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一畝地小麥和玉米年均增產200多公斤,了不起!”今年秋收時節,在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瓦店鄉國家高標準農田示範區,當地土肥專家楊占平指著一塊耕地說,蚯蚓平均每平方米高達131條,耕層厚度提升11厘米,玉米根係紮根深度52厘米,秸稈甜度達到13.9度……“這都是老黨幫我們提升耕地地力的功勞啊!”
在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的玉米測產田裏也是一樣。“同一地塊,一邊采用老黨的技術,一邊不用,產量大不相同。”經測產後,當地農技專家朱慶豐給出數據:使用“三土三方”技術的玉米地畝產708公斤,對照組隻有579.1公斤,每畝增產129公斤。此外,在黑龍江、新疆、山東等10多個省份,按照老黨的技術方案實施後,都陸續傳來增產增收的好消息。
老黨是誰?
他就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治理土壤係統工程專家,一生紮根泥土,傾心治土,傾情鄉土,致力於耕地障礙土壤治理、退化土壤改良、營養失衡土壤平衡這“三塊土”的黨永富。
科研
黨永富出生在豫東平原一個普通農家,兄妹7人,黨永富排行老三。13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帶著一大家子艱難生活。中學沒上完,他便輟學回家,小小年紀就成為家中的勞動力,撿麥穗、掏大糞,拉過毛驢車,做過木匠,摔過磚坯。春荒時節,豫東大地上,樹葉和野菜都被人拿來充饑。糧食的重要和對土地的熱愛,從小便刻印在黨永富的心裏。
1989年的一天,在陝西西安工作的哥哥給黨永富寄回兩袋除草劑,用於給家裏莊稼地除草。愛琢磨事的黨永富在高興之餘,不禁想:“除草劑這玩意兒厲害,能殺死雜草,但是會不會傷到莊稼?如果發明一種東西,既能除草又不傷莊稼,那就好了。”
自此,黨永富暗下決心,要幹一番事業。他把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劃成兩塊,開始了試驗,一半人工除草,一半使用除草劑。秋收時結果出來了,噴灑除草劑的一半地塊除草效果不錯,但對於莊稼也有一定的抑製作用,而人工除草的莊稼,基本上都能夠正常生長。產量對比差距明顯,用過除草劑的那一半莊稼收成差,產量不高,而人工除草的莊稼收成好。
此後幾年,黨永富把大量資金都投在了農業科研上。1996年,正當他的研究陷入瓶頸時,黨永富了解到沈陽化工研究院一位名叫陳昌的教授,在中國化學工業研究領域非常厲害,於是他上門求教。深入交流後,陳昌指點黨永富先辦一個除草劑生產企業來解決生計,行動派的他隨即來到河南西華縣籌建除草劑企業。當時,黨永富不但拿出了自己全部積蓄,還借了幾百萬元外債。在考察除草劑生產廠時,黨永富被汙水橫流的景象震驚,還沒走進工廠,刺鼻的味道就撲麵而來,他心裏很難受。“辦企業是為了糧食生產,也是為了百姓,開辦汙染環境的企業等於害人,再賺錢我也不能幹!”為此,他痛下決心,毅然關閉了已投資上千萬元的企業。
沒過多久,陳昌教授也因病突然離世,沒有了技術支持,黨永富的辦企之路就此斷絕,大筆資金和前期投入全打了水漂。此刻,他已經傾家蕩產,再加上大部分資金都是借來的,黨永富破產了。
失敗沒有擊倒黨永富,此時家人給了他強有力的支持。為了繼續農業科研,為了買書、做實驗,黨永富把當時全家最值錢的家當——一頭母牛,牽出去賣了。
1997年,黨永富遠赴青海,繼續科研。2005年,降解土壤殘留除草劑的產品——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劑問世,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又過了兩年,河南省科技廳邀請李俊賢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成立評審委員會,對黨永富的產品效果進行鑒定,一致認為:該產品能夠有效消減土壤中殘留除草劑藥害,把除草劑對農作物的抑製期從7-15天縮短到2-3天,顯著提高了作物產量。
世上本沒有路,隻要堅持走下去就成了路。在研發過程中,黨永富總結提煉出治土“三係法”戰略,創建了“三土三方”集成技術方案。“‘三土三方’集成技術就是遵照係統理念,突破單一的土壤營養體係,按照理化性質、生物學特性等,為土壤把脈問診、對症開方。目的就是通過消減土壤中殘留障礙,增加土壤中的蚯蚓群體和微生物,提高土壤質量,促進肥料轉化率,減少化肥用量,改善作物品質,提高作物產量。”黨永富說。
“三土三方”中的“三土”,一是除草劑殘留積累,不同程度影響作物生長的障礙土壤體係;二是微生物菌群失調的酸土、鹽土等退化土壤體係;三是肥料利用率低,有機質含量偏低,不利於作物發揮正常潛力的營養失衡土壤體係。“三方”是“消障、改土、培肥”三種創新型解決方案:一是通過施用氧耐酮降解酶減少土壤殘留除草劑殘留障礙,改善土壤環境;二是利用炭吸附聚穀氨酸平衡土壤pH值,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調節土壤水肥氣熱四要素功能;三是利用高分子有機水溶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品質。
多年來,紮根土地躬身研究,黨永富取得了十幾項耕地質量提升相關的發明專利,經過多年實驗和推廣,黨永富的治土方案越來越成熟。除了總結實踐經驗,他還撰寫了《土壤汙染與生態治理:農業工程係統建設》《農資次生災害汙染防治原理與應用》等著作。
推廣
林州市東姚鎮陳倉溝村村民郭五全,多年來以種穀子為生,以自留當地老品種為主,畝產都在300公斤左右。今年5月播種時節,穀子播種後,黨永富技術團隊找到了郭五全,推廣示範“三土三方”技術方案,經過改良土壤後,這一季穀子畝均實收425.21公斤,比對照組畝均增產141.74公斤。這可把郭五全高興壞了。
2006年春播時節,遠在北國糧倉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場,一場出人意料的科技對壘戲劇性地發生了。一邊是“草根”專家黨永富,一邊是來自德國的知名土壤汙染治理企業專家,雙方都是受邀解決當地“大豆田中殘留除草劑,導致不能改茬,而連作產量越來越少”的難題而來。
“你們給我一塊田,我用自己的辦法解決問題。”黨永富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對當地植保站的負責人林正平保證道:“我一分錢不要,為田地免費治療。咱們看看到底是德國的技術好,還是中國的技術好。”
金秋時節,莊稼不負有心人,黨永富治理的田塊煥發生機,讓原本不能改茬的大豆田順利種上了水稻和玉米,稈粗葉茂,穗大粒飽,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收成,而德國公司的田塊卻稀稀拉拉,沒有產出多少糧食。
再到土地裏抓一把黑土捏在手裏,黨永富治理下的土壤鬆軟,而德國公司治理過的土壤還是板結嚴重,對壘結果一目了然。自此,黨永富的治土技術也在黑土地上傳開了。
從治理一畝田,到治理百畝,再到治理萬畝,因多年過度使用化肥而板結的土地恢複了生機,“三土三方”技術在東三省改造提升黑土地保護工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從華北平原到東北黑土地,黨永富讓5600多萬畝退化耕地重煥生機,幫助農民解決因土壤殘留除草劑造成的改茬輪作障礙。與此同時,黨永富和他的技術在國際農業領域也不斷得到重視。2014年7月,他被聯合國第四屆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秘書處邀請,並作重要發言,向世界介紹中國“治土”經驗,得到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高度肯定。2014年以來,已經有斯裏蘭卡、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巴基斯坦等近30個國家來中國找黨永富學習“治土”技術。
在農業科技推廣道路上,並不都是鮮花和掌聲,更有困難和阻力;並不是每個人都理解和支持一個“草根”治土專家的情懷。麵對質疑和猜忌,黨永富從未遲疑,麵對阻撓和刁難,黨永富從未退縮。
土裏生土裏長的黨永富,對土地一往情深,視土地如生命。他說:“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民,跟土親跟土近,了解土懂得土,一輩子想的是土,摸的是土,更離不開土。”
在黨永富眼裏,土壤是一個生命係統,必須尊重生命,尊重土地,善待土地,好土才能種出好莊稼。他把化肥比作是肉,而有機肥才是土地的粗糧和蔬菜,與人一樣,大魚大肉吃多了,土地同樣會“生病”。為此,他在鄭州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服務老區土壤治理與保護的專門機構——老區土壤醫院,目的就是讓“生病”的土壤也可以得到全麵係統的診治。
黨永富感慨:“我就像山裏的一粒鬆子,是從石頭縫裏長出來的,千難萬難,狹路逢生,還是要長大的。每當看到豐收的莊稼,這些苦和委屈不算什麼,一切都釋然了。”
公益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東部支援西部,河南對口支援新疆。
2017年5月-2018年10月,黨永富連續兩年到新疆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推廣他的新技術新產品,指導農民對26萬畝土地展開化肥減量。在酷暑高溫下,黨永富戴著草帽站在田裏指導農民,當地人勸他回去休息,他卻說:“這點兒苦不算啥,季節不等人。”技術推廣後,權威專家給出測產鑒定:在化肥減量20%的情況下,小麥增產8%以上,品質也有提升。
2018年以來,黨永富帶著他的技術,在新疆16個縣(市)選取棉花、玉米、小麥、葡萄、哈密瓜等作物廣泛開展試驗。結果顯示,使用黨永富研發的有機水溶肥,在化肥減量20%的情況下,各類農作物依然長勢良好,增產效果明顯,小麥增產12%,棉花增產8.3%,葡萄增產9.15%,哈密瓜每畝增收2000元。
試驗成功後,黨永富的技術在全疆推廣。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評價:袁隆平是讓人吃飽,黨永富是讓人吃好。
堅持治土30多年,黨永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不斷更新和完善,他的足跡遍布東北、西北、華北、華中等省(區),通過土壤治理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約224億元。在黨永富眼裏,治土本身就是一項偉大的公益事業,依托治土造福百姓更是他的使命所在。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多地物流受阻,很多農民都買不到農資,黨永富組織企業為河南唐河、確山、西華、魯山4個革命老區縣捐贈了價值600多萬元的高分子有機水溶肥專利產品,用於補救20萬畝未施苗肥的小麥。夏收後經專家測產,小麥畝均增產10.9%以上。
2021年夏秋,罕見的洪澇災害襲擊河南,全省小麥大麵積晚播,如果不能及時改變苗情,來年很難豐收。麵對這一情況,黨永富帶領團隊馬上走進田間地頭,用“三土三方”技術,對安陽、西平、商水、西華等災情較重的22.7萬畝小麥進行耕地地力提升。次年6月小麥夏收,經測產和實地驗收統計,采用“三土三方”技術的小麥畝均增產22.6%。
除了依靠技術造福百姓,黨永富始終奔走在田間地頭,為父老鄉親排憂解難。據統計,自2018年以來,黨永富累計捐款捐物合計1430多萬元。
履職
30多年嘔心瀝血,換來的是土地的勃勃生機,是五穀豐收糧滿倉,是一張張鄉親父老的笑臉。黨永富從鄉鎮人大代表一路成為縣、市、省和全國人大代表,他說:“這個身份分量重如泰山,不隻是榮譽,更重要的是責任。”
2018年全國兩會上,帶著兩瓶泥土、兩簇麥苗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就是黨永富。《關於農村環境汙染點位排查與監管的建議》《關於製定化肥減量增效提質標準與監管 切實補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短板的建議》……當年,黨永富提交的8條建議,都與土壤相關。
平時沉默寡言的黨永富,一說起土地和糧食來,就會滔滔不絕。2019年全國兩會首場代表通道上,麵對中外媒體記者的提問,“土代表”黨永富娓娓道來,講述依靠科技做好土壤汙染防治工作,讓退化耕地重獲新生的故事。他充滿深情地說:“每一寸土地都關係著老百姓的飯碗,關係著國家的糧食安全。中國人有能力、有技術耕耘好自己的土地,有能力養活自己。”
黨永富有個習慣,每次全國兩會前後,他都會第一時間到基層到農民中間。2020年5月,他到延津縣了解優質小麥化肥減量增效情況,在場的農技人員和種糧農民紛紛表示:“國家有好政策,還有您帶來的好技術,我們一定能種好地,多打糧。”
2021年,他先後撰寫了關於“過程農業係統建設”“開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等方麵的議案,提出了關於加強高標準農田土壤汙染防治等10項建議。2022年,他提交了“製定植物保護法”“開展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等議案。5年來,他提出議案、建議66件,從化肥農藥雙減量到農業人才培養,從農業領域立法到農業發展模式改革,從汙染土壤治理到糧食收購儲藏,黨永富始終關注著農業、農村和農民。
年複一年,日複一日,默默耕耘30多年,黨永富做著溫飽天下的大事。他與土為生,為土奉獻,探索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密碼。他用腳步丈量大地,用雙手捧起泥土,心裏牽掛著的是農民。
如今,黨永富創建的“三土三方”技術已成為全國各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提升耕地地力的“標配”,而他依舊三句話不離治土本行。歲月在他黝黑發亮的國子臉上留下了斧鑿刀刻般的紋路,給他平頭上增添了一縷縷白發,卻沒能磨滅他雙眼中的堅毅和心中對土地的深愛,“土專家”黨永富與土的故事仍在繼續……(記者 胡婷婷 肖永亮)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一畝地小麥和玉米年均增產200多公斤,了不起!”今年秋收時節,在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瓦店鄉國家高標準農田示範區,當地土肥專家楊占平指著一塊耕地說,蚯蚓平均每平方米高達131條,耕層厚度提升11厘米,玉米根係紮根深度52厘米,秸稈甜度達到13.9度……“這都是老黨幫我們提升耕地地力的功勞啊!”
在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的玉米測產田裏也是一樣。“同一地塊,一邊采用老黨的技術,一邊不用,產量大不相同。”經測產後,當地農技專家朱慶豐給出數據:使用“三土三方”技術的玉米地畝產708公斤,對照組隻有579.1公斤,每畝增產129公斤。此外,在黑龍江、新疆、山東等10多個省份,按照老黨的技術方案實施後,都陸續傳來增產增收的好消息。
老黨是誰?
他就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治理土壤係統工程專家,一生紮根泥土,傾心治土,傾情鄉土,致力於耕地障礙土壤治理、退化土壤改良、營養失衡土壤平衡這“三塊土”的黨永富。
科研
黨永富出生在豫東平原一個普通農家,兄妹7人,黨永富排行老三。13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帶著一大家子艱難生活。中學沒上完,他便輟學回家,小小年紀就成為家中的勞動力,撿麥穗、掏大糞,拉過毛驢車,做過木匠,摔過磚坯。春荒時節,豫東大地上,樹葉和野菜都被人拿來充饑。糧食的重要和對土地的熱愛,從小便刻印在黨永富的心裏。
1989年的一天,在陝西西安工作的哥哥給黨永富寄回兩袋除草劑,用於給家裏莊稼地除草。愛琢磨事的黨永富在高興之餘,不禁想:“除草劑這玩意兒厲害,能殺死雜草,但是會不會傷到莊稼?如果發明一種東西,既能除草又不傷莊稼,那就好了。”
自此,黨永富暗下決心,要幹一番事業。他把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劃成兩塊,開始了試驗,一半人工除草,一半使用除草劑。秋收時結果出來了,噴灑除草劑的一半地塊除草效果不錯,但對於莊稼也有一定的抑製作用,而人工除草的莊稼,基本上都能夠正常生長。產量對比差距明顯,用過除草劑的那一半莊稼收成差,產量不高,而人工除草的莊稼收成好。
此後幾年,黨永富把大量資金都投在了農業科研上。1996年,正當他的研究陷入瓶頸時,黨永富了解到沈陽化工研究院一位名叫陳昌的教授,在中國化學工業研究領域非常厲害,於是他上門求教。深入交流後,陳昌指點黨永富先辦一個除草劑生產企業來解決生計,行動派的他隨即來到河南西華縣籌建除草劑企業。當時,黨永富不但拿出了自己全部積蓄,還借了幾百萬元外債。在考察除草劑生產廠時,黨永富被汙水橫流的景象震驚,還沒走進工廠,刺鼻的味道就撲麵而來,他心裏很難受。“辦企業是為了糧食生產,也是為了百姓,開辦汙染環境的企業等於害人,再賺錢我也不能幹!”為此,他痛下決心,毅然關閉了已投資上千萬元的企業。
沒過多久,陳昌教授也因病突然離世,沒有了技術支持,黨永富的辦企之路就此斷絕,大筆資金和前期投入全打了水漂。此刻,他已經傾家蕩產,再加上大部分資金都是借來的,黨永富破產了。
失敗沒有擊倒黨永富,此時家人給了他強有力的支持。為了繼續農業科研,為了買書、做實驗,黨永富把當時全家最值錢的家當——一頭母牛,牽出去賣了。
1997年,黨永富遠赴青海,繼續科研。2005年,降解土壤殘留除草劑的產品——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劑問世,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又過了兩年,河南省科技廳邀請李俊賢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成立評審委員會,對黨永富的產品效果進行鑒定,一致認為:該產品能夠有效消減土壤中殘留除草劑藥害,把除草劑對農作物的抑製期從7-15天縮短到2-3天,顯著提高了作物產量。
世上本沒有路,隻要堅持走下去就成了路。在研發過程中,黨永富總結提煉出治土“三係法”戰略,創建了“三土三方”集成技術方案。“‘三土三方’集成技術就是遵照係統理念,突破單一的土壤營養體係,按照理化性質、生物學特性等,為土壤把脈問診、對症開方。目的就是通過消減土壤中殘留障礙,增加土壤中的蚯蚓群體和微生物,提高土壤質量,促進肥料轉化率,減少化肥用量,改善作物品質,提高作物產量。”黨永富說。
“三土三方”中的“三土”,一是除草劑殘留積累,不同程度影響作物生長的障礙土壤體係;二是微生物菌群失調的酸土、鹽土等退化土壤體係;三是肥料利用率低,有機質含量偏低,不利於作物發揮正常潛力的營養失衡土壤體係。“三方”是“消障、改土、培肥”三種創新型解決方案:一是通過施用氧耐酮降解酶減少土壤殘留除草劑殘留障礙,改善土壤環境;二是利用炭吸附聚穀氨酸平衡土壤pH值,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調節土壤水肥氣熱四要素功能;三是利用高分子有機水溶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品質。
多年來,紮根土地躬身研究,黨永富取得了十幾項耕地質量提升相關的發明專利,經過多年實驗和推廣,黨永富的治土方案越來越成熟。除了總結實踐經驗,他還撰寫了《土壤汙染與生態治理:農業工程係統建設》《農資次生災害汙染防治原理與應用》等著作。
推廣
林州市東姚鎮陳倉溝村村民郭五全,多年來以種穀子為生,以自留當地老品種為主,畝產都在300公斤左右。今年5月播種時節,穀子播種後,黨永富技術團隊找到了郭五全,推廣示範“三土三方”技術方案,經過改良土壤後,這一季穀子畝均實收425.21公斤,比對照組畝均增產141.74公斤。這可把郭五全高興壞了。
2006年春播時節,遠在北國糧倉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場,一場出人意料的科技對壘戲劇性地發生了。一邊是“草根”專家黨永富,一邊是來自德國的知名土壤汙染治理企業專家,雙方都是受邀解決當地“大豆田中殘留除草劑,導致不能改茬,而連作產量越來越少”的難題而來。
“你們給我一塊田,我用自己的辦法解決問題。”黨永富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對當地植保站的負責人林正平保證道:“我一分錢不要,為田地免費治療。咱們看看到底是德國的技術好,還是中國的技術好。”
金秋時節,莊稼不負有心人,黨永富治理的田塊煥發生機,讓原本不能改茬的大豆田順利種上了水稻和玉米,稈粗葉茂,穗大粒飽,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收成,而德國公司的田塊卻稀稀拉拉,沒有產出多少糧食。
再到土地裏抓一把黑土捏在手裏,黨永富治理下的土壤鬆軟,而德國公司治理過的土壤還是板結嚴重,對壘結果一目了然。自此,黨永富的治土技術也在黑土地上傳開了。
從治理一畝田,到治理百畝,再到治理萬畝,因多年過度使用化肥而板結的土地恢複了生機,“三土三方”技術在東三省改造提升黑土地保護工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從華北平原到東北黑土地,黨永富讓5600多萬畝退化耕地重煥生機,幫助農民解決因土壤殘留除草劑造成的改茬輪作障礙。與此同時,黨永富和他的技術在國際農業領域也不斷得到重視。2014年7月,他被聯合國第四屆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秘書處邀請,並作重要發言,向世界介紹中國“治土”經驗,得到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高度肯定。2014年以來,已經有斯裏蘭卡、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巴基斯坦等近30個國家來中國找黨永富學習“治土”技術。
在農業科技推廣道路上,並不都是鮮花和掌聲,更有困難和阻力;並不是每個人都理解和支持一個“草根”治土專家的情懷。麵對質疑和猜忌,黨永富從未遲疑,麵對阻撓和刁難,黨永富從未退縮。
土裏生土裏長的黨永富,對土地一往情深,視土地如生命。他說:“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民,跟土親跟土近,了解土懂得土,一輩子想的是土,摸的是土,更離不開土。”
在黨永富眼裏,土壤是一個生命係統,必須尊重生命,尊重土地,善待土地,好土才能種出好莊稼。他把化肥比作是肉,而有機肥才是土地的粗糧和蔬菜,與人一樣,大魚大肉吃多了,土地同樣會“生病”。為此,他在鄭州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服務老區土壤治理與保護的專門機構——老區土壤醫院,目的就是讓“生病”的土壤也可以得到全麵係統的診治。
黨永富感慨:“我就像山裏的一粒鬆子,是從石頭縫裏長出來的,千難萬難,狹路逢生,還是要長大的。每當看到豐收的莊稼,這些苦和委屈不算什麼,一切都釋然了。”
公益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東部支援西部,河南對口支援新疆。
2017年5月-2018年10月,黨永富連續兩年到新疆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推廣他的新技術新產品,指導農民對26萬畝土地展開化肥減量。在酷暑高溫下,黨永富戴著草帽站在田裏指導農民,當地人勸他回去休息,他卻說:“這點兒苦不算啥,季節不等人。”技術推廣後,權威專家給出測產鑒定:在化肥減量20%的情況下,小麥增產8%以上,品質也有提升。
2018年以來,黨永富帶著他的技術,在新疆16個縣(市)選取棉花、玉米、小麥、葡萄、哈密瓜等作物廣泛開展試驗。結果顯示,使用黨永富研發的有機水溶肥,在化肥減量20%的情況下,各類農作物依然長勢良好,增產效果明顯,小麥增產12%,棉花增產8.3%,葡萄增產9.15%,哈密瓜每畝增收2000元。
試驗成功後,黨永富的技術在全疆推廣。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評價:袁隆平是讓人吃飽,黨永富是讓人吃好。
堅持治土30多年,黨永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不斷更新和完善,他的足跡遍布東北、西北、華北、華中等省(區),通過土壤治理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約224億元。在黨永富眼裏,治土本身就是一項偉大的公益事業,依托治土造福百姓更是他的使命所在。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多地物流受阻,很多農民都買不到農資,黨永富組織企業為河南唐河、確山、西華、魯山4個革命老區縣捐贈了價值600多萬元的高分子有機水溶肥專利產品,用於補救20萬畝未施苗肥的小麥。夏收後經專家測產,小麥畝均增產10.9%以上。
2021年夏秋,罕見的洪澇災害襲擊河南,全省小麥大麵積晚播,如果不能及時改變苗情,來年很難豐收。麵對這一情況,黨永富帶領團隊馬上走進田間地頭,用“三土三方”技術,對安陽、西平、商水、西華等災情較重的22.7萬畝小麥進行耕地地力提升。次年6月小麥夏收,經測產和實地驗收統計,采用“三土三方”技術的小麥畝均增產22.6%。
除了依靠技術造福百姓,黨永富始終奔走在田間地頭,為父老鄉親排憂解難。據統計,自2018年以來,黨永富累計捐款捐物合計1430多萬元。
履職
30多年嘔心瀝血,換來的是土地的勃勃生機,是五穀豐收糧滿倉,是一張張鄉親父老的笑臉。黨永富從鄉鎮人大代表一路成為縣、市、省和全國人大代表,他說:“這個身份分量重如泰山,不隻是榮譽,更重要的是責任。”
2018年全國兩會上,帶著兩瓶泥土、兩簇麥苗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就是黨永富。《關於農村環境汙染點位排查與監管的建議》《關於製定化肥減量增效提質標準與監管 切實補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短板的建議》……當年,黨永富提交的8條建議,都與土壤相關。
平時沉默寡言的黨永富,一說起土地和糧食來,就會滔滔不絕。2019年全國兩會首場代表通道上,麵對中外媒體記者的提問,“土代表”黨永富娓娓道來,講述依靠科技做好土壤汙染防治工作,讓退化耕地重獲新生的故事。他充滿深情地說:“每一寸土地都關係著老百姓的飯碗,關係著國家的糧食安全。中國人有能力、有技術耕耘好自己的土地,有能力養活自己。”
黨永富有個習慣,每次全國兩會前後,他都會第一時間到基層到農民中間。2020年5月,他到延津縣了解優質小麥化肥減量增效情況,在場的農技人員和種糧農民紛紛表示:“國家有好政策,還有您帶來的好技術,我們一定能種好地,多打糧。”
2021年,他先後撰寫了關於“過程農業係統建設”“開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等方麵的議案,提出了關於加強高標準農田土壤汙染防治等10項建議。2022年,他提交了“製定植物保護法”“開展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等議案。5年來,他提出議案、建議66件,從化肥農藥雙減量到農業人才培養,從農業領域立法到農業發展模式改革,從汙染土壤治理到糧食收購儲藏,黨永富始終關注著農業、農村和農民。
年複一年,日複一日,默默耕耘30多年,黨永富做著溫飽天下的大事。他與土為生,為土奉獻,探索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密碼。他用腳步丈量大地,用雙手捧起泥土,心裏牽掛著的是農民。
如今,黨永富創建的“三土三方”技術已成為全國各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提升耕地地力的“標配”,而他依舊三句話不離治土本行。歲月在他黝黑發亮的國子臉上留下了斧鑿刀刻般的紋路,給他平頭上增添了一縷縷白發,卻沒能磨滅他雙眼中的堅毅和心中對土地的深愛,“土專家”黨永富與土的故事仍在繼續……(記者 胡婷婷 肖永亮)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