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係列紀錄片《城市之下》帶你從下往上看河南鄭州的生長速度
更新時間:2023-12-19 20:34:30    來源:大象時政
四十五年前的今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改革開放正始於此。
鬥轉星移,滄桑巨變。改革開放的第四十五年,位於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的河南鄭州也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將城市建設的越來越“宜居、宜業、宜遊、宜人”。
鄭州的誌向,不僅僅是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而是要內涵起來。
係列紀錄片《城市之下》將帶你打破視線盲區,從下往上看河南鄭州的生長速度。


一、城市的收納盒
當你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地麵上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一派繁華的景象。抬頭看天,低頭看路,卻很少有人去想,城市地底下都藏著些什麼?
從前,咱鄭州司空見慣的供水管、電線杆、電話線、暖氣管,您還記得它們嗎?您知道它們現在都去哪兒了嗎?其實,它們都被收納到一根巨大的管道裏了,這個管道就是地下綜合管廊。
那是專門為存放它們打造的“房子”,不僅寬敞明亮,又功能齊全,通過公共地下空間集約利用,還減少了“馬路拉鏈”和“空中蛛網”對周邊的影響,一條條管廊,連接起每一個社區,每一座樓宇,把水、電、氣、暖輸送到千家萬戶。在不斷“長大”的城市空間,未來的地下管廊工程還有無限可能。它們將連成一條線,一張網,將城市牢牢地托舉在地上。
二、地鐵“郵”俠
城市,本來是為提供安全和便捷而生。
說起便捷,地鐵作為城市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90後的李鵬作為一名職業跑腿,就是靠著地鐵這個千萬級座駕吃飯的。地鐵給小李提供了工作出行的便利,小李也在見證著地鐵的成長。
2013年12月,鄭州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在短短10年之間,地鐵,改變了整個城市的空間結構。原本要按照空間計算的距離,在有了軌道交通之後,變成了時間距離。線連接點,點鋪開麵,一個擁有1300萬人的城市,就這樣流動了起來。
這條地下的巨龍,帶我們穿越了城市的過去與現在,也預示著城市即將展開的更大未來。
三、鏡像繁華
如果要說鄭州哪個地方融合了古老和現代,傳統和時尚,經典和蛻變,那就不得不提起,二七塔旁的百年商圈——德化街!
2012年,幾乎就是循著德化街的路徑,以鏡像的方式,在地下又開鑿出一條德化新街。那時,誰都想不到,這不見天日的地下會創造日均客流量50000人次的又一個商圈奇跡。
在這個地下商圈,不僅有靠貼膜絕技,八年來,連開十家店的90後店主,還有因為在德化新街經營有道,半年後在海南承包椰子林的夫妻檔......
放眼全球,許多城市都在積極開拓地下商業的潛力。這裏雖然沒有太陽,但他們就是光。
分出一半繁華遁入地下,再塑一方煙火人影綽綽。物欲之中,地上地下,皆是人間。
四、這個穿越有點甜
時光的表盤之上,總有一些耀眼時刻,標注曆史的進程。
2014年,鄭州市民享受到了南水北調這趟惠民紅利,品嚐到了來自丹江口水庫的那一口甘甜。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的水源地。當這條以露天河道為主的明渠進入各個城市的水廠之後,便由明轉暗,穿入地下,通過一根根供水管道流向千家萬戶。
“用上水,用好水”,一批批“供水人”為了這六個字前赴後繼,從最初的建造水塔,到如今轉戰地下,一方麵以智慧巧用地下空間、減少地上影響,另一方麵在提升用水品質上不遺餘力,給老百姓的生活再加一點甜。
自古以來,人類依水而居,靠水而作,城市因水而興。如果說一座城市是一個生命體,那供水管網就是“血管”,水源就如同“血液”。它們藏於地下,向上供給,默默地守護著一座座城市的“生命線”。
五、未來已來
鄭州這座城在不斷迭代成長——
《城市之下》前麵講述的,隻是代表了現在;
我們還沒看到的,是已經箭在弦上的未來。
未來的地下都有什麼?壩道工程醫院副總工程師潘豔輝向我們展示了地下28米的地下糧倉。讓我們看一眼他的所在單位,不僅名字“霸道”,做起事來也很“霸道”。
從地麵到地下,路基路麵、綜合管廊、地下油庫、地下糧倉、高鐵實訓、地下隧道、建築防水,他們的實驗項目涵蓋各個土層,地底下的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城市如大樹,雖說向上生長是不變的主題,但唯有深耕才能生根。他們不斷的尋找新的觸點與支點,將地下所薈萃的一切和城市的發展保持共鳴。
係列紀錄片《城市之下》
12月18日—12月22日
河南衛視 22:10
公共頻道 19:40
聯袂播出
敬請期待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係列紀錄片《城市之下》帶你從下往上看河南鄭州的生長速度
2023-12-19 20:34:30    來源:大象時政
四十五年前的今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改革開放正始於此。
鬥轉星移,滄桑巨變。改革開放的第四十五年,位於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的河南鄭州也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將城市建設的越來越“宜居、宜業、宜遊、宜人”。
鄭州的誌向,不僅僅是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而是要內涵起來。
係列紀錄片《城市之下》將帶你打破視線盲區,從下往上看河南鄭州的生長速度。


一、城市的收納盒
當你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地麵上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一派繁華的景象。抬頭看天,低頭看路,卻很少有人去想,城市地底下都藏著些什麼?
從前,咱鄭州司空見慣的供水管、電線杆、電話線、暖氣管,您還記得它們嗎?您知道它們現在都去哪兒了嗎?其實,它們都被收納到一根巨大的管道裏了,這個管道就是地下綜合管廊。
那是專門為存放它們打造的“房子”,不僅寬敞明亮,又功能齊全,通過公共地下空間集約利用,還減少了“馬路拉鏈”和“空中蛛網”對周邊的影響,一條條管廊,連接起每一個社區,每一座樓宇,把水、電、氣、暖輸送到千家萬戶。在不斷“長大”的城市空間,未來的地下管廊工程還有無限可能。它們將連成一條線,一張網,將城市牢牢地托舉在地上。
二、地鐵“郵”俠
城市,本來是為提供安全和便捷而生。
說起便捷,地鐵作為城市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90後的李鵬作為一名職業跑腿,就是靠著地鐵這個千萬級座駕吃飯的。地鐵給小李提供了工作出行的便利,小李也在見證著地鐵的成長。
2013年12月,鄭州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在短短10年之間,地鐵,改變了整個城市的空間結構。原本要按照空間計算的距離,在有了軌道交通之後,變成了時間距離。線連接點,點鋪開麵,一個擁有1300萬人的城市,就這樣流動了起來。
這條地下的巨龍,帶我們穿越了城市的過去與現在,也預示著城市即將展開的更大未來。
三、鏡像繁華
如果要說鄭州哪個地方融合了古老和現代,傳統和時尚,經典和蛻變,那就不得不提起,二七塔旁的百年商圈——德化街!
2012年,幾乎就是循著德化街的路徑,以鏡像的方式,在地下又開鑿出一條德化新街。那時,誰都想不到,這不見天日的地下會創造日均客流量50000人次的又一個商圈奇跡。
在這個地下商圈,不僅有靠貼膜絕技,八年來,連開十家店的90後店主,還有因為在德化新街經營有道,半年後在海南承包椰子林的夫妻檔......
放眼全球,許多城市都在積極開拓地下商業的潛力。這裏雖然沒有太陽,但他們就是光。
分出一半繁華遁入地下,再塑一方煙火人影綽綽。物欲之中,地上地下,皆是人間。
四、這個穿越有點甜
時光的表盤之上,總有一些耀眼時刻,標注曆史的進程。
2014年,鄭州市民享受到了南水北調這趟惠民紅利,品嚐到了來自丹江口水庫的那一口甘甜。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的水源地。當這條以露天河道為主的明渠進入各個城市的水廠之後,便由明轉暗,穿入地下,通過一根根供水管道流向千家萬戶。
“用上水,用好水”,一批批“供水人”為了這六個字前赴後繼,從最初的建造水塔,到如今轉戰地下,一方麵以智慧巧用地下空間、減少地上影響,另一方麵在提升用水品質上不遺餘力,給老百姓的生活再加一點甜。
自古以來,人類依水而居,靠水而作,城市因水而興。如果說一座城市是一個生命體,那供水管網就是“血管”,水源就如同“血液”。它們藏於地下,向上供給,默默地守護著一座座城市的“生命線”。
五、未來已來
鄭州這座城在不斷迭代成長——
《城市之下》前麵講述的,隻是代表了現在;
我們還沒看到的,是已經箭在弦上的未來。
未來的地下都有什麼?壩道工程醫院副總工程師潘豔輝向我們展示了地下28米的地下糧倉。讓我們看一眼他的所在單位,不僅名字“霸道”,做起事來也很“霸道”。
從地麵到地下,路基路麵、綜合管廊、地下油庫、地下糧倉、高鐵實訓、地下隧道、建築防水,他們的實驗項目涵蓋各個土層,地底下的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城市如大樹,雖說向上生長是不變的主題,但唯有深耕才能生根。他們不斷的尋找新的觸點與支點,將地下所薈萃的一切和城市的發展保持共鳴。
係列紀錄片《城市之下》
12月18日—12月22日
河南衛視 22:10
公共頻道 19:40
聯袂播出
敬請期待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