分綿延幾十載

《讀史記,成大器》是王立群花費3年時間專門為孩子寫的,王立群一生研究《史記》,如今終於為孩子們寫書,這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這套新書中,王立群從《史記》130篇文章中精選出了60篇,也是6至18歲孩子應知應會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精彩故事。“60個故事的排序基本以主要人物在世的時間為序,以便讀者對曆史人物在曆史長河中的先後位置形成大致的定位,避免形成人物的時序錯位。”他特別提及,這套書不是據《史記》中的某一篇進行翻譯,而是廣泛占有材料,將《史記》一書中的相關篇目有關內容綜合在一起,並打通《史記》與《左傳》《戰國策》等書籍中的相關文獻,相互印證,讓孩子對真實的曆史有更全麵的了解。

隨著《讀史記,成大器》的問世,王立群與《史記》綿延了50餘載的深厚緣分也隨之浮出水麵。那是 1966年,王立群還在開封一所小學任教,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在學校操場偷偷搶救出一套《史記》,珍藏了起來。

在最初擁有《史記》的日子裏,王立群邊工作邊閱讀邊思考。1979年,他考上了河南大學中文係研究生,“老師要求讀繁體字、豎排本的《史記》,還要求自己斷句,那個要求就高了。”王立群回憶說,他1982年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此後幾十年,《史記》始終是他最喜愛的典籍之一。

王立群人生的高光時刻也是《史記》帶來的。2005年,央視《百家講壇》正在河南大學海選主講人,王立群剛從北京出差回來,一大早趕回學校非常疲勞,他請求第一個講,早講完好回家睡覺。當天,他講的是《鴻門宴》,平時給學生上課不知講過多少遍了,15分鍾時間,背著原文,邊背邊講,憑著對項羽的獨到解讀,王立群勝出。

從1965年高中畢業到 2005 年踏入《百家講壇》,這條路,王立群整整走了 41 年,《史記》成就了王立群。2011 年,他在《百家講壇》中講《王立群讀<史記>》之大風歌》,以幽默風格征服觀眾,從此一舉成名。

王立群說: “真正讓我讀懂《史記》的是經曆,是現實。人們往往說讀書讓人讀懂現實,但我的體會,常常是現實讓我讀懂了《史記》。”他坦言,是生活的苦難教會了自己忍耐和自強不息,讓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找到了宣泄的出口,與曆史產生了共振。

比同班同學晚進高等學府14年

王立群70歲才從河南大學退休,他多年來一直從事文學領域的研究,民間自發追捧他為《百家講壇》“最學術”的主講人。

《百家講壇》主講人中,王立群是唯一一位教過小學、中學、大學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的教師,他還是教過中小學除體育課外所有課程的教師。

王立群回憶,他在20歲那年參加了高考,雖然自我感覺考得很好,但由於政審的原因,他沒等發榜,就到開封市一家小學當起了代課教師。 “當時有同班同學每一科平均分比我低20分都考上大學了,自己卻落榜了,確實有些失落。”王立群說,但生存是第一位的,當年8月他就開始工作了,“首先要把自己養活,能夠獨立生存,不能夠再依賴父母,然後再說發展。”

王立群在小學教書 7 年之後,又在一所中學度過了 7 年時光。1977 年,恢複高考的消息讓無數人激動難安,但是命運之神並未眷顧32歲的王立群。按當時的規定,超過30歲的考生必須是1966、1967、1968三屆的高中生,因為這三屆學生沒有參加過高考。王立群是1965年畢業的高中生,參加過高考,不符合報考條件,錯失了高考機會。

上帝在哪兒關上門,就會在另一個地方開扇窗。開封師範學院,正是王立群現今所在的河南大學前身,1978年恢複招收研究生,同等學曆可以報考。王立群暗下決心要考研,就近報考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但高中生直考研究生困難很多,一是工作繁忙,二是沒學過大學課程,三是沒有教材。“當時最頭疼的是外語,我高中時代學的是俄語,丟了14年,重新撿起來非常不易。”王立群說,他向單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學的工科《俄語》教材,“啃”了大半年,竟然考過關了。

王立群比高中同班同學晚進入高等學府14年,但他說:“他們後來一個也沒有再考研究生,倒是我這個落榜生考上了研究生,留在大學教書,反超了當年同班同學的學曆,工作的環境也更好了。”王立群說,這就是一種人生的補償,隻要自己有信心,肯吃苦,有目標去努力奮鬥,人生總會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寫文章

抖音有將近190萬粉絲,快手有近90萬粉絲,新浪微博106萬粉絲……短視頻時代,王立群從未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他依然走紅。即便退休多年,他也依然承擔著重要科研項目,從未與學術活動絕緣。

對此,王立群直言,他秉承的態度一直就是順其自然,“在教學、科研上,寫論文也好,寫專著也好,拿國家項目也好,或者獲獎也好,這些都不是自己刻意所為就能夠達到的。”他說,自己唯一能把控的就是做好自己,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寫文章,拒絕虛浮,拒絕敷衍。“我不斷告誡自己,能達到什麼程度就達到什麼程度,不能刻意去追求。很多東西都是在辛勤付出後自然而然到來的,不到來也很正常,一切不必掛心。”

在王立群看來,所謂名利這類東西更是不能太在意。同樣都是去《百家講壇》講課,有講了一次就被取消講課資格的,也有一講就講了多年的;有觀眾反響不好的,也有觀眾反響很好的,各種情況千差萬別。“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所做的努力和自己的表現,其他都不必強求。”

而關於健康,卻是王立群重視的。2009年,他在北京阜外醫院搭了六個心血管支架,他還曾經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到京錄製《百家講壇》,“我今年已經年近80歲了,老年人最重要的是健康。”王立群告訴記者,他現在每天中午會睡午覺,再不會像年輕的時候熬夜了。他還有一個養生之道,就是一早一晚盡量練站樁,他堅信,堅持不懈地練習會讓自己精神飽滿。盡管現在偶爾還會出現心髒不適的情況,但他會嚴格按照醫囑定時服藥,並適當勞逸結合,緩解因為搭支架帶來的不便。

“時過境遷,再想一想當年所受的那些挫折,早已雲淡風輕了。”在結束采訪的時候,王立群的一席話好像是對自己所言,也像是對後輩的寄語。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